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绍骅对中国画的认知、创作、发展的浅识(系列)论文 9
顾绍骅对中国画的认知、创作、发展的浅识(系列)论文      9                    ——由“诗情画意”引发的东西方绘画审美观念之争? (中国画岂能被取代)
                                                                           顾绍骅著
引:中国美术家韩美林说,文化极其重要!在全球化下,美国大片、日本动漫把孩子们整得都不认识中国漫画是什么了,都不知道中国的文化底蕴在哪里了。中国的布老虎、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中国人自己的电影,都到哪里去了?中国的大片,怎么出洋相,怎么给外国人看,在外面还得大奖,回来还成了英雄。文化都到这个程度了,难道我们还不反思吗?
韩美林认为,文化是一种升华的东西,绝对不是那些表面文章。以美术界为例,以前真正的海归派,都是文化精英,包括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傅抱石……都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现在的有些海归派,不一样了,一回来就大呼小叫地要让外国的东西进来,否定中华民族的文化,甚至不让学生用毛笔。这是艺术吗?这是吓唬我们老百姓。上了美术学院一年级,就留着长头发,留着小胡子,那个丑就甭提了!难怪有人说我们搞美术的,“远看像个逃难的,近看像个要饭的,再看是个捡破烂的,有的像土匪杀猪的,仔细一看是美术学院的。”
韩美林指出,这些表面的东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艺术魅力,艺术素养的魅力是相当大的。博士不一定有文化,文盲也不一定没有文化。在弘扬民族文化这个事上,我们都应该做铮铮铁骨的好汉,不能卑躬屈膝。我们作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得有思想,应该对我们世界有点责任,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民族文化底蕴“诠释”的绘画作品,即使技法再高超也不会比数码照片写实;那么,人们还是认为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的价值高,而不是数码照片。为何?这就因为是人文的积淀多;“在喧哗的世界中追求内心感受,在理性的社会中不忘呼唤激情。”人文的积淀造就经典。我们的时代需要经典。呼唤经典,传承经典,艺术才更精彩。中国画可谓是博大精深,道家的自然空灵,儒家的中庸和谐,释家的亲善修为等,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在其中,需要艺术家在蒙养的过程中去体验与领悟。
【摘要】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无不是文化的产物。首先是文化(文学),然后才是艺术(技艺)。文化艺术应该是多元的,只有多元的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才能够得道和谐发展。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毕加索自己曾经写道的:“坏艺术家复制。好艺术家巧取”。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些都是大艺术家的经典语句。是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抄袭或者复制前人的作品,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各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国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
艺术(人文学科——浪漫)不同于自然科学(严谨)。自然科学的法则:1+1=2;而艺术往往是1+1≠2。例如:男人+女人=家庭,这个“家庭”的数字往往具有很多大不确定性;可能是3、5、6…
任何一种门类的艺术,不可能、也不可以是绝对的“纯种”,它总会要受到或这或那的影响;她们之间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相互渗透着,相互弥补着,直至现在。
有高超的技术如果没有很好的思想与品位以及文化的底蕴或者一些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是永远不能成为出色的艺术家的,还有是有很多想法也有创新,但没有一些技术上的东西,不能很好的把它表现出来,那就所谓的涂鸦之作,或者是一堆烂泥巴,如果是这样那也是不可取的。——威廉·德库宁
自从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西方艺术家们开始思考“能否将写实风格进行到底”了。于是,在“巴比松画派”后,西方的“印象主义、野兽派、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成为了西方绘画的“主流”或发展方向;艺术家莫奈、梵高、毕加索的作品并非“写实主义”他的作品却倍受人们喜爱:莫奈、马奈作品的“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
而在中国,从徐悲鸿的“将西方造型艺术融于中国画(放弃‘白描’改为素描,追求‘光影效果’……)”;使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更丰富了。现在,一些“国画家”们挖空心思追求逼真——“照相机效果”,大有将中国画“油画化”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是舍本而逐末也。技术手法(绘画技法)是一定的,而人文思想(诗情画意)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底蕴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从世界艺术市场看:人们欣赏、推崇的并不是“写实主义”那么地“刻板”(写实主义的终极是照相机的照片效果),而是“印象主义、野兽派、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如: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昂贵的前五幅名画中,没有“写实主义”。(艺术作品是反应艺术家的“心画”,是情感与世界观的真实反映;因此,不必“惺惺作态”,更不可“千人一面”。)
但是,笔者认为:按照“中和”思想去看,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来,不可有失偏颇;在中国画的发展上,吸收其他艺术长处无可厚非,但要有度,不只能局限在以“术”求“术”的思维之中,而重点是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假如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没有民族特色,那么中国画且不谈“发展”,就连“生存”都是问题;因此“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也许,“诗情画意”今后会领引世界绘画的发展。
传统西方绘画:西方传统美术认为艺术在于客体再现,而西方现代美术认为艺术在于主体表现。追求形质上的表现,其最高峰是“通过‘条件色彩’还原事物原本的面貌;(“借助理性和科学的知识,力图在美术创作上开拓出新局面,使生动的形象和场景反映在美术作品中,让它成为一种再现性的美术。在绘画领域中,他们进行探索,尽力让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并使人物活动立体化,从而实现古希腊人追求过的那种错觉性效果,让人们把美术品当成真实生活的写照,当成可感、可融、可知的事物。”——意大利文艺复兴始)终极目标——照片效果”(数码技术可完成),这些是清晰到一览无余。(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照相机的发明,画家不得不重新考虑绘画的使命和价值,但更重要的是西方人哲学思维的转变。)
中国美术以中国画为代表,注重意境,注重人的情感,神似形不似。中国画则是把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统一起来,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世界因为有人才有了世界!人字是头顶天脚立地的形象结构来比喻人!先天地而有人!天地人!天人合-!天地自然归宿人体宇宙自然而归自然!)。
天人合一还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的一段话恰可互证,马克思说“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的肉体”,“人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生命是和自然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自然界是和它本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与人构成和谐的整体。
中国画以自然为对象,这个自然在人的审美感受中,已成为天人合一的,人化了的自然,成为作者感情中的世界。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论,也正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诠释。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追求情怀上的表现,其最高峰是“诗情画意”;是通过“笔墨线条”来表现艺术家对人生经历的反映、总结或对美好世界、未来生活的憧憬;这是精神上的追求,存在千差万别(个人风格);这些是充满遐思无限、意味无穷的朦胧。
诗情画意是时空的融合,因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令欣赏者没有统一“标准”,并且,在创作与欣赏中需要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虽然,少了西画那样的“清晰、一览无余”却存有东方审美特有的含蓄、朦胧,甚至有些模糊、迷离……;这也有了“神秘感”,增强了“想象空间”,犹如:“隔纱观美景、月下看美人——越看越喜欢”,在理解“诗情”后,更能了解“其中味”。
为什么中西方传统绘画大不相同呢?其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发展导致了艺术本质特点的不同。比较二者审美取向的形成与其背后的哲学背景。艺术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不同发展导致了艺术特色的分野。世界上各民族艺术的差异,体现着各民族心理意识的差别,而任何民族的意识特征根源于其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人类群体的历史、生活、文化系统,并集中体现着其哲学思维。
中西美术之所以长期以来分道扬镳,主要因其哲学思维模式的不同。西方是主客二分的观念,东方美术则坚持主客体合一。西方的“摹仿说”和“表现说”影响了西方绘画;西方在哲学上先是认为美是对“理念”的摹仿,后又认为是对“自我”的表现,在美术界先是理性主义的“镜子”反映说(达芬奇),后是非理性主义的“自我表现”。 而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观造就了绘画的本质特点。
中国画则主张艺术本质在于客观自然再现与作者主体精神表现二者的高度合一,这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中国画只有扎根于本民族自己的艺术精神土壤中才不会失其本质。这民族艺术精神也正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中国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欣赏,懂得审美,感知中国艺术的魅力与内涵,是中国特色文化传承和发扬。
1、审美取向: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中国画里诗书画印为一体——“诗情画意”,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而西画则不然,西方绘画主要讲究形的要求: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光色效果。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西方美术以注重实际,光影效果要求严格为主,形似神不似创意抽象留出想想空间为辅。
2、作画方法:中国画讲究“默写”即获取素材之后回房作画,西方讲究写生。
3、观察方法:中国画讲究在游玩中无意中获取素材,而西方讲究刻意的取景。
4、构图: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而西方绘画出现留白则视为画面不完整。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5、透视: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有“三远”画法等的散点透视。西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仿”、描摹、仿造事物,偏具象。后期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派创始人)、凡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的代表)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毕加索说:“中国齐白石先生画的鱼,不画水也感觉到鱼在水里游。”其实就是中国画跟西洋画本质的差异了。西洋画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客观地再现眼前的现实世界,特别强调用色彩和光影明暗去塑造对象。中国画强调意境,而意境则已经是纯粹的画家意识中的东西了。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
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话下,而西方绘画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但也更体现了西方绘画方寸之间的精工细,用现今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画在于细细品味,西方画细部则更加耐看。
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
西方绘画色彩的精神内涵在中世纪的宗教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拜占庭基督教堂宣传宗教观念的镶嵌画,形象清晰,色彩鲜艳,构图富于装饰性。探索人性、把真实感注入笔下的人物及周围环境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追求目标。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画家则把理性科学的透视法、解剖学与感性的光色感结合起来创造画面的色彩和谐,这样就形成了西方古典绘画色彩语言的基础体系。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的三百年间,尽管许多天才的艺术家创造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丰富了绘画形象和色彩技巧风格,但都没有脱离这个再现性传统。直到十九世纪印象主义的诞生,把色光的科学理论引入绘画,革命性的“以光现形”,才突破了这个体系,解放了固有的色彩观,把阳光和空气带给了世人,从而成为十九世纪美术进入二十世纪美术的一个标志,并由此推动了其后现代派艺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主线是:主客观和谐统一,将个体、自然、社会、宇宙融为一体的艺术观。在中国哲人看来,自然世界“和”的原理,不仅适用于“大宇宙”,也适用于艺术的“小宇宙”。同理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色彩本身就是宇宙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没必要“委屈”着作为模仿、象征他物的中介。所以画家使用色彩就不是为了去模仿或再现他物,而是整合画面诸要素,力求形成与“大宇宙”之“和”相同构的画面审美特征。因此画面上的色彩功能就不能被视为物理意义上的光“色”,而是融于画面整体的功能意义上的“韵”。天地哲理似乎潜藏在这山水之间。阴阳五行说把自然万物概括为五种基本元素,所以古代的中国人坚信外界自然与自己的身体一样结构相似、灵性相通,于是就可以用意识和理解来画出那些活的有灵性的造化之物。简单的中国画里面就蕴含了极深的人文体验,是画家的精神内核与自然灵性的结合,所以“水墨”并非仅仅是“水墨”。
中国文化中的“五色”就不能理解为五种具体的符号了,它是宇宙“无限”的色彩载体,并且,“中和”(中庸)——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即“正道”——“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极端,平和等思想也统领着我们的审美;追求淡雅、超然等,不拘限在“具体事物”上。从这一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绘画自盛唐时期画面的“金壁辉煌”逐步转向以“墨分五色”为“上品”了。因此,历代画论在谈论绘画色彩时,很少兼及条理清晰的色彩观察、表现讲解,多是论述敷色技巧。这也正是中国绘画传承的一大难点:语言形态的模糊界定造成对语言本身理性探究的含糊,必须要有相当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体悟,必须要有相当的笔墨功力才能驾驭。
中国水墨色彩的产生,以“六法”中“随类赋色”的绘画原则来看,水墨画家只是把纯然的五色——“青、赤、黄、白、黑”作为视觉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宏观观察,透过色象之表,揉和色相之质,从而做到从“眼中之色”到“心中之色”再到“画面之色”的转变。水墨画家面对自然景物生成的“胸中之竹”就是其个体对客观事物宏观观察,透表捉质后产生“灵感”,再与其文化背景揉和前人经典作品图式并结合其绘画功力而形成的综合意象。理解力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它完全可以左右我们对外物的视觉感受。“色是光之母”。
谈到色我们就会联系到光,西方人关注物象的“外光”特性,而中国古人关注的却是物象整体的内性,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使中国人排斥了对光线的敏感:认为光线照在物体上所投下的阴影明暗只是转瞬即逝的偶然,是毫无疑义的事物。他们认为只有事物核心才埋藏着“心灵性情”,而这“灵性”借助来自主观感受的“心目”之光来显现。绘画有时远比我们的视觉神经更接近我们内心深处的理解。
当色的功能超越基础视觉而上升到对宇宙生命意蓄的内在把握时,就把人类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了。谢赫六法中“随类赋色”的“类”,就不是西方绘画中的同类事物的固有色,与单一事物的表面色彩无关,而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归类和整合画面意境的色彩和谐。中国绘画的“墨分五色”正是这一点的有力体现。
与西方直接摹仿再现自然色彩,把精神和人的主体性最终归结在一件非常像样的“作品”上不同的是,中国水墨色彩突出了文化上的功能特征,它秉承的是大宇宙整体意义上的动态和谐原则,注重主体的独特感受:想象、灵感、感觉、幻想……,“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维:《山水诀》)。以个人心灵体验与外在宇宙感悟交相互融而生成审美意境,这远比完成一张完整的画要重要的多。
通过若即若离、似与不似、定而未定的高度灵活的“诗性”语言,观者借此与画面保持了一种灵活自由的关系,在这种若即若离的审美境界中大脑享有着充分自由的活动范围,能够与那未被清晰描述的画中自然之物产生互动,弥补画面没有言明的开放意境。而其更伟大之处在于,对于同一幅水墨画,不同文化背景的观者会有着不同的互动感受。拥有一颗“诗性”的心灵尤为重要。
自然是一个大的生命系统,是一切生命的心源,它以永不停息的运动为生命形式。宇宙间一切生命形式的共同特征就是有节律的、新陈代谢的、不可重复不可逆转的运动。“逝者如斯”,日月常新,中国画是人的生命与自然地生命融合的产物,也是一个生命系统,谢赫的“气韵生动”说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中国画艺术生命的奥秘。所谓“生动”即是生命的有节律的运动,“韵”是生命节律的和谐所产生的美感。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韵”就是艺术美,就是艺术的生命。一种朴素的美学观认为生命是美的,而一切艺术之美皆来自于生命,来自主体、客体和本体的生命。画中的韵律,不仅与自然、与作者的生命节律呈同步谐调的状态,还与观赏者的生命节律同步共振,这就是中国画之所以能够移性怡情、美意延年的契机。
如今,中国画如何走向更加成熟和完善,如何首先在中国立足生根,赢得广大的观众(它不应像西方的前卫艺术那样只有极少的观众),关键是创造现代的绘画语言。这种绘画语言不但要求富于独创性、内涵传统文化底蕴(诗情画意),而且要求能为多数观众欣赏和接受。这样的绘画语言既不能从传统绘画中直接承袭,又必须从传统绘画吸取养料,特别是传统绘画中的笔墨因素,这是连接传统的坚强纽带,这也是传统绘画中审美积淀最为丰富、最富生命活力的因素之一。
同时,现代的绘画语言还要不断地从现代生活中吸取养料以及运用现代的表现手段等等。当代中国画多元结构的形成既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融的作用力在中国画领域所引起的深层变化,也反映着当代观众的多种审美需求,因此,这个多元结构不但会长期并存,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着多元互补的性质。从当代中国画坛的现实情况中不难看到,这个多元结构是在互相比较,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取的相互作用中此消彼长地向前发展着。如今,中国画是从现代中国土地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审美对象,应该具有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又是个性鲜明的特色。
美的本质在生命里或本能地、或自觉地走向自由的过程中,是由审美对象引起审美主体的感觉内的快感;是生命向着自由方向发展中的感情愉快的现象。中国作家钱钟书在《围城》中的一句话“城里的人向外突围,城外的人向里冲”;文化不同会引起审美的不同。审美的单一性和多样性,是互补的。
虽然文化艺术从总体上是丰富多彩为好,但人类的文化生活,在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内容、特定的项目上,从习惯、信念、生理和心理等上,都要求审美的固定、稳定、单一、纯洁。例如:升国旗的仪式,是不能天天创新的;每天练那套一百零八式的太极拳,选的地点、方向、每个动作、意念,都要求相对非常稳定的。所以,创新与保守,都要恰当,才有美感,两者都有其妙用,不可偏废。任何一种门类的艺术,不可能、也不可以是绝对的“纯种”,它总会要受到或这或那的影响;她们之间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相互渗透着,相互弥补着……,直至现在;而从其长远的发展来看,这又是必要的。特别是处于当今开放,多元、蓬勃发展的时代,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本民族的文化复兴与壮大,这是对数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传承和发展的重大责任。
两种绘画事实上反映了不同文化、审美、人文背景、价值取向的不同;两种绘画各自有其特性,都是人类精神文化宝藏,我们必须尊重和继承。这些,如同“铁路钢轨”并列而行,虽然,在技法上可以互相借鉴,但是二者不可取代(替代)。经济昌盛必定文化繁荣,“百花齐放”欣欣向荣,艺术类别“枝繁叶茂”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它比小说、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取材上更为广泛。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中特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中国画艺术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古往今来,它一直在向前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虽有时狂暴湍急,有时滞流平缓,但从没发生断流,它一直在发展中向前、向前,终于汇成今天这样一条浩浩荡荡的艺术大河,中国画的发展中凝聚了多少代画人探索奋斗的结晶,这需要每一位有志于中国画传承、发展者,从中求索之学者所需要珍视的。
我们搞艺术的须有一颗“海纳百川”与“众生平等”的气度及包容心,尊重和善对每个艺术门类。这些是中、西文化发展的结果,因此,各自都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她们都是不可替代的;否则,是伪科学。
长期以来,我们思想受到科举制度或应试教育模式等等的束缚,以至于思想僵化、不敢创造——常常拘泥于古人的“程式”里面或者机械模仿,或崇“写实”风格而贬写意风格排斥现代主义风格;殊不知:“艺由心生、情为主导,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年青的世界钢琴大师郎朗,在2012年2月13日作客CCTV《艺术人生》时说:艺术(音乐)不是机器,因此,需要情感的交流、激情的迸发,人文思想的交融……;
元代画家倪云林自论画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我认为绘画者,不过是创作激情(兴趣)来了,很潇洒、很轻松地任意用毛笔,不要求形似,借绘画来抒情、发泄、自乐。”)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陈师曾说过:“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否则直如照相器,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艺术邪?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艺术之胜境,岂仅以表相而定之哉?”(“殊不知画之为物,是负有灵性的生命体,是思想的生命体,活动的生命体;不是器械、物品啊,也不是单纯的物品。否则就像照相机一样,千篇一律,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怎么能以别人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呢?这样怎么能以艺术为重点研究对象呢?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就是在陶冶、抒发、挥写自己的性灵,发表个性的东西和感想。艺术之胜境,又怎么能因为作品的表相(外貌)而定出好坏呢?”)
所有的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上,而画家本人却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隶;这是没有必要的,除非是刚入门的学生。画家要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塞尚则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正是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综上所述:我们更加理解:“西画近建筑(理性、直观的),中国画近文学(感性、朦胧的)”——蔡元培语录。即:西方的绘画近似建筑一般的理性——写实性强,偏具象;而中国画是近乎文学作品一般的个性强烈,艺术化的客观事物——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是情感的宣泄,偏抽象。因此,两种绘画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表现形式上等等,有诸多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
中央美院教授赵力:中国艺术品得到国际认可必须一方面具有国际性,一方面具有本土性。所以这是非常有难度的。目前,国际艺术市场也在寻找真正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作品和艺术家。艺术家要加油!
职业艺术家,批评家王南溟说:“好的东西都在向其他好的经验学习的基础上发展的,这个很重要,我们需要这样的模仿阶段,只是说,我们同时需要有新的思考,但波洛克讲过一句话很重要,当时是针对美国乡土现实主义而说的,他说美国的艺术要在与欧洲的艺术同一条起跑线上才能有美国的艺术,对中国的艺术也是如此,要有全球的学术视野。”
读了当代艺术批评家朱其的《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徐悲鸿该为写实主义一统天下负责?》两篇文章后,更是觉得我们搞艺术的人“肩负重担”要对民族、对历史、对自己负起时代的责任,创作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不要为了盲目追求“写实性”而复制,一己私利而使得大家“看了想吐”,更不能排斥抽象艺术、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艺术;因为现代艺术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也是我们这里比较缺乏的东西,西方人凭借这些在技术和社会管理方面取得飞速进步……。
毕加索自己曾经写道的:“坏艺术家复制。好艺术家巧取”。“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齐白石老人的一句话;这些都是大艺术家的经典语句。是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抄袭或者复制前人的作品,否则只有死路一条。由于篇幅有限,加之本人才疏学浅因此只能管中窥豹;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附一:如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昂贵的十幅名画:
1。 2006年11月3日,美国著名的行动绘画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5号》拍卖出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达1。4亿美元(约合1。096亿欧元),被墨西哥金融家大卫·马丁内斯收购。  
 
 2。 威廉·德库宁(美国抽象派)的《Woman III》在2006年11月透过私下交易创下1亿3750万美元的高价。
 
 3、2006年这幅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的作品《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以1。35亿美元成交价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收购。
 
 4、2004年5月5日,在世界著名的索思比拍卖行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拍出了1。04亿美元的天价。
 
 5、毕加索在1941年为情人多拉·马尔创作了《多拉·马尔与猫》。这幅画于2006年5月拍卖出9520万美元的价格。
 
 

6、这幅《加歇医生的肖像》作者:凡·高(荷兰)于1990年被日本第二大造纸商大昭和制纸以8250万美元购得,打破了当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7、《殴打婴儿》,售价7350万欧元,作者:鲁本斯(荷兰)。
 
 8、《红磨坊的舞会》,7810万美元,作者:雷诺阿(法国)。
 
 9、 凡高(荷兰)的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于1998年拍出了7150万美元的高价。
 
 10、 《帘子、罐子、盘子》,售价6050万美元,作者:塞尚(法国)。 
 
 

从以上艺术品的价格,我们可以看出:绘画作品是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激情迸发与物质世界(客观世界)所规范(“形与质”的视觉效果)而形成统一体;欣赏一幅画,不能单纯看它画得像与不像。我们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上去看,作者是否表现出一种美好的作品,能给我们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愉悦感。带来情绪上的美好联想。“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而这个“提炼”的程度是反映艺术家与欣赏者的“默契度”与艺术家的知名度。这些说明:艺术品并不是“再现”客观世界(写实的效果)的程度越高,艺术品就越好;而是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和艺术思维前瞻、以及艺术家的综合能力与知名度决定着艺术品的品质。


顾绍骅作于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推荐】著名画家张文江作品赏析-华艺美术家
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和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
艺术谭丨当代工笔画的品评标怎么看?
《谈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现况与思考》作者黄鑫
辰立青绿山水作品欣赏
中国传统绘画之“写意”内涵的新探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