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学堂】天然去雕饰
诗词学堂,在线诗词教学第一平台!
微信号:shiciedu QQ群:463401380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这两句诗,古代诗歌批评家常用以比喻平淡自然的风格。


什么是平淡自然?古人解释说:“得于天趣”(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混然天成,天球不琢”(宋·葛立方《韵语阳秋》),陶渊明的诗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通俗地说:平淡自然就是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感情。


平淡自然绝不是粗浅。有成就的诗人都懂得,要达到平淡自然的境界必须经历辛苦的磨练。如宋·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赠杜挺之》)宋·王安石说:“看似寻常最奇崛,如成容易却艰辛。”(《临川集》)袁修钧先生《晚耕小集》诗风的特点就是平淡自然。他的诗很少用典,也不用辞藻涂饰。其深厚的思想感情蕴于平淡自然之中,无论是写景、议论、叙事,都大抵如此。


同属平淡自然风格的诗,由于题材、体裁不同,其艺术要求也各异。修钧先生在这方面也把握得相当好。


对于写景的诗,古人提出了“中的”的艺术要求。宋·张戒说:“荆轲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自常人观之,语既不多,又无新巧;然而此二语遂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视死如归之情,此亦所谓中的也。”(《岁寒堂诗话》)所谓“中的”就是依据表达某种感情的特殊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景物,并根据这种特殊需要,对所选景物作最合适的描写,以至情景相生,相得益彰。


试看修钧先生的写景诗词:


锦绣山庄,一派荣昌。

碧空净,绿野芬芳。

人工造化,林牧天堂。

正草儿肥,羊儿壮,乌儿翔……

(《行乡子·罗田锦绣林牧专业合作社》)


一线逶迤贯雪原,铁龙呼啸走云天。

四千里路山和水,电掣风驰咫尺间。

(《青藏铁路通车有感》)


以上一词一诗,语言都朴素无华,几乎是通俗的口语,如“草儿肥”三句。这一词一诗写景都“中的”。《行香子》选择的景物是“草儿”、“羊儿”、“鸟儿”,这些都是林牧场的特点,用以描写的词分别是“肥”、“壮”、“翔”。三句排比,加强了气氛,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这幅图画所表达的感情,则是对“人工造化,林牧天堂”的赞美。情景相生,可谓“中的”。写青藏铁路,以“一线逶迤”、“铁龙呼啸”为喻描写铁路和火车,十分形象;“贯雪原”、“走云天',既形象,又神奇,只有青藏铁路通车足以当之。这两句写景堪称妙笔。原来难于上青天的“四千里”崇山深谷,现在变成了“咫尺间”,可见此铁路为青藏人民造福何等巨大,这也是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要抒发的豪情,情景相生,是“中的”佳作。


“中的”贵在创造性,即有新意,惟陈言务之去,而关键是新意。如果有新意,即使偶用了“陈言'也不觉其“陈”了。


渔火江枫月满天,寒山寺下客酣眠。

钟声夜半惊游梦,许是堤边又泊船。

(《寒山寺旅次》)


此诗不仅用张继《枫桥夜泊》的原韵,而且原封不动地借用了张继写景的词语:“渔火”、“江枫”、“钟声夜半”(只是将夜半钟声颠倒了,意思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修钧先生作了小改动:将“霜满天”改为“月满天”,将“对愁眠”改为“客酣眠”。虽只改了几个字,此诗的意境与张继的诗就完全不同了,有新意了。“霜满天”,以寒气充满天地吐露羁旅人内心的凄凉;而“月满天”,则是以月华满天表达诗人赏心悦目的情怀。“愁眠”写的是羁旅人的孤独愁苦;“酣眠”,表现的则是诗人观赏寒山寺一带景色后的满足、惬意。“惊游梦”,入梦还在“游”,可做“酣眠”的注脚。


这新的意境,使“渔火”、“江枫”、“寒山寺”、“钟声夜半”不再有张继赋予的“愁”的色彩,而是改换为修钧先生赋予的欢快色彩了。特别是末句“许是堤边又泊船”引人遐想:这泊船者是仰慕张继,追寻《枫桥夜泊》遗踪的文人墨客?是向往寒山寺古刹,特地远道而来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寒山寺和张继的《枫桥夜泊》已凝聚成为具有强大魅力的历史文化,它吸引了千百年来无数的墨客游人,还将继续吸引着世世代代的后来人。显然,这最后一句诗,将新意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晚耕小集》中的议论诗句也不少,有的全诗都是议论。对议论入诗,有人认为:诗以形象感人,如议论入诗,则其艺术水平就大大降低了。但多数批评家认为此说片面。如清人沈德潜说:“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是也而亦不尽然。”(《说诗啐语》)


怎样的议论诗(即言理诗)才算好诗呢?沈德潜说,应该具有“理趣”(同上)。怎样才算有“理趣”?有人说“须带情韵而行”(同上),有人说要“不着色相”(元·方回《瀛奎律髓》),有人说“以述情切事为快”(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浅显一些,就是议论不能离开形象。既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形象,如果从概念到概念,当然不算好诗;如果深刻之理寓于形象之中,那就是好诗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诗不是言理的名篇吗?


修钧先生的言理诗把握了“形象”这一特征,因而具有“理趣”。如“豺狼本性今无改,马放南山路尚遥”(《纪念百团大战》)说的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不能放松警惕之理。“马放南山”、“路尚遥”都是很形象、很恰当的比喻,且引自通俗谚语。诗的内涵丰富,述情切事,具有“理趣”,耐人寻味。修钧先生议论诗的“理趣”有时是以创新来实现的。如“人生之旅一条河,不尽前波领后波”(《读龚冠军先生〈句号吟草〉》)“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常用语,将“推”改为“领”是创新,说的是上一代培养、教育、影响下一代之理。令人耳目一新。其比喻也形象生动。


《晚耕小集》中有许多叙事诗句,也都具有平淡自然的风格。诗的叙事与散文不同,它除要求形象外,还要求更精炼,言甚少而意甚多。为实现这一目标,用典为常见的手法,所用之典与所叙之事关合的深浅、含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叙事诗句的质量。“冬去春来播火薪,红牙铁板发新声”(《童怀章先生卸任〈东坡赤壁诗词〉主编留念》),“红牙铁板”是常用典,无雕饰之嫌。此典是用柳永风格作为对照来赞颂苏轼的豪放风格。修钧先生用在此,关合极妙。苏轼在黄州四年,他的“大江东去”词又恰是作于黄州;怀章先生主编的《东坡赤壁诗词》也在黄州,这是第一层关合。“红牙”代表婉约风格,“铁板”代表豪放风格;“铁板”与苏轼词风密切自不待言,“红牙”喻柳永词风,本与苏轼无关,因典故出处是赞美苏轼的,也就与苏轼有关了。用“红牙铁板”称赞怀章先生主编的《东坡赤壁诗词》婉约、豪放等各种风格都“发新声”,百花齐放,这是再恰当不过了,这是第二层关合。怀章先生黄冈人,在黄州任职;苏轼也在黄州任职(虽是闲职),这是第三层关合。怀章先生既是主编,又是诗人,他的诗词既有“红牙”风格,又有“铁板”风格,而以“铁板”风格为主调;苏轼词以“铁板”风格为主调,亦间有“红牙”词作,这是第四层关合。仅仅七字就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不能不说是精彩的叙事诗句。


“诗发心声性本真,不加刻琢自清新”(《读〈芦荡吟〉呈徐新洲先生》),看来修钧先生喜爱平淡自然风格,并且用自己的创作不断探索这种风格。诗艺无止境,修钧先生“晚耕”又极辛勤,将来,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童勉之,江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学堂】浅谈李清照诗与词风格不同的缘由
【六龙沙龙/余廷林】天然本色无雕饰,都是呕心沥血章
苏轼书法有什么美学思想和创作思想?
学习格律诗笔记(连载之二十四)
宋代最著名的十大诗人,宋代出名的诗人
​杭苏19 苏轼牢骚体诗词鉴赏:从叨叨叨到呵呵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