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荷月说荷 | 宋人画荷蟹图

南宋  佚名

册页   绢本   设色   28.4x28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图中残败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雌蟹挥螯伏于叶上。潺潺流水中生长、飘浮着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其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荷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刻意求真,荷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此图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为宋人写实画作的典范。

南宋 佚名 荷蟹图 局部

宋代的花鸟画是五代黄筌徐熙两家体制基础上得以发展的。北宋初一百多年,黄家体制便是院体规范。北宋中期崔白、吴元瑜变革院体,表现出吸收徐熙一派画法。宋徽宗对不同画风兼收并蓄,南宋画院亦是如此。所以就总体上而言院体继承了黄徐二家的体制。黄氏体制的画法为用墨勾线定形,或填色或染墨,笔法细劲而有变化,其典型之作为工笔设色一类。再看徐熙画法,徐铉称之为“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徐熙则自称“未尝以傅色晕淡为功”。

南宋 佚名 荷蟹图 局部

《宣和画谱》对徐熙很是推崇,认为当时画花者多以色晕染而成,徐熙独到之处在于落墨,极有骨气风神。将黄徐两家的典型风范相比较,黄家偏重于色彩的晕染,徐熙偏重于墨线造型的笔法表现。这其中涉及重色、重墨、运笔造型之道等问题,绘画之形似正由此而来。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典型面貌为工笔设色一类,讲求赋色之功、笔法之道、造型之细致。宋代院体花鸟画综合黄徐二家,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画家身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南宋 佚名 荷蟹图 局部

延伸阅读:

《荷蟹图》:古人与河蟹的故事

作者:陶慕宁

现下正是蟹美膏肥之时,螃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道美食,历史上流传下了许多食蟹的文化和故事。

明清之际,小品文写的最好的是张岱,他在明朝是世代官宦家的贵公子,诗文书画、丝竹茶道,都品味极高。入清以后,家道中落,回想过去的生活,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文。他的《陶庵梦忆》有一段关于吃螃蟹的记述,可以看出他早年生活的精致讲究:

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十月与稻梁俱肥,壳如盘大,坟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螭蜇。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結不散,甘腴雖八珍不及。

蟹是中国人公认的美味,有湖蟹、河蟹、江蟹、溪蟹、沟蟹、海蟹之分,每一种又可因地域、形状、味道再分出很多品种。以阳澄湖的大闸蟹最受国人欢迎。

中国人吃螃蟹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荀子《劝学篇》说“蟹六跪而二螯”,是少算了两条腿。秦朝的《关尹子》一书说:厨师做蟹羹,掉了一条蟹腿在桌上,蟹羹蒸熟了,那条腿还在动。由此联系到生死的哲学问题,认为生死不过是一口气的聚散。汉朝刘熙《释名》讲到了蟹酱的做法。到了宋朝,就出现了《蟹谱》、《蟹略》等专门研究螃蟹的书,比如高似孙的《蟹略》,就从螃蟹的来历、相貌、产地一直说到吃蟹的工具、蟹的品种、味道,包括蟹的进贡、蟹的做法乃至有关的诗赋传说,可以说是关于螃蟹的百科全书。

苏东坡认为河豚美味,说吃河豚“值得那一死”。因为河豚有剧毒,所以历来有“冒死吃河豚”的说法。螃蟹却没有毒,可以大啖,其味视河豚,亦未必不及。故古来知味者与那些饕餮之徒,无不把螃蟹视为绝美之物而乐此不疲。不过越好吃的东西,也往往是难以大口咀嚼的,这就是造物之奇了。如果吃螃蟹也如大嚼红烧肉,首先是没了情趣,其次是螃蟹就要绝种了。所以吃鲥鱼要一根一根剔刺,还要带着鳞清蒸,不然就散了。吃河豚要冒生命危险。吃螃蟹要仔细的剔抉挖挑,慢咂细品。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从一个清河县的地痞恶霸到买官成了山东提刑按察司清河左卫的理刑副千户(从五品的级别),他的饮食习尚其实有一个脱俗入雅的过程,起初是扁食、猪头肉的水准,后来随着财富的暴涨、身价的提升,他的口味也跟着变化,专嗜清雅,喜欢鲥鱼、酿蟹、鸽雏、糟筍还有酥油泡螺、衣梅等等精致之物了。《金瓶梅词话》有一段写西门庆家酿蟹的炮制:

      四十个大螃蟹,都是剔剥净了的,里面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炸、酱油酿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 

不过说到底,还是《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贵族们会吃蟹,就是简单的一蒸,蘸以姜醋。真懂吃的人皆知此理。

(图为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雨村品蟹场景)

清初的李笠翁是个非常懂得生活美学的文人,是个大大的美食家,也是最爱吃蟹的,他的《闲情偶寄》卷十二有一段专谈蟹。他说世间一切好吃的东西都能用文字形容,唯独螃蟹,心里喜欢,嘴里享受,可是它的美味无法形之于语言文字。笠翁每年螃蟹还没出生时,就开始攒钱,等着它上市。从上市到消失,每天必吃。还要预先糟蟹、酿蟹,以备不时之需。他说吃蟹必须自己动手,一边剥,一边吃。要是别人越俎代庖,则味同嚼蜡了。笠翁真不愧美食家的称誉。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采菊东篱》,作者:陶慕宁,南开大学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全吃蟹全攻略
螃蟹的画法
初秋食蟹正当时:六类美味螃蟹推荐
为什么母蟹没有黄?
长得类似河蟹,被人称稻田里的害虫,最终成为餐桌的美味
写意螃蟹画法步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