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经-无苦集灭道
userphoto

2023.02.04 上海

关注

      “无苦集灭道”,这句话是观自在菩萨教导人们,不仅前面讲到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的自性本空,就连佛陀成道时证悟的苦、集、灭、道等四圣谛,也同样是空无自性的。
       佛教相关典籍记载,佛陀成道后,首先赶到鹿野苑,为曾经追随自己修过苦行后来又离开的阿若陈如、跋陀罗阇、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阇等五位贤者说法。据说此次说法的主要内容,就是佛陀证悟的苦、集、灭、道四谛之教。这里所谓的“谛”,具有审实不虚之义,也就是真实不颠倒。意思是说,苦、集、灭、道,都是真实不虚的真理。因此,又被称为“四谛”、“四真谛”、“四种真实”。由于此四者都是佛陀圣者亲所知见,因此又被称为“四圣谛”。
       苦、集、灭、道四圣谛,是原始佛教教义的大纲,有不可变易的意义。《佛遗教经》就曾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变)。”另外,佛教认为,苦、集二谛,可以用来说明世间因果;灭、道二谛,可以用来说明出世间因果。然由于无论世出世间所有因果法,都是从众缘而起的,一切皆无自性,因此,菩萨在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会观照“四圣谛”也是毕竟空的。
       此处所谓的“苦”,即“苦圣谛”,也就是说,人生是苦,谛实不虚,佛陀审视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这也是佛教对人生及环境所作的基本价值判断。
      “苦圣谛”重点在于说明世间苦果。佛陀曾说:我之所以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要告诉众生,这娑婆世界是苦的果报,人们应该尽快出离。佛教认为,佛陀正是为了要救度众生脱离苦海,所以才来到这个世间。他的目的,是要人们认清楚这个世间到处都是苦的果报,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快乐,有的只不过是人们执着感受器官的反应罢了。
       “集”,有招聚、集起之义;也有原因及理由的意思。所谓“集圣谛”,也就是佛陀证悟的关于世间人生所有烦恼众苦生起及其根源的真谛。泛指世间众生沉沦生死、遭受苦果的原因。佛教认为人们过去由种种无明烦恼所造的种种业,形成了现在受苦的果报。“集”就是“苦”的因。但人们也应该弄清楚,一般凡夫常人的世俗因果观,既有苦的,也有乐的。而佛所说苦谛是真理,只有当人们彻底认识到世间悉皆为苦,才会生起厌离世间的心,才可能想要出离。佛说业与烦恼是集。也就是说,要人们了解为什么会有苦的果,了解生死流转的原因就是“集圣谛”。
       所谓“灭”,有灭尽、息灭之义,即寂灭。所谓“灭圣谛”,就是佛陀证悟的关于灭尽苦和集的真谛。从因生果,非不可灭。苦灭即得解脱,就是“灭谛”。众生只有灭息苦的根本,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才能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达到究竟清净的涅槃境界。灭圣谛重点说明解脱与证果,要人们懂得应该如何解脱不同层次的苦。
       所谓“道”,有道路和能通之义。所谓“道圣谛”,就是佛陀证悟的关于脱离苦海道路的真谛。众生欲得苦灭,必须依灭苦之道。也就是说,“道”就是人们灭除烦恼痛苦,达到苦灭之境必须依之修行的方法。例如,前面已经说过的“六波罗蜜”和接下来将要说到的“八正道”等佛法即是。佛教认为,人们如果能依这些佛法修行,就可以超脱苦、集二谛,抵达寂静涅槃的境界,就是“道圣谛”。
      上述四圣谛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的果和因;而灭与道,则表示证悟世界的果和因。也就是说,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间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间无漏之因为道谛。前面曾经讲过,所谓“漏”,有流注漏泄之意,也是烦恼的异称。众生因为烦恼,常由眼、耳等六根漏泄过患,并于生死中流转三界,而烦恼灭尽,便可称为“漏尽”。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前面曾经说过的“八苦”,就是四圣谛中的“苦谛”。由于贪、嗔、痴这“三毒”,可集起八苦,所以人们也可以将“三毒”视为“集”。既然“苦”是由“三毒”所生,因此,当“三毒”灭时,“集”也应该灭,“苦”也将随之而当亡。明白了这一点,人们就能从愚昧转入明白,再从明白转入智慧。当然,要真正消灭“集”解脱“苦”,就必须放下对世间一切的执着,这才是获得真正解脱的唯一方法。而放下一切执着的唯一方法,就是佛陀曾经指出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

       所谓“八正道”,就是八种通向解脱,抵达涅槃之境正确的修行方法和途径,又作“八圣道”、“八道行”、“八正”、“八路”,它是佛教三十七道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实践法门。
1.“正见”,又作“谛见”,就是说,众生要正确理解佛法,不用世间知见来套佛法教义。例如,佛家讲“诸法空相”,而有些凡夫常人却以为,“诸法空相”就是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在佛教看来,这种认识就不能被称之为“正见”。
2.“正思维”,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谛觉”。即远离邪妄贪欲、嗔恨嫉妒,对人对事,都应该从善处思考。也就是说,要与人为善,以使自己慧命增上,道业早成。
3.“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就是要远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不阿谀,不奉承,做一个正派、正直的人。
4.“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就是要远离杀生和偷盗,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严持佛教律仪。
5.“正命”,又作“谛受”。就是要舍弃呪术等邪命。应该如法求得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生活之具。也就是说,不能用邪门歪道的手段和方法谋取钱财,而应该以正当职业来维持生计。
6.“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也就是说,在修持佛法过程中,不能消极怠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要勇猛精进。要发誓立愿,已生之恶令断绝,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法令增上,未生之善法令其速生,不断精勤上进。
7.“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照身、受、心、法。也就是说,要记住“缘起性空”、“诸法空相”等真理,而永不忘失。只有如此,才能在生活中无论面对怎样的际遇,都能做到善念生起,一心不乱,才能不被环境所引诱。
8.“正定”,又作“谛定”。就是要心不散乱地修行,并由此而进入禅定。也就是说,要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从而开发出真正的智慧。
       佛教认为,“八正道”,是众生从迷妄的此岸抵达证悟彼岸的所持之力。因此又以船、筏为譬如,而有“八道船”、“八筏”之称。并将与此相反的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称为“八邪”或“八邪行”。
       佛陀为众生宣讲的四圣谛,是依世间法建立起来的真理。目的是要让人们知道世间的因果和解脱因果的方法,让修行者生起对苦、无常、无我的智慧观。观自在菩萨在此宣讲四圣谛的目的,无疑是要告诉人们,“诸法空相”其实并没有实在的四圣谛。因此,他便在这里说:“无苦集灭道”。
       从上面观自在菩萨宣讲佛陀证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和四圣谛中,人们不难看出,佛教对待一切都是从自身入手的,从来不去寻找“自身”之外的原因。这种观点和做法,恰恰就是无“我”的表现。正是由于无“我”,因此也就无所谓“我”之外了。尽管如此,佛教也不否定色身的存在。只是认为这色身“缘起性空”,并不是凡夫常人认为的那个“我”。而且,由于这色身是变化无常,因此,既不会永久地存在,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永恒的自在了。
       通常世人所看重的是色身,并且习惯和善于使用“六根”的感知和思维功能,去认识和把握外在于“我”的世间事物。这种认知活动所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外在事物的外部表象,而非事物的本质。由于事物的外部表象千差万别,因此,世人十分善于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或“别”。不仅有对事物的分别,也有对人的好恶之别。佛教中很多道行高深的修行者,就是以平常生活中的事例开示信众,以打破信众对事物的分别之心的执着。
唐代赵州从谂禅师就常以“吃茶去”解人迷惑。《五灯会元》卷四载:一天,两个刚到赵州观音院参学的行脚僧,迫不及待地礼拜赵州和尚,请教修行开悟之道。赵州和尚问其中一僧:“曾到此间否?”僧答:“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另一僧,答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站在一旁的观音院主满腹狐疑,问师曰:“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此公案中,赵州和尚对曾到者、不曾到者、观音院主三个人,一律捧给他们每人一杯茶。乍看“吃茶去”,似乎只是一句极为平常的话语,但在这句极为平常的话语中,却包涵了赵州和尚无碍的平等心。无论是曾到、新到,还是观音院主,在从谂大师那里,都照样是“吃茶去”,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澄澈清明的茶中倒映的正是大师的平常心。而观音院主的种种疑问,无疑是茫茫苦海,是心念的堕落。赵州和尚以一杯茶为慈舟,将其渡回。这正是赵州和尚接引学人的善巧,在电光火闪、一问一答的瞬间,将其迷失的心重新唤醒。他曾说:“若随根器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老僧这里,只以本分事接人。”所谓“本分事”,就是正在进行的当处,就是活泼现成的当下之心,丝毫无需也不必向浩若烟海的经文中苦苦讨寻。赵州和尚的这一杯茶,就是将形而上的与形而下的,信仰与生活,最超越的精神境界与最物化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使之水乳交融,不一不异。就是要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使人们认识到“行住坐臥梦中事,举止动静生活禅”。
       人们日常中采用的主观、客观两分的认知方法,抓住的往往只是事物的外在表象,而万物之相恰恰又是人们的苦乐之源。由于世俗众生紧紧地抓住苦乐之源不放,因此,才会在苦乐中沉浮。然而佛陀用的不是“六根”,而是智慧。这种智慧,就是超越事物纷繁复杂的外表,直达事物内在本性“空”的能力。“空”,即自性空。“空”是不可感知、不可思维、不可言说的。由于感官不能感知,思维不能把握,因此,只能用智慧去觉悟。“空”虽无形,然而却非无或没有。相反,只有“空”才是宇宙间最真实的存在。因为它是永恒的,自在的,是不生不灭的。由于“空”是真实的存在,所以佛教将“空”称为“实相”和“真如”,也就是真实的、如同不动的自在。
      佛教之所以把用般若去认知实相称为 “观照”,一方面,是因为般若和实相就是诸法的“自空性”;另一方面也因为“空”无形象,远离感知和思维。再一方面,实相虽随万物(即诸法)而在,但却不在“六根”的感知和思维范围之内,由于它不是感官和脑的认知对象,因此只能被般若认识。显然,这种认知方法与世俗的认知方法,绝然不同。正是为了区别世俗的认知方法,佛教才把般若认知实相称之为“观照”。般若观照实相的过程,也许可以用一个不太十分恰当的比喻来说明。般若,如同安放在旷野中的一面镜子,天地万物都要从这面镜子前经过。也就是说,它物来则照,物去不留;不迎不送,如如不动;纤尘不染,净如虚空。如果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来说明的话,“半亩方塘”,即般若智;“天光云影”,即天地万物;“源头活水”,即是永恒自在的真如、实相、佛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
品茶与修禅 ——茶禅一味
且吃茶去
因缘所生法/远离颠倒妄想
禅茶文化
身是苦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