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健脾胃

健脾胃

1、按摩足三里可健脾

足三里穴位于我们的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筋间之处。按摩的具体方法是: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些。

2、叩齿是最有效的“健脾经”

  唾液,被古人称为“金津玉液”,有“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的谚语,认为口中津液充盈,能养颜保健。可以经常咽自己的口水.据说甘蔗和哈密瓜可以生津.

  唾液里含有消化酶,可治疗各种脾胃病。而牙齿和唾液对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即对脾胃有极大作用。

  健脾胃,要保持牙齿功能正常和正常分泌唾液。具体做法是摒除杂念,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击。

咽唾液的方法是,晨起漱口之后,宁神闭口,先叩齿36次,然后咬紧牙齿,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搅动,不拘次数,待以津液满口后,再分次缓缓咽下即可。(虽然有点恶心,先试一试)

3动动脚趾健脾胃方法 

每天抽时间或闲暇时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站立时用脚趾练习抓地,均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4.食疗

健脾益气的中药很多,常用的有人参、党参、白术、山药、大枣、茯苓、薏苡仁、莲米、芡实等。民间认为,脾虚气弱者,药补不如食补,而且,有大量的药膳配方散寸与民间,其中,大多是食、药两用的原料,如:糯米、黄花菜、蕈类、鸡、鹌鹑、羊奶、葱、蒜、豆豉等,按照中华饮食制作方法,调配出药膳,用来健脾益气比如有名的参枣米饭、益脾饼、山药饼、茯苓包子、山药面、大枣粥、红枣炖兔肉等,都是具有 健脾益气功能的药膳。
  下面介绍几款常用的健脾益气药膳。

益脾糕:
  备料:红枣,干姜,鸡内金(俗称鸡盒皮),面粉,白糖,发面适量。
  制作:干姜、红枣、鸡内金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其中,红枣也可去核、去皮后揉入面团。
  面粉、白糖、酵母放入盆内,加药汁,清水适量,揉成面团。待面团发酵后,做成糕坯。
  将糕坯上笼用武火蒸15分钟至20分钟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

羊肉萝卜汤:
  备料:羊肉,萝卜,苹果,碗豆,香菜、胡椒粉、盐、醋各少许。
  制作:羊肉洗净,切成半寸见方的肉块,香菜洗净切成段待用。
  羊肉、碗豆、苹果、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一小时,再放萝卜块煮熟,放盐,芜荽即成。用醋蘸食。

胡椒猪肚:
  备料:白胡椒,猪肚。
  制作:将胡椒研碎,放入洗净的猪肚内,并在猪肚内装入少量水,然后用线扎紧,放砂锅内小火炖至烂熟,加精盐、香料调味后食用。每2天服1次,连服5次。

鲫鱼糯米粥:
  将鲫鱼去肠杂后与糯米同煮粥,早晚食用,有健脾益气之功效。

三味健脾养肾粥

配料:白术15克,首乌10克,枸杞子20克,白米250克。

做法:白术和首乌入锅煮,经一段时间后捞出,将其汤与枸杞子、大米一起熬至入味。

功效:健脾补肾,强壮肌肉。白术易补气健脾,首乌可补肾、补血、养脑、乌发、安神,枸杞子能养血补肾。在增加蛋白质前饮用,有利于营养物质更好吸收。


5.中医温灸

温灸又叫艾灸,属于针灸大范围的一种。中医认为,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夏天来了,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耐热度也随之提高,此时实施温灸比较方便且不容易被烫伤,并且,中医上历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用温灸疗法调节体内阳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温灸治病养生5

暖胃健脾: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用艾条灸足三里穴5-10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取穴时,屈膝或平卧位,将四指并拢横量,在外膝眼直下方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取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灸疗可改善胃痛、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治疗胃病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施灸23个月;保健养生可每周1-2次。

补肾固元:用艾条灸关元穴5-10分钟,或用艾罐灸30-40分钟。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指下缘处取穴。长期施灸有理气和血、补肾固元之功效,能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及妇科疾病。

治疗疾病隔日1次,连续施灸1个月;保健养生可于每年夏秋之际施灸一次。

止咳:用艾条温和灸肺俞穴20-30分钟。该穴位于背部,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灸疗该穴可改善气喘、咳嗽、鼻塞等症状,对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每天1-2次,7-10天为一疗程。

治疗偏头痛:用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列缺穴5-10分钟。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位于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灸疗可改善落枕疼痛和偏头痛,预防颈椎病,对感冒咳嗽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定神安眠:临睡前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上床仰卧,由他人将清艾条点燃,对准足底涌泉穴施行温和灸,双足每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温灸4个基本施法

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治疗或保健的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左右,进行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位熏灸,距离皮肤3厘米,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在此距离做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以局部潮红为度。

间接灸:施灸时,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生姜、蒜片、食盐、附子等物隔离,可以增强功效和减少刺激。生姜、附子可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

艾罐灸:把艾叶磨碎了之后做成艾绒,装进带小孔金属罐子里,点燃艾叶,把罐子装入小布袋,再包一层毛巾,然后放在穴位上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发热为宜。

推荐4个养生穴位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

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此段节选自《上海家庭报》,作者/伊诗)

温灸9个注意事项

1 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 温灸后,不要立即冷水洗手或洗澡;

3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4 要循序渐进,初次施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

5 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晕灸症状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6 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7 空腹及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8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9 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

 

6. 薰脐炉,脐疗法的主要用具。
  功效:脐疗借助艾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的作用下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可以调整机体,增强抵抗力。脐疗在妇科方面功效不凡,对常见的月经病、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可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较之传统的脐疗仪,新式薰脐炉具有不少优点:如自动控制温度;自动控制时间;自动控制燃烧时烟雾;自动控制艾绒条熄灭;燃烧时不掉灰渣;密封室设计,使用安全。
  脐是人体的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吐纳呼吸之门。经络与脏腑发生病变时,必然与脐有极其密切的病理关系。古人早就有通过在脐部用药,达到温经活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健脾胃,一切的根本
痰湿体质难调理?温补脾胃、健脾祛湿是重点!
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了!真替你们担心。。。
脾胃好不好,看嘴就知道!艾灸四穴,健脾养胃,效果特棒!
既能补气,又能补脾,还能除湿,一个中成药解决三个问题
温灸(艾灸)治感冒、咳嗽、痔疮、颈椎综合症、胃痛、腹痛、便秘、失眠、贫血、痛经、月经不调、落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