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淋巴水肿

1. 分类

淋巴水肿可按病因学(原发或继发)、遗传学(家族性或单纯性)及病发时间(先天性及迟发性)加以分类。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将淋巴水肿分为两类。

  1. 原发性淋巴水肿:又分为

    1. 先天性,1岁前即起病,有家族史的称Milroy病;

    2. 早发性,于1~35岁间发病,有家族史者称Meige病;

    3. 迟发性,35岁后发病。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淋巴管纤维性阻塞、扩张及收缩排空功能障碍有关。

  2. 继发性淋巴水肿:起因为淋巴管病理性阻塞,常见的原因有:淋巴结切除术,放疗后纤维化,肿瘤浸润淋巴结或肿瘤细胞阻塞淋巴管及炎症后纤维化等。乳腺癌作腋窝淋巴结广泛切除术、术后腋窝与胸部放疗造成的淋巴损害,前列腺癌及盆腔脏器肿瘤致使淋巴管(结)浸润或阻塞,反复发作的感染(p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葡萄球菌)引起的淋巴管纤维性阻塞,是造成上肢或下肢淋巴水肿的常见原因。丝虫病流行地区与结核病高发区,仍是淋巴水肿的重要病因。

2. 病理生理

淋巴管是组织间液回流通道,淋巴结具有过滤与免疫保护功能。平卧位时,动脉端毛细血管压为32 mmHg,胶体渗透压一22 mmHg,组织间隙压一3 mmHg,因而滤过压为7 mmHg;而静脉端毛细血管压为20 mmHg,因此滤过压为一5 mmHg。上述压力差,使毛细动、静脉与组织间液得以交换、循环。正常情况下自血管渗出的液体量,超过静脉端回吸收量,依靠淋巴回流(2~4 L/d)维持平衡,组织间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内皮间隙,主要依赖淋巴管重吸收。在病理状态下,如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自血管渗出液增加、回吸收减少;淋巴系统本身疾病,直接影响淋巴的吸收与循环功能,两者均可造成组织间液积聚引起水肿。

3. 临床表现

先天性淋巴水肿以男性多见,常为双侧性累及整个下肢;早发性则女性多见,单侧下肢发病,通常不超越膝平面;迟发性,半数病人发病前有感染或创伤史。主要临床表现:

  1. 水肿,自肢体远端向近侧扩展的慢性进展性无痛性浮肿,可累及生殖器及内脏。

  2. 皮肤改变,色泽微红,皮温略高;皮肤日益增厚,苔藓状或桔皮样变;疣状增生;后期呈“象皮腿”。

  3. 继发感染,多数为p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感染症状。

  4. 溃疡,轻微皮肤损伤后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

  5. 恶变,少数病例可恶变成淋巴管肉瘤。

按照病程进展,可以分为:

  • 潜伏期,组织间液积聚,淋巴管周围纤维化,尚无明显肢体浮肿。

  • I期,呈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可大部分或完全缓解,无明显皮肤改变。

  • Ⅱ期,非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不能缓解,皮肤明显纤维化。

  • Ⅲ期,肢体不可逆性浮肿,反复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和硬化,呈典型“象皮腿”外观。

4. 检查

进一步检查的目的是确定淋巴阻塞的类型、部位及原因,主要方法:

  1. 淋巴核素扫描显像检查(1ymphoscintigraphy):核素标记的胶体如99Tc、198Au、131I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皮下注入后,应被淋巴系统吸收,循淋巴管向近侧回流,利用7相机追踪摄取淋巴显像。如果出现积聚在注射部位、淋巴管与淋巴结显影缓慢或不显影、淋巴管扩大、由淋巴管向皮肤逆流等征象,可以作为病因及定位诊断的依据。

  2. CT与MRI检查:淋巴水肿的皮下组织,呈粗糙的蜂窝样改变,尚有可能发现与淋巴水肿相关的其他病变。

  3. 淋巴造影: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从趾蹼皮下注入美蓝使淋巴管显示,经皮肤浅表切口暴露后直接穿刺注入含碘造影剂;间接法是在水肿区皮内注入可吸收造影剂,然后摄片。

5. 诊断

根据病史及体检不难作出临床诊断。原发性淋巴水肿以慢性进展性无痛性肢体浮肿为特点,依据发病年龄及是否有家族史可予分类;继发性淋巴水肿都有起病原因;晚期病例出现“象皮腿”。

6. 治疗

原发性淋巴水肿目前尚无预防方法。继发性者可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率,预防和及时治疗肢体蜂窝织炎或丹毒;尽可能减少为诊断或治疗目的施行的淋巴组织切除范围;控制丝虫病、结核等特殊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下述两种:

  1. 非手术治疗包括:

    1. 抬高患肢,护理局部皮肤及避免外伤,适当选用利尿剂,穿着具有压力梯度的弹性长袜。

    2. 利用套筒式气体加压装置包裹患肢,自水肿肢体远侧向近侧程序加压,促进淋巴回流。

    3. 手法按摩疗法:自水肿的近心端开始,经轻柔手法按摩水肿消退后,顺序向远侧扩展按摩范围。

    4. 烘绑压迫疗法:利用电辐射热治疗机(60~80℃)的热效应,促进淋巴回流与淋巴管再生和复通。治疗后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2. 手术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

    1. 切除纤维化皮下组织后植皮术:当皮肤及皮下组织已发生不可逆改变后,切除深筋膜浅面的全部皮下组织,减少肢体皮下组织容积。然后取正常皮肤,或切下的病变皮肤修剪后进行植皮。病变范围广泛者,应作分期手术。

    2. 重建淋巴循环:应用显微手术技术作淋巴管一静脉吻合术、淋巴结一静脉吻合术,或取用正常淋巴管、静脉,直接植入或旁路移植,重建淋巴回流通路。

    3. 带蒂组织移植术:如大网 ;膜、去表皮组织,移植至患肢深筋膜浅面,建立侧支回流通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淋巴水肿诊断和治疗
淋巴水肿的发生机制
什么是淋巴回流术?国外都怎么用?
淋巴水肿(象皮肿)
“上肢淋巴水肿”—乳腺癌术后患者需“警惕”
《共识与争议》第166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治指南与规范( 2021 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