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茂德:优秀孩子成长必修的家庭课程(下)

在孩子成长中,不仅应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文化滋养,更应有家庭课程的品 行塑造。可以说,家庭课程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它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创新人才更要重视家庭教育。具体来说,优秀孩子必修的家庭课程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四、懂得感恩,才有责任

我曾多次在学生大会上动情地说:“我的生活经历、我的教育经历、我的学校管理经历告诉我,人性、血缘包孕的母爱,仅仅用一个‘爱’字实在是难以描述。”我也曾多次在孩子们的周记本上这样写道:“随着你们慢慢长大,你们一定会懂得,母爱是你们一生一世也报答不了的深情。”


我曾好多次在学生会议上对孩子们讲述这样两个伟大母亲的故事。


欧洲有一对母女,去阿尔卑斯山度假滑雪,遭遇雪崩被埋。母女俩在雪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几次看见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都因她们身穿的是银灰色滑雪装,而未被发现。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过去。女儿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医生告诉她,是母亲用生命救了她。原来,是母亲割断自己的动脉后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一片白雪,直升机才因此发现了目标。女儿痛哭起来,她一直以为做清洁工的母亲是极其卑微的,但是在这一瞬间,她发现母亲原来是如此伟大!在这次雪崩灾难中,在迟迟得不到救援的生死关头,母亲用感天泣地的行为,用自己动脉里流淌的鲜血,为女儿指引了生命的方向!


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深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七八个月大的婴儿在她的身下安然无恙。几天后,救助人员挖洞接近这对母子时,母亲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那婴孩口中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续着孩子的生命,乳汁被吸干后,她拼命咬断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了下来。


每次听完故事,孩子们都泪眼朦眬,低垂下头,半晌无语。但我们又看到这种事实:今天的独生子女,每一个都处于父母、祖辈的过度呵护下,他们几乎生活在虚拟的环境中,完全缺乏在风霜雨雪中求生存、在同伴竞争中求生存的历炼以及真实的成长体验。他们习惯了在家庭生活中呼风唤雨的“主尊”地位,唯我思维强烈。由于缺失兄弟姐妹间相互照顾、搀扶的体验,独生子女也不懂得谦让为何物。不少孩子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甚至会不解:孔融的妈妈为什么不多花点钱都买大梨呢?这样的孩子,他尚未长大。


但是也有另一类孩子,他们内心深知,在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中都有父母、老师无限的关爱与帮助。


五、遵守规则,才有美丽人生

当我听到“中国式过马路”的说法,听到对中国大妈广场舞的批评,看到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的纷乱时,常会想起亨廷顿的名言,“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在英国,许多行为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公民规范,在中小学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明文规定的学生行为守则。但在世代相传的长期积淀中,许多行为已变成一种约定俗成,变成积淀在盎格罗- 撒克逊民族血液中的行为基因,变成了弥散在英伦三岛的社会行为文化。在英国,被人认为生活行为粗鲁可以说是奇耻大辱。一代又一代英国绅士就在这种文化浸润中成长,而且这种绅士文化具有感染性和继承性,一批又一批外来移民就在这种社会文化熏陶中成为新的绅士。许多次乘车外出,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叹行车的有序、宁静、礼貌,马路上很难听到车辆鸣笛,驾驶员遇到交叉路口,必先左顾右盼,然后通过。我们常见在较窄的通道上,两车相遇双方礼让,不少驾驶员摇下窗玻璃让对方先行,而先行的驾驶员必定挥手致谢。在这种礼让中,驾驶员少了很多争执带来的烦恼。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已经在不断地反思:我们极大地重视了孩子们的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但我们却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孩子们德性与人格的培养;我们重视了远大目标的灌输,但我们却没有夯实孩子们最基本的礼仪习惯、文明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道德素养;我们片面地把“全面发展”理解成了“总分发展”(或称“全科发展”);我们高位地给了孩子们伟大的人生理想,但我们却没有夯实孩子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所必需的基本素养。面对当今孩子中确实存在的信念淡漠、品德障碍、道德感缺失等问题,我们是否该大声疾呼“归来,归来兮,中华之文明”?


我们在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增长及技能提高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德性的发展。而对孩子德行的培养应该做得更具体点、更有针对性,要把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诚实的品质、与人相处的礼仪、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对恪守社会秩序的自觉等素养放在教育的首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不仅仅需要学校及教师,更需要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一起努力,从孩子平时的一言一行着手,具体指导,让孩子先成“人”。


初访欧洲,当地的交通礼仪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总结对欧洲交通的印象。一是“车等人”。当人行横道上有人在行走时,汽车会悄然停车,即使面对行动迟缓的老人,驾驶员也不会鸣笛,总是耐心地等待。二是“人等车”。当人行灯为红灯时,即使路上没有汽车行驶,行人也总是静静地站在路边等待,待绿灯亮时才通行。


公共场合不喧哗吵闹、按秩序等待,这都是看似简单却易被人们忽略的重要素养。这些素养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行为经过长期的规则约束后渐渐积淀而成。素养代代相传,便融入每一位公民的血液,社会生活也因此实现了井然有序。由此可见,在形成素养之前,规则的约束是必要且重要的。


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已非常重视常规管理,因为我国大多数学校都有很多条条框框,有无数常规考核与评比。但仔细比照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是遗憾地发现,这些常规管理落实效果不理想。一些德育工作者也很不解:“我们尽心尽力组织了很多评比,但学生仍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德育思维与德育方式仍然有“运动式”“口号式”“走过场”之嫌,家长、教师并没有真正认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人生发展的奠基作用。在教育实践和家庭生活中缺乏生活化、细节化的养成教育;学校教育重视行为的表层量化评价,忽略引导学生形成对规则的真正认同,教育行为类似轰轰烈烈的“整治”,但缺乏滴水穿石般的坚持。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袁金华曾说:“教育其实是很实在、很细致的积累,从低到高,从浅入深,一步一步做好,日积月累,必见成效。”的确如此,对孩子行为规范与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从细微处着手,对孩子的要求要具体化,而不是给孩子灌输一些大而泛的道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日本学校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方式中得到一些借鉴。袁金华在《教育的朴实》一文中提到:“日本小学新生开学前,学校会寄给家长一封信,说明他们对一年级新生的教育目标是‘体质、习惯、兴趣’,然后围绕三个方面提具体要求。


例如,对早上起床和晚上就寝的时间以及对下午13 点30 分学校放学后的家庭活动提出建议;开学第一周允许家长陪伴孩子进校、回家,第二周起,孩子就要戴黄色学生帽独立步行上下学;要求孩子选择1 ~ 2项体能游戏项目,每天坚持练习;要求孩子每天临睡前整理好书包,削好铅笔;要求孩子上体育课穿短袖、短裤的运动服,星期六要自己洗干净运动鞋……”


在家长的配合下,学校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孩子们懂得并遵守了规则,也学会了坚持。同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所高中的教室内,笔者看到了这样的规则:不吃糖,不吃口香糖,不喝汽水;要说话,请举手;把书包放在地上;不在桌子上写字;不迟到,不早退;不乱丢垃圾。简简单单的几条,似乎德育目标很低,但效果是教室内整洁、有序。


反观我国的教育,中小学常规管理多依靠各种考核与评比,学校的德育部门每天“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因为怕扣分,所以孩子们在校园里表现得比较听话。但走出校门或者当班主任离开时,他们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反差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德育话语太“高、大、全”,德育目标过于宏大,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细节化的熏陶、养育。规则意识需要播种,规则行为需要培养,规则内化为素养要经过长久的、艰巨的过程。


教育就是要从细节入手,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孩子的规则行为,将规则内化为素养,进而用优秀的素养为孩子迎来美丽人生。重新审视我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时,我们应该进一步从小事抓起、在一丝一缕中去养成孩子们的习惯:面对孩子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面对孩子们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某些不良习惯,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教育的敏感和教育的胸怀,我们是不是应该带着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未来视野,不断地审视我们自身、审视我们的家庭教育行为……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浸泡,孩子是酸还是甜,都在这种印刻式的浸润中形成。


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三好”素养(身体好、性格好、习惯好),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身体、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教师和校长多么能干,他们也很难改变孩子。倘若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培植良好的根系,孩子也绝不可能成长为一棵茂盛的大树。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3)——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教养 是家长给孩子的最好名片
教育3.0: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
《小学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研究》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