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渐行渐远渐没的白蒲苗猪市场

在江苏如皋白蒲镇有一个行当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为当地的百姓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做过贡献,那就是渐行渐远渐没落的白蒲苗猪市场。

据史料记载,清朝道光年间,在白蒲老街的周边空地上就有南北猪行。民国年间,通扬公路通白蒲之后,公路边上开有几家猪行。那时说是猪行,实际上规模都比较小,只有一杆秤、几只扁圆形的篾编竹篓。

抗日战争胜利后,白蒲人在白蒲老镇医院的河对岸,印池、老查干厂一带的北空场开设猪行,进行生猪、苗猪的购销。这也许就是白蒲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猪市场。      

听我办公室里的同事新民大哥讲,那时的北空场一带,河港交错,河流外通到运河和周边的河流及外港。邻近方圆几十里的人家有的走水路,用小船将生猪苗猪运到市场码头,然后卸货到猪行出售。

有的走陆路,用独轮车运输。他们把小猪捉放在篾子猪笼里,一边一个猪笼子,生猪大一点的就在车子的两边铺上一层不薄不厚的稻草,用草绳子将猪子的前后四只脚两只两只的捆起来,然后四脚朝天仰放在独轮车的两边,用绳子码牢在车子中间的木头架子上,后面一个人紧紧抓着独轮车的两只长柄,立起来,往前用力推,在车柄上还系有两只绳头,绳子套在推车人的颈脖子上,这样可以减少两只手向上拎的力气,前面一个人用绳子栓在车架上,拉着绳子背着往前走。

有的人家住得比较近的,就把苗猪或乳猪放在箩筐里,箩筐口用草垫子盖上,由两个人抬着或由一个人挑着赶向市场。

新民老哥的家住在猪行东南的蒲南村,相隔三四里地。小时候时常跟在父亲的卖猪担子后面,到白蒲街玩耍,曾经见过猪行交易的盛况。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开市,那个时段,水路来的,车子推的,担子挑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和猪都一下子集中到这个不太宽阔的地带,一时间人声鼎沸人欢猪叫,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很是热闹。那场景和叶圣陶老先生笔下苏州河码头粜米的场景相差不多。他们收购的生猪苗猪运到南通的猪行,或者用船直接运往上海。

1955年白蒲区供销社成立生猪收购站;1956年商业合作化,成立白蒲镇猪业贸易合作所;1958年,该行业并入白蒲水产合作商店;1976年水产商店改名为白蒲副食品商店,猪行分出改称“白蒲苗猪市场”,地点就在南洋桥东尾子北侧的地块;80年代有一段时间,苗猪市场又搬到了通扬公路西侧原老派出所南侧的地块上;90年代初又搬迁到老通扬公路新姚路口东南方的原蒲西五大队,2003年注册为“苏北皋蒲苗猪市场”。

20世纪90年代,白蒲苗猪市场经营得最为火红,有近30名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有接栏的,有站栏的,有称秤的,有开票的,有吆喝的。站栏的最吃香,买卖双方都巴结,两边通吃。我见过的站栏的手里的指缝里夹满了香烟,耳朵上也夹着烟,嘴里还叼着一根点着的烟,满嘴的酒气,满口的黄牙,说得唾沫乱飞,逗得买卖两家跟着转悠,不住点头。

那时的苗猪市场,每天到场买卖的人数多达1500人左右,日成交量400至800头。前来购买的客户遍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东、湖南、上海六省一市。那时候,苗猪市场的场内每天都停着好几辆省外的加长大货车,等着装运苗猪。最兴旺的是1993年,成交量184000头,成交额550多万元,平均每天成交量500头左右。可见当时白蒲苗猪市场交易的场面是多么的红红火火,给白蒲的老百姓带来多少的经济效益啊!

听镇上老干部讲,原来如皋的老市委书记陈慧娟书记,小时候就跟着她老父亲到白蒲苗猪市场来买过苗猪,卖过猪。那时陈书记每次到白蒲考察调研时还时常讲起那段往事。

其实,白蒲地区的苗猪交易的红火也是有原因的。

白蒲镇区是个千年古镇,处于通州、如东、如皋三县交界,古老的运盐河,后来是通扬运河,穿镇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商埠重地,商业服务业发达,各行各业的市场比较繁荣,南来北往的商人云集于此。

饲养老母猪是白蒲地区的传统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养老母猪,尤其以新姚、蒲西、奚斜、林梓为最。听白蒲区的老兽医站长后来成为镇领导的俊友老哥讲,白蒲地区生猪存栏量最多的时候超过20万头。如皋西乡人喜欢养肥猪壮猪,从年头养到年尾;如皋东乡也就是白蒲地区的人会养母猪,产下的猪仔,或饲养几个月三四十斤左右最多不超过80斤就上市,还有的猪仔多了没奶吃就直接卖奶猪或乳猪。一年到头如果配种及时,细心照料,农家的猪仔能够出栏两季或两季半。

在上世纪70、80、90年代,甚至是21世纪的前10年,养猪出售还是农村人挣钱的主要来源。一个家庭常年养猪,有的养好几头老母猪,每年的家庭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那个年代农家人依靠养猪卖猪贩猪盖起楼房的不在少数。镇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农户养猪发展家庭副业发家致富。兽医部门加强服务,进行猪病防治和检验检疫,不断地改良品种,调动农户养猪的积极性,有力有效推动了白蒲地区养猪业的发展。

到了苗猪出栏的季节也是农家最忙最高兴最风光的时候。那天一大早,白蒲农家的灯就亮了,煮最好的食料,不许大声喧哗,生怕惊扰了正在进食的猪仔们,就象服侍家里待嫁的姑娘,小心翼翼。猪仔们个个吃得小肚子胀胀圆滚滚,主家才得意地放手。

然后农家人就进猪圈,一手抓住猪的耳朵一手抓着猪的尾巴,一拎就起了身,塞进早已准备好的柳条或竹子猪栏。在自行车的方方的后座上横绑着两根木棍,将两只猪篮往上一套,用绳子码好,就可以出发了。猪仔多的人家就约请村里的拖拉机帮忙运送,后来还用上了机动三轮四轮车,还有250的摩托车。再后来,都有了猪贩子经纪人上门收购,谈好价格,约好时间,上门服务。主家只要喂好喂饱猪仔,过秤时看清楚每个猪仔的分量,猪仔一装上车,贩子就把钱点给了主家。主家把手指头在嘴里沾点唾沫,笑眯眯点着花啦啦的钞票,再也无心顾及车上远去的猪仔,心里又在盘算着下一窝猪仔什么时候下。

农家的孩子最喜欢跟着大人们去白蒲苗猪市场卖猪仔,因为猪仔一卖掉,现钱就到了手,孩子们就会吵着家长上白蒲老街去买东西吃买东西玩,烧饼油条肉包子糖果茶食小玩具都要买上一些捎回家,或称上斤巴猪头肉打几斤白蒲黄酒,买几样小菜,晚上全家人共享养猪挣钱的快乐!

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孩子,每次家里卖猪,再要困觉我都跟着大人早早起床,哪怕呵欠连天,我总是站在驮猪子的车旁,手抓着车轮不放。所以每次都能跟着去,一路欢歌笑语,满载而归。   

唯独有一次,出了点状况未能如愿,不是家里不肯买,而是苗猪市场的人的问题,这件事今天说起来仍然是一段笑谈。

那天我和爷爷去卖猪的,一到市场就被工作人员迎进去了,猪仔被倒进用竹篾围成的大圆栏里,站栏的师傅用市场行话与爷爷交谈时间不长就成交了,然后过秤开票拿钱。我兴高采烈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心思早已飞到了街上的烧饼店里去了。发钱的地方,排着长长的队伍,爷爷排在最后,我们跟着队伍向前挪动。发钱的窗口有专人喊着名字拿钱,喊一个名字,队伍就依次往前挪一步。可不知怎么地,始终没有喊到我爷爷的名字,排在爷爷后面的都喊到名字拿钱走了,还是没有叫爷爷的名字,又不好意思问,就这样站在那里等。看看后面还有长长的队伍,实在憋不住了,爷爷就上前询问。那个工作人员喊得口干舌燥,问我爷爷叫什么名字。爷爷说叫宗式兵。那人翻了翻手里的发票说没有这个名字。爷爷有点纳闷,亲眼看到站栏的师傅把发票送给会计的呀。无奈又排到队伍的最后。一直到下午三点左右,拿钱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几个人围在窗口边,还是没有喊到。爷爷这下急了,从那个人手里抢过剩下的票据翻看,把其中一张递过去,就是这张。那人接过一看说这是宋贰岳的,不是你的,喊了几声没人应。那人还自言自语说宋贰岳我喊了10多次了,老早就喊了,就是没人答应。我爷爷心里着急脸上还是堆笑说,你这个白字先生,我今天可被你害惨了,早早来排队,却到最后拿钱。你看看这票上的字写得潦草,你喊的宋就是宗,贰就是式,岳就是兵。把宗式兵认成了宋贰岳了,真是个大笑话。你看看我家猪仔的斤两和金额是不是和我说的一致的。这么一来一去,那个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刚才还昂着的雄鸡头耷拉下了,不好意思的向爷爷打招呼,客气多了。

钱虽然拿到了,已经是下午了。爷爷黑着脸载着我往家赶。我闷闷不乐不敢作声。此后宋贰岳的名号就在我们村里叫响了,这件发生在白蒲苗猪市场的趣事现在讲来还能逗得人们笑声一片。

其实,白蒲苗猪市场的没落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从大的方面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养猪发展家庭副业不再是农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外出打工和进厂务工已经成为农村家庭的最主要最大的经济收入。70后80后家庭不愿意吃养猪的苦种田的苦,农家养猪的积极性没有以前高涨,尤其是有的年份大型猪瘟的出现,给广大养猪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有,国家对养猪业养殖的品种、技术卫生、检验检疫、粪污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国家对规模化养猪的扶持激励不断加强,大的养猪场不断涌现,冲击了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

从苗猪市场的经营来看也存在问题。那时白蒲苗猪市场虽然一家独大,但周边乡镇也有一些小规模的猪市,相互之间争价格争人员争地盘,相互捣价格喷臭水拆对方的台子。还有弄虚作假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给苗猪灌水灌食。那些年几乎每天早上,都能看到装苗猪的拖拉机三四轮车躲在偏僻的河边或人家房子的后面,猪贩子用塑料管子给猪灌水和猪食。市场上对这种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的用黑墨汁涂在小白猪的身上充当花子小母猪。这些猪仔要么成活率不高,要么买回去很长时间不长分量。外地的客商把这些猪仔贩运回去不出问题才怪呢!上当只有一次或少数几次,以后他们还来这里拿货才怪呢!缺少外地客商的支持,白蒲苗猪业也渐渐衰落下来了。

现在,我们还能从网络上查到当年苏北皋蒲苗猪市场的注册信息,但是市场已经不复存在,原来的地块已经覆盖了绿化或者建筑。

白蒲苗猪市场再无昔日的辉煌,曾经的风光今日不再。但白蒲苗猪交易作为一个盛极一时的行业将永远记录在白蒲历史档案中,为时代所珍藏铭记。

古韵白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猪价“报复性”下跌,养殖户傻眼:涨得好好的,怎么一下站不住了
猪肉太贵了,农民直呼吃不起,春节前猪肉价格还能降下来吗?
现在猪肉一斤28元,明年猪肉价格能到10元一斤吗?
8月19日猪价:继续涨,全面突破12元,真“缺猪”还是“炒作”?
玉米上涨31%、生猪下跌33%,利润下降,为啥养殖集团却疯抢猪仔?
买苗猪:教你分辨好苗猪与差苗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