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蜀画坛 · 国画 | 段七丁

Xiang Art

巴蜀画坛 · 国画





段七丁


1949年生于四川蓬溪县。擅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协山水画会副会长。1977年于西南师范大学任教,后担任副教授。现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伴随着家世学问的传承与教化,段七丁先生自幼便在绘画上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屡受前辈称赞。由于家庭世交的缘故,段七丁先生幼年起便比许多人更有机会直接受业或问教于冯建吴、徐无闻、陆俨少、苏葆桢、何海霞、李际科、刘一层等大师名家。因此,其在中国画、书法篆刻、西画、文学历史等方面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学养。在这之中,段七丁先生受益于冯建吴先生最多。冯建吴先生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为中国著名书画家,擅中国画、书法与篆刻。在教学中,冯建吴先生提倡苦学钻研,对学生进行近乎苛刻的技艺训练;在艺术创作上,要求以全面、深厚的学养为底蕴。这些严格的要求,都使得段七丁先生深得大师们的神技心法,在中国画艺术的道路上进一步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为中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作品《江边小镇》、《夕照图》、《晚冬》分别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颇受好评。作品《山居》、《九寨归牧》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冬猎》为菲律宾中国艺术中心收藏,《东浮溪小景》为日本劳动福利中心收藏。


段七丁先生尊重传统,出版有《段七丁画集》、《中国山水画技法》、《中国重彩山水画技法》,主编《中外名画鉴赏》等教材。


作为治学之人,深远丰厚的家学、贤明之师的指点、自身的天赋与勤颖,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聚集于一人之身当是何等的幸运。段七丁先生,便是这样的幸运者之一。


段七丁先生在长年的艺术探索中,通过传承、创作、学术、教学四位一体,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段氏山水画风格与深厚的段氏国画理论体系。


段七丁山水画艺术技法多样而又统一,无论是清雅的水墨写意,儒丽的重彩青绿,讲究的用笔,斑斓的色彩,皆因心而发,因情而写。画风精丽中见质朴,笔墨拓荡开合,收放自如,其画意境深远,极富文人雅气。在学术构建上注重对传统基础地积累与沉淀,提倡“得鱼忘筌”的学习方法。注重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说”。在艺术绘画的学习方法上主张用传统的学习与自我的创作为两条路线,相互促进,彼此互溶。他认为,风格并非刻意追求模仿而得之,而是根据自我的性格情感与文学素养等等因素久而久之从笔墨之间展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一种东西。实际上,从传统技法的学习到自我风格的奠定,犹如“化蛹成蝶”一般,广泛扎实的吸收传统养分,一如结蛹的过程,最后方能在传统的基础上破蛹成蝶。这一点与齐白石先生“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还主张中国画的时代性、意蕴性、坚守性。主张笔墨与形式要素的相对独立性。




作品赏析

















































艺  评


段七丁先生的绘画艺术风格

林木


与一般已画成套路的国画家们不同,七丁没有一套定型的千篇一律的情感模式、意境模式和司空见惯的形式程式,他始终坚持自己在复杂生活中的丰富的情感经验,并以这种情感为基础去创造其情感表现的自我的艺术,难怪七丁从一开始就以风格的多样、技法的多变和意境类型的丰富而闻名。遍历全国,行过万里的画家笔下出现过新疆牧场牛羊欢腾的热烈,亦曾有西藏牧区夕照的辉煌;有三峡宁河放舟的豪放,亦有江南水乡夜语的温馨。当然,美如天府,秀甲天下的四川山水给这位多情的画家以更深的陶养,他画得更多的自然是四川的景色:从雄秀美丽的贡嘎、峨嵋,到灵秀清新的川中丘陵;从奇伟险峻的峡江岩谷,到神奇绚丽的九寨山林。当然,正是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七丁绘画的独特风格。


七丁绘画取材一般不大。他往往截取自然的半边一角,一堵门墙,一泓清潭,一片农舍,一座小丘,或者老柏两三树,渔舟一两只,而着意玩味其意趣:小镇的闲适,夜语的呢喃,溪声之淙淙,月归之静谧,画家善于在普通而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浓郁的诗情。在他的山水画中,正是那些点景似的小小人物,却画龙点睛似地让平凡的似乎简单的景致升华到诗的境界,在走路、理发、读书、捕鱼、晾晒、洗衣等日常生活场景里使小情小景的山水画平添出若干亲切与温馨。这种对四川农村随处可见的普通场景的表现,构成了七丁艺术平淡天真的独特的风貌。


七丁在传统绘画的笔墨表现上有着良好的素养。他深知笔墨表现的个中意蕴。在他的画中,用笔之道,极尽变化之能事,他善于在运笔之轻重、疾徐、浓淡、宽窄、干湿、顿挫、光毛、提按、长短及种种复杂的形态变化中,在诸对毛段的对立统一中去构成变动而有序的画面。其用墨之法与用水之法的有机结合,使其画面水意迷濛、墨象郁然,其泼、破之法尤为精到,大片润泽明洁、淋漓恣肆的浓淡墨色相渗相融,自成一种独立审美的形式感。


当然,七丁艺术在意境与笔墨上的开拓如果在数年前已颇具成效,显示他在传统艺术的继承上已有相当深厚的功底的话,那么,这种成就似乎更多地属于对传统形态的成功的把握,我们不难在这一批虽然富于变化、意趣亦各异的作品中找到稍多的传统的印迹。


然而,艺术作为个人情感的独特的符号表现,它必然随着画家情感内涵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形式变化,从某种程度上,作为形式表现的中国画来说,形式作为艺术创造和情感表现的终端,它本身应该具有相对更重要的比重。新的情感要求表现它的形式符号也具备新的形态。以此观之,七丁近年的新作具备更多的创造的因素。


事实上,艺术的创造和新意的出现必须对既有的熟悉的程式与符号系统予以某种改变,使其创造出某种陌生中的熟悉,习惯中的变异,七丁近年之新作就有此种特征。


如果说传统中国画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章法结构的话,七丁的新作在此方面的突破是十分明显的。他开始打破其习惯的也是传统的以远、中、近明显三段分布而以中景为主的立轴式章法程式,或者以一景为主辅以它物,以疏简留白为主的斗方式小品结构,而出之以饱满的西方式焦点结构的新构图。他的画面,开始出现壮阔的大场景,前、中、远景被有意识地予以自然的过渡,熟悉的竖长构图被中国传统中并不多见的陌生的横式构图(但又不是“长卷”)所代替,焦点式结构的处理给他的绘画带来一种自然朴素的意味,而民族传统中“三远”式宏观观照的方法的有机纳入,又使其构图并没有落入西方式套路。这样,平易、朴实、满密、复杂的横长构图开始给七丁的绘画带来了新的意味。就是方形的结构,七丁也在写实式的焦点结构中安排得严整、方正、丰满而充实,这就与传统形态的斗方小品有了较大的区别。结构在绘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统率作用,结构的变化造成了七丁绘画全新的视觉面貌。


结构的改变也引起笔墨处理上的变化。如果说七丁的绘画曾经也以笔墨的深厚功底传为美谈的话,那么,那种传统意味太浓的笔墨却很难带来创造的新意。而七丁这批新作中,大气雄强的结构本身也开始排斥那种精致、疏简、清新、淡雅,以“计白当黑”为准的传统笔墨观。浓墨重笔的风貌开始呈现。七丁此时主要在一片重墨之中去重新安排墨象的变化,新作固然仍以泼墨为主,在浓淡互破,水墨互破中求变,但浓重的墨象的基调却始终保持,此时的墨色是在浓墨中的细微变化。在七丁的重墨处理中,画家巧妙地有限地引入西画对光影的表现,以对受光留白的方式在大片浓墨中留出少许透气之点,亦如围棋之留眼,一眼尚存,全盘皆活,这实则又是东方式平面构成之活用。


这批作品中的用笔也因画面形象的落实,复杂而趋繁密,配合其重墨的运用,运笔也出现以繁取疏,密中求空的意匠处理,同时,用笔老辣、硬拙、强悍、野霸,一股逼人的豪气因笔墨而充溢于画幅之间。这无疑使笔墨自身独立的表现性之使然,这是使其宏阔的场景再添气势,而斗方小景也爽秀浑成的内在原因。尽管笔墨处理上出现了这些新的变化,但七丁并未全部抛弃旧有笔墨的优秀成分,我们仍然可以在这批新作中看到笔墨在辩证中的复杂变化,仍然可以看到运笔中那些精彩的气势、节奏与旋律。


当然,最没有变的仍然是七丁对生活的挚着与热情。他仍然徜徉于自然之中,驻足于山林之下,尽管情感体验不断地变幻,新的诗情、新的意境在不断地产生,新的技法、风格在不断地出现,但贯注其旧作、新画中那股鲜活的诗意和充沛的热情却仍在继续。七丁的情感世界钟汇着四川山水那特有的毓秀与灵奇,必将使其艺术出现又一轮美与情的升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中国》—— 冯天与国画赏析26P
太实用!画坛宗师黄君璧亲授国画写生技巧
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篆刻艺术家黄鑫作品选
【画坛中坚】段虚谷、段七丁| 巴蜀丘壑笔底绘,春风化雨润无声
山水画设色是画家一辈子的“伤”!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