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导干部要树立新的勤俭节约观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来,舌尖上的浪费、公务活动中的奢华、干部队伍的作风都有了明显改观。时代在发展,过去我们倡导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仍值得全社会继续发扬,但作为领导干部,需要提升理念,拓展领域,确立全新的立体勤俭节约观,充分实现效能至上、资源集约、科学决策。

  确立效率效益观,全面改进作风、提升效能。效率就是效益。一天的工作半天完成就节约出半天时间干更多的事,拖拖拉拉2天完成就是时间上的浪费;一项工作2人能做好就不用安排更多的人去做,这是人力上的节约。因此,领导干部要把“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作为勤俭节约观,大力倡导,带头弘扬。效率来自于勤奋。领导干部要心无旁骛,勤奋努力,以创先争优的工作姿态克服“松、散、软、奢、庸”,在提高效率中节约时间、人力、财力的投入。要问需于民,讲究“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钱用在民生、社会事业等最需要的地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奢侈浪费的温床。要摒弃昙花一现的“面子工程”、虎头蛇尾的“半拉子工程”、有名无实的“虚拟化工程”,坚持以绩效检验工作,讲实在话、做实在事。

  确立资源集约观,真正优化用权、服务发展。与节约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自然资源一样,各级领导有着包括权力、人脉、威望等无形的资源。领导干部要倍加珍惜岗位资源,正确用之,莫使浪费。把权力当资源,听起来有些不顺耳,实际上,权力就是资源。关键是用好、用出效益。譬如组织部门有调配选配干部职能,选好选准干部、用人之长、配强班子,形成团结有力的领导集体,这就是优化配置、节约资源。再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政管理等部门,各项专项经费都用到刀刃上,都发挥了应有效果,钱就花得值,比省钱不办事来得好。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办事效率,以最小的投入赢得群众最高的满意度,这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能”的具体体现。管权力是领导干部最大的权力。领导干部不仅要约束管住自己,自觉把权力置于制度监督之下,也要运用权力管住身边人不滥用权力。

  确立决策长效观,坚持民主、科学决策。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与此同时,盲目拍板、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有的脑袋一拍、大笔一挥就可能损失上亿。领导干部必须慎之又慎拍好板,使各项决策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赢得群众的“口碑”,达到利益长效化。要勤于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尊重民意;要反复比较论证,权衡利弊得失,避免那种“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情况发生。要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一些非常专业的技术性问题,不要“班门弄斧”,要多听专家的建言,尊重专家意见。要重视决策的过程,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杜绝“一言堂”,以民主决策实现科学决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机关工作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把手”应树立五种形象
创建“六型机关” 提升效能水平
走进课堂(基层)·转变作风·提高效能
中国宁德
领导班子矛盾的引发及解决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