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新读史

2019-03-07

关注

文:向尚瞰(读史专栏作者)

在古代,中国称“礼仪之邦”,流传着许多谦和礼让的故事。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孙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儿子。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四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孔融七岁的时候,一日,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几个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

轮到孔融,却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既让哥哥,又让弟弟,这个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要懂得谦让的好例子。

还有一个更感人的礼让的故事。安徽的桐城,有一条巷子特别出名,人们总爱讲起这条巷子的来历: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完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是说,家书只是为了一堵墙,你再让对方三尺又有多大损失呢?你看,雄伟的万里长城今天依然巍然人间,但是当年建造它的秦始皇却早已不在人世了。

其实,这首诗就是劝告他的家人,不要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身外之物,又何必争来争去呢?张家人看罢来信,深深领会到张英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立即让出三尺地来。

邻居看张家礼让三尺,也随即退后三尺。两家不仅化解了纠纷,还为过路的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大大方便了百姓。如今,这六尺巷已成为了我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谦和礼让不仅是一种美德,一种胸怀,一种豁达,一种无私的体现,而且更是一种境界。

做人境界的高低,常常会体现在你处理人际关系的不同方式、方法上。有的人善于化解矛盾,有的人则往往会激化矛盾,其分界岭往往就在是否懂得谦和礼让上。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同在一个学校学习,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或同在一个地方生活,难免会有矛盾发生。而引发矛盾最多的原因,其焦点往往是利益关系的冲突。

其实,我们深省一下,人生短短几十年,相逢与相处都是一种缘分,很不容易。我们相互谦和一点,彼此礼让三分,你,我,他,大家相互都留下一个好印象,留下一个好口碑,多好!须知,一切金钱利益都是身外之物,过眼云烟,只有活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良好口碑,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孔融让梨,一只梨的大小,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三尺宅基地,利益虽然大一点,但比起和睦的邻里关系,也算不了什么,能有张英的胸怀,也很不容易。做人要达到一种境界,首先是道德修养的问题。它涉及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误会或争论,这很正常,关键是当事双方都应该学会克制自己,保持谦和、礼让。

你谦让了对方,并非表明你不行或你无理,而是表现出了你的一种气度,一种情操,从而也折射出你做人的高尚境界。反过来,你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动辄对别人恶语相加,拳脚相向,这恰恰暴露出你做人的境界的低俗。

一个人越是知识渊博、才华出众、成就非凡,他的视觉往往就越高,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越能谦让他人。谦和礼让,是谦虚、包容的表现,也是对对方的一种理解与尊重。

宋代学者林逋说过:“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这是一句很能启发我们要懂得谦和礼让的话。在人际交往中,谦让能扩展人的视野,拓宽人生之路。我们做人要朝着“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吃人亏,勿使人吃我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我气”的方向努力,这样你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谦和礼让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红诗词|千里修书只为墙
人生应该拥有一颗谦让之心
礼让佳话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让他三尺子又何妨”,大学士靠这首诗解决一个官司,成一处名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