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省级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补助专项“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总结交流会在宜兴召开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与示范任务,进一步强化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技术支撑,7月28日,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宜兴组织召开2022年省级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补助专项“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总结交流会,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顾鲁同副站长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有关专家和相关市、县(区)推广单位技术负责人及部分全生物降解地膜生产企业代表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曾晓萍科长主持。

顾鲁同副站长  总结讲话

曾晓萍科长  主持会议

01

交流讨论

各项目实施单位分别就强化耐候膜一膜两用、一膜多用技术,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设施番茄、黄瓜、甘蓝、芋头和马铃薯等作物生产上的试验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尾菜”还田技术在甘蓝和黄瓜上的应用,不同类型地膜填埋试验等工作开展情况作了具体汇报。同时,围绕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和难点与专家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

现场交流讨论

02

下一阶段工作部署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我省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在充分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曾晓萍科长提出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一是细化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茬口、不同模式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成本与普通PE地膜使用、回收、运输和处置等总的社会成本间的差异,为新型地膜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二是深化替代产品技术应用研究,深入研究“全生物降解地膜+尾菜还田”对土壤、后茬作物的影响,优化技术措施,提高应用效果,研究不同作物和不同设施、露地应用环境对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进程影响,研究确定不同应用模式下全生物降解膜最优耐候期;三是强化成果积累与技术推广,要注重试验示范数据分析,争取形成一批高质量文章、专利和标准等项目实施成果,要加快成熟技术示范推介,制作挂图、短视频等多种技术展示宣传媒介,提高技术推广效率。

03

总结讲话

顾鲁同副站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各项目实施单位连续四年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他强调,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生活、农村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农膜回收和地膜减量替代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任务,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领会地膜减量替代试验示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强化试验示范,深入研究探讨地膜减量替代技术对作物、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等影响,深入挖掘微生物菌落与地膜降解之间的关系,探索实现地膜降解过程可控,提高技术推广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三要加强团队协作,充分发挥科研单位、推广部门、生产企业的团队作用,强化地膜产品性能研究,探究形成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茬口的专用膜,集成相关应用技术;四要加强工作总结,对四年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地膜减量替代技术在节本增效、农民增收、机械化应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争取形成较为系统的试验示范推广结论,并以论文、专利等多种形式呈现项目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希望各项目实施单位再接再厉,在圆满完成项目任务的基础上,为推动江苏在全国地膜减量替代工作中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PS

04

项目实施背景

江苏省农膜使用量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其中地膜年使用量约4万吨,地膜覆盖呈现出“两多一少”的特点:一是地膜覆盖作物种类多,主要以蔬菜、特粮特经作物为主,花卉、水果等为辅,涉及了番茄、辣椒、绿色叶菜、花生、玉米等50多种作物;二是地膜应用茬口多,地膜覆盖技术几乎贯穿全年农业生产,包括露地蔬菜、花生,设施蔬菜秋延后、冬春、越冬以及玉米-大蒜等间套种茬口,类型极为丰富;三是地膜覆盖规模化面积少,江苏土地资源紧缺,覆膜作物及茬口类型多样,小农户占比较大,为农膜回收推进、新型技术推广等工作增加不少难度。

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自2019年起通过实施省级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补助专项“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组织全省作物生产相关科研、推广单位,开展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从材料降解效果、农艺应用效果双维度进行全面评价,全省设立核心试验点近100个,完成试验研究300多项次,筛选适宜江苏省的新型地膜产品6个,形成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蔬菜等经济作物地膜减量替代技术体系,技术入选省农业农村厅2022-2023年全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

05

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注意事项

一是科学选择地膜,所选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 35795-2017)国家标准,产品不得含有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原料。在颜色选择上,以增温保墒为主要目的,应选用透明全生物降解地膜,以抑制杂草为主要目的,应选用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地膜厚度选择上,短季节作物可以选择厚度低于 0.01mm 的生物降解地膜,如甘蓝、花生等,长季节作物可以选择厚度 0.012mm 的生物降解地膜,如设施茄果类、瓜类蔬菜等,宽幅选择上参考普通 PE 地膜。二是选择适宜作物及茬口,避免地膜过早降解破裂,无法满足作物保墒保温等功能需求情况的发生,全生物降解地膜不适宜草莓生产,大蒜、洋葱等栽培期较长的越冬露地茬口需经过严格试验验证,才可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注意产品储存时间,全生物降解地膜应遵循“一季一买”原则,尽量不储存太长的时间,产品自生产之日起储存期最多 8 个月,储存时应放于避光干燥的环境中。四是严禁选用光氧降解地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色高产!青岛全生物降解地膜种植新技术交出漂亮”成绩单”
探索消除农村“白色污染” 试验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
全国人大代表童明全:以高效低碳新能源增强绿色产业发展
废旧地膜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可降解地膜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白色革命”变“白色污染” 农业地膜何去何从?
天津企业研发全生物降解材料关键技术,年产能可达9000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