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要略》风水病的证治研究
风水是由于风邪袭肺,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为主要发病原因的一类水肿。以发病较快,水肿发展迅速,并伴有风邪表证为其临床特点的病证。本文通过对《金匮要略》中相关条文的整理,从风水的病名起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脉证、治疗、预后等方面的论述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地探讨仲景风水理论的辨证特色,以期对治疗肾源性水肿有所裨益。 通过研究发现,“风水”这一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不仅明确地出现“风水”一词,对其症状也有了详细的描述。风水之症状主要有:目窠肿,四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发热,恶风,时汗出等。而且还对风水的形成机理及其治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病因方面,提出了劳汗当风或肾风误刺。病机上则认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提出了“去菀陈荃……开鬼门、洁净府”等治疗原则。 仲景则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金匮要略》中设“水气病脉证并治”专篇对风水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首次根据病位之表里上下和病程的演变,将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而且在《内经》的基础上补充了不少风水的临床表现,反映出其动态变化过程。风水初起,肿势不甚而表邪盛,故“脉自浮,法当骨节疼痛,恶风”;随着病情发展,水气盛,肿势逐渐加重,“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风水的证候,由初起的面目微肿发展到身体洪肿,面目肿大,四肢肿,按之没指,脉象也由浮进一步变成浮洪甚至沉滑。在此,仲景提示后人,风水是发展变化的,不是恒定不变的,在其不同的病程阶段,表现也不同。所以在临证时,要全面观察,掌握疾病的本质。 “风强则为隐疹”、“气强则为水”是仲景对本病病机的新认识。仲景发煌古义,推陈出新,在治疗上较《内经》有很大发展,确立了“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风水“当发其汗”的大法。并提出汗法的禁忌症,曰:“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还创制了一系列治疗风水的发汗之剂—防己黄芪汤、越婢汤、杏子汤等,构建并完善了水气病的辨证论治。预后可有两种转归:一则“发汗则愈”;二则向皮水、正水、石水发展,甚则“水病脉出者,死”。可见对其认识,已到相当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它的证治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对“水气病”的辨证思路及研究
水气病脉法初探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综合练习题
【经典探微】《金匮要略》之黄汗病探究
10评热病论
三、《内经》关于水病的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