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合格父母(修)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为何这么说呢?大家不知有否想过一个问题:为何我们的父母没有我们的学识,却能把我们教育的不敢说很优秀却还算正常,收入没有我们高却把我们很好地养大?

  现在的孩子有什么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静下心来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要改变孩子要先改变父母。因此,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个父母来回答!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一到逢年过节做一些好吃的,好喝的,家长总是先叫我们送一点张家奶奶,送一些王家爷爷,对不对?大家小时候有做过这些事吧?而我们现在还有这样做吗?所以,我们的孩子自私,那么,我们够无私吗?

父母的责任是家庭教育的首要老师。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种功能。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人们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行为规范,学会生活自立的;在家庭中获得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掌握。游戏、学习、劳动是人的社会活动三种主要形式。家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人生最初的游戏和学习场所,而且引导他们从游戏过渡到学习,再从学习过渡到劳动。这种引导,就是家庭教育。

案例1:小A 是我好朋友的孩子,男 12岁。小时候抵抗力很差,经常生病,两周岁多才开始说话,特别内向,从来都是一个人玩,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在老师眼里都认为他患了自闭症。而母亲就从不这么认为,也不允许其他人这么说,特别不能当面说孩子有自闭症。妈妈一有空就约几个年龄相当的小朋友一起到户外玩,经常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优点,比如他与哪位小朋友说了什么话,帮小朋友捡到小玩具等等,都是她表扬孩子的话题。到了孩子上幼儿园时,每一个学期开学她都要一一与每一位老师沟通,告诉老师有关孩子的情况。交代老师要保护好孩子,不要伤害孩子,更不要给孩子负面批评,绝对不能说孩子有自闭症。到了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各方面就表现良好了,和大多数孩子没有区别,与同学的交往也很好,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所以,家庭教育对人一生所产生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同时,家庭教育对社会所产生的效用,也是其他教育力所不能及的。如果,这位家长认同了孩子患自闭症就到处求医,而不是自己悉心引导孩子,谁也不知道小A现在会如何?因此,一个正常的孩子的教育,仅有学校和社会是不够的,必须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并举,才是完整的教育。我个人以为家庭教育排在首位。故父母的教育素质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为孩子做示范、当表率。

我认为这是最重要,有了孩子,初为人母、初为人父,意味着你们有了抚养、教养、培养下一代的责任,直到孩子成年。当然,成年后还要关心,但那毕竟孩子长大了,可以承担起民事行为能力和责任了,情况不一样。我这里强调的责任,主要或首要的是孩子未成年之前家长要负起的责任。为此父母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从此要以身作则,明理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大到国家法律法规,中到婚姻家庭关系,小到日常生活细节,时时处处都要为孩子做示范,当表率,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给日后孩子成长留下很多遗憾。从各种问题孩子的案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出在孩子,根子还在父母。

(案例2 小林,男 10岁母亲以孩子患多动症为由,前来咨询。其母叙述:孩子在学校不能安静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放学不回家,和同学打架,老师老告状。在家里也不能安静,总是和她吵架,砸东西,要不就玩电脑游戏,而且天天如此。她现在不得不每天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我问:你们夫妻关系如何?这位母亲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说和丈夫长期分居,名存实亡。以前在一起时总是吵架,丈夫脾气很不好,总是打她。我又说:那你具体说一件和孩子吵架的事情。她说:比如有一次,她特意买了一条很好的鱼煮给孩子吃,并且夹到孩子碗里,叫他吃。没想到孩子非但不吃,而且马上发火,骂她,要吃你自己吃,猪头!后来,我问孩子为何骂妈妈”猪头”.他说,他从小就不爱吃鱼,看到鱼就想吐,爸爸也不吃。

在这种没有爱、没有理解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如何学会与人相处?如何能安心上学?首先:连最起码的家庭安全感都没有。更不要说父母能以身作则,引导、教育孩子,承担责任了)

第二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温暖,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极其重要。别以为孩子不懂事、没有感情,其实孩子都懂,不懂的是父母自己。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失去父母关爱或者父母关爱较少的孩子,有比较严重的退缩情感等负面心理表现,而且将影响一生。不仅小时候是这样,长大后,遇到事情总是退缩,没有自信,这是小的时候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心理后遗症。因此,要多关注、尊重、理解孩子的情绪,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以民主、平等、开放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客观了解和合理对待孩子过度的情绪化行为,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孩子个性的教养策略。

(案例3 小王 女 26岁工商局某职工小时候和外婆长大,到了高中父母才把她接到城里念书,从小她就不会做家务,因为家长也从不让她干这些“粗活”。妈妈说只要念书好,这些粗活可以雇保姆干。现在她恋爱了,和男朋友住一起,妈妈不同意,说他男朋友工作不稳定,不如他,但她在这件事上没有听妈妈的,还是和男朋友住到了一起。但是,她现在感觉不快乐,原因是她和母亲闹矛盾的情况下和男朋友生活在一起,而男朋友要让她一起干家务活,天天买菜、煮饭;扫地、拖地板、叠衣服,太累了,也太亏了。以前她都不要干活,现在自己干活成了习惯,慢慢地以后男朋友就不干活了,把家务活丢她一个人。她想分手,又不知道以后会如何?很矛盾,故前来咨询。)

第三是掌握科学方法,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及早对孩子进行发展干预,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运动、多抚触,带领儿童开展适当的活动、游戏,增强儿童体质。了解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表现,学会倾听、分辨儿童的“语言”,安抚儿童的情绪变化。学会了解儿童的发病征兆及应对方法,掌握普通疾病的护理常识。

第四是发展孩子的感知、思维、语言能力。

让孩子在爬行、观察、听闻、触摸等训练过程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促进孩子的感官发展。用心欣赏孩子的行为和作品并给予鼓励,分享孩子的快乐,促进孩子直觉动作思维的发展。提供言语示范,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发展。为孩子的语言学习和模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积极回应孩子的言语需求,鼓励孩子与其他儿童之间的模仿和交流。

第五是为孩子设定良好的日常生活规则。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孩子从小就要利用生活场景进行随机教育,设定良好的日常生活规则,并按照规则指导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并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强化教育措施,塑造儿童的健康生活方式,这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很有帮助。这一条很重要,但做好不容易,因为孩子可能不一定会听,所以要有耐心,家长自身要提高学识和个人素养,对自己的情绪要做到收放自如。还要结合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比如《弟子规》,反复训练、长期培养,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六是学习儿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作为家长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很多,我认为从有了孩子开始,父母就要了解掌握至少以下三大基础理论:一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及其机制的理论;二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论;三是最佳教育期限理论。

所谓儿童个体心理发展动力及其机制理论说得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那种对于儿童心理发展起真正的推动作用的力量,这种力量并不存在于儿童的主观的精神世界内部,而是蕴藏于儿童真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之中。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即是一种社会存在,一种客观现实,是第一性的东西;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真实生活过程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东西;儿童真实的生活过程决定着并推动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因此,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就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场。而且,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是一个自动控制的综合一体化组织,它是一个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格式构成的自动调节的反馈环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儿童的积极活动所引起的客体变化,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这段话说得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实践是人类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力。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力就是儿童的活动,包括他的玩具、他的游戏、他与亲人和外人的交往接触等等。在所有这些活动中,有一种心理学上称作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会在其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儿童在做各种各样的活动的时候,他会在对客体(比如玩具)“同化”(就是让玩具为我所用)的同时,又“顺应”客体(就是使儿童自己能自由灵活地操作使用玩具)。譬如,当1岁左右的婴儿伸手拿不到毯子上的玩具时,偶然间拉动了毯子的一角,他通过观察发现,毯子动,毯子上面的玩具也跟着动,于是他就学会了用拉动毯子这个手段,去达到获取玩具这个目的,手段和目的之间是协调的,拉动毯子和抓握玩具这两个动作格式也是协调的,因而这整个动作过程体现了一种实践性的智慧。此后,这婴儿可以运用由“拉动”和“抓握” 整合而成的动作格式系统, 去获取毯子上的其他物品(如玩具、图片等)。

理解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理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所有的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都主张要不断地促进和推动儿童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且在活动中,不要担忧孩子的幼稚,不要怕他学不会、不要怕他出意外(当然必要的安全是必须保证的),因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会象所有其他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样适时地发挥作用,使孩子在不断的活动中学到本领、增长才干。

所谓影响儿童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论说得是,影响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五个:

第一是儿童的生理成熟程度。包括遗传基因、以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的儿童机体发育、生存环境等。儿童的生理成熟程度,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新的儿童心理活动处于准备状态。儿童的生理成熟程度也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使早期儿童的行为动作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顺序(如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坐、爬,最后才会走等等)。同时,儿童的生理成熟程度也影响儿童的心理机能和心理发展阶段的不同。

第二是行为模式。什么叫“行为模式”?根据国家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定义,行为模式就是行为活动发生、进行和完成的某种固有方式。心理学上讲的行为模式是指人类个体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括内隐的意识特征。儿童的行为模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在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形成。

第三是生活环境。儿童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的客体主要为儿童提供物理经验,社会环境主要为儿童提供社会经验。社会环境比起自然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力要大得多。社会环境大的方面包括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等,具体的社会环境包括人际交往圈、家庭、幼儿园、学校、工作单位、居住区域等等。其中儿童所处的学习场所、与之交往的接触群体、参照群体、伙伴关系等等,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这个儿童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比起前面所说的儿童生理成熟、行为模式、生活环境等因素都要重要得多,没有平衡化机制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将不会顺利连续进行。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能有效地增强儿童的心理素质,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形成。

第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非线性模式。所谓非线性发展模式指的是,儿童心理发展并不一定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直线发展模式,而是波浪式的。有时平衡,有时会在长期平衡发展中突然发生质变,出现一个新的心理发展水平。

理解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论,你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或者当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你也会懂得从哪里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你在关心、教育孩子过程中就有了更多的自由和自信。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第一是生活习惯

    一是吃饭

孩子不爱吃饭在当下成了许多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他们为了孩子吃饭真是费劲心思,用尽了各种办法。美国一位著名儿科医生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东西,主要是喜欢催逼孩子吃饭的父母太多了”。这句话把事情解释的太清楚了,孩子不喜欢吃饭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太在意孩子的吃饭,在这个问题上太强求孩子了。孩子的正常食欲被当下物资和时间都比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坏了。不是现在孩子天性变了,而是父母有太多的精力来做反天性的事了。和我一起上班的有几位年轻的同事他们的孩子相差不大,都是一周岁到两周岁之间,他们每天都在讨论如何带孩子,上到孩子的一颦一笑,下到孩子的吃喝拉屎,无所不谈。最在乎的就是“你孩子吃多少啦,吃了哪些东西啦?等等!非常在乎孩子是否吃得够多,反复吃得多少就能长多少的样子;还有的家长每一餐吃饭都跟着孩子跑,从一人抱着孩子跟着孩子的视线喂饭,到一人在前面带着孩子斗他玩一人在后面跟着手里端着饭碗,看到孩子张开嘴就迅速乘势喂一口。有的家长甚至孩子到了高中还在喂。(确有其事)这种“爱心”场景每一天都在上演,每一次我从创世纪的工作室路过,在创世纪步行街上都能看到这些“热播”的场景。

(案例5 小林 男7  家里是三代单传。家里从他出生开始就百般呵护,家里除了两位长辈和父母外,还请了一位保姆。孩子的一切事情都要求严格。特别是吃饭,每一餐都要喂一大碗食物,外加一袋牛奶,半个苹果和一个鸡蛋,没喂完就不行,一定要到何时喂好为止。到了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不爱吃饭,长辈很急,天天到处求医,越吃药孩子越不想吃饭,大家知道,吃药后,胃口太不好。这样一直到现在,孩子很消瘦,皮包骨头,整天无精打采,也不爱动。看到吃的就恶心、想吐。看医生一直不见好,故来咨询。)

如何让孩子有正常的食欲?那就是最简单的四个字“顺其自然”。孩子小的时候要多喂几餐,当孩子一岁半后每一天该到吃饭的时候就给孩子准备好适合他吃的东西,放在他面前就好了,他能吃多少,吃的如何,没有关系,慢慢来,要有耐心。到了3岁以后,当孩子表现出不爱吃饭或不爱吃某种东西时,家长千万不要说出来。更不要因此说教或教训孩子。也不要急于找替代品。就装着不知道,该让他吃什么,就把什么东西拿出来,甚至要找机会故意用语言来暗示他这个东西很好吃。很多家长认为吃哪些食物对孩子有利,就做什么,并且强迫孩子吃,嘴里还不忘唠叨着:“你看,我辛辛苦苦特意为你买的,你要不吃完对得起我吗?”仿佛孩子吃了特别的食品就能长多少智慧和变得多么强壮一样。忘记了孩子是否愿意吃和想吃,更忽略了孩子当下的食欲和情绪。如果孩子没有吃完就一直唠叨,甚至为此生气。忘记了“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生理机制。”长时以往,孩子不出现厌食症都难。如果孩子确实出现了厌食症,家长一定要反思。下面几条建议可供参考:

一是家长改变态度。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态度平淡,吃多不表扬,吃少不批评,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平和愉快,让孩子不再为吃饭的问题而感觉有压力。

二是如果孩子出现了厌食症,就不要指望他在短期内能恢复。家长要有耐心,在这个过程中几个月甚至几年,父母不是在暗中盯梢,而是真正、彻底的坦然,不能一定时间后终于忍不住了又去唠叨孩子,那么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三是不要在各种食物中划杠杆,说这有营养要多吃,那没营养要少吃,拿上桌子的食物都是要符合孩子的食谱的东西,允许孩子自己选择。

四是到了一定年龄(一岁半)以后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家长把时间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烂摊子”,上,而不是用在喂饭上。

五是不要和孩子在吃饭的问题上谈条件。比如有的家长总喜欢说你要是好好吃饭就怎么怎么……,这类话会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且会让孩子以无理要求要挟父母。家长要注意的是尽量少让孩子吃零食,自己也不吃。还要注意吃饭气氛和心情,不要在吃饭时说教孩子或闹矛盾。切记!

二是挫折

当孩子因为什么大哭时,要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比一味哄骗或劝说更能有效和降低孩子的痛苦感觉。孩子小的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痛的事会常常发生。家长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要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孩子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甚至是一些趣味的事情。比如:碰到哪里就给它揉揉并说,“不疼,不疼,我家小宝宝也不疼”。同时亲亲孩子的痛处。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把他吓着了,除了皮肉痛,心理也会产生恐惧感。我儿子就从不为一些小磕破皮呀、小的割伤呀等等而哭泣,磕了、碰了自己洗一洗、拿一片创可贴贴一下,随便处理一下就好了。有一次他的脚底因为打球长了四个大大的水泡,都磨破了也不说,还照常打球。我看了都心疼。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倾其一切机会教给孩子应对各种生活挫折的技巧和心理准备,教会孩子处理一些常见小外伤的处理方法。时时刻刻起到一个引导和示范作用。

对于孩子必须承受的一些痛苦,比如生病、吃药、打针等。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和自如,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那么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就会吓着孩子。

二是对于为何要这么做,要用孩子能听懂和理解的语言向她详细说明。比如为何要吃药、打针等,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而是用强硬的手段强制执行。

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要如实告知,尽量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孩子,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孩子多半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是绝对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现在家长用这个方法哄孩子的太多了)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些药(饭)就给你买遥控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于孩子心智的正常发展。我在手术室工作已经20几年了,经常碰到一些孩子磕伤碰破皮肤需要缝合的情况,非常明显如果家长不紧张,孩子就很安静,很容易配合治疗,如果家长满脸惊慌,孩子就特别能哭会闹,很难配合手术缝合的过程,对这样的孩子进行语言安慰就特别费劲。

    (案例6  小姚 女 8岁就在春节后来做耳前瘘管手术,按常理这种手术对孩子来说是要全麻才能完成,但这位小病人很懂事,很配合,手术前跟她很好的交流后,她说不要全麻,她一定好好配合。结果,这孩子从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都没有吭一声,问她痛不痛,她说还好,有一点点,但没有关系,她能克服。大家想想多懂事的孩子呀,即使是大人还会害怕呢,何况一个8岁的孩子。就因为没有全麻她的费用省了两千多元。当然,这孩子收获的何止是钱,是她应对疾病的勇气和意志力的成熟能力,是钱能买回来的吗?而有些同样年龄的孩子连打针都要大人强压住才行呢。)

 第一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各位青少年朋友,家长朋友,我们举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讲座,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做合格父母》,上次我们讲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天我们讲教育的注意事项。

第二是关于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是犯错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做,从长远来看,是帮孩子倒忙。凡事应该让他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的不错。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疼,感到内疚和痛苦。大人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通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他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许多人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要好好和他谈。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你居然还……”,“你怎么那么不小心……”,“你看,你看,又……”过火的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还是冷不住先发一通火。一些家长只好用“我脾气不好”来为自己开脱,来平衡自己。“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他给孩子带来的却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固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家长讲一百遍道理都深刻。“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请问哪位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或多或少的一些小过失或是小失误?

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他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汽车,今天洗手或洗衣服把衣服弄湿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谁天生就会是制造能手或是家政专家?请问台下哪位家长天生就会干家务活?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这样的心境下,你内心还会有“火”吗?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出现教训与反抗的态势,孩子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

二是听话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且重要的榜样。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要求孩子“听话”,这仿佛是为了孩子好,但深入分析,就可以看到这是成人与孩子间的不平等。并非父母们不愿平等地对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对自己的权威意识产生警觉,不曾意识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权威的角色。如果家长在任何事情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也就是指导和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秩序被打乱了。指令和监视不是教育,它是“管制”。家长和孩子最好不要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大家知道“管制”是什么呀?那是法律,对吧,只有犯法才要管制,那么哪个人希望自己受法律的惩罚呢?长时以往孩子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就只好用“不听话”的方法对待家长或他人。“不听话”就是孩子惯用的“技巧”,消极但是有效。这种事情积累多了,就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这种关系建立的时间越长越牢固,孩子的自觉性就越差。

第三是关于做人和处事

     一是学会开家长会

     现在有一种令人痛心的事实,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日子经常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简直是下达给他们的“惩罚通知”。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见面,变成了让孩子蒙羞、挨训的恐怖事件,后果只能是让孩子憎恨老师,讨厌学校;让孩子在学习、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进心和判断力;而且最后多半会反映在学习上,影响学习成绩。

大家想想:孩子表现不好,把他骂一顿,揍一顿——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做起来也很痛快,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也会做,目的只是想平息一下家长心头的怒火,出口恶气。对不对?只是,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让孩子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糟糕。

打骂孩子可能解决的是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成长。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孩子身上的标签,使得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孩子。爱孩子不是包办,替代更不是纵容。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粗暴的打骂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才欣赏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遂我们的心就去打骂他。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对孩子的尊重更是无条件的,不要因为他们是你的孩子就不需要尊重。我们的家长都习惯了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产品,想怎么管教就怎么管教,从没有考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合适;小小的孩子是否能承受,是否会受伤害?孩子闯了祸他自己心里就很痛苦,有内疚感。家长的打骂只是让他没有自尊,心里生发出逆反情绪,同时也失去内疚感--如果经常这样教育孩子,那么孩子怎么可能不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呢?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听到孩子的问题后,能冷静行事,能自我反思,和孩子真诚对话,努力去理解孩子,想尽办法激励孩子,巧妙的帮助孩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这些行为很难,需要家长付出许多理性和思考,还有精力和时间。--如果你能为孩子的一生成长着想,真诚对待孩子,没有任何功利心,你所付出的一切,孩子会用十倍的优秀来回报。

二是作弄孩子 

作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让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羞辱、担忧和失落。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低年龄的孩子,而不要让孩子在这方面受到伤害。例如大人手里拿一个准备给孩子的东西,却不痛快的给他,而是提条件,让孩子说一些甜言蜜语,如果孩子不想说,就做成要把东西拿走的样子,直到孩子说了,这才满意地把东西给孩子。还有一些大人以吓唬孩子取乐,看到小男孩就拿出小刀子割孩子的小鸡鸡之类的动作。或是拿走小女孩喜爱的东西,故意弄哭小孩已达到目的。还有一些大人经常开孩子玩笑“我们去泡妞”“你泡了几个妞”等等一些不好的言语。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可言,只会让孩子又不安和不受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没有小事。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作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作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大笑,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毛病。故所有的成人在孩子面前都要记住陶行知老先生写的一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重复两遍)切记!

第四是父母应自己带孩子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为人父母时代的到来,以及农村务工人员大量进城,生而不养成为一种主流现象。每当成人利益与孩子利益发生冲突时,成人总是选择主动者,是强势一方;孩子总是选择的被动方,是弱势方,所以做出牺牲和让步的总是孩子。对这一点我极其反对。

很多年轻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外地的老人家照看或是请保姆代看,除了喂奶就什么也不管了。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哭几天习惯了就好,就不想妈妈了。我不认为事情这么简单。(7:我的一位同事她的孩子刚刚一周多,因为长辈要回乡下,自己上班又很忙,就让长辈把孩子带到乡下去了。有一天她跟我说,她的孩子到了乡下特别乖,哭闹特别少,而且睡觉也很好,“大人把房门、窗户都关了,房间很黑,孩子一下就睡着了,一点都不哭闹”。我提醒她要注意孩子在陌生的环境是否有“害怕和恐惧”,对新环境安全感不足的成分存在,要长辈多关注一下。)经我提醒她很快确认了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孩子确实对新环境不太熟悉,晚上容易惊醒。就提醒长辈要多注意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改进了一些方法。比如要长辈睡觉前慢慢地调节房间的光线,多陪陪孩子,握着孩子的小手陪她多睡一伙,等孩子确定睡着了,大人再离开孩子,而不是一下就把孩子置于陌生和黑暗的床铺上。

如果出于客观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也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减轻和降低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比如提前让孩子和他们建立感情,熟悉以后生活的环境氛围等等。

家长在婴幼儿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个“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资“。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不把孩子教育当回事,到孩子长大了,不知会有多少麻烦。如果家长能领悟孩子成长中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还愿意把孩子撇下让他人代管吗?如果真正爱孩子,懂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重要性,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就会有了。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就看每一对父母的智慧了。(案例8:我曾遇到一位自闭的大学生,他从小由外婆带大,到了五年级才到了妈妈身边,母子的感情交流也不是很好,因为母亲做生意很忙,和他相处的时间有限,孩子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也不如母亲所愿。到了中学阶段,母亲又把他送到厦门某私立学校寄读,在中学阶段成绩一直平平,高中毕业后母亲又把他送到国外去学习,以为这样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会更好一些。没想,孩子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合群。原来,他还能和别人合租房子住,到现在他既不能和他人合住,也不与其他同学来往,和家人也没有语言的沟通和交流,每一次家人打电话给他只有两个字“随便“或“都行!”就没有其他任何语言了。这时候母亲才意识到孩子出现问题了,而且问题还很严重,才开始着急。

不要把孩子轻易送回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帮着带。要尽量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最好能天天见到孩子。有实际问题,应该由家长克服,不要让孩子来扛。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来应付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的任何时候,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有一天我在美容室听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很自豪地说:她从福州请了一位月薪5000元的保姆带孩子,她除了喂奶和监管外就不要做任何事了,包括晚上睡觉孩子也是跟着保姆。我听了就提醒她:孩子自己带的好,会让孩子成长更健康。她一脸不以为然,“自己带多累呀,傻瓜才干这种事呢”。我真为这位妈妈担心。这位妈妈忽略了自己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仅孩子会更健康地成长,同时父母自己的心智也会跟着成熟起来。带孩子的过程永远是考验家长智慧的过程。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以及自己的智慧。

今年春晚黄宏老师的一个小品我印象特别深,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房子有了爱才是家,没有爱的房子只是一个空壳而已。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和能力等等,都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没完没了地争吵,让孩子备受折磨。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安全,那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案例9:去年9月我接触到某学校的一位初一女生给我发来QQ请求加我为好友,留言说她想自杀,听说我是心理咨询师,想跟我聊聊。一般我是不轻易加好友的,因为太多了,没法应付过来。但看到这一则留言我加了她,并表示希望能帮助她。和她对话了一个多小时。原来,她父母离婚了,现在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又有了一位后妈,一个星期只能看到父母一两次,因为父母都忙于工作,她出门上学的时候父母还没有起床,而她睡觉的时候父母还没有回来。她每一天就是自己起床洗脸后,出门前在饭桌上拿走20元的一天伙食费。白天还好打发,要上课,有学校同学和老师们在一起,而一到了晚上就难熬了,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她的就是电视和电灯,最要她命的更是那猖狂的蟑螂,满地肆无忌惮到处乱跑,因为她最怕蟑螂。)大家想想:一个害怕蟑螂的11岁小女生在黑夜里一个人孤独地坐在书桌前,看到满地的蟑螂到处乱跑,整个人的每一根神精都高度绷紧,缩成一团。而且天天如此,那漫长的黑夜是多么狰狞呀?她能安心做作业和学习吗?她的这种恐惧又能和谁说?有谁能来帮助她,家长有给她时间吗?又有谁关心过她的恐惧?她甚至产生了幻听,觉得到处都是窸窸窣窣蟑螂在讨论如何联合更多的蟑螂彻底把她吓死。你说这样的孩子她要付出多大的能量来应对她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呀!据我所知,现在这样的空巢学生并不在少数。现在的家庭教育出现的是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宠爱,一切孩子的事情包办、替代,孩子除了学习不要插手任何事情,甚至他自身的自理能力都被大人“好心的帮忙”了;二是过度放手,觉得孩子自己会长大,只要给她足够的钱就行了。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可取的,对孩子的成长都会留下很深的负面影响。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很多隐患。

许多家长只要孩子有什么比如成绩或别的事做的好,就给孩子买礼物、去“吃汉堡”等等。只有家长高兴,就允许孩子上网或超时上网作为奖励。家长们一方面痛恨网络游戏、吃西式快餐,另一方面又把上网或吃西式快餐作为“奖品”送给孩子。而能作为“奖品”的东西,它怎么能是不好的或是坏的呢?你说这样矛盾的处事方式如何引导孩子正常发展。今年春晚中有一首歌的歌词写得特别好。“爱我就抱抱我,爱我就亲亲我,爱我就陪陪我……”其实,孩子要的并不多,仅仅要父母的一点点时间和精力;其实,孩子要的也很多,要父母的成熟的心智和渊博的学识。祝天下父母都是合格家长,祝天下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面对孩子敏感期:家长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孩子相处?
不可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父母的期望不要让孩子成为负担
怎样才能避免孩子抗拒入园,缓解分离焦虑
教育心理学发展:应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