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网络摄影 - 在非凡的影像中永生 - Welcome to China photography
在非凡的影像中永生
1970-01-01 08:00
沃纳·比肖夫(WernerBischof)和他的照片在他去世以后闻名于世。自1955年以来,许多展览包括在史密斯协会和卢浮宫举办的回顾展和纽约摄影国际中心主办的巡回展,都证实了比肖夫作品对当代新闻摄影巨大而持久的重要性。比肖夫生于1916年,死于1954年,只活了38岁,但他在自己创造的非凡的影像中获得了永生。
比肖夫是瑞士人,早年接受过绘画和体育师资的训练,后来进入苏黎士艺术学校,在那里学习制版。这样他成了战前为数不多的受过正式摄影训练的一名欧洲摄影记者。比肖夫作为画家和摄影家,花了3年的时间集中研究光线和形式,贝壳和花的图案,以及某些时装摄影。
1939年他迁至巴黎,试图以绘画为职业。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他应征入伍。正是在战争的年代里,他对摄影的认识深化了,尽管他终其一生都在他的笔记本上不停地画着素描和速写。
1942年,比肖夫与图片杂志《你》建立了联系,该杂志发表了他的许多最重要的照片。由于在摄影上进步很快,他开始向与早期工作根本不同的方向发展。他开始考虑把摄影作为伦理和社会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段,而不是把考虑集中在纯形式特性和摄影的可能性方面。走访了被战争蹂躏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以及东欧之后,他开始把他的照片当做一种道义见证的工具和社会事件的动因。1949年,比肖夫作为玛格南这个合作性图片机构的成员,加入了卡蒂埃—布勒松、戴维·西摩、罗伯特·卡帕、乔治·罗杰和厄恩斯特·哈斯的行列。与其他人一样,在用摄影来评论和传达世界人民的尊严和斗争方面,他的能力得到极大的信赖。他写道:“只有无保留地工作,全身心地战斗才有价值。”后来他又写道:“我确信,我们有责任抓住我们周围的问题,并全力以赴,才能形成我们这一代的形象。”他强烈地意识到了摄影在社会中的作用,并把他的想法不断地写在笔记和书信中。
1951年,他被《生活》杂志派往印度比哈尔饥荒灾区拍摄摄影报道。随后他又携妻子和小儿子前往日本,在日本拍摄出版了一本摄影集《日本》。他对广泛的图片报道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在这些报道方面他都深刻地揭示了他的题材。日本在他的感情中成了一个特殊的地方,他明显地在那里发现有些文雅、秩序井然的事物。
出于对他过去拍摄的惨痛景象的抗衡,他在日本拍摄了一些恬静、美好的影像。
1954年,比肖夫去墨西哥和南美拍摄印第安人的生活,不幸在秘鲁安第斯山区的一次自然事故中被夺去年轻的生命。
东京明治寺公园神道教僧侣(1951年)沃纳·比肖夫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森山大道为什么会成为大师?
《时代》杂志评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00张摄影
在越战中殉职的摄影师 拉里·伯罗斯
【名家影像】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从未公布的彩色摄影和遗失之作
原来这就是世界上最贵的十张照片
王福春: 影像“小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