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水土工程 | 基于田间试验的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潜力综合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2023年第39卷第5期刊载了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侯素素、董心怡、戴志刚、巩细民、徐志宇、薛颖昊、张洋洋、李小坤、丛日环与鲁剑巍的论文——“基于田间试验的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潜力综合分析。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678)等资助。


引文信息:侯素素,董心怡,戴志刚,巩细民,徐志宇,薛颖昊,张洋洋,李小坤,丛日环,鲁剑巍.基于田间试验的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潜力综合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23,39(5):70-78. 

DOI:10.11975/j. issn.1002-6819.202212045

研究目的与方法:

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是实现化肥减量的重要途径。中国不同农区种植制度及土壤养分供应条件相差较大,秸秆还田化肥替减率存在差异,为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及土壤养分条件下秸秆还田化肥替代率,该研究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4种主要大田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1年“中国知网(CNKI)”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和2013-2021年湖北省32个秸秆还田田间试验数据,对田间生产条件下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氮、磷、钾肥比例进行计算,评估区域尺度的秸秆还田化肥节本潜力。

结果与结论:

结果表明,4种作物秸秆还田平均可替减氮肥12.2%、磷肥23.9%、钾肥43.5%。不同作物秸秆还田氮、磷、钾肥替减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轮作制度下,水旱轮作体系(水稻单作和稻油轮作)氮、磷肥替减率较旱地轮作体系(麦玉轮作和玉米单作)分别高出5.012.918.024.8个百分点。此外,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是影响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潜力的重要因素。养分供应能力较低的土壤秸秆还田磷、钾肥可替减率较养分供应能力高的土壤则分别高出9.111.56.214.2个百分点。基于2020年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化肥消费量,中国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季秸秆还田可减施氮(N)、磷(P2O5)、钾(K2O)肥分别为239.48×104227.73×104451.98×104 t,占当前氮、磷、钾肥消费量的12.6%25.0%48.5%,化肥节本可达到478.98亿元/a。研究结果为中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本文由丨《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丨精编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问题与优化措施
陈文新:发展新型无废弃物农业 减少面源污染源
防止土壤老化有秘招!
有机农业的养分管理
黄鸿翔:控制化肥生产促进有机肥施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施肥 促进作物优质高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