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应该这样学,不知道的可惜了!

中医难吗?一点都不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就是对学医最形象的描述。可现在的中医学子,却学几年连门都摸不着,何也?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丢了,中医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之上的,不懂中国传统文化,你即使再多学几年,也学不会中医。因此,要学好中医,首先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


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西方人强调的是以人为自然中心,追求的是征服世界;东方人强调的是以自然为中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看看中医的病因就知道了,它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如果我们不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而盲目迷信西方文化,把人凌驾在自然之上,中医的病因就认识不了了!治病必求于本,不知道病因,学中医就是瞎学,永远学不好。


中医和西医有两个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一个是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认识。西医基于观察不到就不存在的理由否定了这两种关系,把疾病的原因单调地归于局部的细胞病变,这才造成了中西医之间的巨大矛盾。而中医呢?则恰恰是建立在对这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之上的。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得出了疾病的外因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认识到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就得出了疾病的内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医强调平衡呢?其实,平衡是系统秩序之本,因为自然的每一类物质系统,内部都有一种普遍联系方式,没有它,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何为普遍联系?它其实是系统控制的必然结果,在这里,顺应中心意志的要素就会受到整体力量的优先支持,使它不断在系统空间产生并发展,违背中心意志的要素就会受到整体力量的强力抑制,使它不断在系统空间衰退并灭亡,在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之中,普遍联系方式产生了,它体现了中心要素的意志,通过连续在系统空间某一层次的物质有序(要素的产生)和无序(要素的灭亡)周期变换传递能量,控制着系统空间的每一个要素的生死存亡,保持着系统的秩序。生物之所以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则是因为液态水在地表的出现,水中包含着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即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通过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的周期组织与离散传递能量。没有水就没有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系统的与众不同也是由于水的存在,它使生物对外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自然力。


水在人体占70%,是生物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经络学说就是对生物这种普遍联系方式的一种高度概括。可西医发展到现在,不仅不承认经络学说,还忽视了水在生物当中的核心价值,只关注那30%的有机物。没有了水,那一堆有机物再组合也成不了生物。中医学中说得很清楚,水不仅是人体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大自然变化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水分子来影响人的。在研究人的过程中,把水抽掉了,不仅理解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理解不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此一来,中医的灵魂就丢了。


中医该如何学呢?让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好好领悟一下吧!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气理学说,它用统一的一种物质(气)的有序(阴)和无序(阳)变换的规律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代人不理解阴阳学说,就是因为我们抛弃了气一元论,把阴阳学说视为空洞的哲学概念了。其实,阴阳学说是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的,阴即气之有序状态,阳即气之无序状态,阴阳变换就是标准的物质系统的发展规律,因为物质从无序(阳)向有序(阴)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从有序(阴)向无序(阳)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学说就揭示了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


同理,五行学说也是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的,它描述的不是五种不同的材料,而是同一种物质(气)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它就体现在自然的每一个物质系统当中。如木代表着组织,金代表着离散,火代表着扩张,水代表着压缩,土代表着普遍联系,这五种运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造就了整体的动态平衡。现在不少学中医的把五行机械地等同于五脏,其实,五行指的是人体的五种不同的功能系统,而不是西医解剖学上的五脏。


一句话,中医学中其实包含着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其中气一元论是基础,阴阳学说揭示的是系统的发展规律,五行学说揭示的是物质系统内部的物质运动规律。如果你不能正确理解阴阳五行学说,那么你永远学不好中医!


我们应该这样来学中医:


第一步:了解中医医理。这是学中医的指路明灯,学会了它,你学中医就知道如何学,能够轻车熟路,不再彷徨。现在中医学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明医理地瞎学,结果学了很多年还是摸不着中医的门。医理其实就是气理学说,它是中国先人对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一种揭示,中医就建立在对这个规律的正确认识之上的。


第二步:学习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用来描述自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人是自然的一个缩影,它的体质偏性就和最初的出生时间有着密切的对应性,掌握了五运六气,就掌握了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它是一切疾病的内因;掌握了五运六气,还掌握了人体的发病规律,它是一切疾病的外因。疾病的内因和外因掌握住了,中医的精髓就抓住了。


第三步:从日常养生入手。中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日常养生入手是中医进阶之道。中医养生和中医治病本质上是一样的,它都需要辩证,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因人就是根据人的体质偏性,因时就是根据四时变化,因地就是根据人当时所处的环境。不同的只是中医治病讲究精确,它不仅需要准确把握身体各组织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而且还要判断出各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程度的多少,这样才能够通过对应偏性药与量的组合来平衡身体之偏,而养生通常都是用偏性较小的药物,只需要了解各组织是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就行了,它是通过量的累积来治病的。通过养生,逐渐积累我们对药性的认识以及简单的辩证。


第四步:学习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方法很多,决不是只有望闻问切,比如体感法,运气推理法,全息诊断法,还有一些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的方法,如井穴测量法,血氧测量法。学习中医诊断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适合那一方面的学习。因为诊断方法多而杂,都学会不现实,我们只需要精通一门,再熟悉一门,其它了解一些就行了。只要精通一门,我们都可以做到精确诊断,并不是说中医一定要精通脉诊。当然,多学一些诊断方法有利于准确诊断,它可以帮助我们综合参商。


第五步:学习经方。中医治病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诊断出来各组织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偏离平衡程度有多少,然后用中医方法来平衡各组织之偏。经方是抓主要矛盾,或者说找出偏离平衡程度最大的点进行专治。由于经方是先人通过上千年的临床实践得来的经验,它不仅组方合理、简明,合乎中医之道,而且确有疗效,因此,是后代中医学子必学的。


第六步:学术创新。中医的创新主要在诊断上和对药性的理解上,中医诊断方法太杂太难,如果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准确诊断始终是中医的痛。诊断准确了,就需要对药性的深刻理解。过去的经典对药性的理解不太准确,它影响了中药的应用,如果理解准确,就可以更准确地组方,以达到药到病除的地步。


这就是中医大师的成长之路,你是如何来学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世的绝学——五运六气,中医学最精髓的东西!
自然规律是中医经典中的经典!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之一:阴阳学说中的系统科学
学中医,先学好气一元论!
为什么一定要实现中医的现代化?
《新科学中医》正式发售,前500名作者签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