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见东垣之升阳散火汤案例的特点

这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患者,二十多岁的女性,刚就诊时自己也没说得了什么病,有什么不舒服,就让我赶紧看看吧。

我一看患者虽然年纪轻轻,但是面色很不好,整个面部中轴线上发青发能,用那句俗话说“印堂发黑啊”,再看患者眼睛略突,神色外露,似有惊悉状,我说:“你最近是不是受到惊吓吧。”

她一听顿时觉得很神秘,然后点头说:“最近老家邻居去世了,心里害怕。已经有一周不能睡觉了,几乎每天晚上都是睁着眼睛的,这两天也还是睡不着。”

我打断地问了一下:“是多梦吗,白天犯困吗?”

“不是,根本就没睡着,哪有什么梦不梦的,白天倒还精神,不耽误干活,就是稍微有点头晕,你快给看看吧!”

我接着打量了一下她全身上下,面色除了中轴线发青发暗外,整个面色也是蜡黄蜡黄的,没有太多光泽,鼻头比起印堂来说更青暗,再看舌象是淡淡的,略微有一点偏淡红,舌上也没有什么苔,一搭脉略微有点沉弦。再问一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症状,什么饮食、二便、出汗啊都还好,月经平时偏少一点,有痛经史,没有什么白带。

我正心里捉摸不定的时候,旁边一患者说:“要不你先看看我手心热怎么回事?”

“我手心也热,脚也热,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更热”,这患者也插上话来,一边说一边还让我摸手心,我一摸还真是很烫。

于是我迅速从我脑库里搜索到了“升阳散火汤”,原本东垣不就是用来治疗手足心热的嘛!而且我记得东垣说因血虚的问题,当时无法理解,既然是血虚的问题,又用了一堆发散药(传统意义上的风药),不是更伤津耗血嘛!所以一直暗记在心,遇着这种病人一定要尝试尝试看看效果怎样。这下终于有机会尝试一下这个名方了。三剂,配方颗粒,水冲服,日一剂。

我很期待这三剂药下去的功效,回家后还特意打开了《脾胃论》复习了一下原文,“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虽然当时还是搞不太懂这个“阴火”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补脾胃,或者滋津血来治,而选择这样一种发散的方法,还是等等这个药效看看吧。

三天后,患者神采奕奕地过来告诉我,“我的失眠好了,现在都睡不醒了,吃了一剂半药以后就这样了,还真神!”

我也觉得挺神的,再看患者面部中轴线上,印堂处青暗已经不明显了,但是鼻头部还是青暗的,手足心还是偏热,但是已经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起居了。

这个时候我一方面叹服东垣的道行高深,另一方面开始反思,从这个患者来看,血虚的问题是很明显的。诸如面色蜡黄,月经量少,失眠啊,都无一不支持血虚,但是如果从常规意义来说手足心热,我们很容易把它理解为阴虚。但不管是阴虚、血虚,使用风药发散总感觉是不合规的,风药胜湿,阴血类似于湿的液体,风药自然能伤阴耗血。对于阴虚来说,我们肯定是会慎用风药的,因为阴虚火易旺,阳易亢,亢阳雷火都在上浮着,哪还能用风药去升阳,耗散啊,如果那样不得风火相煽了嘛!血虚这个问题,似乎也是这样,好像也应该摒弃风药。但是细想一番,道理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分析一下这个血是怎么回事。《灵枢·决气》“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以推知这个血的形成关乎中焦,存在一个“受气”与“取汁”,以及“变化”的过程,总得来说是血离开气是不能生成的。但是如果只有气,而没有中焦这个“汁”也是无法生成的。至于后面的“变化而赤”的问题是否仅仅关乎脾胃的问题,可能答案是不对的。至少我们目前现代医学知道血的生成离不了肾,我想这个变化而赤的问题是关乎肾的气化问题,或者说是元阳的蒸腾变化的问题。所以现代医学一些疾病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有些学者主张从肾治疗,我想是很有必要的。

话说回来,这个血关乎上面三个步骤的问题,不是简简单单的就是滋阴补血,我想这也是唐朝以前的本草,对于“当归”这样一个我们现代认为很平常的一个补血药,却只字未提补血,而《神农本草经》首提的却是其“主咳逆上气”的功效,实际上是关乎气逆的问题;《别录》说其“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实际上就是活血的作用。而后来唐宋的四物汤一出,后世就逐渐归类于滋阴养血了,以至于让后人渐渐淡忘了血因气生的问题。

四物汤能养血补血,难道四君子汤就不养血补血了吗?

四君子汤原来用于“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这个治疗里面除了卫气虚,别忘了说的还有荣气虚不是!再说如果回想那些用四君子汤的病人,气虚都已经那种程度了,难道真的没有血虚的问题吗?当然是有的!那为什么不直接用上八珍汤,那个多好,又益气又养血。这个先得问问人家脾胃功能,人家脾胃虚成那样子了,自己中焦那点津液都难以化了,如果这时还用点四物汤帮人家增加的津液,那一用准得壅在胃脘中焦。受气都少了,取汁谈何容易,也就是说这个取汁是在受气的前提下完成的,这点从当归补血汤来看,更能明白受气比取汁重要。

再来看这个因血虚而生的升阳散火汤证,这个汤方如其名,除了参、芍、草之外,都是风药,干嘛使呢?自然是升阳散火哕!东垣认为是阳气郁于脾土,那么是因为血虚导致阳气郁于脾土,还是阳气郁于脾土导致血虚的呢?

从东垣原文来看说是“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看来是因血虚阳气郁于脾土,既然可以用风药升散,自然中焦的津汁不是太亏,否则还是那个风胜湿的理论,血更无以生。那么津汁够用,却不能生血,是不能变化的问题吗?如果是的话,那得补肾助阳,显然不是这样子的。

如此说来只剩下一个受气的问题了。这个气是不足吗?如果是,怎么不用四君子或者是党参、黄芪等药直接补气不就得了,怎么还用一堆风药。这样来看,这个气并不是特别不足。

那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关键是这个“郁”字,郁于脾土中的阳气是到不了中焦的,自然不能去受气取汁的,郁于土中,自然得升举出来。这个升举过程中难免会消耗津血的,所以适当佐治了一些参、芍、草来固护阴液。这个过程只是解决了阳气郁于脾土不能生血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血虚为何阳气会郁于脾土的问题。

那么血虚为何阳气会郁于脾土呢?我们知道“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血本来是用来濡润脏腑肢体百骸的,血中自然是载着气的,血多自然载的气就多,血少载的气就少。所以血虚的情况下是阳气浮在外面,这个时候如果外形受寒,内体饮冷,阳气就很容易被郁,轻者郁于脾土,重者郁于筋节骨髓而为病。郁于脾土当升散,郁于筋节骨髓当然也应该升,所以张仲景用于治疗“诸肢节疼痛,身体尴羸,脚肿如脱”的桂芍知母汤,也用了防风不是!只是郁得更深,更容易化热,所以还用了知母清热。这样来看,东垣原来也是传承于仲景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31)——升阳散火汤(上)
行者老师讲《神农本草经》――(9)当归:
(5)行者老师讲《神农本草经》当归
【转载】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缘何屡被忽视+李东垣升清阳理论与风药的运用
远离血虚
干姜 一味干姜治大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