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中)

四、经脉诊治原理

  河流的功用在于运输人员、物资。河流出现哪些异常状况时,会妨碍到运输的功能呢?常见的问题有二:一是河水太少,无力运输;二是河道闭塞,无法运输。运输功能一旦瘫痪,河流上下游之间就失去了紧密的联系,导致危难丛生。同样的问题,表现在经络上,就会出现:气血不足,脏腑官窍失养,不荣则痛;气血壅滞,不通则痛。

  一般来说,疼痛是人体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任何部位出现疼痛,都可以看做是此部位发出的强烈呼救信号。经络上表现出来的疼痛,可以是自发的疼痛,或者按压时出现的疼痛。这时作为医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冷静的分析,这种疼痛的出现,是由于气血不足,还是壅滞?换言之,是虚,还是实呢?

  通常经络虚实的判断,我们可以通过望诊和切诊两种方法来解决。气血不足引起的虚证,该经表面可见凹陷,按之多松软无力;所见条索、结节,也多细小。气血壅滞引起的实证,该经皮肤可见明显青筋瘀络,按之多实紧有力;所见条索、结节多较为粗大。此外,虚性疼痛通常以酸痛为多见,疼痛较和缓;实性疼痛常见胀痛、刺痛,疼痛较剧烈。

  医生将一根细细的毫针刺入合谷,患者牙痛嘎然而止;刺入人中,腰扭伤之剧痛顷刻消失。如此奇效,道理究竟是什么呢?针刺之后,患者体内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要理解这层道理,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记得当年读大学时,郝万山老师曾讲过一则医案:一位山区居住的壮年男子,患肠梗阻,腹胀痛不可忍。当地医生见此例病情较重,未敢接诊,嘱送县医院手术治疗。然而等患者在拖拉机上,经过几十里崎岖的山路到达县医院时,腹胀痛的症状已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原来一路的颠簸,让纠结在一起的肠结构得以散开。腹中气机恢复畅通,症状随即大减。

  这里给了我们一点提示:当绳索打结时,我们自然可以直接到局部解开此结;或从一端抖动绳索,亦可使此结松开。人体毕竟不是绳索,可以轻易打开;实行手术,又会对机体造成创伤。况且气血不像有形绳索,可观可触,气血之结又该如何解开呢?这里采用第二种思路,正好曲径通幽,既不对机体产生破坏,又可方便的把握无形,产生奇效。

  具体落实到选穴治疗时,又有很多的学问。如前讲所讲,以中药治病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并非见脾治脾,见肝治肝一样。不过这部分内容过于复杂,本讲主要提供两类基本治疗思路,帮助大家理解针灸治病的道理所在。

  一是,本经病,治本经。这条思路最为直接,非常常用,也非常有效。举例来说,口鼻干痛,腹胀不适,病在足阳明经。沿足三里穴以下循按,痛点明显处即为治疗要穴。同时该经末端腧穴亦可并用。针刺必效。此类治疗思路,即是“治本经”之思路。

  二是,本经病,治表里经。这条思路,相比而言,就有些曲折。但同样非常常用,也非常有效。所谓“表里经”,阳经为表,阴经为里;一表一里,相对相依。具体来说,表前之阳明与里前之太阴即为一对表里;表中之少阳与里中之厥阴即为表里;表后之太阳与里后之少阴即为表里。此表里关系,即类似于地球仪上一条经线与对侧之经线。二者一阴一阳,共成一圆;互有不足,合而为用。譬如夫妻,调夫可治妻,调妻可治夫。

  §请用三句话讲述你所认识的经络原理。

五、十二经脉概要

  最后,无疾把十二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及各部常见病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如下,供大家参考。网络上各种经络循行图多如牛毛,请自行搜索,对照来看。

  按照《内经》对经络的记载,虽然经脉的全程像一条入海的河流,一棵繁茂的树木,但最为重要、备受重视的是河流未入海的部分,是树根树干的部分,也就是肘膝关节以下的部分。长期的临床实践同样证明,此部分腧穴的治疗作用,在整条经脉上,往往是最为突出的。下面我们就逐一了解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主治等知识。

  1、手太阴肺经上肢内侧前缘。

  主要循行部位:拇指端,鱼际穴处(赤白肉际,即手掌与手背的交界线),太渊穴处(寸口脉动处,即中医诊脉处),尺泽穴处(肘内侧大筋桡侧,即靠近大拇指侧)。

  无疾按:在讲述经脉循行部位时,无疾常以穴位作为定位参考。一则以实用为目的,所涉及腧穴往往都是大穴、要穴,可以在学习经络循行的过程中,顺便对这些腧穴有所了解;二则今天针灸学的通俗读本十分丰富,网络腧穴资料更是随手可得,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腧穴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捷、更直观地了解整个经脉的大体走向。

  无疾这里尤其强调一点,作为一名针灸医生,要诊断和治疗疾病,着眼点一定是更多的放在“经”,而非“穴”上。这点并不是对古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老生常谈。因为这句针灸界内耳熟能详的古训,核心放在“失”上,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穴位选起来不易,至少把经脉选对吧。无疾这里所强调的是在选穴前,一定要先重视经脉对疾病诊治的指导价值。

  主要诊治病症:肺脏疾病——咳嗽,喘,咽喉疼痛等。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尺泽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鱼际穴附近肌肉丰厚处。

  无疾按:

  无疾此处讲反应区而不讲反应点,是因临床所见,很难像教科书中对某穴的定位描述一般精准。所谓点,经常是或上或下,因人、因时、因势而变,难以精确度量。而所谓区域,看似模糊,难以把握,实则各种游移的点,多在本区范围内。当我们面对的对象不是一台机器,一张桌椅,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科学的精准,与感觉的灵敏相比,不一定能带给我们更为“科学”的结果。

  当肺脏发生疾病时,此两区很容易出现异常反应。尺泽穴区与鱼际穴区最常见到压痛;急性起病者,在尺泽穴下方常出现明显压痛;长期慢性的肺脏疾病,常可在尺泽穴下方沿肺经出现硬结或条索,伴有压痛;肺脏阳气不足,寒邪较盛者,常可在鱼际附近见到较明显的青筋。

  最常用治疗部位:

  ①列缺:止咳奇效。

  ②尺泽穴区敏感点:调治肺脏要穴。

  2、手厥阴心包经上肢内侧中线。

  主要循行部位:中指端,手心中线,腕横纹内侧中点,腕上两筋见,肘内侧大筋尺侧(靠近小拇指侧)。

  主治病症:①心脏疾病——心痛,胸痹;②胃腑疾病——胃痛,呕吐。

  最常用治疗部位:内关——治疗心脏疾病要穴;按揉内关穴出现酸胀感对晕车有奇效。

  3、手少阴心经上肢内侧后缘。

  主要循行部位:小指端,神门穴处(手腕横纹掌面尺侧),少海穴处(屈肘,肘横纹内侧端处)。

  主要诊治病症:本经无疾临床应用较少,无太多经验介绍。

  无疾按:《灵枢·邪客》云“手少阴之脉独无腧”,原因是“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也就是说,邪气不会轻易到达心脏的。如果万一到了,会怎样呢?“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邪气如果在心脏停留,那么人的生命也就要结束了。“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所以才有了“心包代心受邪”之说。按今天针灸临床的实践来看,心脏发生问题时,确实更多的会从手厥阴经来进行诊治。此“心为君主,不可妄动”的观点,深受广东中山良师益友解语石兄的影响而成。

  4、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外侧前缘。

  主要循行部位:食指端,虎口合谷处,阳溪穴处(拇指后两筋间凹陷处),曲池穴处(屈肘,肘横纹外侧端)。

  主要循行部位:食指端,虎口合谷处,阳溪穴处(拇指后两筋间凹陷处),曲池穴处(屈肘,肘横纹外侧端)。

  主要诊治病症:①头面官窍各种病症(以口鼻为主);②疹病。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曲池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虎口肌肉丰厚处。

  无疾按:曲池穴下方区域(手三里穴周围)可用于判断人体上部病情轻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此法出自世界针灸联合会良师益友扶摇子。虎口合谷穴更是一身大穴,多种疼痛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按压合谷穴来判断病情。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合谷——头痛,牙痛,口眼歪斜;②曲池——解表热要穴。

  无疾按:合谷穴主治范围非常广泛,除上述头面部一些常见的病症外,合谷还是治疗全身各种疼痛的要穴,解除表热的要穴,调节汗出异常的要穴,等等。既然主治范围如此广泛,岂不成了无所不治的“大力丸”吗?无论何病,只取此穴即可。实际无疾临证选用合谷的依据,仍是以局部按诊有异常反应为准。虽属此穴主治病症,但合谷穴上无应者,效果就不会十分显著了。此“取应”思想,深受广州董氏针灸传人左常波老师影响而成。






(本文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交流)
作者:天下无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一讲 针灸奇效之谜——经络辨治-天下无疾之《零起点学中医》
经络穴位能治病养生
全息经络刮痧的方法 (跟我学刮痧2) 转载
主管人体的四总穴 - 合谷 三里 列缺 委中
零起点学针灸:应象原理
针灸,怎样找到对的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