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虚体质,阳虚体质,一定要学会自己看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着镜子看哪里出了问题!!
userphoto

2024.04.08 江苏

关注

“张开嘴,把舌头伸出来······”厉害的老中医单单通过舌象,就能大致推断出患者的病症及其病因,堪比现代各种先进扫描仪、分析仪。

学会舌诊对于个人健康管理和中医养生具有诸多好处,还可以将舌诊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帮助身边的人进行健康自查和调理,可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善事。

谈谈常说医者的意义在于奉献,我也非常愿意把自己的舌诊经验奉献给每一位家人,希望能为大家的身体健康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01

古人云:“望闻问切,犹人有四肢也。一肢废不成其为人;一诊缺不成其为医,”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四诊之看重。

望诊在四诊中为第一位,望的东西包括面色、精气神和舌象。

“望而知之谓之神”足以体现古人对望诊的重视程度。

中医舌诊的发展源远流长,具体可以溯源至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记录的“贞疾舌”可谓中医学史上论舌的最早记载

中医舌诊的真正萌芽期是在商周、春秋、战国之际,当时的《黄帝内经》不仅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时期中医学理论,还总结了周、秦时期的舌诊经验和论述。

书中舌诊方面的内容丰富,且明确的阐述了舌的解剖和生理病理,指出了舌诊的意义,为今后舌诊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先秦还出现了首位应用舌诊临床的医家——扁鹊,他的舌诊记录由王叔和收录并编纂于《脉经》中。

至汉唐时期,社会繁荣昌盛,社会风气影响着当时整个国家,也影响着中医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医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中医舌诊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它多方面谈及舌诊,不仅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内容,更将舌诊运用到辨证论治之中,与临床经验紧密结合。

晋代的王叔和所写的《脉经》进一步搜集记录了大量张仲景的舌诊内容,并观察了热性病舌象,补充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空缺。

唐代医家孙思邈首次明确提出了舌与脏腑相应,察舌可以知脏腑寒热,并依此立法处方加以治疗,为后世察舌辨脏腑、审察病因、确定治则提供了理论根据。

宋金元时期出现众多总结类的书籍,中医舌诊进入总结时期。譬如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载有的舌诊专论《舌上胎》进一步总结提取了《伤寒杂病论》舌诊方面的理论,形成了中医舌诊的理论雏形。

宋金元时期出现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除著作书籍之外,无数医家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舌诊的应用:

钱乙指出小儿弄舌的三种情形,填补了儿科舌诊的空缺;陈自明以舌色辨别妇子生死,为妇产科判断做出贡献……

明清时期,在前人的基础上临床医学进一步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众多舌诊专著面世,且温病学派对舌诊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02

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头分为几个不同区域,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代表不同的脏腑、器官。

其中舌尖代表心肺、舌中代表脾胃、舌根代表肾、舌侧代表肝胆。当某个区域发生变化时,就表示相对应的脏腑出现问题。

除了舌头不同区域外,舌头的形状、舌色、舌苔、润燥等也反映着我们身体变化。

这个在舌苔上表现很明显:一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随病情由轻变重,舌苔也会由薄变厚,表明病邪由表及里;若舌苔由厚变薄,说明病情好转。

因此,我们可以看舌头,知全身。

学会了舌诊,我们就可以及时了解我们身体变化了,下面常见的几种舌象,大家一定要记住:

正常舌头

淡红舌,薄白苔,俗称桃花舌。平和体质的人,最纯美的舌象是桃花一样的淡红色,上面有一层薄白苔,这种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舌象被称为“桃花舌”。

阳虚舌象

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

中药调理: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肉桂粉2袋煲汤服用。

日常养生:肉桂粉,每次一袋,每日一次,温水冲服。

‍‍

淤血舌象

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

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

中药调理:三七粉与西洋参粉,丹参粉各半袋,用温水冲服,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血虚舌象

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

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

中药调理:西洋参粉3袋,茯苓粉3袋,龙眼肉300克,搅拌均匀隔水蒸4小时,每天一勺用开水冲服。

阴虚舌象

身体表现:眼干、口燥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

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的食物、生大病

中药调理: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各9克,叠鞘石斛粉1袋、西洋参粉1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煲汤服用,一周即可。

日常养生:西洋参粉1袋、叠鞘石斛粉1袋,每天一次,温水冲服。

水湿舌象

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

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中药调理:红豆、薏仁各10克,茯苓粉1袋、丹参粉1袋,煮水30分钟,代茶饮,祛暑湿,适合夏天。冬天寒湿则适宜用绿色的花椒,煮水泡脚。

日常养生:茯苓粉1袋、松花粉1袋、丹参粉1袋,每天一次温水冲服。

舌诊不仅是中医的智慧,也是我们自我照顾的一种方式。

自学舌诊,让我们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掌握舌诊,就像拥有了一把解读身体密码的钥匙,让我们更健康,更自信地生活。

来源:健康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玉忠:学会这些舌诊就足够诊断百分之70的疾病
如何学会判断自己体质?(图)-九牧林医家-搜狐博客
牢记这两点,学习舌诊不再难
肾什么虚自己知
跟医圣张仲景学养生——才能真正有效地养生!!
中医体质养生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