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里的四个世界

《红楼梦》有多个异名,其中《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这四个不同的题目,以某种象征意义分别对应了四个世界:荣宁府外、荣宁两府、大观园和太虚幻境。

因此,《红楼梦》不仅仅只有一个女儿世界,在它后面,隐隐绰绰的是历史传奇、神魔传奇、市井传奇的影子。

早在清代,红楼评点家张新之就说,《石头记》脱胎在《西游记》,借径在《金瓶梅》,摄神在《水浒传》。

神魔传奇——《石头记》

《红楼梦》开篇就明确淡化历史,俗称“架空”。提到石头,就说它的字迹、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后来贾宝玉写《芙蓉女儿诔》时,于年月也仍然是虚晃一笔: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时。这些都是为了有意淡化历史。

小说从天上的一个神话写起,从不知历了几千几百劫的一个石头说起,从而推出一个极为空灵的时空。

不过,当石头随着一僧一道来到人间,玄幻色彩开始剥落,荣宁府外几分乱世的真实开始显露。

楔子故事发生在姑苏阊门外十里街。在这里,元宵节那天,甄士隐丢了女儿英莲。这与《水浒传》朱仝失落小衙内颇为相似,而祸起元宵,一直就是英雄传说中常见的母题。

接着小说以甄士隐的家难推出一个乱世背景:偏值近年水旱不收,贼盗蜂起,官兵剿捕而百姓流离。“盗贼蜂起”四字,实际隐喻了一部与《水浒》相似的英雄传奇。《水浒传》所谓四大寇,就是宋江、王庆、田虎、方腊。而《石头记》的主人公石头,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来到人间的。

荣宁府外的世界,总是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小说中:柳湘莲在平安州外义救薛蟠;贾琏两次奉命去平安州办事。

这两个情节都只是从书中人口中叙述出来的,而且柳湘莲从哪而来?为什么能三拳两脚救了薛蟠?他究竟是什么身份?贾琏办的是什么事?小说都叙述得十分模糊。作者就是故意让我们在满纸温柔富贵、花柳繁华后,感觉到一丝乱世的气象,平安州并不平安。这个命名已点出了一个与楔子背景相似的“乱世”。

小说里还有一段关于王室叛乱、乱世变迁的故事。有两个细节,在说明这件事:一是秦可卿所用的棺板来自于潢海铁网山,原是忠义亲王用的。因为亲王坏了事,所以才撇下了;二是冯紫英说他曾去铁网山打猎,不少探佚者已指出,小说后半部的叛乱就是围绕着铁网山展开的。铁网山是一个有意的点缀,它直接将人情小说《红楼梦》与英雄传奇《水浒传》联系起来。

另外,《红楼梦》在楔子里,贾雨村的故事也显然是用英雄传奇的笔墨来书写的。

《红楼梦》还借焦大之口,直接推出了一个历史传奇的背景——贾家的兴起。当年也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乱世情境,贾氏祖宗在金戈铁马中出生入死,终于成就了一番家业。这些内容,都很有一种《水浒传》的味道。

《风月宝鉴》

一部《红楼梦》,藏着大量的风月笔墨。例如贾珍与秦可卿;薛蟠与香怜、玉爱;秦钟与智能儿;凤姐与贾蓉、贾瑞;贾珍、贾琏与尤氏姐妹;贾琏与鲍二家媳妇。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大观园外,确切地说,大部分发生在大观园尚未建成之时的宁府中。

这些笔墨或隐或现,但在小说中总留下不少蛛丝马迹,以至于一些地方与全文总有点衔接不上。于是后来的读者纷纷猜测,也许在《红楼梦》成书前,先就有一部《风月宝鉴》,而且还曾经有过一段叫做“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文字,后来刊落了。

研究者在比较《红楼梦》与《金瓶梅》时,都发现了秦可卿之丧与李瓶儿之丧、李瓶儿之死与尤二姐之死有着明显的承袭的痕迹。通过一块棺板,小说特地将因淫丧身的秦可卿与坏事的忠义亲王与铁网山(后来的叛乱)联系起来,而秦可卿本身的身份在《红楼梦》中就扑朔迷离了。在某些研究者眼里,她一生的命运很可能就是一场王室斗争的结果。由秦可卿隐喻的叛乱故事直接关系了朝廷的兴亡、贾府的盛衰。

在荣宁府外,小说的主角实际上是贾琏与王熙凤。他们在《风月宝鉴》中的位置大约相当于《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与潘金莲,在大观园外的王熙凤显然是由《金瓶梅》中潘金莲深化而来的,她的身上充满了市井中人对权、财、色的欲望。

不过,《风月宝鉴》并不是《金瓶梅》的翻版,这一部书的第一主角是王熙凤而不是贾琏。就象小说中所说:贾琏原是家中理事的,可自从娶了凤姐以后,倒退了一射之地。毕竟,潘金莲在一书中的位置还处在西门庆之下,而王熙凤显然就颇有点坐视群雄的意味了。她对男性的挑战,不仅仅在于她协理宁国府、独傲须眉的一面,恐怕也在于她对情色的放纵上。

大观园内:《金陵十二钗》,大旨谈情

《红楼梦》的女儿世界,同样构成了一个情与理的二元世界。

薛宝钗代表,是理性的一方。她有这样一段劝导林黛玉的话:所以咱们女孩儿不认识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连做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更好了,只是如今并听不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并不是书误了他,倒是他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

这一段话常常用来贬薄宝钗为人,其实宝钗是大观园女儿中最博学的一个。她偏偏说出这一番话来,并不是为了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是在对男性的嘲讽中,将女性世界与男性世界直接对立起来。

而对贾府的盛衰、大观园的聚散,林黛玉也始终是个冷眼旁觑者。例如当探春理家时,小说闲闲点缀了这样一笔,黛玉道:......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得多,进得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我们两个人的。

与宝钗等人相比,黛玉采取了一种彻底不合作的摒弃的态度,对贾府的盛衰并不特别著意,始终将自己置身事外,一生以诗书为伴。因情而生,也因情而死以“质本洁来还洁去”对抗着碌碌红尘。

这部分的内容,就非常像《牡丹亭》。《牡丹亭》的戏曲唱词,也一直回旋在整本《红楼梦》中,那个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的杜丽娘,似乎也正是林黛玉的写照。

太虚幻境:《红楼梦》,空而不空的寓言

《红楼梦》处处若有意若无意地将贾宝玉与孙悟空联系在一起,王夫人向林黛玉介绍时,把宝玉说成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在清虚观,张道士说“前儿我们四月二十六,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有人指出,遮天大王指的就是宝玉,四月二十六就是宝玉的生日,只是一切都写得十二分的飘渺空灵。

与《西游记》一样,《红楼梦》在一开始也推出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在这一神话中,小说重新演绎了石头的故事,石头与主人公宝玉合二为一。这一块石头是当年女娲所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中的一块,是三万六千五百块补天石外的一个零余者,被女蜗遗弃在青埂峰下。

这里创世神话已成为一个背景,神话的主体是一块被遗弃的石头。这一块石头因为未能实现补天的志愿,一日里偶然想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受享一番。将历劫的“宝玉”与这一创世神话联系在一起,所有的江湖烟云、英雄角逐都已成了一段遥远的记忆。早在《西游记》中,当年的石猴、或者说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便在五百年风霜雪雨中,遥想了当年大闹天宫的英雄豪情。

《红楼梦》在叙事时空上,也借鉴了《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在秦可卿发丧时,小说闲闲一笔,就虚设了这样一段话,榜上大书:......四大部洲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总理虚无寂静教门僧录司正堂万虚、总理元始三一教门道录司正堂叶生等,敬谨修斋、朝天叩佛......以及“恭请诸伽蓝”“揭谛”“功曹”等神。

这段分明是《西游记》的痕迹。

小说虚构了一个以大闹天宫为蓝本的时空,虚构了一个总摄于太虚幻境的警幻以及奔走于人间的僧道,虚构了一个石头出世、情鬼历劫的神话,虚构了一个似乎以孙悟空为前身的主人公......

可以说,叙述者是有意识地淡化了历史,将一部《红楼梦》写成了一则梦中之梦,寓言中的寓言。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从整个中国小说史来看,这一评价是极为精当的。

更多内容我们之后会女性视角的《红楼梦》第二季课程——《群芳绽放的红楼女性》中,再去为大家详细解析。想要了解课程详情的同学,请扫下图二维码。

▲长按扫码咨询

参考文献

  • 俞平伯 :《红楼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
  •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年版。
  • 张锦池:究竟是人间喜剧,还是时代悲剧——《红楼梦》与《金瓶梅》审美观念的比较研究《求是学刊》,1998年第5期。
  • 李舜华:《从历史传奇到儿女真情:重构〈红楼梦〉》的四个世界》,《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4期。
  • 周建渝:《“文本互涉”视野中的〈石头记〉》,《南开学报》,2011年第3期。
图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舜华:从历史传奇到儿女真情——重构《红楼梦》的四个世界
真才实学最动人
反看“风月鉴”:理解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金瓶梅解读】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FLASH欣赏】清本红楼观园图
从《石头记》到《红楼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