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要提高临床方剂的疗效,您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选对炮制品,提高临床方剂疗效

在成方中,各药应选用什么炮制品由方剂的功效而定。


中医在临床治病时,遣方用药和炮制品的选用又是由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为了确保临床疗效,通常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01


增强方剂中药物的作用  




要达到此目的,就需将方中药物进行炮制,使有效物质易于溶出或利于保存,并调整其药性,发挥各自的长处。

三子养亲汤中的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均需用炒品。中医认为,治痰以顺气治标,健脾燥湿治本,但气实而喘者,以顺气降逆治本,治痰为标。三子养亲汤的适应证恰好是气实而喘,痰盛懒食,故本方的功效是降气平喘,化痰消食。

紫苏子炒后辛散之性减弱,而温肺降气作用增强,其降气化痰、温肺平喘之功明显;白芥子炒后过于辛散耗气的作用有所缓和,温肺化痰作用增强;莱菔子炒后由升转降,功效由涌吐风痰而变为降气化痰、消食除胀。方药均与病证相符,可使全方降气平喘、化痰消食作用增强。

又如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主治肝旺脾虚的腹痛泄泻,由于脾虚运化失常,故腹痛肠鸣泄泻,泻必腹痛而脉弦是其主症。

方中白术健脾补中为主药,但生品健脾燥湿力强,并有滞气而致腹胀,尤其脾虚患者更易如此,故原方要求土炒,以增强补脾止泻之能,以土炒之,又可避免气滞脾胀,更适合该方病机;白芍泻肝缓急以止痛,本来用其酸寒泻肝恰好,但又恐其酸寒伤其脾阳,故白芍原方要求炒用,以缓其酸寒,使其泻肝而不伤脾阳;陈皮原方要求炒,根据《本草蒙筌》,“炒者取芳香之性”,陈皮炒后香气更浓,取其芳香醒脾,疏利气机,以达理气和中之效;防风原方生用,取其散肝疏脾,能生脾阳之效,但久泻不止或肠风下血,可用炒防风或防风炭,防风经炒或炒炭后,降低了祛风之能而增强了止泻或止血效果。

由此可见,在方剂中药物炮制能突出中医治病优势,提高方剂疗效。


02


保证方中各药比例准确,

充分发挥配伍后的综合疗效  




这主要是通过净制工序来解决。

山茱萸的核、金樱子的毛核、巴戟天的木心、关黄柏的粗皮,均为非药用部分,而且占药材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势必使该药在方中的实际比例大为减小,不能很好发挥全方作用。

二妙散,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是治疗湿热下注的基础方。方中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是主药;苍术苦温,燥湿健脾,既祛已成之湿,又杜湿邪之源。方中苍术要求制用,黄柏原方要求炒,现多生用。若方中苍术生用,则过于辛温而燥;黄柏若不除去粗皮,就等于减少了黄柏的实际用量。这样,全方燥湿之力虽然甚强,但清热之力不足,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还恐有湿热未去,热邪反增,并有化燥伤阴之虞。


03


增强方剂对病变部位的作用  




由于组成方剂的中药常常对多个脏腑、经络有作用,为了使药物集中在病变部位发挥疗效,常常加入辅料炮制,使其对病变部位的作用增强,而对无关部位的作用减弱。

这样既能突出方剂对主脏主腑的治疗作用,又不至于影响其他无关的脏腑。

缩泉丸,方中的益智仁主入脾经,兼入肾经;山药主入脾经,兼入肺、肾经;乌药主入肾经,兼入脾、肺、膀胱经。益智仁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为方中君药,具有温肾纳气、固涩小便的作用。三药合用,温肾祛寒,健脾运湿,使全方作用侧重于肾,兼能顾脾。故该方的主要功效是温肾缩尿,常用于下元虚冷,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


04


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

提高全方的临床疗效  




由于中药通常是一药多效,但在方剂中并不需要发挥该药的全部作用,特别是在不同方剂中,同一药物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样。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宜生用,且用量较大,取其生品气味俱薄,轻清升散,和解退热之力胜;在补中益气汤中,柴胡升阳举陷,不但用量宜小,且宜生用,取其轻扬而升或助它药升提;在柴胡疏肝散中,柴胡以醋炙为宜,取其升散之力减弱,而疏肝止痛之力增强。

由此可见,组成方剂的药物通过恰当的炮制,因作用重点的变化,使全方的功用有所侧重,对病人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提高方剂的疗效。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 81 讲
沈氏女科应用引经药经验
小议经方与时方
陈潮祖教授定眩饮治疗眩晕有特效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医┃中医的不传之秘竟然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