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霸凌?《长安三万里》歪曲历史?被洛阳举牌斥责,网友:有病

文/光梦说

编辑/光梦说

前言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近,电影《长安三万里》凭借着这句诗“火”出圈了。

在看到这句诗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发自内心地为被赦免的李白而高兴,在这同时,也引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

有的人终于还完贷款了,有的人终于战胜病魔了,有的人终于在今年考研上岸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万重山”,不管过程多么艰难,但是在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一切却显得很平静。

这句台词也引得很多人泪洒影院!

这部电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有很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希望让孩子受到“文化的熏陶”,不再脱口而出“李白是刺客”这样的话。(在某游戏中,角色“李白”的定位是刺客)

但是文化还没有感受完,这部电影突然被骂,原因居然是文化霸凌?歪曲历史?

电影《长安三万里》被曝:魔改历史

打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电影《长安三万里》洛阳巡演的时候被当地的网友举牌示威!指出在电影中大量挪用历史、篡改洛阳文化的严重错误,并且高举牌子要坚决维护洛阳得到历史文化。

“坚决维护正确的历史!”

“日月同辉,史诗相遇在洛阳!”

这段视频在网上得到了多数网友的大力支持,不少网友表示:如果不是有这些为洛阳发声的勇士,在看过电影以后还真的以为这些与洛阳有关的事件都发生在长安

“导演组如果再不进行说明和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正在上学的孩子,给他们的文化观念产生错误的引导,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虽然大人可能知道电影是经过改变的,那是因为大人有自己的文化判断,但是小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有这样的判断很容易看见什么,就相信什么。

李白性情豪放、不慕权贵、天真烂漫、忧国忧民,但是在电影里塑造的李白,两次入赘,只顾喝酒耍乐,甚至不遵守约定,当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赴约的时候,他却在喝酒,将这件事完全抛掷脑后。

《长安三万里》到底有多少地方改动了历史?下面来一起看一下。

01.杜甫的生平大量错误

在电影里,年仅七岁的杜甫出现在了长安,在岐王宅里观看李龟年的表演,在遇见高适的时候他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京兆人。

这短短的一场戏里就有多个错误

首先,杜甫在成年之前根本就没有去过长安,直到35岁以后才开始在长安应试,所以7岁的小杜甫出现在长安肯定是错误的。

其次,他的这场宴会里观看的是李龟年的表演,杜甫和李龟年的相遇也发生在洛阳,而不是电影里所说的长安,当时十四五岁的杜甫不仅见到了李龟年,也见到了洛阳城里的繁华。

当杜甫年老之时,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他自己也仕途失意,偶然之间再次和李龟年相遇,两个老人喜极而泣、互相寒暄,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

这首诗写出了对大唐盛世的怀念和感叹自己报国无门的人生惨剧。

再次,在这场戏里,7岁的小杜甫遇见了高适,他向高适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京兆人”,但其实,高适和杜甫相遇在山东汶上,不仅地点错误,时间也被足足提前了20年。

而且,杜甫也从一个活生生的东都洛阳巩县人,变成了京兆长安的人,杜甫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是铁一般的证据。

最后,李白和杜甫相遇的地点也是在洛阳。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同年三月,李白离开朝廷,四月途经洛阳。诗仙李白结识诗圣杜甫,中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在洛阳相会。

当时,43岁的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冷落心灰意冷离开了长安,32岁的杜甫也因为多次科举落地而在洛阳城内犹豫不决,两个天才诗人就在洛阳完成了他们史诗级的相遇,两颗纯真热烈的心灵就这样一起碰撞出了火花,他们惺惺相惜,评古论今,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共有三次相遇,首次相遇在洛阳,第二次相遇在商丘梁园,第三次相遇在山东济宁。

但是在电影里,却强行将李白和杜甫的相遇也安在了长安。

导演组说请了很多位历史专家,但是却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不知道是为什么。

并且典故也被挪用,发生在洛阳天宫寺一日三绝、裴旻舞剑、张旭提书、吴道子作画,全部都被放在了长安

02.人物的设定有问题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在诗歌上边有很大的造诣,诗文的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他的诗篇,既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繁华气象,也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无能,他藐视权贵、反对束缚、追求理想和自由。他十分看重情义,为人仗义。

忧国忧民,想要用自己的才能来报效祖国,一展抱负。

但是在电影里,李白贪图美色,两次入赘,并且每天醉生梦死,饮酒耍乐,喝酒喝的大腹便便,还不守信用。

“黄鹤楼”这场戏里,李白看见崔颢的《黄鹤楼》写的如此登峰造极,完美的将黄鹤楼的雄姿展现出来了,他此前还从未在诗坛上怕过谁,但是这一次他居然输给了一个小诗人。在电影里,李白看见这首诗之后气的摔了笔,似乎见不得有人写诗比他更厉害,这样的表现未免让人觉得李白有点“小心眼”

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众所周知,李白是一个很爱“才”的人,要不他也不会和杜甫关系那么好,毕竟在李白已经受世人敬仰时,杜甫不过是一个名不见转的小人物。李白在看到崔颢的这首诗以后,十分赞叹,并且留下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对于好诗,李白更多的是赞叹喝惺惺相惜,绝对不会做出愤恨摔笔的事情。

历史上的李白求官并不是为了贪图富贵,而是为了报效祖国,李白本身的家境就很有钱,根本不需要通过他做官来捞钱,李白在61岁的时候仍有报国之志,希望守护大唐并且评判战乱,在临死之前一年还想投军,但是他后来由于出身卑微、不得重用、报国无门,只能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03.对高适的“洗白”未免太离谱

在高适和程公公聊天时的那一场战役里,对抗的的敌人是吐蕃,高适自己确实是十分英勇,出动了自己的所有兵力,逼近吐蕃,希望可以牵制住敌军,但是却一直被吐蕃所擒制“师出无功,而松、维等州寻为蕃兵所陷”。

这句诗就能说明一切,虽然勇气可嘉,但是并没有获得什么胜利,而且还丢失了城池,面对战争失败,他没有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而是找了一个理由。

大概意思就是,西部这个地方是蛮荒之地,又没有什么钱,而且十分难打胜仗,干脆就不要管了!

这就相当于让高适去打敌人,他站在门口说了一句“太君请。”

但是当时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所以高适在边境就“躺平摆烂”,西川三州两城被吐蕃大军轻松接管,后来严武接替高适以后,战争节节胜利,高适在看到以后觉得自己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是却没有功名,郁郁寡欢,回到长安第二年就去世了。

但是在电影里,高适被塑造成了一位在战场上有着大智慧的将领!

在电影里,高适运用自己的智慧诱敌深入,并且对敌人进行前后夹击,但是他却将自己的所有功劳都送给了严武,自己去做那个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李白落马,身为好朋友的高适却“唯恐避之不及”李白的妻子在李白失势之后向高适求救,但是高适却烧毁了所有和李白来往的信件,并且将李白的妻子拒之门外,并且装作没有见过这个人。他对朋友的见死不救、冷漠无情,千年以来一直受人的非议。

但是在电影里,是高适和李白的妻子促膝长谈以后,李白的妻子主动放弃了去救李白将过错推到一个女人身上,是不是有点不恰当?

当时的三兄弟中还有杜甫,在李白去世之后,杜甫也穷困潦倒,曾多次向高适求援,但是每次高适都装傻充愣、敷衍了事,或者直接杳无音信。最后杜甫实在生活艰难,不得已指名道姓的问高适借钱,他这才为了面子“慷慨解囊”,毕竟有点不好看。

这就是一封“借钱信”,希望他能念在旧情帮帮忙,但是高适在看到以后就装傻充愣的敷衍了事。

大概意思就是:“杜甫,你修行的挺不错,悠然自得的很轻松,真不愧是淡泊名利的人。”

在往来几次之后,杜甫可能真的吃不起饭了,就写了一首《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

看到这首诗以后高适可能也觉得面子挂不住,毕竟都指名道姓了,就借给杜甫钱了。

并且真正历史上是李白救郭子仪,郭子仪救李白,全程和高适没有关系,不知道电影强行将高适加进去是何用意?

这样对历史的篡改未免太过离谱,虽然影片是以高适为视角,但是这样“洗白”是不是有点不太恰当?

04.“奸臣”变“忠臣”,颠倒黑白

在电影开头,就出现了一位“程公公”,他“一脸正气”地进入高适的军营,虽然电影里并没有明确说明“程公公”是谁,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只有一位公公姓“程”,而这位公公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奸臣“程元振”。

他可不是什么“正义之士”,而是一个祸患朝纲的大罪人

程元振先和张皇后勾结,排斥忠臣并且逼迫玄宗,流放高力士,当时张皇后也想效仿“武则天”,他们一起将太子李豫“保护”起来,但其实就是软禁,还企图发动政变

05.“软柿子”成“尖刀”

在电影中,哥舒翰铁骨铮铮、宁死不屈、不肯投降的情节让很多人都备受感动,被他的民族大义所折服,但是其实,他不仅不是抗战的“尖刀”,反而是一个出名的“软柿子”。

在安史之乱之后,哥舒翰战败被俘,面对安禄山直接跪地称他为皇帝,并且还愿意替他写招降书,送给了唐朝100多个将领,安禄山听完之后很高兴,就任命他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是后来招降没有成功,他就被安禄山关押起来。

“汉奸”但是被拍出来了铮铮铁骨,直接将“软柿子”拍成了“尖刀”,不知道导演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塑造真的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观念吗?

历史“魔改”要慎重

对此,网友们意见相左,有的人认为这仅仅是动漫而已,不需要计较,觉得有的网友上纲上线就是“有病”。

但是也有网友认为,即使是动画片,也不应该受到这样的“魔幻改动”,甚至觉得这样的乱改是“文化霸凌”。

也有的网友说:这部电影如果仅仅是娱乐电影那就没有问题,但是打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名头来改动和篡改历史,未免有些“不仁道”

甚至导演组的态度在面对网友们批评的表现时也很迷,在电影上架的时候,洛阳的文化官方就委婉地提出要尊重洛阳的文化历史,但是并未得到任何的回应

后来,这部电影的第一次“路演”在济源,当时邀请了济源的文化官方,但是等到去洛阳路演时,却跳过了官方而找了民间社团,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心虚”

并且在李白的足迹图中,将本属于洛阳的地方标注成了郑州

甚至在洛阳人民在提问时,导演组也是含糊其辞,转移话题和注意力,只说这部电影是以高适的视角来看的,相比起以李白的视角能更大的抓住人的内心,还说这短短的163分钟并不能展示所有诗人的一生,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导演组自身的开脱。

历史真的能这样被“魔改”吗?

《长安三万里》上映在暑假期间,并且是动画电影,毋庸置疑会吸引很多小孩子前去观看,错误的历史肯定会对小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忘记正确的、本应该被传诵的历史。

“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不重要吗?”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虽然这部电影的初衷很好,但是在借用真实人物之时,还是要考虑本来的史实,尤其是像李白杜甫这样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更需要注意和谨慎,一不小心,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洛阳人民维护文化历史的心也是好的,但是这样“举牌子”的行为也有失妥当容易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以后,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文化作品,在这种“历史重大题材”领域,一定要尊重真实的历史,创作者也需要对历史时间进行多方调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阳举牌斥责《长安三万里》歪曲历史,网友:至于吗,有病吧!
哎,可惜了《长安三万里》
聊聊《长安三万里》中的历史梗和彩蛋
最近上映的国产动漫《长安三万里》的火爆出圈
33首诗见证诗圣杜甫傲娇而苦逼的一生!
杜甫:我是我朋友圈里最不优秀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