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书画特展

秋天,北京最美的季节,故宫博物院又一重量级大展《赵孟頫书画特展》开展,同期在展的还有《千里江山特展》也在午门和东西燕翅楼呈现。与靠百米冲刺和烈焰下排队仨小时,但只能驻足五分钟的《千里江山图》的无奈相对应,到武英殿看元代国民男神《赵孟頫特展》,可要轻松惬意的多啦

《赵孟頫书画特展》于2017年9月6日开幕,展览持续至12月5号,共分两期,第二期预计于十月下旬开始。两期共展出包含其一生中的书画精品及其相关作品共计逾一百余件。绝对称得上是全球古书画爱好者的艺术盛宴!

一、赵孟頫其人:

“一位文人

历经宋、元两代

名扬四海,荣际五朝

书法超迈唐、宋,承续「二王」

备极姿韵与法度

绘画开启了文人画的新时代……”

他是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引领元代文人画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全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鸥波;别号赵松雪、赵集贤、赵吴兴等,谥号“文敏”。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是宋宗室后裔,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即赵孟頫33岁之时,受同为南宋遗民的程钜夫引荐入朝为官。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荣禄大夫,从一品。一生仕途起伏,作为宋宗室后裔,在元为官时内心也极为纠结和愧疚的,便全身心寄托于书画。

二、艺术成就:

赵孟頫博学多闻,不但书画艺术造诣极高,同时还懂经济、通音律、能作曲、精鉴赏古器物,能诗善文,也是金石大家,工于篆刻。著作包括《松雪斋文集》、《松雪词》、《尚书集注》、《琴原律略》、《印史》等。当然,赵孟頫的书画成就是最为显著的。为扭转南宋末年艺术创作上的颓势之风,他主张“复古”,称“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倡导“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并将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创元代书画新风,将元代文人画推向艺术高峰。对元代及明清艺坛影响深远。“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此著名的“书画本同”的理论便是赵孟頫题在其名作《秀石疏林图》卷中尾跋上的。

1、绘画成就: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自己主张的“师古”以及“书画本同”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元代绘画的新篇章,使文人画成为了后世画坛主流画风。明代王世贞曾评价道:“文人画自东坡起,至松雪打开大门。”此话客观的道出了赵孟頫这位承前启后的大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

明初史学家宋濂在其《宋学士文集》中言及赵孟頫称“赵魏公以艺文名天下,及用篆籀法施于绘事,凡山水、士女、花竹、翎毛、木石、马牛之属,亦入妙品。修道先生云:’广长三万里,上下两百年,为公一人尔。’信然!”可见,赵孟頫的绘画才能还体现在“全而精”上,皆入妙品。

2、书法成就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体现在篆、隶、真、行、草众体皆善,并尤以楷书、行书最佳。书风遒劲,笔法圆熟,中正平稳,与唐代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创第四大书体“赵体”。

同是元代书法家兼诗人、学者的虞集在其《论书》中谓子昂曰:“子昂笔既流利,学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则饱《十七帖》而变其形。可谓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可见赵孟頫是深得二王遗韵,集晋、唐书法之大成者。

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在跋赵孟頫《小楷过秦论》时评价道:“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此评价也是极高的。

三、故宫特展概览

在中国艺术史上,尤其是绘画和书法史上,赵孟頫都是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从目前的展况看,虽其热度远不及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高,但赵孟頫的美术史地位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本次故宫特展的布展也是极为用心,是以元初赵孟頫为核心,沿着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从晋唐一直延伸至清初四王,作品来自于故宫、上博、辽博等。共分为四大主题,分别是:赵孟頫的艺术渊源、艺术成就、艺术影响力以及作品辨伪。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下面笔者分别就这四大主题进行介绍。此次展览中的大部分手卷作品都是完全展开的,包括从引首部分一直展示到最后的题跋拖尾,一目了然,其中的鉴藏印章也都清晰可鉴。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中只能推选这次特展的部分代表作品的局部进行分享,只是以管窥豹,不能详尽,如需详细了解,建议务必到现场观展。

1、溯本清源——赵孟頫的艺术渊源

我们都知道,无论书法还是绘画,赵孟頫都是主张“复古”的,即充分借鉴学习前人优长的基础上,能融会贯通,化古为新,一改南宋时期艺术创作的“轻率躁露”、“纤弱俗艳”之流弊,从而开创了元代艺术新风尚,是大胆进行改革创新的行动派。

作为宋朝宗室后裔,赵孟頫的书法早年是师学宋高宗赵构(赵构初学黄庭坚和米芾,后极力摹学二王,并深得二王神韵,引领南宋宫廷书法);中年追学智永和尚、二王及唐诸大家,并上溯到钟繇(楷书鼻祖,代表作《荐季直表》);晚年则师法李邕(行书碑法大家,代表作《麓山寺碑》,文献中的“北海如象”便是)。而所学之广确如文嘉所言:“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

在绘画上,赵孟頫倡导“作画贵有古意”,具水墨和青绿两种画格。他早年追学晋唐画风,山水以青绿设色为主,人物多勾线且平涂颜色,傅色艳丽华贵,极具唐韵,只是人物马匹的造型不及唐代的丰腴饱满,仍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期又继承了五代到北宋时期的董巨和李郭的画法,多用披麻皴和蟹爪枝,并将其进行变法,直接影响元季四大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从而开启元代文人画新模式。他的竹石幽兰类画法,远承文同、苏轼,近宗赵孟坚,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创作,同时他所践行的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使元代文人画更具逸格气质。

这个主题的相关作品如下:

国诠《楷书善见律卷》 唐代

国诠,唐太宗时的写经生,所书《善见律》是佛教戒律,书写的结构工整严谨,四平八稳,是承袭了褚遂良、虞世南等唐大家的笔法特点,与六朝时期的写经体(隶书、八分书)不同,但还保留了隶书的字形偏扁,捺笔拉长重按,并有燕尾之势的特点。

尾纸详列各道工序人名,可看到内有赵模和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作者。两位宫廷书画家参与监制,可知应是皇家所作功德。

此图为赵孟卷后頫题跋,提到了阎立本和赵模。其实早年他的小楷精绝,也曾向晋唐人的写经取法,并运用到自己的诸多写经作品中。

鲜于枢《草书杜甫魏将军歌》卷 元代

鲜于枢,字伯几,书法家,善行草,元代书坛“托古改制”的倡导者之一,与赵孟頫齐名当时。他的草书宗法唐代的“颠张狂素”,笔力强劲多变。赵孟頫对他极为推崇,曾言:“余与伯几同学草书,伯几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

卷后有罗天池长跋,叙述此卷流传经过。

邓文原《章草急就章》卷 元代

邓文原,字善之,元代著名书法家,善正、行、草书,尤其以章草著名,在当时与赵孟頫、鲜于枢齐名。

章草,是古草书,其特点是字字不相连,是带有隶书笔法和结构特点的草书。

《急就章》,是西汉史游撰写的,内容都是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常用字,主要是供蒙童识字的,也就是小学课本。

李衎《墨竹图》卷 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墨竹画法宗宋代文同之法,运笔厚实稳健,竹枝与竹叶均用浓墨绘制,没有运用浓淡墨表现阴阳向背和竹叶的疏密关系。缺少飘逸生动之态,与赵孟頫的写竹风格有异。

在本幅中有一首赵孟頫的题诗,看内容其对好友的评价还是蛮高的。

赵孟頫《行书跋韩滉五牛图》卷(非本次展品)

赵孟頫也擅长鉴定,一生寓目的前人书画很多,其中就包括这件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他在卷后有三段题跋,首段记首见韩滉画作及求得此图的经过,次段写陶弘景为梁武帝萧衍画牛明志的故事,末段记述此图失而复见的心情。三段题跋书写时间前后间隔二十多年,可以明显看出早晚期书法的风格变化。

钱选《八花图》卷 元代

钱选,字舜举,善画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等。与赵孟頫亦师亦友,经常一起探讨画理,研习画艺。他所提出画中的“士气”说,倡导戾家画,对元代文人画的发展影响深远。与赵孟頫、王子中、陈仲信等人并称“吴兴八俊”。

此图卷分别绘海棠、杏花、桃花、柑橘、梨花、栀子、月季、水仙八种花卉,画风上既有宋院体的写实,又具有文人画的清新淡雅,工写结合。是钱选折枝花卉的代表作。

引首是刻板藏经纸(第一张图为引首),卷末有赵孟頫题跋,字的结体方阔,用笔古拙,可以看出有学钟繇、智永和尚的笔法。

2、书画交辉——赵孟頫的艺术成就

本专题主要的展示赵孟頫本人在艺术生涯中的辉煌成就,绝对值得傲娇啊!这个不仅是书画理论上的,更是身体力行的进行创作实践。他在创作中主张“以形写神”,虽以“云山为师”,但又反对“文人墨戏”的原则,维护了文人画应有的人格趣味。同时主导了元代以降的艺术创作的审美情趣。这个主题所展示的赵孟頫的墨迹分为书法和绘画两个部分,相关作品如下:

赵孟頫行书《秋兴诗》卷 元代

此卷应是赵孟頫可考的最早传世作品,作品没有属款,其中“匡衡抗疏功名簿”的“匡”字底下缺一横避宋讳(这个字,小伙伴们现场去找吧)。史料记载赵孟頫早年书有“初学思陵(宋高宗赵构)”之说,而此卷笔法有宋高宗书风。卷尾有赵孟頫本人四十年后题跋。

赵孟頫《草书临十七帖》页 元代

此帖内容为赵孟頫临写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七儿一女帖》。此阶段是赵孟頫的早期临古摹古阶段,还未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虽是临帖,此帖行笔纯熟自然,深得王羲之神韵。

赵孟頫《小楷采神图跋》册页 元代

此为赵孟頫为五代画家周文钜《子建采神图》所作题跋,原画已经佚失。本跋字体精谨严密,点画精美,行距字距疏密有致,神采外溢,妍润而遒媚,正是其集众家之长的中年佳作。

赵孟頫《行书纨扇赋》

此帖是出自于《三希堂法帖》,全称《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乾隆初年内府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主要依据《石渠宝笈》著录,遴选收入三国至明朝法书名作三百四十馀件,分为三十二卷。赵孟頫书法占其中五卷(第十八至二十二卷),《纨扇赋》收入第十九卷。

此帖遒劲秀美,整篇布局疏密得宜,笔势舒展自然,是赵孟頫个人书法风格形成后的代表作。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卷

此卷书写的是三国曹植的名作《洛神赋》。赵孟頫所书《洛神赋》有多件,行书、楷书都有。此书并未落年款,根据专家意见,从其行文笔法特征,此卷应是中期所作。

此卷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字画稍肥,似棉里裹铁,有清利刚劲之姿,最得“二王”神髓。通篇布局匀称,疏密有致,是其同类行书作品中极为精彩的一件。

赵孟頫《草书千字文》

赵孟頫一生曾用多体写过千字文,传世的也有多本。此卷在隋智永秀润圆劲的风格之外,又融入自家笔法,通篇爽利硬朗,草法严谨,功力纯熟。点画细节变化丰富,结字少虚和柔润姿致,多章草体势,尤其是捺笔的顿笔写法,而且字字不相连。

赵孟頫《水村图》卷

此图描写的是一派江南景色。从构图到用笔均受到五代董源的影响,平远式构图,用披麻皴画山峦起伏,渴笔较多,强调画作中“写”的意味,以书入画。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一种静穆的心态与对“平淡天真”的追求。此图直接开启了“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的画风。

赵孟頫《自写小象》册页

此图所绘是赵孟頫本人像。画面将主人公置身于清溪竹林之间,超凡脱俗,气度不凡。

画法主要是继承晋唐传统,青绿工笔设色,工写结合,古拙淡雅。衣纹画法简笔勾勒,平涂白色,竹枝竹干用笔细劲挺拔,竹叶的描绘细致缜密、层次分明,显示出赵孟頫画竹的独特风格。

题跋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卷

此图绘写清秋时节的郊外平原,一红衣奚官在溪边牧马,骏马形态各异,描写生动而富有情趣。引首乾隆帝题“清泉坰牧”四字。乾隆为何题为“清泉坰牧”,《尔雅》中第九篇《尔雅·释地》中《野》章中记载:“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涨姿势!

画面布局缜密,色彩浓丽,可看出其取法晋唐人的痕迹,青绿设色画法,人物采用勾线平涂颜色,马匹刻画生动但已经不如唐代造型丰腴,线条是使用北宋李公麟的铁线描法,明显具有宋以后的时代特点。赵孟頫将书法用笔施于绘画,正是赵孟頫晚年鞍马画的典型风貌。

其所绘人、马刻画较为细腻,但并不完全写实,造型的比例上也缺少严谨性(人大马小),与两宋的写实画法还是有一定差距,但也许这种工笔设色与文人画相结合的风格更是赵孟頫所倡导的变法。

后有小伙伴亦是书法大家柯九思的题跋。

后有乾隆的题诗和跋。

赵孟頫《浴马图》卷

本图是结合青绿设色和浅绛两种画法,色彩丰富,人物服饰多用浓重的艳色,马匹和坡石的设色淡雅。画马十四匹,人物九人,布局错落有致,马匹与人物的姿态相互呼应,画面疏朗而结构紧凑。图中画马的各种形态皆从现实中来,或侧或卧,造型准确,生动自然。奚官的勾画细腻入微,其表情极为传神,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

看五官相貌,便知此罗汉是西域人,挺鼻,阔目,高额硕耳。面部用墨色勾描,皴染须发,画面设色浓艳,人物表情庄严肃穆,自然生动。此图也是晋唐青绿设色的画风。

坡石用赭石打底,石绿设色,一罗汉身着红色袈裟,盘膝侧坐红毡之上,右手不露,左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作“说法接引”姿态。

尾纸自题:“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盖唐时京师多有西域人,耳目所接,语言相通故也。至五代王齐翰辈,虽善画,要与汉僧何异?余仕京师久,颇尝与天竺僧游,故于罗汉像,自谓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粗有古意,未知观者以为如何也。庚申岁(延祐七年,1320)四月一日,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后面这段尾跋就是赵孟頫著名的那段“书画本来同”的绘画理论,强调以书入画,绘画与书法艺术在笔墨上相通。此图以飞白之法画石块的轮廓线,以篆籀之法来勾取树身和树枝,绘画表达出艺术主张,是画家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结合的完美之作。这件作品完全摒弃了南宋画院的画风,讲求笔法,追求“士气”,风格独创,堪为赵孟頫将书法用笔带入竹石兰草画中,开创了有元一代的绘画风格。此作品是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品。

3、松雪遗韵——赵孟頫的艺术影响

本专题主要是介绍赵孟頫的艺术理论以及创作实践对于元、明、清整个艺坛的影响。包括元季四大家;明代文征明、唐寅、董其昌以及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艺术家对其的传承和发扬。乾隆皇帝更是极力摹学赵孟頫书法,以至赵书风靡,成为清一代的学书典范。相关作品如下:

赵孟頫、管道昇、赵雍赵氏一门墨竹图卷

第一段赵孟頫《秀出丛林图》

这是赵孟頫去世前一年的作品。浓墨绘竹枝,竹叶笔法用书法的撇捺一笔绘出,浓淡墨相间,阴阳向背层次分明。晚年画竹笔力越加雄厚,这是赵孟頫画竹区别于他人的一个根本特征。

第二段管道昇《墨竹图》自题:“仲姬画与淑琼”。

管道升此图用笔坚劲有力,密叶劲节,不似闺秀纤弱之笔。徐邦达先生认为:其中部分厚重之笔应是出于赵孟頫代笔的。

第三段赵雍《竹枝图》自题:“仲穆'。

赵雍此幅用笔平稳,深得其父精髓。但与赵孟頫区别是用淡墨渴笔画竹枝,竹叶没有区分浓淡墨,而且层次感稍弱一些。

管道升《行书秋深帖》页

《秋深帖》是一封信札,用笔扎实,体势略偏修长,秀媚圆转。但其不似管氏书风。其实系赵孟頫晚年的代笔之作。从后面落款处可看出破绽——信笔写来,一时“疏忽”,竟署下自己的“孟頫”名款,发觉不对后连忙修改。

此图的落款中清晰可见“道昇”下还可以看出涂改的痕迹。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轴 元代

此作上并未落名款,是前人根据后面的题跋确知此图出自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工书法、诗词,善散曲,五十岁左右开始山水画创作,受到赵孟頫的指点,并且赵的画理画论对他影响很大。其画上师董源、巨然,间及荆浩、关仝,受赵孟頫影响,晚年大变其法,独树一帜。被誉为“元季四大家”之冠。

此图继承了董源、巨然创造的披麻皴,山顶设矾头,轮廓线用中锋圆笔勾勒,并施以水墨浅绛设色,用笔松秀,点染随意,潇洒自如,云雾浮动,所绘一片江南氤氲之气。

吴镇《渔父图》轴 元代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古木竹石。其山水画多以渔父为题,反映隐士生活,寄托情怀,画法上则宗学董源、巨然,自有一种深厚苍郁之气,其特点是用笔很湿,善用点苔。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并称“元季四大家”。

是幅鸟瞰式构图上将全图景物分为近、中、远三组加以处理。中景的溪流蜿蜒伸向远方,表现出深远之势。近景浅滩水草,用浓淡墨的湿笔绘出坡石的层次感,极远处以淡墨没骨染出群峰,云雾缥缈,愈远愈淡,空间分明。中景与远景中的四棵杂树取势欹侧,相互映带,使画面更具动感。

倪瓒《古木幽篁图》轴

倪瓒(1301—1374),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因此也被称为倪云林。曾经家境殷实,有严重的洁癖。后散尽家财,云游于山水间,人称”倪迂“。山水宗董源、荆浩和关仝。用笔方折,善用折带皴。绘画主张“逸笔草草”,是元四家之一。

从此图可以看出,倪瓒深受赵孟頫“书画本来同”、“以书入画”理论的影响,力主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之中,甚至将画竹、画树称为写竹、写树。倪瓒早期画风较为繁密,中晚期后画面极简,一般只用寥寥数笔,多用渴笔勾勒树石轮廓线。

王蒙《夏日山居图》轴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得赵孟頫绘画衣钵,承续董源、巨然传统,并能自出新意,多用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等。其山水画突出特点是布局密实,结构繁复,与倪瓒的简洁刚好截然相反。主题多表现文人的隐居生活。

文征明《临赵孟頫兰石图》卷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早期作品有署名“文壁”的,后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今苏州)人。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画造诣全面,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著有《甫田集》。

此作品是文征明根据赵氏拓本临仿的,图本文氏自题曰:“偶阅松雪翁画兰石本,漫临一本,真可发笑也。徵明。”钤“惟庚寅吾以降”朱文印。

从此图的笔墨中可看到其中有”飞白“等书法用笔,可见其受赵孟頫思想的影响很深,同时他绘兰是继承了赵孟坚和赵孟頫的笔墨特点,同时又不失个人风格。

董其昌《山水图册·仿赵孟頫水村图》页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书画兼擅,其画讲求追摹古人,笔墨尤重疏简中蕴含韵致,以体现文人平淡天真的个性。同时精于书画鉴定,藏品丰富,理论著作颇多,同好友陈继儒在莫是龙的理论基础上推出”南北宗“论,抑北扬南,并与其艺术实践相呼应,绘画主张文人画,书法全宗赵孟頫,影响清代艺坛,成为正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董其昌称赵孟頫绘画“为元人冠冕”,“元四家”皆由其“提醒品格”,可见董氏对松雪颇为推崇。此为《山水图》册中的一开,以松秀简淡为宗,风神散朗,对题称董氏仿《水村图》之意,然而笔墨、布局更为率性粗犷。

王时敏《仿赵孟頫山水图》册页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清初四王之首,入清不仕,但他的学生王翚和孙子王原祁都在清廷任职,并主宰清宫廷画风。王时敏工隶书,善画山水,得董其昌指授,刻意师古,反对创新。笔墨力追古法,遍临佳作,能集众家所长,自成一体。

王时敏以临古为重,赵孟頫画作自然包括其中。此为《仿古山水图》册中的一开,王时敏由赵氏笔下青绿山水之法入手,洗去浓艳,留得清雅,无论从构图、皴法和设色上,都是自家笔法。

王翚《仿古山水图册·仿赵孟頫笔意山水图》页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初有家学,后师从王时敏、王鉴,专于摹古,广采博揽,且游历山川,外师造化,可谓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南北画派皆善之,声誉卓著。其弟子众多,形成“虞山派”,影响后世颇深。

此为《仿古山水图》册中的一开,与《洞庭东山图》相近,步武赵孟頫在唐、宋青绿山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浅绛法,不求色彩浓丽,重在表现山水清简。此幅无论从树法、绘竹的笔法,以及建筑细致程度,都反映了其个人风格,而且,用色上也是四王中最为清新淡雅的。

乾隆《仿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

乾隆《临赵孟頫行草书》卷

乾隆是艺术史上另一位热爱艺术的并付诸实践的皇帝,在绘画领域,不仅充分利用皇帝的资源优势,使清宫绘画收藏臻于顶峰,与儿子嘉庆帝共同编纂《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以记录清宫收藏。同时还是书画家,一方面指导、参与宫廷画家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也独立作画,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御题画”和“御画”。由于他非常喜爱赵孟頫的书画,以致亲自临摹赵氏作品颇多且书法风格主宗赵孟頫。

4、云泥有别——赵孟頫书画辨伪

书画造伪自古有之,辨伪也一直为历代鉴藏家所重视。而同样作为艺术大家和鉴定家的赵孟頫,由于他有极高的书画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因此他的作品不可避免的被各时代好事者大量造伪。在这个专题中,同时陈列了赵孟頫书画作品真迹和赝品进行比对,便于参观者学习识别真伪。此部分所展示作品不多,但也是比较重要的专题,在这里小编我就不上图了,想了解的各位小主儿请移驾武英殿东配殿参观。

以上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在此特别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
元 赵孟頫《兰竹图》
历史上40位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赏析(二)
唐寅行书《为许君题诗两首》
文徵明楷行草哪体最牛
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特展回顾—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