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秃山攻坚战


编者的话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出国赴朝参战。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纪念入朝作战的参战将士,缅怀先烈及英雄们可歌可泣光辉事迹,更好地传承“最可爱的人”的光荣传统及优良作风,十纵47军战友暨子弟西安片区,特邀原47军党史军史办王世泰主任执笔,拟将第47军抗美援朝过程中相关战史、史料进行整理,陆续刊载在公众号发出,以此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

作者简介


王世泰,男,汉族,陕西省延川县人。1964年2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干事、组织股长、组织科副科长、科长、政治部副主任、党史军史办主任等职。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其中1985年9月赴滇参战荣立三等战功1次,被兰州军区表彰为“优秀政治机关干部”“优秀基层政治干部”,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四会教练员”“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师、旅、团表彰为“优秀机关干部”“优秀机关干部标兵”,所带股、科年年被表彰为先进。先后有80多篇各类文章被报纸杂志刊用,著有《从红小鬼到筑巢人—符先辉将军戎马生涯》高级将领传记和《陕南雄师》《黑山阻击战》《四十七军在朝鲜战场》等历史专著。参加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黑山阻击战》,是撰稿人之一。执笔主编了《陆军第十九军军史》《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简史》《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史2003年---2015年》等,主笔编写《猛进雄师》《猛进尖刀》(上下册)《猛进战斗故事》《猛进英模谱》等红色基因工程建设系列读本。

“老秃山”,原本不叫此名,由几个高低起伏的小山包组成,并没有名字,当地群众称它为小山包,因在上浦防以东,又叫上浦防东山。它位于驿谷川东岸,是我军346.6高地和278.2高地防御纵深之屏障,敌人称它为通往汉城的北方门户,距我上浦防南、北山防御阵地仅三四米。该山地势较高,敌人占领该高地,可瞰制我军防御纵深和释谷川以东10平方公里的地面,对我威胁极大。因此,兄弟部队在此防御时曾5次攻占该高地,后来又被敌人不惜一切代价的夺了回去。

战争爆发前这里环境优美如画,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是牧童放牛,小姑娘采蘑菇的好地方。但战争一开始,美军为夺取该高地动用大批飞机投掷大量的炸弹、凝固汽油弹,小山包上的植被被炸、被烧,由原来的绿色变成了黑色,黑土变成了一片焦(红)土,“老秃山”便由此而得名。

敌人为了坚守该高地,在正面约500米、纵深不到100米的阵地上,以“联合国军”哥伦比亚1个加强连、美第7师第20团2个排及2个搜索班、1个坦克连、1个107化学追击炮连,共450余人组织防守,并有数个炮兵群和航空兵及1个坦克营火力支援其战斗。

敌人为了坚守高地,在阵地上修筑了大量的堑壕、交通壕、掩体、掩蔽部。为了增强防御的稳定性,修筑地堡时,在地堡与堑壕之间修筑了小型地堡,前沿主要防御方向和两侧修筑了双层地堡,在山头上及鞍部、平坦地段修筑了地堡群,而且相互用交通壕连接,火力可相互支援,在重要地堡内还挖有坑道,地堡的射孔外用铁丝网罩住,内有活动钢板,以防我军进攻时向里塞手榴弹、手雷及爆破筒。这些地堡一般都能抗得住122毫米以上口径大炮的直接轰击,工事非常坚固,这样的明碉暗堡共筑有200余个。同时,还修筑了单例式、屋顶型、蛇腹型、西瓜滚动性铁丝网7道,布置有混合雪场。形成了以明暗碉堡为主体,与堑壕、交通壕相连接的支撑点式的坚固环形防御体系和密集的火网,既可以每个高地组织单独防御作战,又可以互相支援。其特点是:兵力足、工事坚固、火力强、障碍物多,因此敌人吹嘘“老秃山”阵地固若金汤,是攻不破的铜墙铁壁。“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视察后曾兴奋的说:“这个门关得紧、顶得牢,共军攻不动、打不烂,十分保险,你们能否保住就靠上帝保佑。”

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师、团指挥员反复到现场勘察,组织班以上干部轮流到现地侦察地形,熟悉进攻道路,研究如何在雷区、铁丝网中开辟通道等准备工作。

为了减少在战斗中的伤亡,战前,第423团在“老秃山”的山脚下秘密挖了2个连的屯兵洞和小坑道,将弹药、炸药和各种作战物资及器材秘密地运进坑道内,利用夜暗秘密进入坑道,以达到战斗的突然性。

3月23日7时55分,第423团1营营长郝忠云下达炮火急袭开始的命令,顷刻间百门大炮同时整齐的发出轰鸣,愤怒的炮弹像冰雹一样准确地砸在了敌人的阵地上,敌人阵地上瞬间被火光、硝烟、尘土所笼罩。

各屯兵点上的突击部队早已憋足劲儿,听到冲锋的命令后,迅速有序的冲出坑道,兵分5路就像出水的蛟龙一般,向各自攻击的目标冲去,指战员们不顾敌人的炮火拦阻袭击,个个奋勇向前冲锋,仅仅用了5分钟就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

     3连连长率1个排向“16”号高地(老秃山主峰)冲去,该连3排长率1个排同时向另一个方向冲去。担任开辟道路的3排11班,被敌人的第7道铁丝网拦住了前进的道路,突击排已冲进至铁丝网前,副班长藤明国一边喊:“同志们,跟我来”!一边毫不犹豫的跃身爬到了近2米高的铁丝网上,紧随其后的李高彪、吴二华、丁兆贵、张福祥也都迅速地以同样的方式越到了铁丝网上,他们用自己的身躯迅速搭起了通往胜利的5座“人桥”。爬上铁丝网的同时喊道:“战友们,赶快从我们身上冲过去”。3排长本能的喊道:“快起来爆破”。藤明国厉声地说:“你再不冲过去是要犯错误的,为了胜利,求你们了,快!快点!快冲过去”!战友们含着痛苦、敬佩的眼泪,在排长的带领下,踏着战友流着血的身躯神速的通过了铁丝网。突击排在爆破组英勇行为的鼓舞下,怀着愤怒的心情向主峰“16”号高地冲去。

搭起人桥的5位英雄,被铁蒺藜扎得胸部、腹部钻心地痛,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不吭声,一直坚持到突击部队全部通过……当张福祥醒过来时,全身发软,强打着精神从铁丝网上挣扎下来,身上到处流着血,已变成一个血人,他左右巡视了一下,发现副班长藤明国、吴二华……他们4人还趴在铁丝网上一动不动……由第47军政治部秘书科长毛烽执笔编剧的《英雄儿女》电影,就真实的再现了这一幕。

     3连司号员高家善,战斗前死磨硬缠地要参加战斗,连长、指导员最后批准了他的请求。战斗打响之后,约有1个排的敌人从山头上往山下运动,连长李志棠回头一看自己身边只有6名战士,他当即命令战士宋德清带2名战士从敌人左翼迂回到侧后,越快越好,到位后向敌人发起攻击,自己带着高家善和另外2名战士快速地向右翼山头插过去。高家善看敌众我寡,突然灵机一动拿起军号,吹起了响亮的冲锋号,这突如其来的号声把敌人蒙住了,战士们乘机两面夹击,这股敌人还没弄清情况就被歼灭了。

李志棠连长带领高家善和其他几名战士继续前进,高家善突然发现旗手张挺孝躺在地上,他双腿负了重伤,手里持着那面签有全连指战员姓名,象征着全连指战员决心和荣誉的红旗,张挺孝因伤势太重,已经无法完成将红旗插上老秃山主峰的任务。高家善便一把抓过张挺孝手中的旗帜,向“16”号高地主峰冲去,地堡内的敌人借助照明弹的光亮,用火力封锁住前进的道路,他只好利用敌人射击的间隙跃进几步或快速地向前爬去,越向前敌人的火力越猛烈,他只好一点一点地往主峰挪动。就这样用勇敢和机智绕到了主峰,迅猛地将旗帜插上了主峰,紧接着按连长的指示发出了占领主峰的信号弹。

占领“16”高地号后,连长立即组织攻打“15”号阵地。在攻打“15”号阵地时,李志棠连长不幸负了重伤,肠子流到了体外,他紧咬牙关将肠子塞进腹腔,叫小高帮他包扎好,仍坚持指挥战斗。高家善帮连长包扎完后,李志棠连长对小高说:“你不要管我,快把前面的地堡打掉。”一边说一边继续向敌人射击,掩护小高,就在这一刹那,敌人的子弹又打中了李连长刚包扎好的伤口。小高爬到地堡的侧后,愤怒地把手雷塞进了地堡的射孔,只听一声闷响,地堡被炸掉了。连长突然说:“小高,快扶我起来,让我再看看‘15’阵地。”这位英勇善战的连长最后看了一眼“15”号阵地的硝烟和火光,嘴里念叨道“15”号倒了下去……,高家善大声喊:“连长,连长,你醒醒!”但任凭他怎么叫,李连长再也没有睁开眼睛,他永远闭上了那双血红的双眼。小高,擦了一把泪水,像一头发狂的雄师,大吼一声地冲了出去……

     此次战斗,司号员高家善协助连长消灭敌人1个排,将红旗插上“老秃山”的主峰,又打掉几个地堡。这个17岁的孩子拖着疲惫的身体,背着他那把军号,以及信号枪和缴获的枪支,沿着进攻时的路线往回走,他一边走一边想,他那可亲可敬的连长、指导员和全连众多战友都回不来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不由感伤起来,眼泪顺着满是硝烟、尘土的脸颊向下流,虽然付出代价,但把“老秃山”打下来了,完成了任务,歼灭了敌人……

此次战斗,共进行了1小时30分钟,全歼老秃山守敌,俘敌排长以下20人,缴获大批武器,1营荣立集体二等功,3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老秃山”守敌被全歼之后,敌人并不甘心失败,不惜血本,下了更大的赌注,企图重新夺回“老秃山”阵地。为此,美军调集其第7师第21团、第32团,在40多辆坦克、数10个炮兵群和数百架次飞机的支援下,对“老秃山”阵地突施疯狂的反扑,企图以强大的火力兵力一举收复阵地,重新夺回其在这一地区的优势。

3月24日3时,敌人开始反扑,战至26日,敌人向“老秃山”及我炮兵阵地倾泻了760多枚凝固汽油弹和12万余发的炸弹、炮弹,直到29日,进攻的势头才逐渐减弱。我坚守部队巍然不动,敌人损兵折将2000余人,寸土未得。

    在老秃山经过了五天六夜的激烈较量后,我们终于第六次夺回了它,并牢固地守住它。哥伦比亚营营长及美第8集团军发言人都不得不公开承认:“哥伦比亚营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一败涂地!”合众社报道:“美军在老秃山伤亡数字虽不能透露,但确实是很大的!美军受到重大伤亡而削弱了。”美联社报道说:“美7师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侵朝美军总部发言人也不得不承认:“老秃山战斗是继上甘岭后的又一次最激烈的争夺战。”这个战斗还惊动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他答记者问时说:“老秃山的联军撤退与弹药的供应毫无关系”,为他们丢掉了老秃山而开脱。这次战斗后不久,板门店重开了战俘问题的谈判。美国国际新闻社报道:“美7师一等兵马洛义代表所有打得精疲力尽的士兵说:“也许我们将活着离开这里,没有任何东西比结束这个战争使我们更高兴的了!”

这次战斗后,贺龙同志率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他听了老秃山战斗情况汇报后,亲自到部队慰问,还亲切接见了攻打老秃山的有关干部和功臣。慰问团副团长、作家老舍先生对老秃山战斗非常感动,他把老秃山战斗的事迹写成了《无名高地有了名》的小说,登载在《解放军文艺》上,在结束语中说:“老秃山是胜利的山、是光荣的山!”


编辑:吴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旗插上老秃山:暴揍哥伦比亚营,美总统:失败与弹药供应无关!
志愿军夜战有多厉害?1个班夺下美军3个高地,半小时歼敌1个排
美机轰炸,志愿军师长被埋坑道38小时,获救后决定此生不再打苍蝇
吴信泉回忆:彭德怀重视“战争之神”,游动炮打得敌人不得安宁
抗美援朝经典战斗之二:一个连对一个连
“八十年代上甘岭主峰”上的宋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