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一帝留下的不解之谜:立扶苏是谣言,立胡亥才是本意?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网络图)一、《史记》中秦始皇留下遗诏的记载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史书中没有记载着可靠的、可信的消息来源,其实都是值得怀疑的。道听途说,想当然演绎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考察《史记》的文字,证明有遗诏的证据没有,而否定它的证据却很充分:

1、如果秦始皇临死前命赵高写有遗诏,也只会有李斯、胡亥、赵高和几个太监知道。一旦李斯同意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三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销毁真诏书,杀掉那几个知情的太监,在这方面李斯、赵高和胡亥是不会手软的,他们后来的作为可以证明。那么,谁走漏了风声?谁敢走漏风声?司马迁不可能见到真遗诏的原件,也不可能采访到事件的参与者,他在《史记》中记载的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

2、如果真有遗诏立扶苏,而胡亥篡位又诛杀扶苏、蒙恬,以及自己的20多个兄长,李斯又是同谋,那后来赵高、胡亥想杀李斯的时候,就不应该那么拖泥带水。赵高先是栽赃李斯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通敌,后又设计挑拨李斯和胡亥的关系,然后又把李斯下狱反复施酷刑审讯,最后还在闹市公开处决李斯。如果真有沙丘遗诏,赵高只要悄悄地对胡亥说,李斯心存不满,曾以公开沙丘真相威胁,这就足以使胡亥下决心除掉李斯了,不会愚蠢地公开审讯,公开处决。

3、如果真有遗诏,而李斯碍于名声不敢公开事实真相,那么到了被判残酷的五刑处死,一家人就要被满门抄斩夷灭三族的时候,李斯不应该再有任何顾忌了。无论是出于被出卖的仇恨,还是出于对秦始皇的愧疚,抑或对江山社稷的担忧,李斯都应该,也必然会说出真相。可是,即使是到了被绑缚刑场的最后时刻,李斯竟然还没有一句对小人、仇人、忘恩负义之人的唾骂,竟然没有喊出一声垂死的“冤枉”!

二、秦始皇没打算立扶苏为太子

春秋以来,在传位上不少国君并没有遵从所谓的嫡长制,而是立自己所偏爱的儿子。再说《史记》上只是说扶苏是长子,但是不是嫡长子并不能确定。

1、太子是不出京城的

古代作为太子往往是呆在京城的,如果到了外地,那便是贬谪的结果。在唐朝,设立太子,经常是被封为雍王,雍指的其实就是京城,正好说明这点。

2、太子是不做军队中的事务的

太子不做军队上的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想来太子是未来的君主,怎会去打仗,太子应该做的是学习政治事务。看看明朝朱元璋的皇子,皇嗣朱标以及之后的朱允炆,不都是在京城养尊处优,不都是在京做政治事务的,而其他皇子都在守卫边疆,后来夺位的燕王朱棣不就是在守护北平吗?

3、扶苏确实是没有什么作为

想来他的一生,也就是在劝阻秦始皇坑术士中有所作为而已,说出了一番治国的良言。秦始皇可能因此也就绝了立扶苏为太子的想法。扶苏在北疆长城做监军,没有什么可以说道的作为,而胡亥继位之后,处死扶苏蒙恬,扶苏也是显得十分幼稚,很轻松地就赴死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扶苏既是掌兵权,却毫无反抗,他没有能力更无成为领袖的魄力。

4、身体病重的紧急情况下为何不传诏招来扶苏

第五次巡游时,秦始皇已经五十岁了,从他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来看,也许已经是时日无多了,选立继承人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这次巡游天下,长期离京在外,部分百官同行,帝国的重大政务都在旅途中处理。毫无疑问,秦始皇的巡游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重大的政治行动。如果秦始皇选取的继承人是扶苏的话,没有理由不带上他。而事实是,此时扶苏因为与秦始皇政见不合,被贬斥出京,打发到上郡的蒙恬军中出任监军。退一万步说,即使开始巡游时没带扶苏,当秦始皇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时也应紧急传诏招来扶苏,而不是留什么遗诏,那时又不是现在招之急来,而帝国不可一日无君,英明智慧的秦始皇难道还不明白这一点。这一切只能说明,秦始皇没有想过立扶苏为太子。

三、秦始皇有废长立幼的打算

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生于秦王政十八年。胡亥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的时候,当时胡亥二十岁。

秦始皇即位以后,曾经五次巡游天下。第五次巡游,带上幼子胡亥同行。史书上只有这么一句简单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这句话是说,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这一天,始皇帝开始出行巡游天下。政府百官分成两套班子,左丞相李斯带领一套随始皇帝同行,右丞相冯去疾带领另一套留守咸阳。幼子胡亥爱戴父亲,请求同行,始皇帝同意了。仅仅由这句话,我们似乎看不出这件事情与秦始皇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之间有什么关系。但如果我们将有关这个决定的两个背景情况加进来考虑的话,问题就出来了。

第一个背景是,这时候的秦始皇已经五十岁了,从他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来看,也许已经是时日无多了,选立继承人的决定,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第二个背景是,就在一年多以前,秦始皇的长子,皇位第一继承人扶苏,因为与秦始皇政见不合,被贬斥出京,打发到上郡的蒙恬军中出任监军。从而,秦始皇最终将选定谁做继承人的事情,成了一桩悬案。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他们都是有皇位继承权的可能接班人。始皇帝这次巡游天下,长期离京在外,部分百官同行,帝国的重大政务都在旅途中处理,或者在车上,或者在行宫中。毫无疑问,秦始皇的巡游,连带着帝国政治中枢的移动,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重大的政治行动。在如此重大的政治行动中,秦始皇选取胡亥同行,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这种非同寻常的重大的意义是什么呢?一,如果从父子之情来看的话,表明了秦始皇格外宠爱胡亥的亲情;二,如果从皇位继承的政情上来看的话,则是显示了秦始皇有意立胡亥为太子的政治意图。秦始皇有意立胡亥为继承人的事情,是历史上被忽略了的问题,实有其事而被视而不见。

秦始皇立胡亥为继承人的考虑,在史书中是有明确的线索可以追寻的。这个明确的线索,有胡亥和蒙毅两人可以作证。

胡亥即位以后,在赵高和李斯的怂恿下,决定杀害亲近扶苏的大将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蒙毅长期侍从在秦始皇身边,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亲信大臣。他熟悉宫廷内幕,秦始皇帝晚年的心境,他是第一知情人。蒙毅死前,二世曾经派遣御史传令指责他说:“先帝曾经打算立朕为太子,而你从中作难。如今丞相参劾你不忠,罪当诛灭宗族。朕不忍,赐你一死,也算恩遇有幸,你自己决断吧。”

蒙毅痛感冤屈,自杀以前为自己申辩说:“如今指责臣下不能得先帝之意,然而,臣下年少就仕宦于先帝,多年蒙恩,幸得信任,直到先帝去世,未曾有所逆迕,可以说是知晓先帝之意了。又指责臣下不知太子之能,然而,先帝巡游天下,独有太子跟从,先帝亲爱太子之情,远较诸位公子深厚绝远,臣下是尽知而无所怀疑。先帝举用太子,不是一时之转念而是多年之积虑,臣下何曾敢有过劝谏,何曾敢有过谋虑!臣下决不敢巧饰言辞、强辩夺理以避死,只是担心事情不实而羞累先帝之令名罢了。恳愿使者能够有所考虑,使臣下死得明白。”

在二世的指责和蒙毅的辩解当中,都提到了晚年的秦始皇曾经打算立胡亥为太子的事情。在蒙毅的话中,更是明确透露出,秦始皇废长立幼的打算,不是一时的念头,而是经过数年酝酿的积虑。看来,秦始皇格外宠爱胡亥,有意立他为太子的事情,应当是可信的事实。(程三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疑云:秦始皇是否留下抚苏继位遗诏
揭开赵高篡改秦始皇七字遗诏内幕:秦始皇遗诏之谜
秦始皇遗诏到底写了什么,最终断送了扶苏性命?
赵高为何骗李斯一起篡改遗诏来亡秦,全家被处宫刑能不恨吗
秦始皇的后宫:秦二世与他的母亲(1)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6二世诈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