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方剂重点不背,将拉远你与学霸的距离!|连载 1
红色→要点,重点,需要理解掌握;
蓝色→主阳,主表,主热,主实;
绿色→主阴,主里,主寒,主虚;[删]大纲删除内容 [新]大纲新增内容
第一章    总论
一、方剂学发展
1.《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2.《内经》:
①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方原则的医书。
②最早提出了“君臣佐使”理论。
3.《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
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5.《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6.《伤寒明理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
7.吴昆·《医方考》:第一部方论专著。
8.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最早的外科方书。
9.孙思邈·《千金方》: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10.唐慎微·《证类本草》:首开本草附列医方。
11.汪昂·《医方集解》:首开综合分类方剂。
二、“七方”“八法”“十剂”“八阵”
1.“七方”
①始于《内经》。
②七方之名首见于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原文→《伤寒明理论》】:“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
2.“八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原文→《医学心悟》】:“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3.“十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原文→《本草拾遗》】:“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
【原文】: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4.“八阵”: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原文→《景岳全书》】:“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原文】: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剂,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可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
三、“君臣佐使”
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或缺,且药力居首的药物。
臣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佐助药
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佐制药
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毒性的药物。
反佐药
根据某些病症之需,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引经药
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
调和药
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四、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
*在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方中次要药物→随证加减。
【例】麻黄汤→三拗汤。
2.药量增减的变化
*可以是单纯药力的改变,也可以是随着组成配伍关系的改变而功用、主治发生改变。
【例】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
3.剂型更换的变化
【例】理中丸→人参汤。
五、常用剂型的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
①汤剂:吸收快,疗效快,便于加减使用。
②散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制作简便、便于携带,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不易变质。
③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体积小,服用、携带、储存方便。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亦有用于急症。
④此外还有:片剂、冲剂、膏剂、丹剂等。
真题分析
第一章包含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还有方剂剂型等知识点,该部分在历年真题中所占比例大约为5%,该部分可出单选,亦可出多选,总体难度并不高,仔细背诵以上重点,多注意多选题,即可掌握该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医书
内服膏方(膏滋)源流
(其他)第十五篇
中药配伍,中药方剂的变化规律
治疗阴盛戴阳的白通汤
中药理论基本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