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藤平健《汉方腹诊讲座》连载(5)


藤平健《汉方腹诊讲座》连载(5


二,腹诊难学吗?

腹诊与脉诊相比较,腹诊的学习要容易得多,这一点恐怕没有异议。并且,腹诊的临床价值既不优于脉诊,也不劣于脉诊。腹诊在许多地方依赖操作者的主观判断,但是其与汉方医学的其他诊察方法相比却有很高的再现性,也就是说,腹诊较其他汉方诊法有更多的客观要素。如果有心下痞硬++(2个加号)或右腹直肌紧张+(1个加号)的记录,即使其他操作者看到后,至少在腹候上也会有大致相同的认识。

另外,如果一个汉方诊断仅仅依据腹诊诊察便可以确立八成时,往往就能够依据腹诊做出最后诊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对于这样一种重要而且高价值的诊察方法,如果每天跟随老师的诊察进行学习,大约有半年时间便可以学得了吧。其实在汉方的诊疗方法中,腹诊是较为难学的。与近年来兴起的中医学脏腑辨证以及其他主观性强的诊察方法相比较,腹诊确实是一种很快可以得其要领,并且重要中之重要的诊察手段。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如“脐下悸”“心下悸”“胸胁苦满”“脐下不仁”“心下痞坚”“少腹挛急”等许多症候的记载,如果不做腹诊这些症候便无从确认。因此,在中国,在《伤寒论》等著作形成的时候,是施行腹诊的,这一点无需多言。但腹诊法在很久以前已经不为人们所常用,现在几乎消失,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与中国的有识者谈论此事,也阅读他们的文章,多认为是由于礼教的原因。礼教的教育禁止将自己的体肤让他人看到或触摸,民众渐渐地接受了这种教育,最终形成了连医生也不允许看到或触摸的结果。但进入现代,这种意识似乎越来越薄弱,腹诊终于在中国出现了渐渐复活的情形。

中国传统医学失去了在诊断上很重要的腹诊方法,是使用什么方法填补这个漏洞呢?我考虑,这一点正是形成日本传统汉方与现代中医学之间很大不同的关键原因。当失去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时,需要采用一些方法进行弥补,这是理所当然的。

为达到弥补损失的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可考虑为,其一,采用更多的药物来充实自己的药柜,努力增加拿手技能;其二,活用阴阳五行的理念,将其做为诊断上所依据之处。我推测,这是现代中医学形成的过程吧。

我多次访问中国,接触过许多中医学者,感觉到他们对于组成方剂的一味一味药物的知识非常熟悉,而我们虽然对于一个一个方剂的方意应该是熟知的,但对于构成方剂的药物的知识却不如他们那样丰富,令人感到所学不足。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我们致力于将一个方剂看做一个单位加以运用,最终忽略了对药物一味一味地进行研究。从很久以前就意识到这一点,也认为应该努力改进,但是,一旦形成了习惯却是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了。

综合上述可以认为,现代中国的中医师们如果高水平地掌握了腹诊,今天的中医学就能够达到更加辉煌的高度。同样,进行传统汉方研究的日本医师,如果对中医学进行适当的学习取舍,也能够再上一层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诊难学吗?
藤平健《汉方腹诊讲座》连载(26)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诊的重要性和价值(重发)
藤平健《汉方腹诊讲座》连载(9)
如何学中医?给初学中医和中医爱好者的一点建言!
腹诊思考的点线面(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