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朱庆余《闺意》欣赏

            唐代中期诗人朱庆余有一首名为《闺意 近试上张水部》被收在《唐诗三百首》里。诗是这样写的:

                             

                         《闺意》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如果从字面上解释,这完全是一首十分抒情的"闺意"诗:昨晚结婚拜过天地,新娘今天起早要去向公公婆婆请安。她精心地打扮完了自已,但还是不大放心。于是轻轻地问丈夫:我这样的打扮,在公公公婆婆面前能通得过吗?“画眉深浅入时无”即成为了千古名句。但是这首诗的题目后面有“近试上张水部",这跟”新娘“画眉深浅有什么关系呢?
            张水部“就是上篇愽文中“恨不相逢未嫁时”的作者张籍。当时他在京任水部郎中,所以称张水部。虽然官儿不大,但是在文坛上很有地位。而且他与韩愈一样,以提携后人闻名,所以本诗作者朱庆余上书于他。
            唐代时有一种叫“行卷”的风气,就是在科举前,考生用自身的作品,先通过有关得力人士的揄扬,来提高自已的知名度,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关注。这种手段连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中国历史上最最著名的诗仙、诗圣们都一律用上。李白有《与韩荆州书》,一开头就是“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杜甫也有《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等多篇求人援引的诗作。白居易求见顾况,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白居易进京后,拿着一些自已的著作去叩见顾况。顾况见了白居易的名字后,笑着说,京城米贵,居大不易哦!但是看了“离离原上草”这首诗后,“却嗟赏曰:’得道个语(能写出这样的好诗来),居亦易矣。‘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
          朱庆余也用这种“行卷”的手段,结识了张籍。结识的具体过程就不说了,总之张籍非常赏识朱庆余,也曾多方为他“延誉”,使朱庆余在科举考试前已享有较好的声誉。
          虽然有张籍的大力推荐,但到临近考试前,朱庆余生怕自已的文风不能投合主考官的胃口,心里还是惴惴不安。于是他写了这首诗,询问一下张籍,也就是想让张籍能指点指点他。果然,他很快收到张籍的回答,不过却也是一首诗,题目叫《酬朱庆余》。诗是这样写的: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把朱庆余比作一个采菱的“越女”(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则朱庆余是浙江人,另一则越国出了著名的美女西施),人既漂亮,歌喉又好。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赞赏的。其实是暗示朱庆余大可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这里就是“齐纨未足时人贵”是什么意思?“齐”即现在的山东,唐时盛产贵重丝绸做成的衣裳。这里是说“齐纨”并不值得人们去看重它,倒是采菱女的一串珠喉(指朱庆余的文章),才是价值万金呢!
          张籍这首诗,很巧妙地回答了"入时无"的问题,也就打消了朱庆余的顾虑。果不其然,朱庆余在宝历二年(826年)一举中进士。
         文章到这里原可以结束了。但是我还想说两点。
          一点是我们在读古诗词时,一定要考究作者写作的本意,不要被诗词表面的美丽的词藻所蒙蔽。例如张籍的“恨不相逢未嫁时”就是。这样的古诗词可以说数不胜数,像以前我写过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并不是真的在歌颂春天,而是朱熹在称颂孔子的道德思想;又如苏轼在他的《水调歌头》中写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里的天上宫阙是指京城的官场(或为中央政府);甚至有人认为白居易《琵琶行》完全是虚构的,只是以此来浇左迁后自已胸中的块壘。
         另一点是,这首诗到底是考试前写的,还是考试后在等待发榜时给张籍写的?分歧出现在对题目中“近试”的不同理解。主张试后的,是把”近试“理解为“最近考试过了”,这也有它的道理。因为诗中写道昨夜已经洞房花烛过了,可理解为暗示试已经考了。而主张试前的,是把"近试"理解为临近考试。我认为后一种主张合理些。这个“近试”的近,跟同是唐代的宋之问《渡汉江》诗中“近乡情更怯”的近字涵义相同,应作临近解说。再者,试后再问,作用已不大,可以说是多此一举,那么聪明的朱庆余绝不会做出这种放马后炮的事来。还有,据后人记载,朱庆余与张籍这两首诗的酬唱,即为时人传颂。大大增加了朱庆余的知名度,这对他一举中进士是大有帮助的。     
          最后说一句,朱庆余的问诗问得巧,张籍的答诗答得妙,可以说是珠联璧合,所以千年以来传为佳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古诗赏析
妙趣横生的酬答诗
一梦沧海,我们都有回不去的曾经
明明是一首考试诗,却被当成爱情诗,最后两句成爱情金句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