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采花军阀杨森,制定奇葩家规,晚年逃到台湾子女都与他断绝关系|刘湘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节节胜利,剑指武汉。自以为一手帝国主义势力大腿,一手勾结四川军阀就高枕无忧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此时却也陷入苦境。帝国主义势力不过利益至上,对所谓“帮扶”向来是见风使舵。对于吴佩孚的“支持”仅仅算是“风险投资”,断不可能为吴“拼死拼活”。加上北伐军势如破竹,帝国主义早已自乱阵脚。

北伐局势愈演愈烈,党组织急召朱德回国,便是要断了吴佩孚的“另一手”。当时朱德唯一的女儿朱敏在苏联刚出生不久,忍痛别离女儿的朱德脚尖刚沾上故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长江中上游的要塞——万县。

他要见的正是四川军阀杨森


杨森时任“讨贼联军”川军第一路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此人乖张狡猾,投机倒把很有一套,杨森虽说是在吴佩孚“麾下”,手上的实权却是不容小觑。

当时朱德刚赶到万县的时候,当地就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国商船“万流”号恶意攻击杨森手下的3艘船,最终导致船毁货沉,船上58名官兵当场丧命。

当地民众本就对横行霸道的英国人恨之入骨,“万流”号事件更是把民众愤怒推上到新的高峰。朱德得知此事,当即因势利导,劝说杨森严肃对待。杨森之前对英国势力在万县兴风作浪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事情搞不到自己头上,表面友好也需要维持。

但是这边“搞到头上”的“万流”号事件尚未平息,杨森与英领事双方正在谈判对峙之时。英国海军陆战队早已驶入江道,将大炮对准万县城区,数千百姓与房屋顷刻化为焦土。万县军民彻底被点燃怒火,朱德马上积极动员群众开展反帝斗争。滔天的民族义愤之下,杨森与英国主义势力割席。朱德见势再添一火,劝阻杨森援助吴佩孚,让他加入统战。


杨森摸爬滚打一路做到一省之长,他的野心致使他不会轻易将自己几经浮沉挣来的“地位”移交出去。杨森答应朱德不会东下援吴,但也未诚心归顺,只是托辞让朱德先回武汉。

1926年12月,刘伯承和杨闇公等人发起顺(庆)泸(州)起义,被当时四川的反动军阀刘湘镇压,起义军急忙寻求表示过投顺意愿的杨森的帮助。

不曾想,本就是假意投诚的杨森将两面三刀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一面承诺刘伯承会出兵相助,一面出尔反尔出卖起义军。他的虚伪和背叛直接导致千余人遇害,杨闇公也因此不幸被俘身亡。刘伯承死里求生逃过一劫,彻底看透了杨森的卑劣。


1949年,第二野战军临阵大西南,国民党数名军官起义投诚,杨森也在起义行列之中。但他却没有像其他起义军官一样受到我军的真诚接纳,反而像石沉大海般没有得到一点回应。

杨森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也没死心,赶在重庆解放之后派人找刘伯承“递投诚书”。这是因为他还有一部分残余部队被二野包围在山上,想用这些被包围的部队来换自己在重庆没能带走的“浮财”。刘伯承听完非常生气,说:

“我不见他!你们去跟他谈去。让他转告杨森:有多少枪缴多少枪,就是缴械,别的不谈。”

负责起义工作的同志不甚理解,刘伯承却十分坚决,甚至十分郑重地说:

“你们做起义工作,不要找这些人。”

碰了一鼻子灰的杨森无可奈何,只得随老蒋遁到了台湾


杨森这一辈子都在极力满足自己对权力的渴望。杨森为了权力可以泯灭人性,他的势力范围也一直在他的算计之中扩大。然而杨森却始终没有把握住幸运女神给予他走上正道的机会,杨森仕途并不顺利,辉煌也如昙花一现,到了老年还要灰溜溜地躲到台湾。

“官场失意”的杨森,把他的“皇帝梦”转嫁到了自己的家庭中,“采花军阀”的名号也因此而来。原来,杨森一生豪娶“十二钗”,育有43个儿女,“后宫”之大与帝王无差。甚至这“后宫”的规矩也是多如牛毛,令人咋舌。


杨森酷爱倒腾肚子那掺杂五花八门的各路“主义”的一点墨水,在各种形形色色治家格言教条主义之下,制定了一套十分奇葩的家规。

杨森的家不再像是一个家,而是变成军营。他规定家里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恪守军队作息,每天穿着军服,风雨无阻地早起出操,无一例外。出完操之后,妻妾们还要学习杨森安排好的一系列课程,从诗文外语到美术音乐,并且不允许请假。

杨森喜欢骑马打球,他在家时,妻妾们早上五点就要陪着他去马场骑马或者打网球,有骑不了马打不了球的也要准时准点地在旁观看。

不是杨森安排的活动,妻妾们一律不能碰。什么吃酒看戏,打牌跳舞统统禁止。家中的所有东西都是杨森的“私有物”,任何人都不能私自乱动。每个人都兢兢战战地背诵家规,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旦有半点越矩就会招来杨森手中军鞭的无情抽打。

杨森对妻妾的管教从不放松,对子女的管教也是非常严格。子女人数众多,杨森便为他们编上码,以数字代号称呼。杨森的妻儿们一日三餐都听摇铃声进饭厅,吃饭前子女们还必须像西方人一样做餐前祷告,祷告词还是杨森自己写的:“爹爹妈妈,给我们饭吃,我们要听教训,学好人,才对得起爹爹妈妈,请。”祷词一字不落地说完,才能拿起筷子吃饭。

家规森严,家人度日如年,杨森却对其它军阀吹嘘:

“我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不然那屋子人,咋个镇得住嘛。”

然而天不遂他愿,杨森不仅镇不住妾,也镇不住儿。


杨森所娶的12房太太,大部分与他都不是真心相爱的。杨森风流成性,热衷寻花问柳,看到美貌女子就要不择手段地收入怀中,若是女子漂亮还有文化,杨森就更是喜欢得不得了。杨森对自己比较聪慧的老婆有多舍得培养,不仅前文家规中包含的不少文化课程,杨森还会送她们去上学甚至请来一对一的家教。

杨森怎么也想不到,他对这几位妻妾的“恩宠”换回的却是一顶顶翠翠的绿帽。

杨森的七姨太曾桂枝机敏可人,特别会察言观色,杨森送她上海读书,书读多少不清楚,收到的告白却是相当可观的。年轻向往自由的曾桂枝,很快就跟其中一位男同学勾搭上,两个年轻人开始谈情说爱,双双出入各种场合,甚至还在曾桂枝还没有脱离“姨太太”身份的情况下私定终身。事情传到杨森耳中,结果可想而知,这对鸳鸯很快就死于杨森黑黢黢的枪口之下。

杨森说杀就杀,丝毫没有犹豫,官场风云涌动他把握不住,他再不能忍受妻妾们一丁点不受控。可惜曾桂枝血淋淋的下场并未能让杨森的九姨太蔡文娜安分守己。九姨太蔡文娜彼时是中学校花,自小便接受教育。杨森因她的学识和样貌对她宠爱有加,殊不知蔡文娜先是跟杨森重金请来的家教暗通款曲,后来又跟一名男大学生好上了,并且还要跟杨森谈判争取自己的幸福。

杨森对她的宠爱一下散尽,先杀情夫,后将蔡文娜投入枯井杀死。

杨森心狠手辣,连儿女后辈也与他离心离德。杨森的长子杨汉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经常参加进步青年组织的活动,还曾因为在街上发纪念“五四”运动的传单被逮捕。后来杨汉兴在德国学成归国,到平江极力劝说自己的父亲不要与人民为敌。杨森不仅不为所动,还存着讨好蒋介石的心态公开宣称与杨汉兴断绝父子关系。

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要,自己弟弟的女儿也不放过,面对大骂自己执迷不悟的地下工作者杨汉秀,杨森毫不手软地将人投入集中营,最终杨汉秀被折磨至死。


家庭事业都如一团乱麻,杨森心中说不郁闷是假的,但直到他起义失败,不得不跟随老蒋败走台湾,杨森还能焕发“第11春”“第12春”。

“第11春”——十一姨太胡洁玉给86岁的杨森生下了一个女儿。

“第12春”——年近九十的杨森迎娶年仅17岁的十二姨太张灵凤。婚庆当天,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还送了一幅对联:“海誓鱼龙舞,山盟草木知。”


即便年事已高仍有美妾相伴,但杨森许多子女早已和他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弥留之际的杨森究竟是忧是喜,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学术参考资料:
1、《朱德万县争取杨森》,吕雪萱
2、《杨森治得了军,管不了家》,相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森的部队被围,刘伯承命令异常严厉:有多少枪缴多少,别的不谈|刘伯承|朱德|杨森|蒋介石|邓锡侯
四川军阀杨森的侄女,36岁被伯父下令勒死,26年后成为了烈士
军阀杨森一生妻妾成群,90岁高龄被张群调侃,再婚娶17岁女大学生
1998年杨尚昆交代后事:丧事从简,死后回老家埋在我四哥身边
二野兵临重庆,杨森接连请求起义,刘伯承冷笑:你只能缴械投降
【民国】四川万县开埠与建市之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