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开学,谱系宝宝如何进入幼儿园融合?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

儿童心理学博士/北京向日葵伙伴

郭老师


视频主题:

如果高功能儿童家长正在准备把孩子送到普通幼儿园,

那么,如何向幼儿园老师介绍自己的孩子?


视频来源:

为2017年高功能儿童家长培训视频节选

@北京向日葵伙伴-儿童心理工作室





1、什么是融合?

很多家长以为,
把特殊儿童扔到普通学校(幼儿园、小学等)去混,就叫融合;
或者把特殊儿童往人多的地方带,就叫融合;
或者普通学校(幼儿园、小学等)可以接纳个别特殊儿童到班里学习,就叫融合学校。
其实不然。

融合教育﹝Inclusion﹞,即,让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的基本理论。
这个理论的目标是,创造一切条件,让特殊儿童无限接近同龄人,最终回归主流。
不是形式上和同龄人在一起,而是从本质上(认知理解、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无限接近于普通儿童,从而达到融合。


2、什么样的特殊儿童可以融合?

从我们陪读的实际情况来看,
对于特殊儿童,他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才适合融合到普通学校。

1)、基本没有伤害他人的行为。


如果有严重打人、推人、咬人等伤害行为,校方和其他儿童家长是不会同意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行为。

2)、有基本的服从能力,较少违拗行为。


课堂主导者是老师,如果儿童不能服从老师的指令,情绪反抗,拒不服从,这样的社会性是无法做融合的。

3)、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一般,身心年龄与同龄人差距不超过正负2年。


比如,幼儿园中班是4岁儿童,特殊儿童若想融入,其评估的心智年龄不少于(4-2)岁,其实际年龄不大于(4+2)岁。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进入这个幼儿园融合,至少具备2岁的心智水平,孩子实际年龄不大于6岁。


如果差距太大,会因为心智能力差距太大而跟不上进度。

综上,关于学校的融合教育,仅适合社会性及智能较好的特殊儿童。
所以,能否融合的核心,在于儿童自身能力。

最后一点,对于能否上小学尤为重要。
起码在北京市,小学入学是要参加考试的,如果考试不成功,则直接被刷下。
连到普通小学融合的机会都没有。


3、融合学校需要具备什么设置?

换句话说,看看那些打着融合旗号的学校,能不能做到真的融合?

1)学校及普通儿童可接纳特殊儿童


这个,形式接纳容易,思想接纳不易。
但是真的遇到不接纳的普通儿童家长,特殊儿童家长无须据理力争,而是要从行动上感化他。
大多数的“融合学校”(大多是幼儿园,极少有小学)只是做到了形式接纳这一层。
特殊儿童进去了,也仅仅是混日子,完全无法达成“融入主流”的实质。
至于思想接纳,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学校具备特殊教育康复师师资


即便是特殊儿童去到普通学校,大多还是需要有专门的康复师进行陪读或辅导。
如果没有这样的师资,或不允许陪读,那么融合就是一句空话。
而很多在机构不错的孩子,也可能到了幼儿园没人管而急速下滑。

3)学校具备个别化教学能力


让特殊儿童全天每节课跟随普通儿童,是极其困难的。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有些困难科目,需要个别化辅导。
一方面,个别化教学需要单独的教室,另一方面,个别化教学需要单独的课程。
这两方面,都需要康复师及老师共同协商制定。

综上,具备以上条件的学校,才可以成为融合学校。



4、如果决定让儿童进入幼儿园,家长要如何与校方沟通?

主要看孩子能力。


如果孩子能力够强,强到和普通儿童相差无几,那么无需对校方有特别的介绍。


如果孩子整体能力接近普通儿童,但个别能力欠缺,比如注意力,比如语言表达,比

如游戏能力等,那么,建议家长仅仅针对个别能力对校方老师介绍,让老师对相关能力多关注,多辅助。无需全盘托出自闭症的标签,避免他人另眼看待。

如果孩子整体能力与普通儿童相差太远,不具备第3条说的3点能力,那么,还是乖乖先去机构学习吧。



5、除了学校融合,还有哪些融合形式?

融合就是把我们的孩子,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干预,从特殊儿童堆儿里跳出来,归入普通儿童堆儿。
那么,融合就不局限于学校,小到你家小区的儿童玩耍,大到动物园等公共环境,到处都可以进行融合。
按照融合从易到难,我们排列一个顺序:

1)走出家庭。

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走出家庭的襁褓,融入社会。
很多儿童在家里还行,一出去,无论去哪儿,都各种乱套。
很多大龄儿童被家长锁在家里,这是另一种社会融合的丧失。
有一些是儿童本身能力弱,更多的,是家长的心态。
有些家长不敢告诉亲戚朋友和同事,逃到别的城市,生怕别人知道孩子的事情。
家长们若抱着怕人知道孩子情况的心理,那么孩子一辈子走不出家庭。

想要孩子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家长首先要从心里,走出去。

2)孩子进入康复学校,家长此时努力学习

普通儿童在3岁左右进入幼儿园,这是社会化的第一步。
特殊儿童在3岁左右如果进不了幼儿园,就要选择合适的机构。
本人不赞成家长独立一人全天在家带孩子。
一方面,家长本身能力不够,一人带孩子难免身心疲惫。
另一方面,儿童长期与一名固定家长在一起,会造成对某人的过分依赖,这本身就不利于社会化。
一个家长可以教孩子写字画画生活自理,但是,一个家长不能让孩子学会社会参照,遵守纪律,竞争意识等社会性内容。


社会性必须在集体中学习。

因此,对于特殊儿童,进入专业的康复学校,和更多小朋友及老师在一起,是社会化的第一步。

当儿童在康复学校学习时,家长也不能闲着。
好好学习康复知识,为日后孩子融合做好理论及实践的准备。
家长的学习能力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3)公共场所的融合练习(超市饭店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的干预训练,你会发现儿童在各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此时,就要逐渐让儿童进入有明确规则的公共场所,进行社会性融合练习了。

比如,饭店、超市等,都有较为明确的社会规则。
比起变幻莫测的人际沟通,学习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会容易得多。

多多为儿童创造这样的机会,不断练习,从规则上提升融合度。
让儿童建立更高的规则感、服从性、配合度。


4)1-2名同伴的家庭融合

当儿童的心智年龄达到2-3岁(达不到的话,就别想着和别人玩了,先提升自身能力吧),就可以为儿童寻找家庭同伴了。
你可以从亲戚朋友甚至邻居中,挑选合适的玩伴,然后请到家里。
请注意,先从1个玩伴开始,多了你会崩溃的。

挑选顺序是:

大龄(比自己孩子大1-3岁),

小龄(比自己孩子小1-3岁),

同龄。

大龄儿童能力强,有一定的照顾能力,会引领小孩子玩。
但是,家长依然要掌控整个家庭社交的节奏和内容。

比如,事先设计好家庭社交的主题,分玩具主题、积木搭城堡主题、火车运输主题、动画片角色扮演主题等等。
比如,事先与大龄儿童沟通好,要教弟弟玩,玩好有奖励,不能欺负弟弟,不能半途而废等等。

小龄儿童能力与自己孩子相当,可以一起玩平行游戏,即两人的社交关系是平等的。
家长只需引导即可。

同龄儿童最难,不但关系平等,而且存在竞争。
这里面就有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了。
儿童要过了大龄、小龄玩伴的管卡,才能最终实现和同龄人的家庭融合。


5)1-2名同伴的社区融合

家庭融合是最基础的,因为场所地点、社交内容、社交对象都是家长可掌控的。
完成家庭融合项目后,再逐渐转移到社区,比如你家楼下的孩子堆。
在这里,家长可掌控的内容变少,对场所地点、社交内容、社交对象的掌控变少了。
反之,需要儿童自己灵活应对的内容变多了。

此时,家长可提前与熟悉的小朋友及家长们打好招呼,自己设计及组织游戏内容(6岁以下的小孩,都喜欢有大人组织游戏),
尽量掌控社交节奏。


6)2名以上同伴的社交融合

如果经历了以上5个阶段,儿童的能力及社会性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
那么,我们就可以增加儿童,创造多名儿童的社交环境。

比如,课外兴趣班。
看看孩子有什么有兴趣的领域,着重培养,在培养兴趣的同时,结交小朋友。

比如,淘气堡。
在淘气堡里,会遇到各种各样小朋友,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
看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哪些表现和问题。
有些问题可以当时解决,有些问题则要返回家里有针对性的训练。

总之,在融合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前期,不断摸索,不断反思,不断改善,孩子们才能真正的与这个社会的主流融为一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医幼儿园副园长董佳:理解、包容和接纳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用爱心、耐心和专业的方法教育孤独症孩子
幼儿教育知识
孩子晚一年上学,可能改变一生轨迹!(父母必看)
孕妇携自闭症儿子自杀的背后,我们离“真正”融合还有多远?
孩子的退缩行为
蒲蒲 | 想要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长该做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