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一轮“双一流”,谁是最大赢家?

2月14日,万众期待的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这无疑如一声惊雷落地,标志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入新的“施工期”。

除首轮140所“双一流”高校外,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7所高校成为新晋“黑马”。除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外,其余145所高校的433个建设学科已正式公布。

相比上一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今天,软科(ID:zuihaodaxue)就从高校入选情况、各省入选情况以及各学科入选情况对两轮“双一流”入选名单进行对比和解读。



  

这些高校一流学科最多

“双一流”是以学科为逻辑起点,其目的旨在建设具有世界一流的学科优势或学科特色。

对比首轮“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学科数,除暂未公布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外,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新一轮中均新增3个一流学科,至此,浙江大学的一流学科数达21个,复旦大学的一流学科数达20个;其次,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流学科数增至18个、南京大学的一流学科数增至16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的一流学科数均在10个以上。

除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本轮新增一流学科最多外,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2个一流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等25所高校各新增1个一流学科。

在7所首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高校中,山西大学的哲学、物理学2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表现十分不俗,值得祝贺!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均有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这些省份一流学科最多

高校与地方互融共生,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格局迎来新变化。

从各省高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统计来看,北京市以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证明了中国“高教第一城”的强大实力;除北京外,传统教育大省的江苏省上海市本轮各新增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分别增至16所、15所。

在全国各省份中,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最大赢家当属广东省,其“双一流”建设高校从首轮的5所增至8所,总量从全国31省份第八跃升至并列第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广东省高等教育实力正在快速崛起,未来可期。

其他省份中,陕西省四川省虽然本轮未新增“双一流”建设高校,但它们的高教实力却是不易撼动的,省内均有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坐镇。

在各省拥有一流学科的数量上,即使不计算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头部高校,北京市的一流学科数量也高达91个,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其次是上海市和江苏省,上海市本轮共新增7个一流学科,数量达64个,江苏省新增5个,数量达48个。湖北省虽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但一流学科数达到32个,数量远超其他省份浙江省的一流学科数有23个,而浙江大学就占21个,可以说,浙江大学凭一己之力将浙江省送入实力榜单前5,可见其学科实力之强。相较于首轮“双一流”建设来说,天津市湖南省在一流学科数上有所突破,均增至15个,数量成功赶超首轮的四川省和安徽省。

一直以来,很多省份缺少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传统“高教洼地”省份,通过下大力气“补短板”,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有所突破。中部地区的山西省湖南省本轮各新增1所“双一流”高校,且山西省增加了2个一流学科,对山西省和湖南省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图源:山西大学官网

2021年12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情况进行介绍。会上提到,下一步,教育部将实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些一流学科最多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体现着国家对相关学科水平的认可,更是对相应学科冲击世界一流的美好期待。从入选学科数来看,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共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对于我国国家建设发展迫切需求的前沿学科基础学科成为此次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其学科布局点的高校数量最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有30所、化学22所、生物学16所、数学13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所……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中最多的是应用经济学,有8所;其次是外国语言文学,有7所;教育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有6所……

同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是能进能出的。与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相比,本轮部分学科数量有所增加,其中,教育学新增了4个临床医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各增加了3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增加了2个。

与此同时,有新增一流学科的高校中,如华中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的教育学、山东大学的临床医学、西北大学的考古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新增学科,跟高校特色和地方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此外,农学、会计与金融、社会政策与管理等部分学科被撤销。

值得一提的是,交叉学科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复旦大学的一流学科)为本轮新增一流学科。2022年2月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在“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一点提到:试点建设一批学科交叉中心。交叉学科,作为近几年高教领域的热门名词,即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从中可见,“双一流”学科战略布局主要聚集在: 关乎我国国家建设发展迫切需求的前沿性学科和基础性学科,能够弘扬我国自身传统的优势传统学科,具有行业背景和竞争力的行业优势或特色学科。相应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释放出一大重要信号:学校的学科布局体现学校的面貌,要避免求全和趋同,体现特色和优势,形成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是我国不懈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接续努力和高级阶段,是党之大计、国之大政。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出炉反映出中国大学迎接国际竞争和挑战的自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经过长期努力、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的事。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只要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遵循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深化改革、静心建设,相信经过几个周期的“双一流”建设,一定会出现多所世界顶尖大学、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众多的世界一流学科,中国也将成为屹立于世界的高等教育强国!


[1]教育部官网. 服务创新发展,完善管理机制 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学研究相互促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202/t20220214_599080.html

[2]教育部官网. 教育部:实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1/53921/mtbd/202112/t20211228_590944.html
[3]教育部官网. 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争创世界一流——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02/t20220214_599079.html
[4]教育部官网. 稳中求进,锐意创新 深入推动“双一流”高质量建设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2/2022_zl04/202202/t20220214_599086.html
[5]教育部官网.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
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4/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软科”设置为星标吧★

只需三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一轮“双一流”重大变化,这些高校机会来了
2018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喜讯!上理入选2018年度国家“111计划”
重磅:25所地方强校入选2018年国家111计划!
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出炉,有何特点?对高校的影响有哪些?
15所地方强校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多图深入解读!(含完整名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