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肉鸡饲养增效益
      一、肉鸡  (1)农事要点 现代肉鸡一般指7-8周龄,体重达1.8-2千克出场屠宰的仔鸡,料重比为2:1左右,因此又称肉用仔鸡。目前国内肉用仔鸡饲养期为8周左右,利用2周时间清扫消毒鸡舍,每隔10周即可生产一批肉鸡,每年可生产4-5批。肉用仔鸡的供温标准:1周龄32-35℃,2周龄29-32℃,3周龄26-29℃,4周龄23-26℃,5周龄至出栏21-23℃;笼养密度(只/平方米):1-20日龄为40-50只,21-40日龄30-35只,41日龄至出栏20-25只。 (2)技术与操作 肉用仔鸡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养密度大,饲料报酬高等特点。 饲养方式 肉用仔鸡性情温顺,飞跃能力差,生长快,体重大,骨脆易折,胸骨容易弯曲,容易发生胸囊肿。因此,饲养方式应特别注意。 1、网上群养:目前规模养鸡大多采用金属地板网上再铺一层弹性塑料方眼网,这种方眼网柔软而有弹性,群养肉鸡在网上活动,可明显减少腿病和胸囊肿的发病率,提高商品合格率。采用这种方法可减少肉鸡与鸡粪的接触机会,对控制球虫病的效果特别明显。 2、地面群养:目前大多数养鸡专业户普遍用地面群养方式,每栋鸡舍分隔成数个小圈,每圈饲养1500-2000只,地面铺设厚垫料用以保温吸湿,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18只。平养的优点是生长快,成活率高,商品合格率高;缺点是需用大量垫草,通过粪便容易传染疾病。 3、笼养:笼养肉鸡因饲养密度大,商品合格率高,且有利于防止各种疾病的感染,因此已逐渐被养鸡户所接受。采用笼养肉鸡除要求有良好的弹性塑料笼外,还应限制活重在1.7千克以下出栏,因为体重越大,胸部炎症的发生率越高。   饲养制度 1、“全进全出”制: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肉鸡生产方案是采用“全进全出”制,即同一栋鸡舍饲养同批、同日龄的雏鸡,同一天开食饲养,同一天出栏销售。这种饲养制度的优点是管理方便,生长快,耗料少,死亡率低,便于机械作业和清洗消毒等。 2、公、母分群饲养:由于公、母鸡的生长速度和对日粮营养水平的要求不同,所以实行公、母分群饲养,除能获得整齐胴体外,还有助改善肉质,减少死亡率和残次鸡数。公、母分群还可充分利用场舍面积和减少能源消耗。 饲养技术 1、日粮配合:肉用仔鸡因生长快,饲养期短,因此必须提供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对维生素、矿物制的要求也很严格。一般0-4周龄喂前期日粮,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2.13-13.39兆焦,粗蛋白质21%-23%;5周龄开始喂后期日粮,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2.55-13.39兆焦,粗蛋白质19%-20%。 2、日粮形态:饲喂肉鸡的饲料形态主要有粉料和颗粒料。粉料的优点是便于机械化思维,使用桶状料槽时也非常方便,劳动效率较高;颗粒饲料的优点是适口性好,采食量多,饲料浪费少。所以肉鸡饲养户目前多采用颗粒饲料,颗粒大小一般为0.3厘米左右。 3、饲喂方式:饲养肉用仔鸡应实行自由采食的方式,从1日龄起到出栏上市,能采食多少就应喂给多少量,料槽中始终给有饲料,饲养员应引逗其尽可能多采食,只有多采食才能多增重,对肉用仔鸡不宜采用限制饲喂法。 4、饮水制度:肉用仔鸡体内含水分约70%,水分与消化吸收,废物排泄,血液循环,体温调节等都有密切关系;肉鸡如果饮水不足就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消化吸收不良。每100只肉鸡每天的饮水量应为1周龄3500毫升,2-4周龄7000毫升,6-8周龄10000毫升。每周饮用0.4‰高锰酸钾水一次。 5、补充砂砾:1周龄后的肉用仔鸡应补喂砂砾,每天喂量为日粮的1%左右,以增强肉鸡的消化能力。 6、做好幼雏房卫生消毒制度,并做好有关疫(菌)苗预防接种工作:1日龄接种马立克、鸡痘疫苗(一般在孵化场接种);7-10日龄,接种新城疫疫苗;7-14日龄,接种法尔囊疫苗。 日常管理 1、清洗消毒:肉用仔鸡舍常年连续使用,每批肉鸡出场后要彻底清洗消毒,以切断病原微生物的循环感染,鸡群转出后最好能空闲2-3周,鸡舍用福尔马林熏蒸24-48小时,然后关闭待用;水槽、料槽可用1%热碱水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阳光下晒干后即可使用。 2、鸡舍环境:进雏前1-2天鸡舍应开始升温,升到适当温度并保持稳定,肉用仔鸡在整个饲养期内应十分注意温度控制;鸡舍湿度1周内保持60%-65%,2周龄后保持50%-55%;为促进肉鸡采食和生长,3日龄内应24小时光照,以后每天23小时,关灯1小时。据最近研究,1-2小时光照,随后2-4小时黑暗间歇光照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这种方法不仅节省电费,还可促进采食,加快生长,腿脚结实。 3、防疫卫生:肉鸡生长期短,任何疾病一旦发生即可造成巨大损失。鸡舍门前应设消毒池,经常更换消毒液。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肉用仔鸡在孵化场应接种马立克氏疫苗,5-7日龄和18-21日龄进行新城疫免疫,为减少劳力和产生应激,一般采用饮水免疫。 疾病防治 1、球虫病,病原体为毒害艾美尔球虫,是肉用仔鸡的常见寄生虫病,尤以3-5周龄仔鸡发病和死亡率最高,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均可传播本病。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嗉囊积液,腹泻并带血丝。防治措施,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球虫药,发病后应用磺胺类药、呋喃类药等抗球虫药。 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体为法氏囊病病毒,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见于3-6周龄的仔鸡。病初患鸡厌食、呆立、继而排出白色或水样稀粪,病程5-7天。放置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保证进雏间隔,定期预防接种。一旦发病应提高饲料中维生素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病初可用中等毒力的疫苗全群饮水或注射高免血清。 3、胸部囊肿:肉鸡胸部囊肿是胸骨和地面或地板网接触而出现囊状病变。因肉鸡喜卧,体重又大,使龙骨与硬物接触较多,笼养肉鸡胸囊肿尤为多见。防治措施应保持圈舍干燥,控制饲养密度,防止胸部擦伤和炎症,按营养标准提供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日粮中钙、磷、锌、锰的平衡供应,发现病鸡应及时淘汰。 (3)简要说明 1、肉用仔鸡的主要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生活力强,适宜于大群饲养;群体均匀整齐,商品性强,有利于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肉用仔鸡一般7-8周龄体重可达1.8-2千克,料重比为2:1,成活率可达98%以上。 2、目前我国饲养数量较多的肉鸡品种,主要有AA鸡(美国),7周龄体重1.99千克,料重比1.99:1,成活率98%;艾维茵鸡(美国),7周龄体重可达2.03千克,料重比1.85:1,成活率98%;红宝鸡(加拿大),7周龄体重1.72千克,料重比2.01:1,成活率97%;狄高鸡(澳大利亚),7周龄体重2.01千克,料重比1.96:1,成活率97%。 3、我国地方优良肉鸡品种,主要有浙江三黄鸡,具有黄喙,黄脚、黄皮的三黄鸡特征,在一般饲养水平下,90日龄体重1.5-1.6千克,料重比2.8-3.0:1,2-3月龄仔公鸡阉割后肥育体重可达5千克以上;浦东鸡羽黄、喙黄、胫黄,90日龄体重1.5千克,料重比2.8-3.0:1,近年来以浦东鸡为基础与白洛克、红考尼社进行杂交育成的新浦东鸡,70日龄平均体重达1.8千克,料重比2.8:1,半净膛屠宰率为90.1%;萧山鸡喙黄、胫黄、羽黄,90日龄体重1.3-1.6千克,料重比2.8-3.0:1,4-5月龄仔公鸡阉割后肥育体重可达5.5千克以上。二、优良肉鸡品种介绍  1.安卡红肉鸡 原产于以色列,为速生型黄羽肉鸡,四系配套。具有适应性强、耐应激、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等特点。黄羽、黄腿、黄皮肤,部分鸡颈部和背部有麻羽。49日龄平均体重 1930克,料重比2:1,与国内陆方鸡种杂交有良好的配合力。目前国内多数速生型黄羽肉鸡都含有安卡红血液,部分地区使用安卡红公鸡与商品蛋鸡或地方鸡种杂交,生产“三黄”鸡。 安卡红肉鸡适宜于全国各地饲养,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养鸡农户中均可饲养,活销、加工用均适宜。 2.浦东鸡 原产于上海市郊的南汇、川沙和奉贤等地,是我国优良的肉用型鸡种之一。具有体型较大,生长较快,骨细腿高,肉质细嫩等特点。公鸡羽毛为红棕色,并杂有黑毛;母鸡羽毛有黄、麻黄、麻褐等色,喙、蹠、皮肤均为黄色,故有“三黄鸡”之称。70日龄平均体重1820克,料重比2.83:1。成年公鸡体重4.0~5.0千克,母鸡 3.0~3.5千克。公鸡经去势肥育体重可达6.0~7.0千克,为我国城乡居民普遍欢迎的“阉鸡”。 浦东鸡适宜于全国各地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养鸡农户饲养,活销、加工用均可。 3.仙居黄鸡 原产于浙江仙居,原系我国著名蛋鸡品种。经选育,已具有体形较小、结实紧凑、动作活泼、反应灵敏,生活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公鸡羽毛为红黄色,颈羽色深,尾羽大部黑色;母鸡羽毛为黄麻色或淡棕黄色。喙、趾、皮肤均为黄色,俗称“三黄鸡”。90日龄公鸡体重可达1200~1300克,110日龄青年母鸡体重1000~ 1200克,料重比3.5:1。成年公鸡体重1.2~1.5千克,母鸡1.0~1.25千克。5~6月龄开产,年产蛋180~200枚。 仙居黄鸡适宜于全国各地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养鸡农户饲养,尤其适宜于竹园、果园、林园中放牧饲养,可活销,尤适宜于作宾馆、饭店“本鸡煲”的原料。 4.艾维茵肉鸡 原产于美国,系三系配套白羽肉鸡品种。我国于 1987年引进,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均建有祖代或父母代种鸡场,是白羽肉鸡中饲养较多的品种之一。具有体型较大,生长较快,饲料报酬高等优点。祖代生产性能,入舍母鸡平均产蛋率母系60%、父系52%,累计产蛋量母系163枚、父系138枚,种蛋合格率为91%。平均孵化率母系为82%、父系为77%。41周龄产蛋期母鸡成活率母系90%、父系85%。父母代生产性能,入舍母鸡产蛋5%时成活率在95%以上,产蛋期死淘率约8%~10%。高峰期产蛋率86.9%。41周龄产蛋 187枚。种蛋合格率94.6%,孵化率91%以上。商品代生产性能,成活率97%以上,49日龄平均体重2615克,料重比为1.89:1。 艾维茵鸡适宜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养鸡农户饲养,适宜于作分割肉,或经“烧、烤、炸”等加工后销售。 5.爱拔益加肉鸡 原产于美国,又称AA肉鸡,系四系配套白羽肉鸡品种。四系均为白洛克型,羽毛白色、单冠。我国自 1980年开始引进,目前全国已建有10多个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场,是白羽肉鸡中饲养数量较多的品种之一。具有生产性能稳定、生长速度较快、胸肉产肉率高、饲料报酬高、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父母代生产性能,全群平均成活率90%以上,人舍母鸡66周龄平均产蛋 193枚,种蛋合格率95.8%,孵化率80% 上。商品代生产性能,36日龄公母混养平均体重1770克,成活率 97.0%,料重比为1.56:1;42日龄平均体重2360克,成活率96.5%,料重比为1.73:1,胸肉产肉率 16.1%;49日龄平均体重2940克,成活率95.8%,料重比为1.90:1,胸肉产肉率16.8%。 AA肉鸡适宜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养鸡农户饲养,可作分割肉或经“烧、烤、炸”等加工后销售。三、肉鸡快速饲养技术  选择优良肉鸡品种   在当地生产条件下,严格按照畜牧局制定的肉鸡饲养技术措施进行。 加强管理   对肉用鸡采用开放式地面平养、自由采食、全进全出的方法。对首批,尤其是第二批和以后逐批鸡雏在未引进鸡舍饲养之前都必须按消毒操作规程对鸡舍的墙壁、地面、饲喂用具、垫料等进行彻底消毒,垫料要定时更换。房舍消毒后要空闲1—2周,然后再把鸡雏引入舍内饲养。   科学饲喂   对肉用仔鸡按不同日龄调整饲料,1—8日龄喂1号颗粒饲料;19—35日龄喂2号颗粒饲料;35日龄后喂3号颗粒饲料,一直喂到45日龄后达到标准体重出栏。 适宜的密度、温度、湿度 1.密度:夏季1平方米可养8—10只;冬季和春季1平方米养13只;农村乡镇养鸡场户一般35平方米的房舍饲养肉鸡400—500只。2.温度:第1周烧炕和烧炉子取暖,在火炕上饲养,7天后可转为地面饲养,在火炕和地面上垫一层经消毒的锯末。室内温度开始以32℃—34℃为宜,以鸡雏入舍前温度作为本批鸡雏最初育雏温度为宜。室内要经常保持通风良好,干燥清洁。3.湿度:幼雏期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中雏应保持在50%—60%。为保持鸡舍地面干燥,湿度适宜,饮水器具应放在适宜的位置。 充足的光照 不论何种鸡舍,都要进行23小时的光照。第1周需要较强的光照,以每平方米鸡舍装2—3瓦灯泡为宜,以后每平方米鸡舍可适当降低灯泡瓦数,以利于鸡照明。 注意换气 换气是为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由于鸡的体温高,最大换气量每公斤体重每小时达到4.5立方米,夏季换气量大约是冬季的4倍。因此在建鸡舍时就要设通风装置,便于调节室内空气。 充足饮水 采用真空饮水器,也可用广口瓶加浅碟代替真空饮水器,使用时在瓶口下放一根小木棍,水就可以从空隙里自动流出。 搞好防疫灭病 对鸡群及时进行鸡新城疫L系弱毒冻干苗接种,一般第一次免疫应在7—10日龄进行。间隔25—30天进行第二次免疫。各养鸡场户采用两种免疫方法:一种是滴鼻免疫法,使用时加蒸馏水或凉开水将疫苗稀释10倍,用消毒滴管吸取疫苗,滴入鼻孔内2滴,每滴约0.03—0.04毫升;另一种是采用饮水免疫,按疫苗使用说明,稀释好疫苗置入饮水器内。为使每只鸡都能喝到疫苗水,必须事先对鸡采取控水4小时,在鸡缺水的前提下,让鸡都能喝到足够的疫苗水,以达到免疫的效果,此法非常适用养鸡量大的养鸡场户。四、怎样生产绿色商品肉鸡  场址布局与鸡舍构造  鸡场场址以地势较高、容易排水的平坦或稍有向阳坡度的平地最为理想。场地土壤要求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病原体污染,透气透水性能良好,能保持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并符合GB5749要求。周围环境安静,远离闹市区和重工业区,提倡分散建场,不宜搞密集小区养殖。交通方便,电力充足。  肉鸡舍的类型多种多样,可根据养殖规模、经济实力等情况灵活搭建。在农村,提倡新式大棚养殖。其基本要求是:棚顶高度2.5米,两侧高度1.2米设对流窗,棚顶向阳侧设外开天窗,棚两头山墙设大窗或门口,并安装排气扇。此设计可结合使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达到有效通风并降低成本的目的。棚顶采用复层覆盖技术:第一层选用无滴膜,第二层选用草苫子,第三层加碎麦秸、稻壳、稻草等保温隔热材料5厘米以上,第四层是普通塑料薄膜,最后覆盖一层草苫子,固定压实。  雏鸡选择  要从可靠的种鸡孵化场选购品种优良、纯正、种鸡群没有发生过疫病的商品杂交雏鸡,并按生产计划安排好进雏时间和数量。同时,要掌握雏鸡挑选的要领:雏鸡须孵自52克~65克重的种蛋,对过小或过大的种蛋孵出的雏鸡必须单独饲养,同一批雏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父母代鸡群;雏鸡羽毛良好,清洁而有光泽;雏鸡脐部愈合良好,无感染,无肿胀,不残留黑线,肛门周围羽毛干爽;眼睛圆而明亮,站立姿势正常,行动机敏、活泼,握在手中挣扎有力,对拐腿、歪头、眼睛有缺陷或交叉嘴的雏鸡要剔除;鸡爪光亮如蜡,不呈干燥脆弱状;雏鸡出壳时间在孵化20.5天~21天之间;对挑选好的雏鸡,准确清点数量。  废物处理与药残控制  在观察鸡群过程中,发现死鸡要及时捡出来进行焚烧或深埋,不能把死鸡存放在鸡舍内、饲料间和鸡舍周围。捡完死鸡后要用消毒液洗手。每批鸡出栏后,彻底清理鸡粪,并运到远离鸡舍的地方堆积发酵。  商品肉鸡在生产中的药残问题是影响肉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禁用药,并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随时调整用药程序和方法,严格执行肉鸡宰前停药期限,确保鸡肉卫生质量。在绿色商品肉鸡饲料中允许使用的抗菌药中:杆菌肽锌、金霉素、土霉素钙、阿美拉霉素、硫酸粘杆菌素、恩拉霉素、吉他霉素、那西肽、黄霉素等;允许使用的抗球虫药有: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恶啉、氯羟吡啶、地克珠利、马杜霉素铵、莫能菌素、甲基盐霉素、盐霉钠、盐酸氯苯胍、赛杜霉素钠等。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滤渣。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允许使用的抗菌素有:恩诺沙星、盐酸沙拉沙星、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硫酸泰乐菌素、牛至油、吉他霉素、盐酸二氟沙星、甲磺酸达氟沙星、硫酸安普霉素、硫本粘杆菌素、氟甲喹、氟苯尼考、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等;允许使用的抗球虫药有:盐酸氨丙啉、地克珠利、磺胺氯吡嗪钠、芬苯哒唑、氟苯咪唑、潮霉素B、妥曲珠利等。  鸡群免疫与鸡场消毒  根据当地鸡病流行情况,制订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按要求及时接种各种疫苗。商品肉鸡接种疫苗的方法主要有滴鼻点眼法、气雾法、饮水法和肌肉或皮下注射法。所选用的疫苗应该来自正规厂家或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进口疫苗,用前进行效价检测,并正确贮存和使用。  鸡舍内外、场区周围要搞好环境卫生。舍内垫料不宜过脏、过湿,灰尘不宜过多,用具安置有序不乱,经常杀灭舍内外蚊蝇。对场区要铲除杂草,不能乱放死鸡、垃圾等,保持经常性良好的卫生状况。场区门口和鸡舍门口要设有烧碱消毒池,并经常保持烧碱的有效浓度,进出场区或鸡舍要脚踩消毒,杀灭由鞋底带来的病菌。饲养管理人员要穿工作服,鸡场限制外人参观,更不准运鸡车进入生产区。饲养用具应固定鸡舍使用,饮水器每天进行洗刷消毒,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对其他用具每5天进行一次喷雾消毒。  空气环境与光照调节  商品肉鸡饲养密度较大,大量的肉鸡饲养在舍内每天产生大量的废气(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硫化氢、甲烷等)。为了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补充氧气,并保持适宜温度,必须加强鸡舍通风,降低鸡舍臭味和有害气体浓度,改善肉鸡生长环境。  进行通风换气时,要避免贼风,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鸡舍结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鸡龄、不同的体重,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和通风量。  通风的方式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指不需要机械设备,主要借助于自然风压或热压产生的空气流动。在温暖地区或寒冷地区的温暖季节,对房舍跨度较窄的鸡舍,可以通过开放门窗,进风口等进行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又称强制通风,是依靠机械动力强制进行舍内外空气交换的通风方式。一般使用轴流式通风机。常采用纵向通风,风机全部安装在鸡舍一端的山墙或山墙附近的两侧墙壁上,鸡舍其它部位无门窗或门窗关闭,空气沿鸡舍的纵轴方向流动。封闭式鸡舍为防止透光,要在进风口设置遮光罩,排风口设置弯管或用砖砌遮光洞。进气口风速夏季2.5米/秒~5米/秒、冬季1.5米/秒。  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目前饲养肉鸡大多施行24小时全天连续光照;或施行23小时连续光照,1小时黑暗,黑暗1小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停电,使肉鸡能够适应和习惯黑暗的环境,不会因停电造成鸡群拥挤窒息。有窗鸡舍,可以白天借助于太阳光的自然光照,夜间施行人工补光。间歇光照指光照和黑暗交替进行,即全天施行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或者1小时光照、2小时黑暗交替。采用间歇光照方式,鸡群必须具备足够的吃料和饮水槽位,保证肉鸡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光照强度:1天~5天每平方米3.56瓦,15天2.7瓦,16天以后0.7瓦~1.3瓦。  饲养方式  商品肉鸡多采用厚垫料饲养和网上饲养两种方式。  厚垫料饲养是商品肉鸡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饲养方式。方法是在鸡舍地面上铺设一层10厘米左右的厚垫料,肉鸡长大出栏后,一次性将粪便和垫料清除,中间不再更换。随着鸡日龄的增加,垫料被践踏,厚度降低,粪便增多,应不断地添加新垫料,一般在雏鸡2周龄~3周龄后,每隔3天~5天添加一次,使垫料厚度达到15厘米~20厘米。对因粪便多而结块的垫料,要及时用耙子翻松,以防板结。常用的垫料有稻壳、木屑、刨花、谷壳、干杂草、稻草等。厚垫料饲养的优点是,垫料与粪便结合发酵产生热量,可增加室温;垫料中微生物的活动可以产生维生素B12,肉鸡活动时扒翻垫料,从中摄取;设备简单,节省劳力,肉鸡残次品少。缺点是肉鸡与粪便直接接触,球虫病难以控制,药品和垫料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劳动强度大。  网上饲养是在离地面60厘米高处搭设网架(可用金属、竹木材料搭建),架上再铺设金属、塑料或竹木制成的网、栅片,鸡群在网、栅片上生活,鸡粪通过网眼或栅条间隙落到地面,堆积一个饲养期,在鸡群出栏后一次清除。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鸡与粪便不接触,降低了球虫、白痢、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机会,减少了药费开支,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五、三层架床网上养肉鸡  三层架床网上饲养肉鸡具有四个优点:一是节省垫料;二是鸡体不接触粪便,便于防疫,能有效控制某些疾病的发生;三是可提高场舍利用率;四是肉鸡活动范围小,能量消耗少,生长速度快。 架床设备架床共分3层,每层宽1.5~2米,高0.6米,每个层面按25厘米间隔钉木条,木条上铺塑料网,架床四周也用塑料网围着,防止鸡从架上掉落。 饲养管理雏鸡饲养舍的温度1周龄内保持在32℃~35℃,1~2周龄保持在30℃~32℃,2~3周龄保持在28℃~30℃,3~4周龄保持在26℃~28℃,以后保持在25℃左右。雏鸡1~3日龄时每天保持光照24小时,每20平方米悬挂1只60瓦的灯泡,悬挂高度为2米;3日龄后每天保持光照23小时,每20平方米悬挂1只25瓦的灯泡,悬挂高度为2米。采用自然通风或用排风扇进行通风。自配饲料,让鸡自由采食与饮水。雏鸡在1~7日龄时,在饮水中加环丙沙星等广谱抗生素,预防母源性传染病;10日龄时,用新城疫N系苗滴鼻,同时在每只鸡的颈背部皮下注射新城疫油乳剂0.25毫升;16日龄时,用法氏囊炎弱毒苗点眼或饮水;24日龄时,用新城疫N系苗点眼或饮水;35日龄时,再用法氏囊炎弱毒苗点眼或饮水。六、肉鸡快速增重法  喂中草药增重法  取肉桂粉50%,干姜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熟黄豆粉6%,硫酸铁8%配成肥鸡粉,加适量清水拌入饲料中,每只肉鸡每天喂0.5克~1克,2天喂1次,一般连喂2个月,即可作为嫩鸡上市出售,比不喂肥鸡粉的鸡可提早20天~30天。    饮蜂蜜增重法  按1:30的比例将蜂蜜与凉开水混合均匀给鸡饮用,连喂半个月,可快速催肥增重。七、肉鸡流水式高效饲养  肉鸡“流水式”饲养,即育雏、育肥分室饲养,既加快了肉鸡周转批次,又提高了鸡舍利用率。据试验,此法饲养肉鸡每年可出栏8批,而育雏、育肥同舍饲养,年出栏肉鸡只有4批,经济效益相差一倍左右。  1、流水式肉鸡舍的建造家庭养肉鸡一般都是利用闲置的旧房和庭院。因此,育雏室可用旧房屋代替,将其修整、清扫、粉刷后即可利用。育肥室可利用院内一面墙头,用砖或土坯重新搭建,育肥室的高度要求2—2.5米左右,长宽可根据饲养量多少而定,育肥室应前后开窗,顶部设天窗,其一端要与育雏室连结起来,连接处安装一门,用来转移雏鸡,平常关闭。  2、流水式饲养流转工艺①育雏。把育雏室用2%的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用喷灯将墙壁地面进行一次火焰消毒,关闭门窗7天后,室内生火,把室温调到32—35摄氏度即可进雏饲养,每平方米30—32只。育雏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28日龄后,可转入育肥室饲养。这时,要把育雏室内的垫料清扫干净,除采用上法消毒外,还应再用甲苯醛进行一次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4毫升,盛入容器内,把7克高锰酸钾投入其中,即可冒烟,密闭门窗一周后,重新进雏养育。②育肥。育肥室提前一周进行严格消毒,铺上10—15厘米的麦秸、锯末等垫料,每平方米密度为14—16只。采用吊桶饲槽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任鸡自由采食,保证饮水,光照每天23小时。到50—56日龄出栏时,要求公母鸡平均体重达到2公斤以上。肉鸡出栏后,应立即把育肥室内清扫干净,进行消毒,地面撒一层生石灰,重新铺好垫料,迎接从育雏室转来的第二批育肥鸡。八、美国养鸡新技术  美国的肉鸡和蛋鸡饲养场采用了一些新技术,给养殖者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终身免疫法  当鸡蛋孵化到18天时,在蛋壳上随便选个点,用醋酸软化后,把疫苗注射进胚胎中去,孵出的小鸡即可终身免疫。  加喂糖水法  雏鸡孵化出来后15小时内,在饮水中加入8%的蔗糖溶液,其死亡率可降低一半。  雏鸡剪冠法  在小鸡出壳后24小时内尚未开食时,剪掉雌鸡鸡冠,不仅能节省饲料,还能避免成年后的各种冠伤,母鸡开产后产蛋率也可提高4%。  喂胆碱法  在饲料中添加0.05%的胆碱,产蛋率可提高3%,平均蛋重增加2.8克。  饲料加锰法  在鸡饲料中添加锰20ppm~25ppm,可使母鸡产硬壳蛋,而蛋壳厚度并不增加。  喂葵花子法  在蛋鸡的饲料中掺入8%的葵花子或10%的木头刨花粗粉,可使蛋黄中的胆固醇降低13%。  变换光照法   在母鸡产蛋的头一个月里,将日周期改为28小时,并按12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间隔变换光照,平均产蛋量会增加10%,且蛋壳坚固,很少产小蛋。  音乐养鸡法  在雏鸡孵化时播放幼鸡出壳时鸣叫的声音,可使小鸡出壳整齐一致,提高孵化率。在一昼夜间有规律地播放12小时悦耳的小夜曲,每播放1小时停歇1小时,连续7周~8周。此法可使肉鸡日增重提高3%,蛋鸡产蛋率上升10%。另外,鸡欣赏音乐时比较安静,又节省了饲料。九、《肉鸡农户规模饲养技术》  本书介绍的主要内容: 肉鸡的品种、肉鸡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常见疾病及防治、兽医卫生管理规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
肉鸡养殖关键技术问答
最全面的肉鸡养殖技术问答!
国外肉鸡生产新技术
大棚养肉鸡
肉鸡晚上需要多少度温度呢 - 已回答 - 搜搜问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