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亚大陆的历史,起源于「穷」与「饿」

16世纪到达美洲的旅行者曾惊讶于“新世界”居民在语言、饮食、社会习惯上与欧洲人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同时期来到亚洲的欧洲人,虽也感慨差异巨大,但毕竟没有两个世界之感。

在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的几千年里,旧大陆的不同地区已经通过贸易、移民、冲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生活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人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联系的呢?

这个问题本身,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期,是一个比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更古老的问题。

考古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分别从物质和意识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例如,英国考古学家安德鲁·谢拉特(Andrew Sherratt)认为,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是公元前20世纪。

在此之前,旧大陆被帕米尔高原和塔吉克斯坦山区一分为二,存在着东、西两种颜色不同物质传统。

古代中国推崇白色和绿色的‘玉’,西亚和欧洲崇拜蓝色的‘青金石’与黄金 。

这个东、西物质形式与审美的隔离,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公元前20世纪以后,这一格局被冶铜术的东传打破了。

另一位英国学者,人类学家杰克·古迪(Jack Goody)则认为,自公元前第3千纪以来,处于旧大陆不同地区的社会开始拥有了相同的发展步伐。

发生在西方的事,总能在东方找到映照。这种欧、亚趋同的脚步,在公元前8-3世纪达到了顶点。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原有的信仰传统。

“怀疑主义”在中国、印度、波斯、以色列与希腊几乎是同时起源的。

“怀疑”将原本由魔法、权力、物质铰接在一起的世界分成两个层次:物质的现实生活和意识的精神世界。

在更早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中,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将这个现象称为“历史的起源”。

刚刚提到的两位英国学者都于近年下世。他们给史前史研究留下了一个全球视野,告诉我们,历史的因果不仅限于一时一地,长时段的决定因素,常常在本地社会之外。

一定程度上,战后这一代知识分子对“全球史”的关注,他们与对二十世纪本身的反思有关。

在冷战的背景下,发生在任何一个角落的事情都可能对世界另一端产生影响。

而对战争的反思,使许多人站到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对立面上,从而强调另一种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有时候会是研究者生活经验的延续。

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旧大陆不同地区联系开始于更古老的年代(农业技术形成之后不久),覆盖范围更广阔(囊括整个亚洲、欧洲和北非)。 

食物全球化

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旧大陆东、西两边的生活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趋同的?

讨论这个问题要接受一个基本前提:本来的差异很大。
本来的差异的确很大。欧亚大陆存在至少4个动植物驯化中心(西亚、中国、印度和北非)

以西亚和东亚为例:西亚人种植小麦、大麦、 燕麦、豌豆、鹰嘴豆、胡麻等作物,驯化了牛和羊,比较依赖动物制品.

东亚人种植水稻、粟、黍、麻与大豆等,驯化了猪和鸡,比较依赖植物制品。


与此相对,东、西饮食传统迥异。东方饮食的粒食-蒸煮系统对应着西方的粉食-烘烤的传统。

这些差异的形成,在年代上很可能早于农业本身。似乎有一个非常古老的, 前农业时代的,结构上的东、西差别。
另一个重要的差别是季节性,西方的农作物大都是冬季作物,而东方的农时是夏季的。

我们可以把欧亚大陆按照降水的季节性分为三个区域,东边受夏季风影响的夏季种植区(包括中国东部和印度),西边受西风影响的冬季种植区(包括西亚和欧洲),中间是本地蒸腾作用强,比较干旱的中亚地区。

前两个区域在大约公元前9000-5000年间各自形成了成熟的农业系统、人口密集、定居生活。

中亚地区形成了季节性移动的游牧经济、人口稀少、逐水草而居。

这三个区域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旧大陆历史的一个基本地理格局,这个格局在不迟于公元前5000年形成,在公元前2000年前左右被打破。
首先打破这个地理格局的是东、西方农作物传入游牧经济为主导的中亚地区。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前后。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哈萨克斯坦东部,位于西天山西侧的的‘柏伽什’(Begash)遗址。

在这个游牧人群墓葬中,原产于西亚的小麦与原产与东亚的黍出土于同一个地层。直接的碳十四年代是公元前2500-2200年。

西天山柏伽什(Begash)遗址周边地貌

这是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泛的东西交流的先声。公元前2000年前后,原本的季节性边界被打破了。

西亚的冬季作物出现在亚洲季风区,东亚的夏季作物被种植于中东以及地中海地区。

仍以小麦和和黍为例,公元前2000年后,小麦(大麦的年代略晚)出现于中国东部地区的考古遗址中,于此同时,起源于中国的黍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考古遗存中。 


一个直接结果是(同时发生在东、西方),原有的单季节耕种习惯转化成为多季节轮种系统。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水管理技术,可被耕种土地扩大,以及可能的新型的土地所有制度。

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后果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在此时间段,黄河 、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中海地区都产生了城市和更富等级的社会。

发生在这些地区的现象也许不该被至于独立的地理单元内讨论。它们的产生的背景是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欧亚大陆。

谁是最初的推动力

我们正在讨论的时代早于文献记载,所以无从知道当时人对外来食品的态度。然而可以从后世对外来食物的记载中得到一些信息。

1694年的马赛,从埃及亚历山大港开来船只上装满了欧洲人不熟悉的大米,用以分给没有粮食的穷人。

1709年威尼斯政府向穷人分发大米和小米粉作成的面包。

18世纪,大米、小米、荞麦和玉米这些外来物种被欧洲穷人作为充饥主食,富人们只吃小麦面包。

在西非,玉米(美洲作物)的最初推广是为了喂养黄金海岸的矿工。在爱尔兰,穷苦的农民首先种植土豆。

故事总不脱离贫穷与饥饿这两条线索。
公元前2000年,小麦种植的技术已经传遍中原大地。然而,当时人口比较集中的中原地区,人们只以粟与黍为食。


只有在人口相对稀少的河西走廊,小麦成为古人的主食。这与16世纪玉米引入中国的情况类似。

富裕的江南地区拒绝美洲作物,玉米、土豆、山药等美洲作物首先在当时比较贫困的西南山地得到推广。
比较完整的关于饮食的记载出现在“食物全球化”完成后的几百年间。在公元前8-3世纪的相关记载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值得我们注意。

一种强调富足、享乐、精致而多样的生活,另一种崇尚简朴、紧缩、对享乐主义持批判态度。

杰克·古迪告诉我们这两种态度同时存在于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 。

一边是富人们在炫耀他们的奴隶、美好的生活、丰富而多样的美食 。另一边是对食不果腹的同情、批判过分消费 。


如果这两种态度是史前的食物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间接结果的话,我们仍然生活在这个结束于公元前20世纪过程的影响之下。

地理学家Danny Dorling说:

“当你看地图久了,你就会看见在一些线的一边,人们富裕、健康、活得长久;而线的另一边,人们贫困、多病、短命。就会开始接近本质的问题。”

在旅行中,我常常想起这句话来。

说明:
东亚评论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族考古】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影响
小麦三种起源和传入途径,国内小麦发展情况
普通小麦的形成不普通
小麦何时传入我国?
史前时代的农业全球化
不要轻视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联手打击中国的决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