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修身的根本目的

13、修身的根本目的

【原文】君子之求利也略1,其远思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2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3,喜不过予4。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5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6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译文】君子求利的心是很简略的,其对很远的思考也很早就有了,其对避开耻辱也是战战兢兢地,其行为道路的理由也是很勇于公开的。

君子虽然会处在贫穷之地但却志向远大,如果处在富贵之地却也很恭敬,休息时血气不会怠惰,劳作疲倦时容貌不会显得干枯,愤怒时理智不会丧失,喜悦时也不会过于赞誉。君子虽然会处在贫穷之地但却志向远大,是因为推崇与人相互亲爱;如果处在富贵之地却也很恭敬,是因为要压抑权势;休息时血气不会怠惰,是因为善于选择道理;劳作疲倦时容貌不会显得干枯,是因为喜好与人交往;愤怒时理智不会丧失,喜悦时也不会过于赞誉,是因为法度胜过私心。《尚书》上说:“不要私心偏好,要遵循王道;不要为非作歹,要遵循正路。”这句话是说君子能够以公众的行为方式来胜过私欲。

【说明】荀子最后总结说,君子求利的心是很简略的,这个简略也就是淡泊的意思。人之要生存,必然要求利,因为只有寻求到“利”,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然而君子并不是要求更丰厚的“利”,只是够吃够用也就行了。也就是说,君子不把利看得很重,而是很淡泊地对待求利的问题。

君子对很远的思考也很早就有了,这是说君子对未来的事早就有考虑,也就是说,做事情不仅要考虑怎样开始,而要考虑到最后的结果。结果是好的,就去做;结果是不好的就不去做。

君子对避开耻辱也是战战兢兢地,这是说君子对于会引来耻辱的事不会去做,即使做一切事情,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样,要避开耻辱的来临。

君子行为道路的理由也是很勇于公开的,也是说君子的心胸坦荡荡,什么都不怕公开,是“勇者不惧”的。“勇者不惧”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第二十九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不会忧伤;能勇敢面对一切问题的人不会畏惧任何问题。知者,智慧也,有了智慧,什么问题都可以参透悟出,还有什么疑惑的呢?!这个智慧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聪明,聪明即是耳聪目明,耳朵听得到,眼睛看得见即是聪明。聪明的人并不能说就有智慧,智慧是人的理解能力、洞察能力、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强,能够很快很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洞察问题的来龙去脉,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仁者,能与人相互亲爱也。人是社会的、群体的动物,人只能与人生活在一起才能算是个人。若不能与其他人共处,其也就不是个人了,充其量算是个野人。而野人的思维能力是比不上社会人的。那么,与人相互亲爱是否人人都能做到呢?显然很难!然而,如果能做到与人相互亲爱,与其他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也就没有忧虑了。也就是说,在与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的情况下,当你出现了任何问题,任何人都会帮助你,能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还有什么问题呢?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忧虑。至于“勇者不惧”,就更简单了,你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也就没有问题了,而没有问题则意味着什么都不害怕了,什么都不害怕也就是一个“勇者”了,也就不会有任何畏惧了!道理就这么简单,就看你自己做得怎么样!

所以,君子虽然会处在贫穷之地但却志向远大,这是因为要推崇与人相互亲爱;这也就是说,君子的所谓志向,并不是要去当什么官,做什么大生意、大事业,而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因为只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论做什么事才有可能成功。

君子虽然处在富贵之地却也很恭敬,这是因为要压抑权势;富贵产生权势,这是谁都知道的社会现象,君子如果富贵了,或者富贵的人想做君子,就不要装腔作势,而是要压抑权势。因为装腔作势就容易以势欺人,而以势欺人就会置社会行为规范而不顾,罢法律法度而不顾,就不是人人平等,别人就会反对你。孔子还有一句话很重要,见于《论语·学而》第十五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段意思是说,子贡说:“虽然贫穷落魄,但没有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样做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样做是可以的,但这样也比不上那种贫穷落魄时仍然快乐的人,比不上那种富贵时仍然能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人。”贫穷落魄而没有去巴结奉承,这就叫“失意不忘形”。能够做到失意而不忘形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事业上、工作上、婚姻上、家庭关系上都很失意落魄,而朋友、同学等个个都是“春风得意”,这一比,不失意忘形才怪!攀比心理自古以来都有,也正是有了攀比心理,私有制才能产生和发展,而正是有了这种攀比心理,人类才可以进步。所以,攀比是可以的,但若比不上,就千万不要“失意忘形”。唉呀,我不如别人,我笨,我蠢,我傻,算了,我就这样吧!这样做就是忘形了,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人,自己还有头有脑,有手有脚。你自己都不相信、不尊重你自己,别人怎么能相信你,尊重你?!忘形了也就完了。也就是说,有了病态的心理,如果不及时治疗并修正、调整心态,你的人生也就不能进步了。而不“忘形”才能有进步。“失意忘形”的反面即是“得意忘形”,也就是子贡说的“富而无骄”。从当今的这个功利社会来看,“得意忘形”的大有人在,事情做成功了,找到钱了,或者是地位提升了,都飘飘然,春风满面,从而很快地忘记了从前是怎样落魄的,是怎样艰辛努力的。当然,古代也是这样,做了一点官,那官架子摆得十足,傲然一切;赚了一点钱,那财大气粗的劲头足以胀死人。因为,人一旦富贵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摆出架子,就会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似乎就是“体现了人生的价值”。然而,赚了一点钱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了吗?也就是说,人生就是来赚钱的吗?当然,赚了钱,就说明干某一件事成功了,但这仅仅是说明你在某一方面成功了,并不能说明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所以,能真正做到“富而无骄”的,也就很少很少了。因此,子贡认为,真正地富贵了,但还是与平常人一样,没一点架子,还是很谦恭有礼地待人接物,尤其是对贫苦的老百姓也是同样,我这样做怎么样?“何如?”这段问话其实也就体现出子贡仍然有我“慢”心理。他自己觉得已经做得很好了,应该得到老师的赞扬。但是,孔子并没有赞扬他,只是说,也还可以吧。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贫穷落魄还仍然是快乐的,如果富贵以后还是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才是真正地作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就是说,仅仅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不行,还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才行。这无疑是对子贡的一个批评,其更重要的是对一种健康成熟心理的描述。前几年,我们很多人看不惯暴发户,近几年,暴发户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逐渐收敛了那种财大气粗,盛气凌人的嘴脸,不得不让位给了高知识、高科技的“知本家”。这就说明人们还是很看重“精神文明”的。

君子休息时血气不会怠惰,是因为善于选择道理;这句话比较不好理解,因此有必要加以说明。所谓血气不会怠惰,是指君子的精神面貌及思想,即使在休息时,君子也是神采奕奕的,不会象一般普通人一样,疲倦了,思想也就麻木了。君子再疲惫,思维也是清醒的,头脑也是清楚的,不会昏了头,也就是血气不会怠惰。

君子劳作疲倦时容貌不会显得干枯,是因为喜好与人交往;这也与上一段所说的意思一样,是精神面貌问题。

君子愤怒时理智不会丧失,喜悦时也不会过于赞誉,是因为法度胜过私心。这句话其实是本节的重中之重,很多人在愤怒时或高兴时,会忘掉其他事情,思维也就不清晰了,头脑也不清醒了,然而荀子认为,所谓君子修身,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头脑都是清醒的,思维都是清晰的。不论是劳作疲倦时还是休息时,不论是愤怒时还是喜悦时,都不能忘记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度。那么,怎么样做才不会忘掉呢?这就是“私”字!记得在学佛教时,很多人喜欢净土宗,天天念诵佛号不断,以为这样便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做确实不错,问题是绝大部分人一遇到牵涉私有利益时,或大发脾气,或高兴得手舞足蹈,便将阿弥陀佛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因此,能够在劳作疲倦时,在休息时,在愤怒时,在高兴得手舞足蹈时,在任何一个场合,都能够记得阿弥陀佛,或记得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度,忘掉自己的一己之“私”,才能算修身修得差不多了。

所以,虽然人人都会有私心,但通过修身,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心,也就达到了修身的目的!荀子所说的修身,究其实,也就是修掉一些私心,培养出更多的公心,为他人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公心!只有“我为人人”时,人人才能为我,这就是人际之间的对等原则。

而我们现代许多人大谈修身,只是注重健康长寿,整天讲吃什么穿什么,整天讲什么吐纳导引功夫,一碰到问题,他们就不懂得按照社会行为规范行事,只想依照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以及自己那一点点智慧行事,结果要么大碰钉子,要么事情虽然成功而弄得天怒人怨,给自己带来无穷尽的恶果,自己也因此而心理不平衡或怒气冲天,这样的人身体会好吗?怒伤肝,郁伤脾,哀伤心等等,整个内分泌系统紊乱,整个植物神经系统紊乱,怎么还会有好身体呢?所以,修身不是仅仅锻炼身体,而是调节心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与周围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一生平安,尽享快乐与幸福。

修身说到此处也就结束了,因此本节亦有总结之意。修身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保持一个善良的心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而善良的心态其实就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善意地对待别人。人们要效法尧、禹,遵从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君子、贤人、圣人。

——————————————————

【注释】1.略:《庄子·大宗师》:“我为汝言其大略。”刘知几《史通》:“加一字太详,减一字太略。”《文心雕龙·物色》:“略语则阙,详说则繁。”这里用为简明、简洁、简略之意。

2.燕:(yàn)《易·中孚·初九》:“虞,吉;有它不燕。”《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老子·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礼记·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集韵·铣韵》:“宴,《尔雅》:‘宴,宴居,息也。’或作燕。”《字汇·火部》:“燕,宴也。”这里用为安闲休息之意。

3.夺:《荀子·富国》:“勿夺农时。”《礼记·仲尼燕居》:“给夺慈仁。”《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这里用为丧失之意。

4.予:《诗·鄘风·干旄》:“彼姝者子,何以予之?”《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予怀明德。”《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荀子·大略》:“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这里用为赞许,称誉之意。

5.柬:《说文》:“柬,分别择之也。”这里用为选择之意。

6.交:《易·大有·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诗·小雅·小宛》:“交交桑扈,率场啄栗。”《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布衣之交。”《资治通鉴》:“即共定交。”这里用为交际、交往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身》荀子
荀子日课026丨 人性的弱点,靠什么来拯救
四十一、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第二·修身
修身就是大公无私
荀子第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