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在《停战诏书》中为什么依然将中国蔑称为“支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开发表了《停战诏书》,标志着日本无条件投降。然而日本的《停战诏书》却在文字语句上用各种雕虫小技以显示其心中的不甘,甚至依然将中国蔑称为“支那”。

“支那”一词起源于古印度,最早只是表示中国的中性词语之一。然而甲午战争后的日本为了摆脱侵略中国的心理负罪感与自卑感,便将中国改称为“支那”,宣称“支那不是日本昔日学习崇拜的中国”。

于是“支那”在近现代成为对中国的侮辱性称呼,也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怒和抨击。但国际社会的本质是“强者为尊”,已经跻身世界工业化强国的日本才不会在乎“一穷二白”、愚昧落后的旧中国的感受。

虽然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本不认为自己的事被中国打败的,毕竟当时代表中国的政府军在1945年8月12日还丢失了一座县城。既然如此,日本的军国主义者们肯定不会对旧中国给予真正的尊重。

正因如此,《日本停战诏书》原文为:“朕は帝国政府をして米英支苏四国に対し、其の共同宣言を受诺する旨、通告せしめたり(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支、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在驻日盟军的要求下,日本的官方文件和大部分公开出版物从1946年后停止使用称中国为“支那”。但日本民间口头、文献和部分出版物依然称中国为“支那”,毕竟日本的民族特点是“畏威而不怀恩”。

抗美援朝胜利后,“支那”才在日本社会上消失,如今连右翼分子都基本不用了。大部分在抗美援朝后出生或长大的日本人只有专门查阅资料才知道“支那”的含义,不过这也让某些“二鬼子”钻了空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胜利后,日本依然嚣张,此战之后,他们老实了,却暴露了天性
77年前日本战败,《停战诏书》为何只字不提“投降”?
“支那”一词,为什么让国人如此反感?了解历史,才能铭记历史
日本天皇宣读停战诏书录音 否认“投降”、“战败”?| 揭秘
日本公开天皇停战诏书原版录音:不见投降战败字眼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原版录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