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能达血统的延续--常规α镜头的选择
美能达血统的延续--常规α镜头的选择

 

     对于美能达(索尼)的镜头系列,资料越来越少,选择上也比较困难,网友萝卜乔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论述。

前言

  Minolta(美能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风光,因其别具特色的镜头风格、低廉的价格和先进的机身设计赢得了相当多的拥护者,但是因为错误估计APS系统、受侵权官司拖累和自身发展策略的问题,越来越一蹶不振。Konica和Minolta在2003年宣布合并,于次年9月推出了基于α卡口的数码机身α7D,05年7月又发布第二部α5D。正当广大用户期待第三台机器问世时,Sony在2006年初收购了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业务,半年之后,我们又看到了α100。


柯尼卡美能达 α7D


柯尼卡美能达 α5D


索尼 A100

  正因如此,α系统组成包含了如下用户群:从α7000到α7时代的老M家;随7D/5D加入的新M家;购买了α100或后续SONY产品的S家。不管姓氏如何,自此以后都算作是在同一门下。换句话讲,上述所有人都是α卡口镜头的受用者。

  Minolta自85年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成功的机身驱动的AF单反相机α7000,随之诞生的还有著名的18只定/变焦镜头【注:18只镜头分别是16/2.8 Fisheye,20/2.8,24/2.8,28/2.8,50/1.4,50/1.7,135/2.8,50/2.8 Macro,100/2.8 Macro(86年底才上市),28-85/3.5-4.5,28-135/4-4.5,35-70/4,35-105/3.5-4.5,70-210/4,75-300/4.5-5.6,100-200/4.5,300/2.8 APO,600/4 APO.
】,而这些也奠定了今后α镜头系统的根基。该系统在日后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累计销售数量达1600万的大家族。现在SONY宣称在07年底前逐步推出21款镜头(其中包括2款为增距镜),这个数目应该还会增加不少。

  当初随7D一同诞生的还有Anti-Shake机身防抖技术,到了α100以后改称Super SteadyShot机身防抖系统,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据说后者效果更好。目前为止这技术还是唯一的,其最大收益不是可以省去三脚架的支撑,而是可以让从过去到现在所有的α镜头都变成防抖镜头,这样的话,一些很早时期的老镜头也将因此而重新焕发第二春。

  α非G常规镜头经历过几次明显的变化,而这也成为日后划分时间段的重要标志。第一代镜头就是随α7000诞生的若干支金属镜头;为第二代AF单反机Dynax 7000i 而推出的新型镜头外形更美观、尺寸更小巧、而且AF速度也高于早期AF镜头。为了适应其第三代xi系列AF单反机的自动变焦控制功能,美能达重新设计了一批内置变焦马达的xi系列AF镜头。新型xi系列AF镜头和机身卡口上多增多了三只触点,其中两只用来输送电源动力,另一只则用来进行数据交换,内置有电动变焦马达。正是由于该设计,也巩固了今后Minolta坚持机身驱动对焦的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导致该品牌在对焦速度上不比CN的缘故。Xi系列机身出现了很多沿用至今的成功设计,但是Xi类镜头则没有延续下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电动变焦技术不适应单反机的发展需求。第四代Si系列单反机出现后,Minolta又推出不少新规格的镜头,除了外观继续改进以外还新设计了一些镜头比如24-85/3.5-4.5。为区别于以前的设计而升级为New版。随着第五代单反机Dynax 7的推出,Minolta推出了带距离测量的D系列镜头,03年还出现了两只带SSM超声波马达镜头。进入数码时代,合并后的KM公司推出的5只镜头全部是T设计并制造的OEM镜头,而Sony接手后,新品牌所有镜头被称为SAL镜头。

  在非G镜头的划分上,以时间段区分,Xi类镜头当属旧M风格和新M风格的断点。Xi类之前的两代金属镜头属于旧M风格,色彩浓重分辨率一般;Xi类以后的新设计和翻新的New版镜头则色彩相对清淡(尽管如此却仍旧足够鲜艳)且锐度提高。

  α镜头相对于其他系统规格较少,却版本众多,因此不少用家也曾抱怨过不好选镜头的事情。确实如此,但规格不多,素质差的却很少;版本复杂,光学设计则几乎没变过。通常有如下原则可供对比:第一代的金属镜头在色彩上最出众;第二代的New版镜头在二手购买时的性价比最高;第三代的D版镜头支持ADI且操作最舒服;第四代的SAL镜头最方便从市场上购买。由于绝大多数SAL镜头都是重新改进外观并增加对ADI的支持后换牌生产,我们有理由相信最新的一代镜头仍然会继承Minolta时期的优秀传统并继续发扬光大的。

  下面针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镜头,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建议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是否有理还需根据自身情况判定。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将α系统改称为M家,但内容依旧适用。

变焦入门篇

  1. 标准配置24-85/3.5-4.5New + 70-210/4


24-85/3.5-4.5New


70-210/4

  不少初入M家的用户一开始配的都是随机套头,如胶片时代的28-80和75-300,或是数码时代的18-70或者18-200等,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狗头。狗头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缺点是分辨率欠佳,色彩风格不突出,抗逆光能力弱和做工不佳,如果还要继续历数狗头的罪过,还可以加上变形严重,光圈较小等等,这里不多说。

  作为一个M家标准发烧友,有两只价格低廉但性能优秀的镜头作为起步时的配置是相当不错的,这就是被称为标准配置的24-85/3.5-4.5New + 70-210/4。

  24-85分别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普通版本另一个则是New版,前者出现于93年,后者是97年。二者尺寸重量相同,都采用了2片ASP(非球面镜片),ASP镜片在去除慧形像差及镜头色差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即便是光圈全开时),并且对减轻短距广角镜的变形情况上尤为有用。再者,使用ASP镜片亦可令镜头设计更轻更细。不同的地方在于两版本对脚及变焦环的阻尼花纹不一样,普通版变焦环为大间隔斜纹,对角环无花纹;New版双环均为细密斜花纹。后者在使用手感上更胜一筹。还有一点不同就是New版改进为圆形光圈,背景虚化能力更胜一筹。实际使用证明,此优势并不是很明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分别找来两只镜头,在相同拍摄参数和环境下,用最大光圈拍摄对比,看看圆形光圈是否对点光源的虚化更趋近于圆弧边际。

  24-85New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几个优点就是:色彩丰富有油润感;焦段实用且价格低廉。以上两个特点是被广大M家普遍赞同的。先说色彩,24-85也是出了名的有油润感的M家代表镜头之一。文章最初曾说过,M家镜头因其自身别具特色的镜头风格受人追捧,那么这风格究竟是什么?回溯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Minolta曾与Leica公司保持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关系,其间设计生产了不少品牌不同却结构相同的相机和镜头,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哈苏和富士。于是Minolta在手动时期铸立了色彩丰富和油润饱满的镜头风格,尤其是油润饱满这一点绝对是受德头的影响所致。24-85不但具有强烈鲜明的新M家特色,还似乎在对绿色的表现上有些敏感。我曾经用RDPIII和这只镜头拍摄过一张草原的照片,画面中的绿色部分异常鲜亮,为了证明这不是个体差异,我前后总共用过5只不同编号的24-85New,再次证明了我对其怀疑的可信性。这个镜头锐度较高,反差也比较大,有人认为这已经脱离了Minolta一贯的传统,对此看法我持保留意见。焦段实用自是不必再说,一般情况下这支镜头可以涉及风光和人像等一般拍摄需求。现在在要寻找全新的24-85New是不太容易了,但是二手依然可寻,且成色在95新以上的也不会超过2000元,对于大多数用家都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24-85New也有它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做工方面。该镜头变焦环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松脱,倒垂向下镜筒会自己滑伸出一段来;由于设计缺陷,在使用过几次以后镜筒的固定位置会出现摩擦痕迹,品相会下降;另外该镜头容易进灰。尽管如此,不妨碍其成为一个物美价廉的重要选择。

  再来看看70-210/4。引用枕梦庄主言:“该镜头是MD70-210/4的AF版本,而MD70-210/f4则和美能达为徕卡代工的Leitz 70-210mm f/4.0 Vario-Elmar-R血缘相同。” 从1974年开始,Leica与Minolta在开发为LeicaR系列配套使用的中焦至中长焦恒定光圈变焦镜头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Minolta共计为Leica设计和制造了四款变焦镜头,这项合作一直持续到了1996年才终止,而70-210/4则是其中之一。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这支镜头同其Leitz版本不相上下,因为首先Leitz版本虽与M同为9组12片,最近对焦距离同为1.1m设计,且在外观上也大致相同,但M的滤镜尺寸为55mm,而Leica为60mm,M为外置遮光罩,而Leica为内置,另外重量也不同,M为635g,Leica为720g。所以从Leitz到MD再到AF,已经并非同一物种了,但由于光学设计一样,还属同一渊源。AF70-210/4做工相当扎实,镜身除变焦环为硬塑料以外全部由金属制成,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觉。该镜头早期的遮光罩也是金属的,后来变为塑料材质。其实这一点是各有利弊。金属材质与镜头整体风格一致,但是放置不当容易在镜身上划出痕迹。塑料材质虽然不比从前,但如果遇到强烈外力撞击时,会自身破碎而减缓冲击达到保护镜头的作用。该镜头的优点是恒定光圈且色彩极其丰富,缺点是由于镀膜技术问题在逆光条件下容易见光死。这也是为什么推荐遮光罩不管有用没用都要罩上的原因。70-210/4在70-150mm段都是有相当高的成像质量的,170mm(因镜身无该焦段标识,故此为估算值)以后容易出现解析力略有下降的现象,毕竟变焦镜头不能做到各个焦段面面俱到。需要提的是,在210mm还有一个1:4放大的小微距功能,也算是增强了一定的趣味性。该镜头是内变焦,变焦时镜身长度不变;前组镜对焦,对焦时镜头前端会转动,如果使用偏振镜会造成不方便。该镜头由于是80年代的设计,在对焦能力上稍显不足,而且没有脚架环对于一只中长变焦镜头来说也还不够方便、专业。70-210/4的价格从最初的1500左右一直炒到了现在的2000以上,甚至有些品像较好的还达到了2500左右的高价。相对于自身低价高质已经失去了其最受人欢迎的意义了,但是作为M家的XXB,在上升到80-200甚至SSM之前,此镜头已经足够用户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了,甚至我个人建议,除非升级至G头,否则中长变焦的唯一选择就是70-210/4。

新标准配置24-105/3.5-4.5 (D) + 100-300/4.5-5.6 APO (D)


24-105/3.5-4.5(D)


100-300/4.5-5.6 APO (D)

  随着囊括了三项大奖的α7相机问世,Minolta还推出了几只D型镜头【注:新推出的D型镜头分别是AF 24-105/3.5-4.5(D),AF 100-300/4.5-5.6(D) APO,AF 85/1.4G(D),AF 100/2.8(D) Macro,AF 50/2.8(D) Macro.
】,其中就包括了后来被称为新标准配置的24-105/3.5-4.5 (D) + 100-300/4.5-5.6 APO (D),时间大概是2000年的9月,而前者的身份同时还是α7的配套镜头。

  作为24-85的替代品,24-105在最初的日子里还曾遭受过来自于广大用户的质疑。首先该镜头的规格是M家镜头组中从来没有过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只全新设计、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产品,究竟合格与否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来源。其次,这只镜头最初投放市场的价格在3000元以上,对于习惯了低价的M家用户,这意味着24-105被定位于中高端镜头,但从公布的参数上看和24-85差别不大,究竟是否物有所值还有待商议。再次,曾有谣言称此头风格脱离M家传统,导致追求镜头风格的广大用户裹足不前。但是,谣言不攻自破。到了02年,已经有很多的用户选择了24-105作为自己镜头阵营中的主力,这也为后两年二手市场的大量流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24-85相比,24-105的体积更加小巧,质量也有所减少,同时结构也简化到了11组12片,但是却用了3片非球面透镜以求获得更佳的成像,值得称赞的是,该镜头做工得到很大提升。从成像风格上来看,24-105完全继承了M家浓郁饱和的特点,并且分辨率和锐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果用来拍摄人像的话,磨皮则是必须的了。由于是α7的配套镜头,24-105还支持了Minolta最新的ADI闪光测量技术。ADI的全称是Advanced Distance Integration,翻译成中文是先进距离集成技术,其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不顾及背景或主体反射等因素,提供最佳的闪光量,这一技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形成ADI的条件有些苛刻,需要机身、镜头、闪灯三者同时支持才可使用,缺一不可。所以,这一点也成为后来M家对现在SONY生产的SAL镜头的主要疑问之一。在日常使用中,我个人觉得ADI对闪光的控制还是比传统TTL更有保障的,至少过曝或者欠曝的机率小多了。同24-85一样,该镜头也有一些小特点,那就是对蓝色表现过度。使用过24-105的朋友们都知道,用这只镜头通常可以省去在偏振镜上的投资,因为即使不用任何滤镜,拍出照片天空同样是那么湛蓝。这是一只具有将近4.4倍的高变焦比率镜头,高素质和便捷性以及对新技术的支持,低廉的价格却丝毫不马虎的做工,仅仅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就受到了相当多数量用户的追捧,难怪西平英生会在2000年的镜头年鉴里,在众多对手当中给予这支镜头5颗星的满分。

  但是,毕竟不属于最高端的G头,24-105还是有一些诟病的。首先在24端变形稍大,虽然不明显,但这一点比不过24-85;还有该镜头在广角端光圈全开情况下暗角明显,造成暗角的主要原因是遮光罩设计得不够好,我曾试验,在24mm@F3.5时,不使用滤镜和遮光罩,暗角尚难察觉,如果使用B+W Slim CPL则略有一些,使用普通CPL就更加明显,如果再戴上遮光罩,那风格就简直太LOMO了。所以,在实际使用当中,遮光罩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佩戴。还有一点是关于做工的,由于质量提高,变焦环不再向过去那样松松垮垮,但是如果镜头不小心受到外力撞击,在变焦过程中会发现中途有顿挫的感觉。我曾经特意问过Minolta的工作人员,他们对此解释为镜头受撞击后结构发生变化所致。虽然不妨碍使用,但遇到确实窝心。话说回来,有谁会拿着镜头到处磕磕碰碰呢?

  100-300/4.5-5.6 APO (D)之所以能跻身于新标准配置一席则是依靠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在Minolta的历史上,共有过5个版本的100-300,前两代和后三代只是在镜组结构和外观略有不同而已。我们现在遇到的,多是第四代和第五代。从第三代开始,100-300就使用了AD镜片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成为了APO镜头【注:作为APO产品,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低色散镜片,Minolta的称为AD,Canon的则是UD镜片,Nikon和Pentax称为ED镜片,Tamron是LD,Sigma是SLD和ELD,Tokina是SD。叫法不同,工艺材质不同,但是作用都是相同的】。AD是Abnormal Dispersion 特异色散的缩写。在异常色散玻璃镜片的帮助下,可以产生一种不规则弥散的效果,可以将半阶的失常校准过来。和辉煌的70-210/4相比,100-300/4.5-5.6 APO (D)的重量是大大的缩减了,即便是最重的版本也只有485g而已,同时焦段又延伸到了300mm,在便携性上是做足了文章。该镜头同时还是由9片光圈叶片构成的圆形光圈,这一点对于一个中长变焦头是再重要不过了。由于经过5代改进,D版的100-300已经在镜头做工上大有改进。最初的APO版本也会出现向24-85那样的镜筒松脱问题,但了这一代已经不见了踪影。在色彩方面,该镜头只能以鲜艳形容,毕竟和70-210/4不一样,不同时代的产品,镀膜和采用的镜片都是不同的。尽管如此,该镜头依旧保有新M家特色。该镜头的分辨率值得一提,在100mm段那真是相当的高,特别是将光圈缩小到F5.6的时候还非常锐利,用来拍摄人像真是出色,此外该镜头还有对焦存储按钮,通过机身设置,该按钮可以定义为焦点锁定或者是景深预览,在实际使用当中会感觉非常方便。由于追求便携性和性价比,该镜头牺牲了大光圈。但恰恰因为轻便,200mm焦段下该镜头还是能够手持来进行拍摄。我个人非常欣赏这支镜头,因为无论是人像还是风光,100-300/4.5-5.6 APO (D)都还基本可以胜任。这支镜头的评价也是比较高的,曾经在Photozone上有过各厂同规格镜头的评分,M家的100-300仅次于Carl-Zeiss T* 100-300mm/4.5-5.6而位居第二。

  但是,该镜头也是有不少毛病的。首先就是光圈不够大,这一点说明100-300不位居专业之列,只能屈居于一般镜头的行列当中。其次是在200mm以上成像发软,解析力在画面周边有下降,从整体看有负于APO的盛名,这说的是在各焦段使用最大光圈值的情况下,如果缩小到F8甚至F11,则另当别论。还有就是对焦能力还是不够强,有时候会出现拉风箱的情况。整体来看,100-300/4.5-5.6 APO (D)的特点就是以高机动便携性来获得较高的成像质量,如果不对其过分苛求,作为新标准配置中的一员还是有足够说服力的。

  不同于老的标准配置,新配置更突出了轻便的特点,同时延长了焦段覆盖范围,增加了对新技术的支持,严格了做工并且提升了成本。从二手上来看,新标准配置要比老配置多花费1000元左右,是否值得,就要看用家的价值观了。在经历过最初的高烧阶段,我个人不再看重那些傻大黑粗的专业器材,相反的,小巧轻便和隐蔽性成为了我选择器材的重要参考点之一。如果让我重新入M家门,我会更多的考虑新标准配置。

关于KM28-75/2.8D和腾龙A09


KM28-75/2.8D


腾龙A09 SP AF 28-75/2.8 XR Di LD Aspherical [IF] Macro

  随α7D一同发布的还有两只FF的新镜头,一只是17-35/2.8-4D,另一个是28-75/2.8D。这两只镜头同样可以在胶片机上使用。此举意在打消广大用户对KM在合并后传出的种种谣言和不信任,同时也是为了也显示公司高层对全幅DSLR为最终发展方向的认同,另外还旨在缓解17-35G和28-70G因年代久远购买困难而造成的中高端镜头青黄不接。

  腾龙公司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具备镜头设计和制造能力的厂商。该公司的前身是与二战后建立的泰成光学机械制作所,最初的业务是加工照相机和望远镜镜片,57年时在世界上最先开发单反照相机镜头接口交换方式“ T” 接口;61年开始量产普及型望远变焦镜头95-205/F6.3,并且开创了业界变焦镜头普及之先河;79年开发了著名的SP系列镜头;从90年代开始,该公司研发的一些镜头屡屡在世界上获奖,如众所周知的35-105,28-200,SP90,以及最新的A09等等。可以这么说,腾龙在对特色镜头的设计上很有一套。

  代号A09的腾龙SP AF 28-75/2.8 XR Di LD Aspherical [IF] Macro发布于02年的9月,在次年8月就获得了03-04年度EISA 欧洲镜头年度奖。截至该镜头发布时日,A09是世界上同类镜头中最小最轻的镜头,采用XR(高折射)镜片,装备有LD和复合非球面镜片,采用IF设计,最近对焦距离达0.33m,所以具备有很强的微距拍摄能力。该产品运用了腾龙多年来积累的XR(高折射率光学设计技术),使A09的体积大大缩小,其滤色镜口径仅仅为67mm,远远小于目前同类产品的72/77mm口径。这不仅代表了腾龙在光学方面的成就,对摄影爱好者来说还能得到更好的影像质量。该镜头具有更好的分辨率、更出色的渐晕控制、更大的像场范围及更小的畸变。当然和各家原厂F2.8镜头相比,A09差得还很远,但是作为副厂镜头,作为售价为3000元的低价镜头,其素质已经相当不错了。SP系列镜头一向在用料上猛下功夫,A09的结构为14组16片,其中使用了3片LD镜片,4片非球面镜片,2片XR镜片,这一点在KM 28-75/2.8D也继承了下来,暂且不表。不过腾龙的镜头个体差异比较大,我用时比较长的是T24-135和A09,并不是每一只镜头都让我满意。整体来说,腾龙镜头出片颜色发暖泛黄;锐度较高风格靠近Nikkor镜头;各焦段都存在这轻微的变形,一些超广角镜头尤为厉害;最大光圈开放时成像发肉;做工质量一般,用料相对不足。毕竟价格摆在面前,用一只廉价标变的钱买一只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你不能对他期望过多。

  KM 28-75/2.8D是由腾龙设计并生产的一只镜头,也就是说该镜头为OEM产品。在镜头生产领域里的OEM是怎么回事?我提出生产要求,控制生产质量,你负责生产,最终的合格产品贴上我的标签就叫OEM。因此,KM 28-75/2.8D和A09属于同宗不同姓产品。不仅如此,在其他的一些方面也有些不同。首先是外观不同,KM 28-75/2.8D的变/对焦环采用了M家一贯的细斜纹胶皮,同时还取消了原来在A09上的变焦锁定开关;其次,该镜头将在A09设计中的3片LD镜片换成了AD镜片,取消了XR镜片,但是结构并没有改变;镀膜技术采用KM自身规格;虽然二者同为7片光圈叶片,但是KM 28-75/2.8D是圆形的,这一点在日后使用中证实只是光圈形状趋近于圆形而已。

  该镜头不同于以往M家镜头,在镜身上没有对焦标尺窗;口径也上升到了67mm,硕大的莲花型遮光罩佩戴时看在旁人眼里感觉很专业;由于支持ADI,触点增多到8个;内对焦方式,AF工作时镜头不旋转,使用偏振镜更方便;最近对焦距离缩小到0.33米,光圈范围从2.8至32。由于非M血缘,自然也就无法继承其一贯的镜头风格。不同于老镜头,锐利、色彩清淡(由于更换为KM的镜片和镀膜技术)成了他最传统用户所不屑的原因。在台湾MFC上曾经有人作过24-85/24-105、28-70G和28-75D的比较,试验结果证明,在分辨率上,该镜头和G头的距离又缩小了不少。最大光圈时在画面边角容易出现紊乱,但是现在用在APS-DSLR上,恰恰可以忽略这个问题。长焦段解析力下降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该镜头在50mm时成像最佳,数码上近似于75mm的画幅,实际使用中应当注意。由于是恒定大光圈,该镜头很适合日常的一些抓拍。日本摄影师西川和久曾经用α7D和28-75D拍过一系列的人像宣传照,令我印象颇深。所以,如果用户主要使用的是DSLR,相对于两套标准配置,我更推荐的是这支混血镜头,廉价恒定大光圈,谁能不喜欢?

值得一玩的28-85/3.5-4.5和28-135/4-4.5

28-85/3.5-4.5 28-135/4-4.5

  28-85/3.5-4.5和28-135/4-4.5是随同α7000一同出来的镜头,时至今日,Minolta的胶片机都已历经5代,而他们还会受到推荐,其优秀程度可见一斑。这两只镜头在两三年前的价格决不会超过1500元,现在即使涨价,也不会高于2000元,作为M家发烧友,这两颗著名的镜头如果没有玩过的确遗憾。

  先说28-85/3.5-4.5。该镜头在MD时期曾有过同结构的手动版本,MD28-85是八十年代初的产品,配合经典的XD7上市,该镜头在各个焦段的锐利与色彩还原都直指定焦,所以没有过几年,Minolta干脆就推出了它的AF版本。该镜头质量较大,重达490g,尺寸也不小,85mm端镜头长度85.5mm,28mm端镜头长度增加到110mm,不是很利于携带;常规情况下,最近对焦距离是0.8米,在使用微距功能时可以缩短到0.25米;92年的时候随Maxxum 5Xi发布了该镜头的New版,除了外观以外设计没有任何改变;旧版的对焦行程较长,至少超过90°,大概在110到120°左右,不过新版则短了不少,也就是说,旧版的手动对焦感觉更好一些。同其手动版本一样,成像锐利和色彩还原真实丰富是其招牌特点;对待眩光时候能力一般,与MD版有所减弱;原配的遮光罩非常小,实际使用时几乎起不到作用;光圈全开时候,会有淡淡的暗角;分辨率不是太高;对焦性能在当时属于比较突出的,现在看来实有不足;在广角端有微距功能,虽然不能和正规的微距镜头相比,但是如果使用得当,28mm视角和一定程度的背景虚化拍出来的片子还是很有意思的;由于并非是圆形光圈,在缩到F6.3的时候,可以发现点光源的虚化呈7边形状。

  这只镜头我最初购买时的想法就是为了体验M家的色彩特点,同时也是因为价格极其的便宜,我花了900元买了一只95新的,在使用了一个月以后出掉了。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因为我看上了另一只更好的镜头——28-135/4-4.5。

  28-135/4-4.5是M家第一只一镜走天下的高比率变焦头,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驴头。从当时来看,将近5倍变焦、光圈近乎于恒定、1:4微距放大的镜头实在是太稀有了,所以价格曾经一度高达天价。更重要的,还有传言该镜头具有Leica血缘!在核查资料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发现Leica有同规格的镜头,不知道这个说法来源于何处,但是根据在镜头测试网站Photodo的评测结果,该镜头仅比28-70/2.8G低0.1分。为什么评价这么高呢?因为其设计和光学素质在当时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非常优秀的。Minolta 28-135mm F4-4.5变焦镜头是世界上第一颗使用后对焦系统的变焦镜头,这样有三个设计上的优点(在当时):比较快的对焦速度,由于需要移动的镜片数量倍数大幅度的减少了;比较小的体积跟重量;比较短的最近对焦距离。这颗镜头总共只有一个版本而已,从定位上看,应该是接近后来的28-70/2.8G的等级了。该镜头采用13组16片设计,全部为光学玻璃镜片,质量高达750g,最长伸出距离154mm,72mm的口径。从外观上来看,和今后镜头不太相同的是,对焦环在变焦环以内、靠近镜头接口的位置,窄小不说,对焦的时候对焦环会跟着转动,所以MF实在是不舒服。28-135/4-4.5的微距功能不错,其焦外虚化能力高于28-85;色彩方面是真正的靠近Leica风格,细腻真实,丰富但不夸张,比其他老头要好不少;锐度高,解析力高,尤其是对暗部细节的表现能力惊人;正是因为全部使用玻璃镜片,所以更容易产生晕光,而且此头基本为二手,原配遮光罩相当不好找,建议用家去器材市场寻找国产通用遮光罩佩戴使用。该镜头微距状态只能用手动,这时变焦环变成对焦环,正常情况下的变焦环不能使用,微距只能在广角端使用,微距状态和正常状态通过一个蓝色的按钮实现转换,该按钮具有微距锁定功能,必须按住它转动镜身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另外广角和长焦端变形较大。

  以现在的标准来看,28-135/4-4.5的最大缺点就是沉重和最近对焦距离的略施,另外焦段也不够吸引人了。但是如果纯粹是为了追求成像质量的话,该镜头仍旧有很强的竞争力。周围不少朋友都和我一样,慕名收入了这颗传奇镜头,对它爱恨交加。客观的讲,上述那些缺陷在熟悉镜头性能后,有不少都是可以克服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希望重新收购一只28-135/4-4.5作为收藏,但会时不时的拿出来拍拍片子,尤其是要配胶片机使用。

扫街利器24-50/4和35-70/4

24-50/4 35-70/4

  M家镜头中有个著名的F4组合,分别是24-50/4,35-70/4,70-210/4,后来为了凑数有人把前面提到的28-135/4-4.5也算了进来,下面来介绍一下家族中的另外两位。

  Minolta在α7000发布之后又在1年多的时间内连续推出了面对专业市场的α9000和低端市场的α5000,形成了高中低三档互补的市场结构,同时也形成了其第一代AF单反机的框架并沿用至今。为了在下一代机身α7000i上市之前稳固住现有的市场,Minolta在87年推出了一系列的镜头来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像28/2,35/1.4,35/2,85/1.4,100/2,200/2.8,80-200/2.8都是这一时期诞生的。为了满足在广角端的不足,24-50/4应运而生。该镜头也是有新旧两个版本,New版的具体上市时间应该是在88-93年之间,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可供查询,通常人们所说的都是旧版的24-50/4。这只镜头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手动时期有过11组13片、72mm口径的MD24-50/4,而今变化成为7组7片、55mm口径,仅仅重达285g的小家伙。没有资料显示二者有直接联系,但是有不少人坚持AF版是从上一代改进而来的观点,对此我表示怀疑。

  在长时间使用标准配置后,我逐渐发现了自己习惯的焦段在于24到50mm,而其中最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如下:50mm、35mm、24mm、28mm,拍摄内容多为扫街,所以本着试试的心态,我和一名色友交换了镜头,用24-85New换来了24-50/4,后来通过了解得知,该镜头的价格也确实和24-85不相上下。这个镜头初拿到手,我感觉变焦环有些松旷,后来发现这是普遍现象,毕竟年代久远,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遮光罩是圆形捏夹式的;镜身长度在60到70mm之间,相当于24-105的最小收合状态的长度,相当小巧;把镜头装配到α7上,感觉对焦速度挺快的,可能是由于广角镜头行程短同时α7的对焦模块先进的原因。该镜头在24mm端有轻微的桶形畸变,而50mm端又有一些枕形畸变,并且面对稍微强烈一些的逆光就容易出现光斑,由于不是圆形光圈,面对点光源的时候呈现出不自然的七边形。不过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重要的,所以看重它,就是因为价格、焦段和色彩。该镜头色彩鲜亮明快,不像其他镜头那样浓重,在拍摄蓝天的时候你会发现最终并没有那么蓝,而拍摄MM的时候又能把皮肤拍的白皙一些,真是很有意思。该镜头锐度可以,分辨率也还不错,我曾经用它放大过一张12寸的照片,感觉24-50/4是能够应付的。

  这只镜头我用了大概2个月,感觉是比较满意的:便宜的价格(成色好的不超过1500)、恒定F4光圈、个人最适用的焦段、体积小巧重量不大、色彩别有一番风味。上述原因成为了我向其他朋友推荐的重要根据,常有人说摄影烧钱,依我看,穷人也有穷人的玩法,谁说花钱多镜头才好?我看24-50/4就不错。

  发烧的过程是没有尽头的,随便一个借口都能让人作出非理性的决定。在24-50/4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又不满足了,24mm对我来说太广,需要距离拍摄对象很近才能保证主体在画幅中的比例,而且35mm以下我使用的还是少(主要原因是我对广角无力控制),若是有一只焦距范围更小的变焦镜头,那就更好了。可怕的是Minolta还真有一只符合我要求的35-70/4,而且价格还极其便宜,我买了只成色在95新左右的才花了不到400元。

  35-70/4是Minolta第一支大量生产的采用复合非球面镜片的镜头,材料是光学树脂,在当时来可以说是独特的镜头生产技术制造出了这颗特殊的新镜头。在历史上M家有多只35-70焦段的镜头,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MD Rokkor-X 35-70/3.5,而原因还是因为著名的Leica血缘。Minolta为Leica公司设计并制造了Leitz 35-70mm f/3.5 VARIO-Elmar-R,这支镜头从设计、光学到机械制造都是在美能达的大阪工厂完成的,后来的35-70mm/f4 VARIO-Elmar-R的光学部分由Minolta制造而机械部分由Leica在德国制造。MF时期Minolta在该焦段有4只镜头,但是和Leica同型号的只有上面提到那一只同为7组8片的光学设计;AF时代该焦段有3只,但是后两只都是浮动光圈,属于另立门户这里姑且不提。35-70/4为6组6片结构,前组镜第二枚为复合非球面镜片,最近对焦距离1米,光圈叶片7片,49mm的口径,70mm焦段时具有1:4的微距放大功能(在开启Macro开关以后变焦环还能转动一段,此时为手动对焦),重量只有255g。该镜头体积虽然非常小巧,但是在35mm时镜头却伸出很多达到了70mm。从实拍来看,色彩比较轻快但不失丰富,整体风格有些发暖偏黄,但冷色调也表现得恰到好处,我个人认为是镀膜老化导致的个体差异;分辨率高但是并不是十分的锐利;各焦段都有变形,35mm最大;对待逆光的时候紫边比较明显;焦外成像非常不错;对焦速度一般。为了进一步追求机动性,我为这只镜头配备的机身α5,而这套配置我用了将近1年。选择这只镜头的目的性很明确:极其便宜、体积微小、成像不错,趣味性高。纯粹的从光学素质上来看,35-70/4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变形和对焦距离,而其焦段设计在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属鸡肋,但是若论性价比,很少有镜头能出其右。

  选择以上两只F4镜头是需要反复衡量的。如果你的拍摄习惯是追求135SLR的机动性和隐蔽性,那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你希望花极少的代价来玩耍一下具有M家特色的恒定光圈头,那也是可以考虑的;除此以外并不建议用户考虑。扫街利器,玩玩即可。

廉价超广角20-35/3.5-4.5和KM17-35/2.8-4D


20-35/3.5-4.5


KM17-35/2.8-4D

  自从被某位朋友的17-35G毒翻了以后,超广角镜头就一直是我的心病。查阅资料发现M家只有两只焦段在24mm以下的变焦镜头,分别是20-35/3.5-4.5和KM 17-35/2.8-4D。前者出现的年代不得而知,拥有的人更是少只有少;后者是腾龙OEM产品,严格的说不是M家嫡系。一直以来我是死硬的胶片派,非常看重所谓的风格问题,所以本能的对后者产生排斥,心想即使无力上G,也要弄一个20-35玩玩。无独有偶,某日一位商家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那里碰巧有这两只超广角镜头,问问有没有兴趣来对比一下。我二话不说就杀将过去。

  从外观上看,20-35要比17-35D略小一些,质量也清了不少;前者是72mm口径,后者是77mm口径,同为超广角镜头,以后配滤镜肯定要破费不少;20-35虽然目前为止只有过一个版本,但是外观设计采用的是New版的风格,17-35D则和28-75D风格类似,明显的银圈标志且没有标尺窗。通过查阅资料得知,20-35为11组13片设计,内部只有一片非球面透镜负责校正画面效果,8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为0.5米。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M家镜头中光圈叶片的数量通常不是7片就是9片,很少有8片的,曾经有文章说过,小光圈时衍射光斑与光圈叶片的关系。偶数叶片有放射状光斑,效果不如奇数叶片的镜头。可能圆形光圈不会有这个问题,但除非叶片很多,小光圈光孔很难保持圆形。所以很多镜头光圈叶片数都是奇数!M家镜头一般能保证最大光圈下两档是圆形的。17-35D采用11组14片设计,采用了1片AD镜片和3片非球面镜片;7片光圈叶片,同样是趋近于圆形;最近对焦距离0.3米。该镜头同样源自于腾龙的同规格镜头A05,二者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外观、镜片材质和镀膜,其他一样。

  通过胶片和数码的实拍来看,两镜头表现如下:20-35分辨率较高,锐度适中,色彩饱和,成像风格和24-85非常接近,但看着有种发闷的感觉,在最广的20mm端变形比较严重,光圈全开有暗角,收缩到F5.6时基本消除,逆光表现不佳,容易出现光斑和紫边。17-35D在17mm端有明显的桶型畸变,24mm以后表现不错;锐度相当高,分辨率也很高,色彩鲜艳但是干涩,整体感觉明显偏暖(至此我怀疑KM对这两只D头的镀膜和镜片材质究竟是如何控制的,是仅仅改用了镜片的不同称谓还是真正作了改动),逆光表现也不能令人满意,不过在最大光圈时镜头的解析力和对背景的虚化效果还是让人满意,在收缩到F4时暗角基本消失,该镜头在拍摄时不宜佩带UV(B+W除外)。

  经过短暂的体验,我个人对这两只镜头感觉有些无奈。20-35作为M的传统产品,色彩特点不突出,光学素质不过硬,焦段不占任何优势,从其定位来看属于17-35G时代的低端且唯一选择;17-35D虽然从焦段和价格上来看比较讨好,但是受到非全副得限制优势被抹煞,用在胶片机上又完全体现不出原厂镜头的风格特点来。所以,除非必要,并不建议用家选择其中的任意一款产品。我的建议是,用户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选择17-35G或者是20定焦。

其他的镜头

  M家还有一些镜头,虽不出名,但时不时会被关注,在这里尽量用一两句话点评一下吧。

  KM 11-18/4.5-5.6(D):非全副上实现17mm广角,成像一般价格贵,有需要再买。

  28-105/3.5-4.5 New:晴天表现不错,其他情况就不怎么样了。

  35-105/3.5-4.5:色彩好焦段差,不是收藏别碰它。

  70-210其他版本:与恒定F4版本特点差不多,但是缺乏色彩优势。

  100-200/4.5:携带方便色彩好,机械性能跟不上,作为中长变焦镜头很吃亏。

常规α定焦镜头——50mm标准镜头,诚实的眼睛

50/1.7
50/1.4

  将标准镜头形容成人的眼睛是对其最恰如其分的比喻,因为其所提供的视角约45°,和人一只眼睛的视角大致相当。换句话说,人们观看一个场景时候所能清晰看到的区域与标准镜头所得到的大致上是一样的。标准镜头的定义是:焦距值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之为标准镜头。对于135画幅而言,画面是24 x 36,其对角线长度为43mm,所以135画幅的标准镜头焦距应该是43mm,据我所知,AF系统中似乎只有P家三公主之一SMC FA 43/1.9 Limited能够完全符合这个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焦距为40-60mm的镜头都属于标准镜头范围。此外,在变焦镜头普及之前,大部分单反相机都是搭配50mm镜头一起销售,也因此成为标准镜头的由来。一般来讲标准镜头的体积较小,但是光圈却很大,售价也还算便宜。

  现代标准镜头结构一般都是Planar设计。Planar结构是Paul Rudolph 博士于1896年在Zeiss设计出来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第一款能够在大光圈时提供无像散的像场且能对球面像差做高度矫正的设计。如果要继续往下说,对于镜头结构的介绍需要很大篇幅,这里不打算多说,但是有些知识确实需要了解,比如高斯与双高斯结构(Gauss&Double Gauss)等。这里给出一些链接,希望大家在阅读下面内容之前能够先大概了解一下。

  Biogon、Hologon、Planar、Sonar的说明:
http://www.xitek.com/info/showarticle.php?id=909

高斯与双高斯设计的起源:
http://www.leicafanclub.org/institute/whatisdoublegauss.htm

大画幅镜头的结构性能和选择: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22313

  早在MF时期,Minolta就有45、50、53、55、58焦段不知道多少代版本的标准镜头,而在AF阶段,只留下了50/1.4和50/1.7两种规格,而这两颗镜头分别都有Old和New两个版本。

  先来说说50/1.7,该镜头在1985年随α7000推出,采用6片5组设计,7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0.45米,49mm的口径,仅仅重185g,全金属镜身。该镜头遮光罩是内置的,需要的时候从前面提拉出来即可;50/1.7 New是前者的改进版,1990年随α8000i共同发布,由于采用了工程塑料作为材质,质量减轻到了170g,据说其内置遮光罩还作了改进,在提拉出来之后还能够顺时针拧动一段,以保持固定姿态,由于我在仅有的一次使用50/1.7New的时候没有用到该功能,所以并不能确定。如果从光圈级数上来把50/1.7Old定位成为低端标头的话,那可就太冤枉了。该镜头是我用过的α系统中少有的油润的一只,风格与28-135极其接近,非常有Leica味道,但是50/1.7New虽然色彩上保持前座的鲜亮明快的特点之外,却失去了至关重要的低调、内敛的韵味,我想可能是由于生产年代不同而导致的镀膜成分和氧化程度不同的原因吧,这一点非常可惜。该镜头色调有些偏暖,在弱光环境下拍出来的片子,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酒红色味道。50/1.7在光圈全开时候比较肉,需要缩小到至少F2.8才能够保持优秀的成像。该镜头解析力虽然没有1.4版本高,但也表现相当不错,无论是高低反差的情况下,中心和边缘成像的差别都不大,和其他135系统的中速标头比名列前茅。

  50/1.4作为高速标头和1.7版本同时发布,但是直到1998年α9发布,New版才诞生,也就是说Old版本一枝独秀撑了13年。现在索尼又发布了SAL50/1.4,设计参数没变,只不过外观发生变化,从New版的斜纹对焦环变成了塑料对焦环,同时触点从5个增加到了8个,支持了ADI技术。50/1.4新旧两个版本变化比较大,Old版本是金属结构,7片6组设计,7片光圈叶片,49mm口径,内置提拉式圆形遮光罩;New版的不同之处是镜身材质采用工程塑料,7片圆形光圈叶片,55mm口径,外置卡口式圆形遮光罩。二者质量却都为235g,直到SAL版本依旧如此。从体积上看,Old比New版略大一点点。成像反面,50/1.4Old并不比50/1.7占多少优势,除了光圈更大速度更快以外,色彩特点虽鲜艳但不突出,相反还有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另外光圈全开后散景严重,为追求较高的解析力需要缩小到F2.8以后方可。50/1.4New则完全不同,该镜头由于采用全新的镀膜工艺,色彩较之更明亮。成像锐利,层次丰富,分辨率高。在改进为圆形光圈设计以后,大幅度改进了原先的散景严重现象,在F1.4时锐度略低,边缘分辨率和中心区域比有肉眼可查分别,但是仅仅缩小到F2时就有明显改善,F2.8-5.6时表现较好,而F5.6-8时则相当出色。该镜头的特点是油润中略带一点黄,非常像Voighlander 35/1.2 Nokton风格。

  四只标准镜头的主要差别在色彩上,我个人最推荐的是50/1.7Old和50/1.4New,因为色彩风格最突出,而二者取舍也就看使用者的机缘和财力了。作为首选,当然要考虑F1.4版本,毕竟现在在市场上能够轻松买到且具有更高的速度,但是1.7Old版本的二手价格也不算很贵,500元左右就能买到一只成色不错的,如果经济允许,不妨也买来一只共同感受一下。

后记

  在完成初稿后征求了几位M家资深的意见,他们分别是gaoyuan 、oliverjiang、都督、骆驼响子。这些朋友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中肯的意见,在此表示深深感谢。文章中的一些看法他们并不是全部赞同,尤其是对于是否推荐用户使用T头和在M家风格归类划分的问题上争议最多,经过多次探讨之后我还是决定维持我个人最初的看法:在以数码地位越来越重的时代,对于常规中低端镜头还是坚持素质为主风格为辅的原则,尽可能的扩大可选择层面来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对于执著追求风格的用户,则要向他们推荐G系列镜头,自然也就不在本文虽限定的范畴之内了。至于各位朋友是否认同,欢迎探讨。

  本人进入M家时间不长,今日斗胆评述,一是依靠朋友在物质上的支持,另一则是凭借他大家对我在知识上的谆谆教导和指引。曾经M家学习风气甚浓,众人热情探讨互相尊重,希望此文也能带来谦虚好学和谐的气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几款美能达镜头基本质素简评
Minolta AF 28-135mm F4-4.5镜头
烧钱必读! 西平英生眼中的满分AF镜头
西平英生的满分AF镜头
不做牛头梦 9支买的起的中长变焦镜
平民长焦炮 尼康适马腾龙70-300mm对比评测-蜂鸟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