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唯一!这所不以“农”为名的211,农学到底有多牛?8个领域18项计划建设新农科

在中国大学中,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

     她不以“农”为名,但为农担当,“劝课农桑”底蕴厚植于脚下土壤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甜瓜大王”吴明珠院士、“桑学泰斗”向仲怀院士在这里种下梦想的种子,躬身中国大地,播撒农学薪火。

     她不以“师”为名,但成于师范,“杏坛育人”精神流淌于历史文脉中。一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教学级名师执教于此,潜心育人,每年有超过 2000 名公费师范生从这里出发,接棒教育事业,擦亮师范底色。

以下视频来源于
西南大学

     她以“西南”为名,以“大学”立身,秉承着“兴教兴农”的使命与基因,她一手执鞭,杏坛育人,她一手执犁,劝课农桑,这所全国唯一由农科与师范合校而来的“双一流”大学——西南大学(简称“西大”),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荣耀。

图源:西南大学官微


  

下得去农田,养得好蚕

20世纪50年代,西南大学的前身西南农学院迎来了一批毕业生,在此之中,三个人的身影格外醒目:一个走向湖南的稻田,研究吃饭,另一个走向新疆的瓜田,研究吃瓜,还有一个走向川北的蚕房,研究养蚕。他们带着憧憬走出校门,把青春挥洒在祖国大地上。

多年以后,一个种稻得稻,让中国人“端牢饭碗”,另一个种瓜得瓜,让中国实现“吃瓜自由”,还有一个栽桑养蚕,让中国蚕桑研究实现了由“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他们的名字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熠熠生辉。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1949年考入私立相辉文法学院农艺系,1950年院系调整,私立相辉文法学院农艺系并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袁隆平遂进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解决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院士在西南大学办学11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
图源:西南大学官微

她是“甜瓜女王”吴明珠院士,几十年奋战在戈壁滩上,为西甜瓜事业倾注一生,先后选育出30多个瓜类品种,挽救了大批濒临绝迹的资源,让哈密瓜南移东进,填补了国内外哈密瓜无土栽培的空白,并将一整套育种创新体系推向了世界,把甜蜜撒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1953 年毕业后,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填报毕业志愿时,吴明珠积极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去。然而,作为组织重点培养对象的她被选送到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向中央要干部,吴明珠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吐鲁番盆地鄯善县。

吴明珠用了3年时间,走遍了鄯善县全地区300多个生产队,一块瓜地一块瓜地调查,将全地区的瓜资源分类整理成44个品种,并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巧妙地将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起来管理瓜田,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选育提纯了“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阿拉伯克扎尔德”等品种,实现了新疆西瓜、甜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在新疆获得的成功让吴明珠感到“应该让更多的人吃到哈密瓜,要让哈密瓜走出新疆,走向全国”,于是她将大陆性气候特产——哈密瓜成功南移东进,种植区域拓展到海南、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区,使哈密瓜种植走出新疆,服务全国,并将一整套育种创新体系推向了世界,把甜蜜撒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1999年,吴明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明珠院士
图源:人民日报官微

他是“桑学泰斗”向仲怀院士,他扎根大西南60余载,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首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等三大基因组成果,建成了全球最大家蚕基因库,建立了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蚕业科学界迄今唯一的院士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第一任首席科学家。

向仲怀院士
图源:西南大学官微

值得一提的是,向仲怀院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由此开启了“成为中国研究蚕学领域第一人”的蚕业教育与科研生涯,不仅为中国蚕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成为西南大学蚕学建设的领路人。

青年的他,崭露头角,发现四川省灾害性蚕病壁虱病病源,填补国内蚕学研究的一块空白;花甲的他,为国家而战,2003年,他带领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团队绘制完成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并于次年将成果发表于Science,赶在日本之前,让中国的家蚕研究牢牢占据了制高点;古稀的他,立桑为业,带领团队在全国范围沿着“古丝绸之路”开展了历时3年的调研,摸清中国蚕桑产业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2013年,向仲怀带领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完成桑树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为传统蚕桑业找到新出路。

春茧一枚,丝系西南,如今,向仲怀院士让中国蚕桑业走上“新丝绸之路”的梦想,在西南大学破茧而出。

除了蚕学领域,西南大学发挥农学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紧扣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关键问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肉牛研究团队长期扎根重庆丰都,在当地推广肉牛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动肉牛产业增收超20亿元,2万多农户通过养牛实现脱贫致富;魔芋研发团队长期致力于魔芋产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帮助川鄂滇黔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推广魔芋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0万亩,新增总产值超过12亿元。

扎根于大地的西南大学,把最出彩的论文写在了川渝大地上。

侯光炯院士(左三)
图源:西南大学官微

图源:西南大学微博

图源:西南大学官微

缙云山下书声琅琅,嘉陵江畔躬耕不辍,西南大学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精神底色;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西南大学秉持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迈向“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愈发沉稳有力。

    早在2020年6月,西南大学召开新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会。《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明确学校将加强农业情怀教育,着力构建新时代综合性大学框架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科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提质升级 8个领域18项计划建设新农科

《行动计划》提出,新农科人才培养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始终坚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始终坚持通识为基、专业为本、实践为要的新农科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适应性与综合性,精准对接人才培养链、科技推广链、农业产业链,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的契合度,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增强农林人才的工作胜任力与持续发展能力。

《行动计划》对推进学校新农科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在新型人才培养创新行动、专业内涵建设攻坚行动、课程建设提质升级行动、实践教育体系升级行动等8个领域提出了“筑梦三农”情怀教育体系建设计划、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追梦三农”学科专业竞赛体系建设计划、农业教育国际化扩展计划等共18项计划。

此外,《行动计划》提出,学校将新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纳入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一流专业点建设评价体系,对农科类培养单位实施新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有关结果作为衡量各单位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并作为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考核以及教学资源投入的重要依据。

情怀教育深化服务使命 应用人才培养新探索

在农业情怀教育方面,学校将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平台,通过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深入挖掘农林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所有课程全覆盖情怀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依托教学研讨周组织开展“三农”情怀教育教学改革研讨活动,鼓励各培养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农民丰收节、农业主题文化节等活动,营造重农崇农的浓厚氛围;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

《计划》还设计了“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活动、“青春唱响双城记”专项实践行动,鼓励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重点设计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课程体系等创新机制,提出了“大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农林全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大胆尝试。

探索大农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专业分流培养,打通农科类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建立健全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协作培养机制;在农学专业设置全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探索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转变、由单一领域向全产业链延伸;按照“一产为基,接二连三”的思路,强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对接,增设农产品加工、贸易物流、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等课程模块。

西南大学是云贵川渝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农科类“211”院校,是教育部和农业部合作共建的八所农科类院校之一。学校现有农科类专业17个,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入选重庆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科类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约为2000人。

西南大学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约8347亩,校舍面积193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综合来源:西南大学、软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农业大学硬核!山东农业大学培养出10位院士!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
学农等于种地?这些关于农学的误解该破除了!
十三所高校新增智慧农业专业,智慧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水产,要变!又一联盟成立,麦康森院士强调新农科水产建设重要性
高考志愿@2019年青岛农业大学招收普通本科计划
低分也能上的一本农林院校,千万别错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