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通前辈陈金渊等是如何研究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

南通地区最早成为陆地是在什么时候?

胡逗洲、扶海洲这些地方究竟是在哪里?

……

这些地理问题,和南通的历史紧密相关。

上世纪六十年代,南通人陈金渊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概括总结了其研究成果。此后,陈金渊之子陈炅在父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相关内容。






这是唐代之前南通地区长江岸线变化的示意图,大家在了解南通历史地理的时候会接触到这张图。现在能看到这张清晰的示意图,多亏了陈金渊。

陈金渊



陈炅
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套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由于绘制工程过于庞大等一些原因,中断过几次。在1961年时,陈金渊离开了项目组,调回家乡南通。回南通后,革命史料征集办公室主任穆烜先生便邀请陈金渊,希望他能整理出南通地理变化的过程。

穆烜

陈金渊

1962年的国庆前,在文史界一些老前辈配合下,陈金渊完成了第一本梳理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小册子,取名《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初探》,现收藏于南通市图书馆。因为当时条件有限,整本册子全部是手写完成,而其中的一张图,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示意图的雏形。


《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初探》内页


陈炅说,那时他刚高中毕业,对父亲陈金渊研究的内容还不熟悉,只能帮着打打下手,像借书、抄写资料、画图等等,编写的工作主要还是父亲在进行。当时,还有一位研究南通历史的老前辈管劲丞先生,时常来家里与他的父亲畅谈,陈炅则在一旁倾听。

管劲丞

在陈金渊等人完成这张图之前,所有的关于南通地区地理方面的信息,散落在《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太平寰宇记》等等古籍中。古籍里都只有文字记载,记录得也不详细。陈金渊经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和几位研究人员争论,比如扶海洲和胡逗洲的定位问题,《太平寰宇记》里写着,在泰州东南二百三十八里。陈金渊就在地图上测量,发现基本就在南通平潮这一带。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认为南通这一带是胡逗洲,扶海洲是如东地区。


最初的这本《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初探》,由于是手抄的,而且纸张又薄又脆,不方便保存。后来,南通博物苑曾经油印过这本册子。直到1980年,陈金渊对小册子上的内容删繁提要,添加南通地区田野考古的新发现,作为例证,在《南通市科技》这份杂志上发表。陈金渊去世后,相关单位编印了这些研究成果,取名叫《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探索》。


《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探索》

陈炅 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父亲去世后,有次我把他写的稿子都放在他的灵柩前。后来,几位文史界的老先生来告别,他们以为我要把这些稿子烧掉。其实呢,我是想让这些资料和爸爸道个别,有纪念意义。



2010年,在父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陈炅加入了南通地区行政建制变化、海门岛史料研究等等内容,成为大家所看到的《南通成陆》这本书。南通地区成为陆地的过程,才算比较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南通成陆》内页

陈炅说,很多跟南通历史相关的书籍,例如《江海文化概论》、《南通长江文化研究》等,涉及到了地理变迁的内容。他认为,如果不把南通历史和地理结合起来做研究,一些内容可能会不准确。

图文来源:爱我大南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通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题LOGO征集揭晓
南通赋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系列(江苏篇)——南通长江河豚
美丽的南通金秋风光——再登狼山观远景
试论南通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战略定位
也谈崇明岛先人来自何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