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这个世界只有女强人,却没有男强人?

小友(微信号:yosumn)说:男女平等这个词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一直在提倡,西方国家更早关注这个问题。现在在职场上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在其中,因为现在不再是女性在经济上完全依靠男性才能存活的年代了。但真正的平等时代就还没到来。

(温馨提示:此文章较长,但好东西是值得你花时间的~)

本次课程主要以讨论课的形式来进行,即老师给出一些问题,鼓励大家自己思考为主,最后老师会对问题的讨论做一些总结。

现代女性在职场上大体的情况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劣势。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欧洲2007年的数据来看,欧盟国家做了一个调查,看男性和女性在管理类职位上面的分布。各个国家男性占60%多, 女性30%多。调查还发现女性占兼职类的工作为大多数。另外女性的从业者,得到培训和晋升的机会不多。

我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看看这气质)

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中显示,女性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是44.7%,这看起来好像大致是平等的。但再一看,占管理位置的女性占25%,这个跟欧盟国家情况差不多。我们对职业天花板的结论都很熟悉了,那在我国这个情况,我国大部分女性不止是有职业天花板的效应,更是黏在地板上了。

纽约时报的一个企业记录发现,中国300强的企业当中女性董事不足十分之一。这部分是与美国和欧洲的女性董事比例相差十分明显,在欧洲最大的一些公司中,女性董事占比例大概是18%,而我们是不足10%。

我们的执政系统中,女性比例也是一样的状况。政府最高层级中女性的人数是非常少的,大家知不知道建国以来,我们出过多少个女省长?4个,并且时间都非常短。人大代表里面女性的比例一直在17%到21%之间左右。

嗯放眼望去,是没几个女性

我们都比较熟知的一个状况是,建国初期通过在宣传和政策上面推行男女平等,好像是很快速达到了一个男女平等的局面。但这些系统中比较高层的位置上,其实女性的参与度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五年前的时候,联合国曾经认为中国妇女的参政议政情况不好,拨款两千多万给我们完善这件事情,但实际上并没有很显著的效果。

暂时还没找到国内的数据,这是美国心理学行业上面男女收入比例的差异。

这个图表显示,X轴是心理学行业中不同的职业,蓝色柱状条就是男女之间收入的差异。这个图显示已经比较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健康服务这一领域中,男女的职业收入差距是最大的。

其实另一个问题关于女性在职场上的表现,就是职业选择的偏好。可能很多人都会经历过这样的时候:你的家人更鼓励你从事一些文职类工作、一些轻松稳定的工作。每个人都听过“女孩子要找份轻松的工作”。跨入大门会发现几乎每个公司的前台都是女生。甚至从你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犹豫,父母会不会鼓励你去学习工程类的专业呢,而事实是大部分父母可能会更鼓励你去学习一些比较文科类的工作,原因是比较好找工作,而男生若是选择理工类的专业就会更容易受到鼓励。

2014年的一份针对医学生的职业偏好调查发现,男性更偏向从事外科手术类的工作,而女性就会更偏向于选择儿科妇科或者一些全科类的工作,全科类就是我们去国内门诊或急诊的时候会看到的医生(后面会介绍部分原因)。

因为我比较了解学术界的情况,我们就从学术界大概看一下欧美的整体情况。从本科的科目选择上面几乎磨平了性别差异,比如说英国在考大学之前有一个预科的阶段,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志向和专长,学习一些大学预备课程。大致像我们高中那样,学一些比较深入的文科类或理科类,这个阶段选修物理的男生略多于女生,但是选修化学的男女数目是几乎一样的,选修生物的女生可能还要比男生略多一些,尤其是欧美的资本主义国家。理工科上男女比例基本是类似的,这说明性别偏见在社会观念影响上是较少的。

有一个非常惊人的事实是,随着学历的增高和研究阶段的深入,女生数目会开始减少。这其中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并没有指向天然偏好,几乎都是来自周边环境和社会的性别压力。

以化学作为例子,女生从高中到大学的生源比例是逐渐下降的,只是其中最大原因是女生感觉到自己难以遇面对化学所对应的职业时间(这个调查背景也是欧美国家)。

当女生说出“我不想当医生”这句话的时候,背后并不是女生天生不乐意竞争啊!

女生会逐渐预感到被周围的人议论,会顾及家庭影响,工作之后应当要预留出有照顾家庭和孩子的时间这种压力。就会使女生逐渐地意识到他们可能不可以像男生一样毫无顾忌地投入进一步的更高领域。

几乎是这样同样的原因,造成大量女性博士生在取得学位或做了一期博士后之后就从科研舞台淡出。非常明显的数据表明,从博士到教授阶段,女生的数量是一个骤减的趋势。

这个原因可以时间线叙事的方式来跟大家讨论。

从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期待开始说起。

一项调查发现,如果父母有一个儿子,他们会比较期待让这个儿子去理工科类的专业,从事理工科的职业。如果是女儿的话,心态就不一样了。尽管男性和女性在早起的学业水平上没有呈现出太大的水平差异,他们的父母期待还是会不一样。

来自智利、匈牙利和葡萄牙作为文化背景的调查,发现大概百分之五十的家长会期待他们的儿子在理工科领域内工作,但如果是女儿的话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这是跟文化差异相关的,在韩国两个性别之间的差异就不到百分之七,所以我们知道这种差异并不是说来自先天的,完全是与文化相关的。

研究发现,学生阶段之后,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经历会跟他曾经在哪一些职业上有无好的心理体验相关。比如说,如果你看到一些从业者在职业培训过程中就有好的体验,ta就会更有可能去选择未来在这个职业上发展。

外科手术是一个非常强烈的男性主导科目,它的整个文化背景都非常男性化,而且男性主流文化的影响是非常难以剔除的,不管是我们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女性开始和男性一样拥有政治、经济和教育的权利其实不到一百年。连哈佛和耶鲁大学也是在1970年前后才开始招收女本科生,所以这其实是相当晚的。

从医学生的职业偏好性别差异上来说,你会发现女性在学习外科这方面的体验其实是很差的,相对应的男生在学习妇科知识的时候,同样体验也不太好。这可能就是导致他们之后在新的学科选择上面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在早期的这些大学教育直接培训中,其实潜移默化地被给予男女性一些不同的期待。

才过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留在学科背景中的男性主导文化是不难理解的。很多人在讨论女性问题时就会甩出一个很傻的证据,即女性的科学家和著名的女性医生比男性少,就说明女性能力不足,但其实这完全是一个文化遗留的表现。

中国最早的四位女留学生(真是不容易啊)

另外一点就是女性在职业选择当中,或多或少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影响。很多人都读过《向前一步》这本书,它是由Fackbook首席运营官写的。她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但是不太有人注意到的观点:

女性长大后会被要求家庭事业兼顾,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非常荒谬的是,从来没有人这样要求男性,跟一个男性说,你必须要家庭和事业兼顾。

很多女性在考虑自己的职业前景或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责怪自己,好像不能好好照顾家庭,做不到投入工作的同时,把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却又没问过自己,这件事情为什么要同时交给我呢?从来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人要把精力分配在这两件几乎不可能全由自己完成的事情上,本身是不合理的。

在学术圈内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当男性科学家忙起来科研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妻子或女朋友来照顾好家庭、送孩子上学以及打扫卫生。但是对于大部分女科学家来说,她们却得一边搞科研一边照顾家庭和孩子。

这个行业很大的一个状况就是女科学家晋升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那她要么是有一个能够照顾家庭的丈夫,要么就是独身。

曾经的一位美国心理学系的大学教授直接这样跟我说,你以后要不找一个学术水平比你高的,要不你就找一个可以在家从事工作或做普通商业的人。前者可以提高你的研究水平,后者可以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其实他这个观点就是非常的男女平等,并没有什么偏向说,你是女性,你可能就要放弃研究之类的。

不过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苦难,就是两方都是从事比较忙碌的职业,就必须有一方要作出牺牲,牺牲的一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女性。

在日本学术界存在一个状况:一间大学是不可能同时聘请夫妻双方到自己学校任职的,会出现如果男性被一个好的大学聘请了,那女性可能就要做出选择,要不就面临分手;要不女性就放弃自己目前的职位,去做一名家庭主妇。当然,可能存在相反的情况,比如女性在科研方面更加强势一点。但是当今社会的绝多数情况是,女性会了家庭而作出直接的牺牲。

有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叫机会囤积。这个机制是说一个组织中的特权会倾向于形成一个闭合圈子来控制组织汇中的稀缺资源,不让其他圈子(圈外人)获取这些资源。

由于文化的关系,非常重要的职业领域都是保持男性作为主流趋势,存在着一种情况:

男性高层并没有恶意,但一种超越他个人的组织新机制会让他们习惯性看不见职场的性别问题”的情况在那里。

非常简单的说就是,利益者会任凭这个问题继续下去,因为他不会有任何损害的利益,反而会减少来自女性的潜在竞争。

另一方面,假如现有的资源同时向女性开放,男性有些特权就可能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作为组织中的一个人(高层管理者),可能不存在个人性别差异的恶意,但会保持一个惯性,对这种有利于自身的机制或结构性的不公平采取一个无视态度。

一份对学生在学术平等情况的调查,他们采访了男性和女性,询问他们对于'女性为什么不能在职业上得到更高成就?”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归因会更倾向于了解在机制层面、社会层面和家庭个体原因上。

而男性在一些个体上的归因会更高出女性,比如觉得女性可能对工作不感兴趣,跟她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工作能力这方面比较差等等,对于其他一些外在政策的原因、家庭的原因会觉得可能性比较低。即当问题不在男性身上的时候,他们就意识不到问题是在哪里。

在现况下,采取所谓的“中立”态度,其实就倾向了取得利益一方,这也是强调女性一定要有担任要职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从女性的角度她们才会看出问题在哪里。

这就是偏见

性骚扰这个存在还是蛮普遍,但可能就像对女性在职场的刻板印象不敏感,所以我们对职场性骚扰的存在也不怎么敏感。调查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女性担心在职场上遭受性骚扰,有 37% 左右的女性说和其他同事曾经在职场上稍微受到性骚扰。?

性骚扰这个范围可以大到说你公开的被吃豆腐,也可能小到说你被不经意间指派去做一些不重要的功过,比如说端茶倒水,甚至是作为一名女性被人带出去应酬。这里并不是说男性不需要应酬,而是女性被带出去应酬并不是把它当作是一个劳动力,经常是跟你的身体容貌有关,跟你性别身份有关的一个出场方式。

对于应该职场的性骚扰总体来说,有一个建议:

首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对于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性别不平等和性骚扰情况要敏感。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自己不舒服的情况。

比如在电车上面,被人不还好意地看着或动手动脚时,很多女孩子会因为觉得自己想太多,就没有去行为而憋了一肚子气。职场性骚扰很多情况下是类似的,如果你的男上司在跟你说话时,手脚过于亲昵,只要你感觉到不舒服,那他的行为就是不恰当的,而并非在于他的出发点是怎样。

这可以说是人跟人之间礼貌的问题,如果做了一些让别人不舒服的事情,即使不是出于恶意,当别人提出不舒服的时候,理应道歉。存在性骚扰时,可以从性别角色出发去保持一种敏感。

至于对策,在保障体系比较大的公司,有一个完善的流程可以走。你可以采取建议如下:

受到骚扰的本人可以收集现场的人证物证,尽量保持录音证据。

如果不是恶意的一些行为,只要你感觉到不舒服,一定要告诉对方,然后记下自己非常详细的记录(关于过去中自己的感受、时间、地点等)。

最好能争取到一些朋友的支持,寻找到相同经历的人是很重要的。

后半段课程中,柯晗还带领大家讨论了:

英国有哪些职场法律防止企业因年龄和性别歧视

性别刻板角色如何影响女性自信心

职场结构的女性“榜样作用”

父母职业对下一代职业的影响和性别差异

图片均源自网络

作者:柯晗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发展障碍博士在读

职业心理咨询师

为国内外多家一线媒体撰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骚扰&权 ?!
涨姿势| 大脑就是霍格沃兹的分院帽
男生与女生的大学专业选择,如何影响初次就业?| 缪斯夫人
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张大志
做个温柔一刀的职场女人
费心讨好女性,你居然说我们歧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