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孔子的低调伦理

中国文化尚厚德谦让,不喜好强斗狠,故严复有所谓“中国美谦屈”之说。此实即一种低调的人生哲学,溯源寻踪,可发现孔子是这一哲学的重要原创者之一。

文献记载,孔子的先人富有谦让之风。其远祖弗父何,本可继承宋国的王位,但他却让给了弟弟厉公。佛父何的孙子正考父,也是一位谦恭的君子,他身为宋国戴、武、宣三朝的元老,且位为上卿,但却谦慎下人,并留有“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著名鼎铭(《春秋左传》昭公七年)。

或许是受其先人的影响,孔子立身行事也尤重低调,弟子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的评说。孔子思想中固然不泛“狂狷”之气,但稍加研读也不难发现,孔子实爱克己内敛与谦虚礼让,而大不喜张扬与争强好胜。撮其要者,其表现有以下诸端。

其一是退骄狂倡谦虚。“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这句话的大意是: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华与美德,但如果骄傲吝啬,其他的也就不值一提了。这里就显示出孔子对骄横之气的不满与鄙弃。事实上孔子也一再主张君子应“不骄”,如“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又如“子曰: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子张》)所谓“泰而不骄”,实如颜渊所说,即“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即不以自己的优长而沾沾自喜,更不以自己的优长而凌人傲物,相反,是谦然自持,是将有当成无的内敛和淡泊,是“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

与抑骄慢相对,孔子对谦虚则很是赞赏。鲁哀公十一年,齐侵鲁,鲁师败,撒退时鲁将孟之反殿后掩护。但事后他并不夸耀自己勇敢断后,而是称自己的马跑不快,是无奈掉到了后面。孔子对此颇为感动,赞其有谦逊之德,子曰:孟之反不伐。”(《论语·雍也》)又有一次,“子使漆雕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论语·公冶长》)文中的“未能信”,是漆雕的自谦,而“子说”则生动显现了孔子对弟子不自满与谦恭的嘉许。孔子自己也是十分谦虚的。他富有学问,在当时就是著名的学者,但他一再谦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还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虽然孔子声望也很高,弟子有高山仰止之说,但孔子却说认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不仅不自负,相反还时时反思检讨自己做得不够、做得不好,“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中庸》)文中这么多的“未能”,既表明孔子对自己要求很高,也显示出孔子永不自满的谦慎自励态度。

其二是止争尚让。孔子虽然赞赏“见义勇为”,但一般而言他颇为戒惧好勇斗狠,“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文中的“乱”字,就流露出孔子对“好勇”的担心与忧虑。一次弟子侍坐,姿态神情各异,“闵子侍侧,訚訚如也(恭敬的样子);子路,行行如也(刚强好勇的样子);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温和舒乐的样子)。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孔子在众弟子簇拥下,本来是蛮高兴的,但看到“行行如也”的子路(由),却深忧起来,担心他难得善终,因为他太争强好胜了。孔子将“行行如也”与难得善终联系起来,显然折射了他对好勇斗狠的排斥与厌恶。孔子还特别指出,在人生血气最旺的青壮年时期,尤其应注意抑制好勇好斗之气。“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为控制好此“血气”以避免争斗,孔子还大力倡导“克己”说,宣扬“克己复礼为仁”,并倡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在戒斗、克己之外,孔子还常常呼吁君子应不争,“君子无所争,……揖让而升。”(《论语·八佾》)又如“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孔子还流露过对人人礼让而不争的“无讼”境界的向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

孔子一方面止争,而另一方面则尚让。孔子十分推崇谦让,他认为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众所周知,孔子非常向往周代文明,这除了周代的文教发达外,其“礼让为国”也是孔子“吾从周”的重要原因。他曾如是说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周在实力远超于殷的情形下,一点也不骄傲自大,仍虚心接受殷的统治,所以孔子赞周有“至德”。而孔子对泰伯的赞叹,更鲜明地体现出他对谦让的倾心。“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所谓“至德”,即无以复加的最高尚的德性,孔子以此褒奖泰伯之“让”,足见孔子对不争退让是多么赞赏。

其三是 “求达不求闻”。所谓“求达不求闻”,即着意于内在品德的提升而不是追求表面的浮华和耀眼。孔子和弟子子张之间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文中所谓“闻”指名声、令誉,因其“不务实而专务求名”,所以朱熹称之为“虚誉”(《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六);而“达”则指一种正直的品性和操守(“质直好义”),所以朱熹说它是“自修于内”的。显然,“闻”是向外的,务求人知,广博名声,而“达”则是向内的德性追求。

从《论语》来看,孔子是竭力主张君子求“达”不求“闻”的,“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他还一再强调君子不应在意所谓“名声”的有无和大小,不要汲汲于求知于他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又如:“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显然在孔子看来,求“达”的君子,旨在“求诸己”,即追求内在自足,而不“求诸人”,即无意于博取虚名,更不需外求干誉。因而孔子主张君子应是“朴讷”的,而不应是“巧言令色”的;是本色的而不是夸夸其谈的,“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是务实的而不是作秀的,“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要之,孔子的“求达不求闻”,实即强调君子立身行事,重在德性完善的“内在超越”,而不在意于外在的虚誉,更鄙弃沽名钓誉的哗众取宠,因而体现出一种平实、低调的做人气象。

其四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所倡导的与人之道,更生动而直切地体现出低调的风格。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不仅讲“爱人”和“忠恕”之道,还主张严律己、宽待人,“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这里就展示出一种特别谦和的姿态。具体来说,孔子的“躬自厚薄责于人”主要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注意自我的不足,注重自我反省,这用孔子的话说即是“内自讼”(《论语·公冶长》)弟子曾子则说得更为晓畅明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论语·学而》)二是对他人不求全责备。《论语·微子》记有周公对鲁公说的一句话:“无求备于一人”。大家知道,孔子是十分崇拜周公的,他复述这句话,想必也是认同和赞赏其间宽厚待人的意思。其实孔子自己也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这里没有要求他人应该如何如何,而主要是反躬自求。弟子子张就承孔子之意而倡导:“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三是成人之美。“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所谓“成人之美”,一方面是乐见他人的成功,助人如其愿,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乐道人之善”(《论语·季氏》),而且孔子还认为这是“益者三乐”之一;而另一方面,则是“恶称人之恶者”(《论语·阳货》),亦即力戒议论、播扬他人的短处和不是,对他人持友善和敬畏之心。“成人之美”和“恶称人之恶”,固然也反映了一种包容博大的仁者心胸,但从人我关系的角度看,仍然透现出先人后己,他者优先,以及他者为尊的价值取向,一句话,其间表现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的谦逊、低调的意境和风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三)
【孔子弟子】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中关于曾子的15句子~
孔子【14】孔子名言录
《论语》共读,非敢后也
《论语》第八章 论语泰伯篇,注音及注释版
2009年11月16日 《论语·泰伯第八·9》-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