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樊胜美”式女孩的一生,连死都被用去换弟弟的首付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



最近,#现实版樊胜美# 的词条冲上了热搜。

樊胜美是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她是一个外表光鲜骄傲的城市白领,却被原生家庭敲骨吸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难以摆脱父母兄弟的压榨,现在已经成了扶弟魔的代名词。


而被称作“现实版樊胜美”的女孩洛洛,是个23岁的年轻杭漂,下班后在钱塘江边散心时突遇涨潮而丧生。

其父母随后以其工作压力太大为由,向洛洛所在公司索赔41万,公司找到调解类节目《杭州和事佬》,并调出洛洛生前的打卡记录,驳回了“工作压力大”的指控。

公司负责人以洛洛的聊天记录、社媒截图证明,洛洛由于缺少家庭关爱而有自杀倾向。他还愤怒地告诉调解人,洛洛父母曾说,坚持索赔41万,是由于这笔钱刚好“可以给儿子买房付首付”。


这句话像隐形又锋利的刀,刺痛了无数网友的心。


被剥削的女儿们

公安将洛洛之死定性为意外事件。最终,公司方共补偿女孩家属16万,但洛洛父母对这个结果显然并不满意。

我们难以去界定这场意外是否直接与家庭有关,但通过调解录像,我们确实能感受到,洛洛父母对她缺少最起码的关怀:知道女儿有自杀倾向却没有干预,甚至没有女儿的电话号码。

洛洛告诉朋友,自己有时想到小时候母亲对她不好,会睡不着觉。


与此同时,洛洛在父亲的要求下给他打钱,每次一两万。有次她身上只有七千块了,父亲也让她全部转过去。

妈妈一边拿来女儿的新手机自己用,导致洛洛只能用妈妈淘汰的旧手机,一边又用“爱女儿”的说辞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像洛洛这样,因为女儿的身份,不断被原生家庭剥削的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

在传统的父系家庭观念中,女儿“嫁出去”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了,并不能延续香火和赡养老人,从一开始就是外人。

所以,当女儿到了可以帮持家务的年龄,可能就没有读书机会了,尤其当多子女家庭的条件只能支持一个孩子上学时。全国妇联在“女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提出,每年全世界有6500万女童辍学。

当她们离家开始工作,可能还要承担起物质供养家庭、养育兄弟姐妹的责任,一如事件中的洛洛、《都挺好》的苏明玉、《欢乐颂》的樊胜美、《安家》的房似锦。

房似锦的妈妈

当她们到了适婚年龄,作为“招商银行”,必须是要以彩礼的形式让原生家庭“回本”的。

在很多方言中,表示“嫁”的字眼有“给、借”之意。在现实中,用“嫁”女儿所得的彩礼,为儿子这个“建设银行”“娶”老婆,甚至逼女儿早婚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而在最近讨论度极高的代孕问题上,也有人分享了一段细思极恐的经历。


如果这些女儿有兄弟,那家庭剥削来的金钱与精力,就极可能用来“扶弟”了。一个家庭中的孩子,仅仅因为性别不同,就走上了迥然相异的人生道路。

我们的社会中,确实有很多“扶弟”的女性,多到被妖魔化,成了“扶弟魔”,让每一个谈婚论嫁的男人避之不及,被网友在一波波社会事件讨论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这些被扶的兄弟们,却鲜有人讨论。

有越多“扶弟魔”的出现,就意味着有越多女儿正在遭受压榨,用血与汗填补一个个家庭、“扶”起一个个兄弟。

所以,别再妖魔化女孩了,不如想想这些需要被“扶”的男性,怎么能这么心安理得地倚靠着姐妹和父母、这么不独立呢?


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独立男性

最近,《奇葩说》关于“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的辩题火出了圈。

这个词并不新鲜,从古早互联网时期的流行词“大龄剩女”,到近期的冠姓权等等,在各类社会话题中,“独立女性”概念动不动都要被拿出来溜一溜,也被衍生出了天花乱坠的定义。

有人说,不依靠他人生活才是独立女性,有人说,独立女性就是要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可是换个角度想,为什么没有人强调“独立男性”,且这个词听起来生疏又讽刺?

辩手席瑞在《奇葩说》中的发言

大概因为从古至今,男人都被看作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健全人,他们天生就是独立的,从来不是谁的附属;而女人“嫁”人,在婚后被冠以男人的姓氏,一直以附属的面貌出现,即使参与有实际报酬的工作,也要被讨论有没有思想独立、人格独立。

“独立男性”不被讨论,是因为它从来没有被当成一个问题。

但是,按照大众对“独立女性”的要求,有多少男人真正成为了“独立男性”?

当洛洛还在杭漂、被父母索要工资时,她的弟弟也许刚踏入社会就能轻松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连洛洛的死亡都成了房子的砖瓦;

在家族企业中,继承权被理所应当地视为儿子的权利——按照日本民法,没有男性继承人来传承家族姓氏的经商家族,甚至可以“另辟蹊径”地收养一子;

结婚后,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男性可能连家务都不做,却能享受干净的环境、活蹦乱跳的孩子;

图/《脱口秀大会》

在找工作的时候,男性可能可以依靠性别获得一份优势;

在性生活中,他可能依靠着伴侣的小心翼翼担惊受怕,换来一份短暂的快感;

甚至,他的出生,也可能依靠了未出生的姐姐的生命。

对照前面提到的“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标准——原来,这个时代急需的是独立男性啊!独立男性真的太少了!

《安家》中房似锦的弟弟

为什么少?

其实原因很简单。几千年来生活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男性已经很清楚了:自己根本不需要独立,就能享受到更多优待。

在家庭的资助和社会观念的帮助下,房子首付会有的,继承权会有的,老婆的嫁妆会有的,被打扫干净的屋子也会有的。

再回头看洛洛事件。一同长大的弟弟肯定也清楚姐姐的境况。他作为最终的受益者,不知有没有试图阻止过父母。

怕就怕在男人在吃下这一份红利时,也早已磨去了内疚和反思,将其视作天生拥有的特权,在理所应当地吃掉姐姐那份之后,又理所应当地吃掉一个又一个女性的那份。

《都挺好》里苏明玉的哥哥

最后,他们在“扶弟魔”等其它骂名面前,又几乎能够全身而退,成为一个隐形的受益者。

男人,是时候独立一些了。独立,从不默认剥削开始。


写在最后

我深知当今社会还有很多“樊胜美”,她们深陷家庭泥潭,用血汗去支撑另一个本该与自己平等的生命,难以下定决心跨越出来,甚至怀着自卑和歉疚的心态,在拼命支持家庭而获得的“成就感”中寻求一份关怀和认可。

洛洛的微博

但请试着去接纳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吧。当一段有毒的关系持续向你吸血、给你带来伤害,决绝地逃离才能及时止损。

是尊重和爱让人们成为一家人,而不是血缘。

你的价值并不是依附于家庭才能彰显。转身离开后,你依旧是个很棒的女孩。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嫌弃的“樊胜美”们的一生
《安家》:被原生家庭毁掉的女人,怎么都变成了扶弟魔?
她拿女儿的命换来16万:“我生女儿就是给我儿子补贴买房的!”
现实版“樊胜美”之死和“为弟买房”的“巨婴式索赔”
扶弟魔:婚前帮衬娘家,婚后掏空婆家!
“女儿,你弟结婚一人出彩礼,一人出首付”“妈,你压榨我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