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河南中考历史应对策略之一


一、历史中考考什么?

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命题方向),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初中生应当掌握和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参照省教研室编写《中招学业评价说明与检测》(说明检测上)。 有些内容如空想社会主义、中共八大、中共十四大、雷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等教材上没有涉及,但说明检测上有,也属于考试内容。

二、历史中考如何考?

(一)、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开卷考试,笔试答题,学生可自带参考资料。

2、试题内容及比例:中国史部分(包括古代史的部分内容、近代史、现代史)约60%;世界史部分(包括古代史的部分内容、近代史、现代史)约40%

3、试题题型、题量、分值:选择20个,20分;非选择题5个,30分。试题难度比例值适当,容易、稍难、中难之比约为442,难度系数约为0.6左右。

4、考试时间:50分钟,整卷阅读量:约3500(含题干及提示语)。(时间短,题量大,没有较高的能力和强化训练很难完成)。

5开卷考试闭卷做。先熟后生。时间安排:选择题20个题,答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原则上闭卷。非选择题控制在25分钟以内,剩余时间10检查答案,查资料确认。查找时,一按顺序,二按核心词。

(二)、试题特征

1、基础性(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基本概念、注重理解)

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罗斯福等中外名人的事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建设成就,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科技发展、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近代以来英、美、日、俄等国家的发展历程等内容,几乎每年都要涉及到。有些试题材料比较复杂,但选项考察的是基础知识。要注重隐性知识的梳理和挖掘。20个选择题,只有3—4个比较难。要注重教材的阅读:读教材目录、正文、小字、图片和图表、关键词、结论。

2、综合性(历史线索、历史主题、宏观微观、历史网络)

小专题是中考历史命题的最基本形式,因为受中考分值所限,每题仅仅57分,每一问仅13分。纵览近几年河南中招历史非选择题,几乎每一道题都是一个小专题。选题角度独特,问题设计新颖,切入点小,综合性强,在有限的时间和试题容量中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开卷考试注重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整体理解、有机整合和迁移运用,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整合,一节课围绕一个小专题复习并配以适当的练习,学生的综合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如:中国近代国共合作、欧美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等等。

备考时注意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 要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背景下来把握,注意掌握知识线索。要注意课本目录,包括单元主题和每一课的题目。要理解课文课题的含义,如美国的诞生即美国独立战争、“蒸汽时代”的到来即工业革命等等。中国近代史前期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与近代化探索交织进行。单元复习时可以把侵略抗争与近代化探索合并在一起复习。再如,世界近现代史中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的演变也贯穿始终,把新旧中国的外交地位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的史实与其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灵活性(情景设置、外引材料、切入角度、常考常新)

跨度大、落脚点小,各个专题多是这种表现形式,题目设置大,答的知识点字数很少,后面的5个大题都有这样的特征。

小切口,深分析。以图片或材料作为引子,考察重大的历史事件。选择题中有些材料看似简单,实际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原因。

大多考生平时不熟悉课本,考试时严重依赖所谓的“速查”、“秘籍”之类的教辅书,词不达意得不了高分。历史事件各要素要圈出核心关键词。需要补充的内容要认真记下来,以备复习之用。

3、能力性(能力立意、整合教材、隐性知识、信息处理)

考察三种能力: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层面——能正确写出或判断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是历史知识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

理解层面——在前项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初步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和特点等方面的抽象认识,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即形成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

运用层面——在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该类历史知识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初步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和比较异同等,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

4、时代性(关注现实、立足现实、回应现实、思考现实)

开卷考试必然会减少客观性试题数量,加大主观题的考查力度。教师要加强训练主观题(与热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解答能力和方法。另外,历史小(论)文章还将出现在传统的问答题范围内,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训练。

5、开放性(开放试题、开放评价、问题探究、多元思维)

坚持“双开”原则,开放性的命题,开放性的答案。用多元化的思维去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探究问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开卷考试命题是有根有据的,这一个根是课程标准,这一个据就是与课标相关联的,如教材、材料、社会热点问题。开卷考试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现实问题的针对性。第二,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包括学科内的综合性和学科间的综合性。第三还要注重试题形式的灵活性,试题的形式非常的灵活,可以派生出很多灵活的样式。开放性的试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结合学生思考问题,试题的答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平时练习的时候,不能太死板

6、规范性 中考失分主要是史实不清、审题不清,规范程度不够。要尽可能用历史专业的术语、史实准确、认真审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政史开卷考的答题技巧
再谈历史开卷考试技巧
初中政治开卷考试复习的几点做法
中考政治开卷考试复习办法
谈高效应对历史中考开卷考试的几点技巧
中考政史开卷考,掌握这些技巧很重要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