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多篇SCI vs 20多首原创歌 量子物理教授的重金属摇滚人生

本文整理自澎湃新闻、广州日报等

音乐,是无数人年轻时的梦想。

  

豆蔻年华,身为学生的我们曾无比向往歌星那样光鲜的生活,一首劲歌万人敬仰。

  

但每当我们在长辈的面前说出这样“不切实际”的梦想时,总会得到他们鄙夷的目光,不屑的眼神。

  

“你就是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成绩才那么差的!”


音乐梦想似乎与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二者之间永远是绝缘的。

  

然而,说出自己的音乐梦想,也不是总能得到鄙夷与不屑。

  

若有“摇滚”或“金属”等字眼出现,很大概率会得到类似“神经”、“有病”这样激励的话语。


从诞生之初摇滚乐就带着一股反叛与不安分,也难怪在世俗的标准下它会与幸福美满的生活格格不入。

  

摇滚乐手几个字能在常人脑中勾起除音乐之外的其他各种标签。

  

但很少有人能想象得到极端重型金属乐与一表人才的教授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反应。

  

重金属乐手与大学教授这两条本不应该相交的直线却在广州这片土地上奇妙地交汇在一点。


这一点便是中山大学量子物理教授,广州地区重型音乐的先锋,暗疮乐队的吉他手兼主唱何广平。


上述情景来源于何广平早年随乐队参加的一次音乐会,视频被学生发布在人人网上,引来不少学生的“围观”,有人在看到老师课堂外的另一面后,留言称“不知上课该怎么面对拥有这种技能的老师了。”


暗疮乐队

“我乐队的名字叫暗疮乐队。”谈起乐队,平时略显沉默的何教授脸上露出笑容。“我是地地道道的广州人,很小就喜欢听摇滚。上了初中后,课余时间里就边听边学。记得当时有可发声的计算器,我就用那简单的8个可以发音的数字键编些简单的曲。


1987年上大学时,“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用实验室里的几台电脑编曲并一起发声练习,算是很早的电子音乐了吧。”从听摇滚乐到学谱曲写词,何广平教授用理科生特有的执著来攻克充满感性的摇滚乐,他说,摇滚给人一种动力,听过了就想行动起来自己创作。于是,还是学生时代的他曾经埋头于图书馆,看了不少乐理的书籍,归纳总结反复尝试终于学会了编曲创作。“自己写的曲子好听就行了,音乐本来就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何老师说。

1994年末,还是学生的何广平创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乐队—暗疮乐队。组队的原因可以说是让人刺激出来的。“那时我挺‘串’的,刚听到1992年黑豹、唐朝出的专辑,就觉得‘这也敢称摇滚?’,觉得自己也该玩出点样子‘示范示范’,那时也没仔细想,就圈定了金属摇滚。不过这种风格看来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当你一开始玩就会喜欢上,于是组队什么的也顺理成章了。” 想玩摇滚却不会弹琴,于是何广平开始练琴,没有鼓手,他就把大学同学拉过来鼓动他练鼓,然后又强迫老来找他聊吉他的阿Bob改弹Bass,算是有了最初的完整阵容。十几年来,虽然乐队的阵容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何广平教授却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喜欢的重金属摇滚。

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他们就试遍了广州所有的地下录音棚,流动着排练他们的乐曲;广州买不到好的乐器,他们就从国外厂家网站上海淘,前后也花了十几万“私房钱”;演出少,他们会努力抓住所有可以上台的机会,参加摇滚乐比赛也好,大学校园DIY的show也罢,甚至曾经担任过孙燕姿广州歌迷会的助兴嘉宾,“就当是孙燕姿去错了地方,在她的舞台上尽情甩头,摇滚ROCK。”何老师笑着说。



音乐与学习

虽然何广平被人议论得最多的是他的音乐,但在与音乐结缘之前,学霸才是他最亮眼的身份。

  

何广平实际上出生在北京,是个早产儿,身子骨一直不太好。

  

小时候父母就经常对他说,将来一定要从事脑力劳动,别去干体力活。

 

所以,学习这件事在何广平的心里一直都不是用来应付父母与老师的,而是关乎到自己的未来。

  

后来他随父母来到了广州,这一呆就呆了半辈子。

  

广州因为地理上与香港靠的近,文化上也相当新潮。

 

何广平当时就很爱用短波收音机收听香港的电台,从电台里听到了让他格外兴奋的音乐。

  

一开始他还以为那是所谓的Disco,后来才知道自己喜爱的这种风格叫做摇滚。

  

一次收听格莱美颁奖礼的经历让何广平知道了摇滚之下还有许多细分,才开始专研硬摇滚和重金属。

  

初中的时候,何广平听摇滚入了迷,内心蠢蠢欲动。

  

他找来那种可发声的计算器,用发生的数字键编了一些简单的曲。

  

到了高中,何广平还用自制的双卡录音机混了一段费翔的名曲《冬天里的一把火》。

  

曲子在学校里盛传,不少不太认识他的同学都觉得他以后肯定是个搞音乐的。

  

但实际上何广平早早就已经规划好了自己未来的路,还和小时候想的一样——搞科研。

  

从高中开始,何广平就开始坚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虽然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何广平这个学霸却显得十分非主流。

  

他的学习节奏永远不会跟着老师来,严格的讲并不算是一个听话的学生。

  

高一下学期开始,何广平就开始高考复习了,父母也在学习方面给到了最大的支持。

  

平时的测验考试他经常交白卷,老师也都十分纵容他,反正期末考试的成绩总能堵住所有的闲话。

  

第二年何广平参加物理竞赛,成为唯一一个从普通高中组进入省赛的学生。

  

学校高度重视,不仅给了他任用实验室的特权,甚至还特批他免考期中考试。

  

班里的“千年老二”也因此翻身,终于罕见地考了次第一。

  

但在家长会上,老师却不认可这个第一名,当着全班说这次考试第一名空缺,因为何广平没考。

  

1990年高考,何广平毫无意外地拿下全校第一,以广州市第八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山大学物理系。

  

“不要以为应试教育是偶然,像我这样全家总动员,有这样一个严密的计划,高考是不可能失手的。”


“音乐有时会促进工作”

何广平火了,媒体采访、各个电视台的节目邀请纷至沓来。

2017年8月中旬,广州当地媒体的一则采访视频再次让他引起关注——大学物理教授和摇滚歌手的双重身份使他成为“网红”。何广平对这个称呼略微有些抵触:“如果出名能让自己解答物理世界难题的水平提高,那我希望越早出名越好。”


“我不会向不是通过音乐认识我的人主动谈起我的音乐身份,因此我的学生只是把我作为一名教师来看待。”何广平告诉澎湃新闻,他相信在学生眼中,自己“就是一名老师”,并且“很有自信应是一名称职的老师。”

从199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2015年,何广平原创歌曲20多首,而他在科研上同样出色,被SCI收录了论文30多篇。“事实证明,音乐不仅没有影响工作,有时还会起到促进作用。”何广平说,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音乐“释放”出来。自己多次在科研上遇到瓶颈,长时间找不到突破点时,正好遇上排练或演出安排,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唱后,或许忽然就想到了解题方法。


无论是课堂上以轻松的方式教授高深的量子物理学,还是疯狂地玩重金属摇滚,何广平将两者的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平时的科研教学工作任务很重,每天必须阅读本学科国际最新论文成果,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论文,每个学期都有一些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要带,每天工作到后半夜自然是很寻常的事。工作压力重,适当放松也很重要。对于别人,业余时间也许就看看电影,到KTV唱唱歌,而我只不过将这些放松的时间变成了玩摇滚,将压力疯狂般地一泄而下,让快乐填充进来。”何广平说道。


“科比说,他可以看到洛杉矶的早晨;虽然我睡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但我却看不到广州的早晨,因为拉着窗帘呢!”说起自己的工作时间,何广平用这句话打趣道。如果第二天没有课,他的工作一般从晚上12时开始,直到早上七八时才睡,然后中午起床。
  

中山大学学生张鉴予至今记得2015年校园快闪中,何广平一头飘逸长发在空中随旋律舞动的场景。“能在‘动’与‘静’之间灵活切换,确实是何教授与众不同的地方。对于这样‘跨界’的老师,我会觉得是一件好事。科学工作者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严谨与专一,其实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生活。”张鉴予告诉澎湃新闻,这给了学生学术以外的途径去接近和了解老师。

眼下,何广平正在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新专辑。谈及未来计划时,他说,无论怎样,自己仍会白天出门上班教书,晚上宅在家里搞科研推公式、写歌练琴录音,或外出演出,不会有什么改变。“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要证明,两种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其实可以很好地平衡,融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何广平说。


没房子、没车子、没妻子、没孩子,租住在大学博士公寓,却不时看到他背着吉他出行,他是文质彬彬的大学教授,他也是甩头怒号的疯狂乐手,他就是中山大学量子物理学教授何广平。科研上,他叫何广平,他研究最轻微的量子;音乐上,他叫何广,他却玩着重金属摇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边是量子物理,一边是极端重金属,中大教授诠释科研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又是别人家的老师:没想到白天在讲台上文质彬彬讲课的他,晚上竟然在舞台上狂怒嘶吼!
【火】音乐|金属之旅启程
音乐欣赏:唐朝乐队《唐朝》中国重金属摇滚开创先驱之作
喜欢这帮神经病的人,后来都学会拿摇滚骗姑娘|每日一歌
农业重金属摇滚《伤不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