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故事,让你认识“委员会制”
userphoto

2023.03.20 广东

关注

这是包子堂与您相识的第3106

包老师点睛

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学会委员会制,大家应该引起重视,这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工具。

故事原文

斯隆与委员会制的故事

“委员会制”对于一个规模大一些的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它解决了比方说,如何使企业中的各业务单元或事业部,整体上按照统一的战略目标和方向运作?如何配置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比较合理而且更有效?因此掌握这项管理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讲到委员会制的实践,其实在包子堂过往的案例故事中,我们会发现,拥有150多年历史的梅奥诊所,以及上个世纪计算机内存产业的领导者——英特尔,都有应用委员会制的事实。只不过大家解决问题的重心,应用的范围各不相同。

比如,梅奥诊所委员会制的实践起点,是在1923年左右,解决的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问题。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在小程序搜索:【培养企业社会机能的委员会制度】。而英特尔对委员会制的实践,至少格鲁夫本人介绍过的就是综合技术委员会。在格鲁夫自己的书中他也讲过,这源于斯隆的实践经验。

好了,了解了委员会制的作用和实践信息之后,那么本土企业应该如何掌握“委员会制”这一管理工具呢?通过今天的故事,我希望可以从三个话题,即委员会适用于什么样的企业?委员会的任务是什么?制定政策和实施管理的关系是什么?来帮助大家认识“委员会制”。

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样的企业,在遇到什么问题时需要“委员会制”。那么沿着斯隆的角色转变和他的思考,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

斯隆在进入通用汽车之前,经营着一家叫海厄特滚子轴承的公司。公司规模不大,业务是生产销售汽车上的一款小零配件。因此企业的运营也很简单,就是一般制造业的基本功能,概括起来四项:工艺、生产、销售和财务。管理起来非常容易!后来这家公司被通用收购,于是斯隆就进入到通用体系中去了。

到了通用体系内,斯隆先和海厄特进入到联合汽车公司。这是一家拥有多部门、多业务的汽车零部件公司。虽然这家公司有协同的需求,但是此时并不凸显,而且这家公司围绕着“汽车零部件供应”这个概念,也把各个业务组织了起来。不过经过了解,斯隆发现这家公司有可以提升运营效率的地方。

比如这家公司下的各个业务部门,都有一些喇叭、车灯、音箱、轴承等小产品在面向市场销售。如果每个业务部门都各自成立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做售后,其经济效益就会很低。所以,他就说服各个业务部门的老大,成立了一个联合汽车服务公司,来统一解决各个产品的售后问题。

因此,斯隆说,“他第一次学会了如何让分权管理的某些职能,服从于共同利益的安排。”这次的管理实践,预示着斯隆有关组织的思想正在形成,这为其后来对组织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即通过原则来引导各个利益群体,如何在做事情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没多久,斯隆因其出色的运营能力,就进入到集团总部的执行委员会,成为一位集团高管。很快他就发现了通用当时巨大的管理问题——就是快速发展之后,业务内容和业务形式不匹配。

回顾历史,我们知道当时的通用是一个通过杜兰特一系列持股、控股和并购,把各汽车品牌拼凑出来的品牌。这些汽车老板当时之所以加盟通用的最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合并,抵挡住福特汽车的市场攻势,留出一线生机,成就自己在汽车行业的抱负。

于是通用就出现了——得到重用的人,拼命的为自己的事业部争夺发展的资源和条件;没得到重用的人,就直接愤然离场。因此,通用的盘子虽大,却没有形成整体的意识,所谓“公司立场”。

可咱们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整体的经济性才有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营销的本质》3-1-65)也才会有每个个体获得成就的机会。所以,企业必须优先考虑整体的利益,然后再按照轻重缓急、主次有序等等,进行资源的配置。于是,这就形成了斯隆在通用基于组织问题,推动“委员会制”的管理实践。

花这么大段笔墨,我是想告诉大家,第一、企业的形态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企业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管理办法;第二、“委员会制”就是针对任务复杂的、且规模较大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接下来看委员会的任务是什么。

委员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制定为配置资源提供依据的政策。因为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做事情,然而企业的资源又是有限的,那么资源该给谁,不该给谁,这得有说法?比如通用汽车旗下众多的品牌,每个品牌都要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那么资金和设备是有数的,应该配给谁呢?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市场策略的影响下,对资源配置也是会有不同的要求的。

所以,企业只有通过政策,来分清各类事项的轻重缓急,明确各类事项的责任主体,也就是管理权威的来源,以及其责任边界才能获得应有的成效。说白了,就是企业通过政策,来明确各个业务主体和事业部:做什么事情/包括做到什么程度/可以拥有多大的资源与支配资源的权力/预期的目标成果是什么,等等。

所以,企业要通过确定政策,使各事业部形成内在的统一性。而各类政策需要通过各类专业委员会讨论形成,再提交至最高运营机构——执行委员会审批。只有通过执行委员会的审批,这些政策才能对外发布。所以,各类专业委员会并不是决策或管理机构,而是企业内部相关领域制定政策的智囊。

由此,我们不难意识到,委员会的成员必须是由企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行家里手担任。所以,企业能不能搞委员会制?这是一个门槛。因此,企业必须沿着自己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流程去培养人、去总结经验,形成企业的专家库和经验数据库。然后大家在这个机构中,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形成政策、制度、规范和标准。以促进内部管理权威的来源、资源的分配、以及获得流程快速通过的能力。

那么最后一点,政策和管理的关系与区别。斯隆认为“团体能够制定政策,但只有个体才能落实执行”。所以,各个业务部门或事业单位是管理的责任主体,需要在规定的政策,以及明确的资源与权利的范围内,负责把事情做对。这就是“政策制定与管理权分离”。也是我们常说的“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那么总结一下委员会制的要点:企业的政策制定是通过各类专业委员会完成的;决定政策是否推行的是执行委员会;管理权力是落在负有对企业运营责任的——总裁和各事业部负责人身上的。所以,当企业内部建立了这样一个互相作用的管理体系后,通用便渐渐走上管理的状态,并逐渐形成了企业经营模式(《企业的本质》4-5-107)。最终,在1927年扳倒了强敌——福特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的领导者。

后来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中,对通用的成功实践,做了一个非常具有概括性的评价,就是“没有一个公司能像通用汽车公司那样,始终致力于解决基本的政策问题,将这一问题(基本的政策)作为一个整体,并有意识地将这一问题作为问题的核心。”据此,足以证明政策对一个大企业形成内在的统一性,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所以,包老师也经常给我们灌输,现代企业的管理是从斯隆和德鲁克的世纪之交开始的。我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是通过二人的交集,实现了从思想到实践,再到总结的结合。因此,我们若想学会现代企业的管理,一定要看两本书。

一本是斯隆写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另一本是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而两本书中都谈到的重要的管理手段就是“委员会制”。这也说明“委员会制”是我们学习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必修课。这也是本期,我选择这个话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用历史照亮未来,听故事,学管理,请到包子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温经典 | 斯隆:管理,它如何起作用(内含评析)
什么是委员会
重读经典:企业管理的“斯隆铁律”管理|案例|
阿尔费雷德·斯隆
通用汽车供应商管理16步法
管理得越少,管理得越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