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十五|七国之乱 · 晁错

晁错坐在车里,身上穿着朝服,脑子发着懵。前几天还跟汉景帝在未央宫讨论调拨粮草的事,怎么今儿一早就被一大群兵大爷不分青红皂白的从自己的家里头拖出来,明面上说是要让他巡查长安城,但身边的护卫士兵却透露出阵阵杀气。也不知自己是犯了什么罪,更闹不清这次的仇人是谁——因为他得罪过的人实在太多了。


不过他倒不是十分紧张,他相信自己一时半会还死不了。之前他就有过一次化险为夷的经历。


那发生在晁错还是内史的时候,晁错为了图出门方便,自作主张在府邸的南边开了个门。这下出行的确方便了不少,却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当时与他有过节的丞相申屠嘉立刻抓住了这个把柄,说这个南门打破了太祖宗庙的外垣,要求景帝诛杀晁错。


幸好晁错事先得到了消息,连夜入宫求见景帝,自陈过失。次日,申屠嘉上奏之时,景帝回答说,晁错此举是他安排的,才使得这事不了了之。据说申屠嘉回府后,立刻吐血而死。晁错以一个内史的身份斗败了当朝丞相,立时成为了景帝初年顶顶炙手可热的人物。


其实晁错的奋斗很艰辛。他不是什么名门之后。汉初虽然政治清明,但却没有一个很完善的发掘和提拔人才的制度。这种情况下,公侯出身的官二代自然容易子承父业。而寒门出身的学子则需要奋斗、奋斗、再奋斗……和中大奖的运气。


晁错是颍川人。他从小就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聪明无比,二是对人刻薄、不留余地。聪明加上刻薄,导致这个人讲话为人经常给人以不近人情的印象。所以,他的人际关系一直很不好,更没有什么朋友。


但晁错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个事儿,因为他相信,个人能力决定一切。只有那些天资愚钝,无法明白万物事理的人,才会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寄托在人际关系上。而像晁错这样天赋异禀的人才,只要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便可以凭一己之力改变天下。


所以,晁错自年轻时候起,便拼命读书学习。他先是在一位名叫张恢的知名法学家门下学习。由于他天份很高,且刻苦用功,年纪轻轻就有了不小的才名。于此,被当朝的太常看中,成为了太常底下的“掌故”。


当然,恃才傲物的晁错从来不把一个小小掌故的官位放在眼里。这只是他改变天下的起始点罢了。他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爬到更高、更有影响力的地位。


但晁错不是什么名门出身,没有背景,加上他又是惟能力论者,不屑于去混圈子,如何能找到机会快速升迁呢?别说,当上掌故后不久,老天还真的给他送来了机会。


这是一本三代传下的古书,叫《尚书》。这本书对古代皇帝很重要,从它的名字就可见一斑:所谓“尚”者,有三意,一曰“上古”,二曰“尊崇”,三曰“君上”。也就是说,《尚书》是一本历史源流久、受天下推崇、讲授君王之道的书。这样的书,皇帝怎么可能不重视?


但问题在于,这本书在汉文帝时期几乎断了传承——当时天下懂得这门学问的只有一个年纪已经九十多岁的叫伏生的老头子了。一听说这门上古流传下来的帝王之学到如今是这么个状态,汉朝有关部门坐不住了。不能让这样玄奥的学问断在咱们手里啊,不然死了以后有何面目去见尧舜禹汤啊?


本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负责任的态度,在有关部门的商议之下,朝廷下令由时任太常掌故的晁错去找伏生学习,延续文化血脉。


——这个决定看似没什么错误,而且好像对历史进程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后来的发展证明,这个决定促发了西汉历史上最大一次诸侯王叛乱。


接到这个差事,晁错很高兴。《尚书》一书是古代礼乐的重要文献,是帝王之书,也是帝王之术。如今他获得这个“一脉单传”的机会,不仅能让他获得高级学者的地位,为以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对《尚书》这门学问的排他性解释权。


要知道,晁错看不起的对象不仅限于今人,也包括古人。在晁错眼里,不论是“尚书”还是“下书”,都只是他的工具而已,是用来为他的观点服务的。如今,他成为了《尚书》权威,就可以随心所欲的通过古人的嘴来叙述他心中所想,增加他的说服力。


他没有浪费这个机会。学成归来后,他旁征博引《尚书》中的内容,向朝廷提出三代圣君治理国家的方法——其实是他自己的想法——陆续呈上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民实塞疏》等,提出了他在国家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主张和见解。


当时的皇帝汉文帝很赏识这个有想法的年轻人,数次提拔他。晁错也从此坐上了仕途的高速直通车,一路从掌故升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博士,一直做到太子家令、中大夫。


不过那个时候的朝廷政治风向很不利晁错这样的人。很多人都觉得这小子跟贾谊是一路的,喜欢没事唧唧歪歪,对人又比较疏远。虽然当时周勃这一代高祖老臣们已经淡出政坛,但后起之辈如申屠嘉、袁盎等重臣,同样不喜欢晁错。


由于晁错在汉文帝身边没有实际的话语权,他即使提出了再多好的治国方略,文帝也始终不采纳。这让他很有挫败感。于是,他把自己的主攻目标从当朝天子改成了当朝储君——比晁错年轻12岁的刘启。


后来的汉景帝,当时的小屁孩刘启,继承了他爸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况且他毕竟年轻,思想观念与时具进,身边又没有一帮老古董们天天叨逼叨叨逼叨的,自然容易听得进晁错的政治主张。时间久了,就折服在了晁错的才华之下,将他奉为自己的“智囊”。


如此,晁错便给自己未来的仕途铺就了一条光明大道——等老皇帝一死,新皇登基,丞相这个位子逃不出我晁错的手掌心了。


不过晁错还是干事的人,他毕生的努力并非只为了一个公卿高位。他是要改变天下的。他虽然上书所言政事范围甚广,但他明白,当前大汉朝廷真正的威胁只有一个:藩国。


提防藩国对中央政权的影响,这一点最早是由贾谊提出来的。但由于贾谊早死,没能将这个观点发扬光大。晁错似乎是责无旁贷的接过了这个接力棒,多次上书请求削藩,但在文帝那朝始终未得采纳。


公元前157年,晁错的好伙伴、好学生刘启终于成为了大汉天子。作为太子曾经的家臣,晁错也如愿晋升一级,成为了内史,并成为了朝野皆知的皇帝宠臣,受宠程度甚至超过了九卿,经常通过和汉景帝两人私下密谈来决定国家大事。


如此的做法当然引起了公卿的不满,以丞相申屠嘉为首的一干老资格大臣,恨不得将他剥皮抽血、除之而后快。但是,申屠嘉的方案却最终弄巧成拙,不仅赔上了自己的性命,更使得晁错愈加显贵。


申屠嘉被活活气死之后,陶青接替了丞相的位子,而晁错也更进一步,成为了丞相的副手,御史大夫。


所以,是时候实现自己的治理天下的理想了。


削藩。


汉景帝二年,晁错向皇帝上疏一篇《削藩策》。其中提到,诸侯在各自封国多有罪过,不听中央号召,因此应通过削减封地、收回旁郡,以示小惩大诫。


景帝看了这个奏疏,有点担忧。他并非傻子。他知道,削藩也是他老子汉文帝的理想,但他在位十数年,却最终也不敢动手实施。


为什么?


因为削藩的政令一下,诸侯们势必得知自己的好日子长久不了,既然如此,不如早日起兵,以谋后算。


于是,景帝就问晁错,是否考虑到诸侯们对此的反应?


晁错似乎完全不当这是一回事,一挥手,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迟早都会反,晚反不如早反,一来可以早点把这件事处理完,二来我们可以握有主动权、提前准备。


景帝想了想,还是拿不定主意,就下令找来所有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由于前丞相申屠嘉吐血而亡的事情仍历历在目,朝堂之上无人敢反对晁错,唯有窦婴提了反对意见,也不成势力,于此,《削藩策》便得到了朝廷的正式通过。


在晁错的主张下,汉景帝下诏,削夺赵王、胶西王、楚王和吴王的封地,同时变更法令三十条。诏令一出,诸侯哗然,晁错瞬间成为了天下公敌。


成为诸侯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晁错早有准备,不以为意。但另外一件事,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削藩诏令通告天下后没几天,晁错的老爹从家乡颍川专程来到了长安,找到晁错。晁错以为他爹知道自己升了官,想来长安享清福了,满心欢喜的出门迎接。不想,他爹一看见晁错,水也顾不上喝一口,就劈头盖脸的骂他。


景帝刚刚即位不久,你便提出这样不仁不义的政策,疏离皇家宗室的骨肉,还要让我们全家受到天下的敌视,你说,你这是为什么?


晁错涨红了脸,他是个听不得批评的人。如果换作是别人,他早就大骂回口。可如今站在面前的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怎么也发作不来。他只得耐住性子,对老爹说,这是大势所趋,如果不削藩,天子就不受尊崇,宗庙就不安稳。


刘家的天下是安稳,但我们晁家可就要绝后了!晁错的父亲大喊一声,随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毒药,当场喝下毙命。


我伙呆!估计是晁家门风如此,每个人都那么有个性。


看到父亲这番作为,晁错也不禁想,自己是否做错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没几天,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造反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而造反的旗号就是“清君侧”——矛头直指“奸人”晁错!


造反理由从来都不重要。关键是,这次造反的竟然有七个国家之多!


汉文帝的时候虽然也出现过宗室诸侯造反的情况,但都是一国造反而已,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如今却是以吴、楚、赵为首的七国联合造反,占去了大汉的半壁江山哪!


在未央宫看到满头大汗、面无血色的汉景帝时,晁错心里却暗自冷笑。削藩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诏令一下,诸侯必反,如今又有什么值得紧张的?一切不都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的么。


不过,表面上还是要安抚一下的。晁错装模作样的劝了汉景帝几句,说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奸人歹徒之类的,不足挂齿。待到景帝脸上有些血色了,开始讨论正式的军事部署。他建议仿效太祖皇帝镇压叛乱的方式,由景帝御驾亲征,亲自对付叛军。


那长安的防御呢?景帝问。


陛下不用担心,有我晁错在此,长安必不会有任何闪失。


哦。景帝轻声应了一声,额头上微微皱了一下。


晁错完全没有看见这个细节,继续提出他的看法。晁错认为,在战事前期可以分化叛军阵营,而七国之中,势力最强的是吴国,所以,不如将吴国进军路线上的一些地盘先赏赐给吴王,争取他们退兵。


嗯?景帝的皱纹更深了些,朕考虑考虑吧。


请陛下务必要答应臣的建议!晁错行了个礼,退下了。


回到自己的官署以后,他找来了御史丞和侍御史,讨论袁盎的问题。朝野上下都知道晁错和袁盎两人因政见不合而互相看不顺眼,从来不出现在一个屋檐下。晁错对袁盎一直怀恨在心。在他当上御史大夫之后,就想方设法的整袁盎的黑材料。这袁盎也不是两袖清风、高风亮节的人,曾经在吴国相国的任上收受了吴王不少的好处。晁错毫不留情的把这些丑事抖落了出来,要治袁盎的罪。景帝为了避免给先帝老臣难堪,特地赦免了袁盎的刑罚,只是免为庶人。


晁错对没有能置袁盎于死地而一直耿耿于怀。如今吴王造反,他觉得机会又来了。作为吴相的袁盎如何一点不知吴王的反意?甚至参与其中、给吴王在长安做内应也说不定!


晁错对自己的部下说出了这个想法,遭到了一致的反对。部下们的理由很充分,第一,不管袁盎是不是知道吴王的反谋,现在治罪也已经对大局无益了,不能阻止叛军前进;第二,袁盎毕竟是前朝老臣,岁数不小了,不可能会再去跟藩王勾结,还再屁颠屁颠跑回长安来当内应。


道理很充足,如果要强行治袁盎的罪,必定会引来非议。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晁错也不能承担再多的物议了。所以,权衡之下,只能暂且作罢。


但袁盎毕竟也在朝中为官多年,故交门生遍布各个官署,晁错想要治他谋反之罪的事情当天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生死之间,他不能不有所举动。他立刻联系了窦婴,通过他获得了觐见汉景帝的机会,准备面圣自辩。


袁盎入宫的时候,景帝和晁错正在商量筹措兵粮的事情。见到袁盎来了,景帝也不问他的来意,直接先问他如何看待这次叛乱的事情。


袁盎暗自思忖了一下,斩钉截铁的说,这次叛乱根本不值得担忧!


景帝用略带质疑的口气说,吴国富有,自己能就地铸钱,因此能招徕天下豪杰。况且吴王刘濞自楚汉之时就跟着太祖皇帝东征西讨,现在早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会冒然举兵吗?


袁盎回答说,吴国找来的哪是什么豪杰啊,压根都是些地痞无赖。而刘濞那个老头儿,也就是个无赖头子。


一旁的晁错听了袁盎这番对答,赶紧在旁附议,说袁盎分析得很对,陛下放宽心即可。


听了两位大臣的话,景帝确实稍稍心安了一些。他接着问袁盎,如此确信,是否身怀妙计?


袁盎说,妙计是有一条的,但需要外人回避才可以说。


景帝一听,随即挥了挥手,殿上的人纷纷退去,只留下晁错一人。


袁盎却还不满意,坚持要让晁错也回避。


景帝看了一眼晁错,说,你也下去吧。


晁错很不甘心,但毕竟诏令已下,没有抗命的理由,便暂避到了东厢,脸上充满着忿恨之情。


袁盎看晁错走远,方才说道,陛下,这次七国叛乱的理由,是“清君侧”,他们起兵的目标是晁错,并非是要对抗中央朝廷。所以,如今最方便的方法,无外乎斩了晁错,带着他的首级去给吴王楚王,并赦免他们的罪过、恢复他们的封地,如此,叛军即可不战而退。


景帝听了,紧紧注视着袁盎良久,随后缓缓起身,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如果不这么做,还有什么办法呢?朕不会为了爱惜他一个人而让天下生灵涂炭的!


袁盎,朕任你为太常,今日便准备行装,随时准备出使吴王!


晁错的命运就此便被决定了下来。


等到晁错站在刑场上,回头看见自己全家老老少少无一例外全部都被绑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这次真的回天无术了。


削藩的时候,他料到了诸侯必反的结局,多少也会料到自己今天满门抄斩的结局。古来改革者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这一点,通文史的晁错必定不会陌生。既然他要做一个改革者,恐怕心里早就替自己准备好一口棺材了吧!


刑场上,什么对话也没有发生,晁错便死在了刽子手的刀下——是被腰斩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盎晁错传(六)
袁盎晁错列传
西汉冤家之袁昂晁错:胜负在于情商(五千年的点滴)
晁错被腰斩到底冤不冤?老父临死前的那句话让人动容
浅析晁错死因:文景两朝重用文官智囊,武将功勋逼宫晁错惨被腰斩
晁错之死,汉景帝有点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