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心说|学而篇1.2
《论语心说》----作者:退休的魔法師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一般认为是:有若。姓有名若。孝这个字,孔子也很赞成。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摘自《论语·先进11.5》)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同时,孔子也罢闵子骞排在自己门下“德行科”的第二名。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出自《论语·先进11.3》)排名,不知分不分先后。但这四个人的共同特点,即是:德行趋于完善,且,这亦是孔子最为重视的一点。所谓:术业有专攻,孔子门下还有其他科,譬如:“言语科”,“政事科”,“文学科”。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出自《论语·先进11.3》)这些人都不错,各有所长。可是孔子始终罢'德行’放在第一位,说明在孔子看来,做人是最重要的。道理,是一样的。
做人是最重要的。其它一切都可以往后放。故,这里有子所说的:“君子务本”之“本”,与“本立而道生”之本,实际上就可以理解为,是:学做人,和做人了。道理是一样的。广义上,大家都在做人,那有什么可学的呢。直接学技能不好吗。为什么在孔子看来,德行是第一位的,做人是最重要的而生存的技能都可以往后放呢。这里,我要澄清一点,即是:孔子并没有瞧不起技能,只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出自《论语·八佾3.3》)孔子罢言语,文学放在后面,是因为做人并不是随随便便,想怎样就怎样。做人,确实是要学的,且这门学问,难易度,和重要性都远超其余三科,以至于孔门中天赋、和悟性最高的颜回,也倾注在此科上,足见德行之难,并非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即可的了。道理,是这样的,一样地。行德(非德行)得学,且极难,以至于非颜回类人,不能贯通也。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出自《论语·公冶长5.9》)闻一知十,是子贡对于颜回的评价,这话虽是孔子借子贡之口说出,但也间接说明了颜回的理解力之强,与天资之异了。道理是一样的。如此聪明的颜回,被孔子列在“德行”科的第一位,可见,德行并非一件易事了。道理是同样的。
那么,什么是“德行”,什么是“德”,由德而行,称为,是德行。那么什么是'德’呢。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我们研究什么是'德’,那就得抛开书本儿,甚至得脱离文字……因为那并不是逻辑上的结论,也不是我一篇文章,举证,辨明的结果,'德’不是这种东西。德,不是逻辑上的胜利,与辨明,因为逻辑上的胜利与辨明,是归于自己的,我写一篇论文,我让我自己更明白了,我让我自己拨开云雾,更进一步了,那是我自己寻找'德’的一种方式,和方法。
写文章是一种方式方法,但即便如此,那依然是'行德’,而不是:德行了。道理是一样的。孟子曰:“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摘自《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我之前写论文,看书、写文章,百万余字……那都是行仁义,而非由仁义行也,道理是同样的。是去找仁,也是找'德’。这个过程,叫:“义”也罢,叫:“率性”(出自《中庸》开篇)也好,总之我现在所写的《论语心说》,是“由仁义行”了。道理是同样的。
'德’是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华语文明的根儿。他是形而上的,所以无法用语言来准确的描述。同时,他亦不能用图像来描述。故我只能凭经验,因为与其在逻辑上堆砌“德”,我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形容德。德就是心,也是理,也是天命之性。我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们谈:德行,便是在说:由仁义行。由仁义行,便是:德行。因为性是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故由德行,便是由内而外的行仁义,有礼,有智。道理是一样的。
1.
但由仁义行的前提,是得行至仁義,你没到(道)德,何谈'德行’(由仁义行)呢?道理是一样的。德得循,虽然你天生就有,道理是一样地。
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是行仁義。本立而道生,是在追求仁義的过程中......这种方式、方法就叫做:修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就是让我们尊敬父母,尊敬长辈,甚至扩充到:尊敬一草,一木,珍惜所有......这是持德的表现,因为这种行为方式本身,就代表你是“由仁义行”了。道理是一样的。
----作者:退休的魔法師 庚子年 正月初八 于自家中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读书】《论语》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安德义论语解读
2《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君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規》《名贤集》原文及讲解
孔子如何知天命与乐而忘忧
细说《论语》(二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