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细介绍二战空战经典战机特点和战略战术(东线篇)

笔者上篇文章介绍了二战中西线战场(欧洲战场)空战的战略战术,还有德军是怎么逐步失去制空权的。以下介绍的是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战场)的空战情况。我们从主力战机和战术特点来分析苏德双方空战的优胜劣势。

东线篇

东线的空战和西线完全不同,基本上就是围绕洗地展开的。大部分时间里,空战都围绕着苏联人的IL-2攻击机展开。

伊尔-2(俄语:Ил-2,英文:II-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种苏联对地攻击机,生产量很大,连同它的后续机型伊尔-10一起,一共生产了42330架,该型机是航空史上单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之一。

IL-2最大的特点就是皮厚,号称飞行坦克。重要部位基本上对20MM炮免疫,唯一的弱点是在机腹位置的散热器。(使用水冷发动机的飞机共同的弱点)为了掩护这个弱点,IL-2通常飞得很低,一般不到100米,一旦遇到敌机拦截,还会下降到更低的高度。因此,要攻击加成这个弱点难度很大。(要冒着亲吻大地的危险)事实上,有不少德国战斗机就是在试图超低空攻击IL-2的散热器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不小心,技术不好,或者躲避IL-2的尾机枪的时候没注意)自己一头撞到地上报销的。

IL-2的主要攻击武器是机炮+火箭弹+集束炸弹。攻击方式是浅俯冲扫射。这种攻击方式使得IL-2和斯图卡不同,他不用在攻击前或攻击后爬升到较高的高度。这使得要命中他的弱点非常困难。当然这也让他投炸弹时的精度远不如斯图卡。IL-2更适合打击敌人暴露的人员、车辆、坦克等目标,对坚固工事的攻击力不如德军的斯图卡战斗机。

双方的战术应对。

1、武器上的准备。

德军需要一种火力更猛的战斗机来攻击厚皮的IL-2,这个任务就落在了FW190系列(上图)身上。Fw-190战斗机(英文:Fw-190 Fighter,绰号:Würger,译文:百舌鸟,通称:福克沃尔夫Fw-190),是二战期间德国一型单座单发平直单翼全金属活塞式战斗机,是二战中后期最好的战斗机之一。

​上图为BF-109战后重置机。Bf-109战斗机(又称:Me-109),是德国单座单发单翼全金属活塞式战斗机,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之一,也是二战期间综合性能最优秀的轻型战斗机之一。

相比BF109,FW190火力猛,皮厚,俯冲好,被自卫机枪咬一两口不一定有事。德军在攻击时常常会利用BF109缠住护航的苏军战斗机,然后让FW190冲下去开片。而苏军战斗机的俯冲性能普遍不好,有时候很难阻止FW190的突击。

苏军后来从美国引进了P-39飞蛇(上图为P-39Q)。在美国人眼里,飞蛇就是个鸡肋,高空性很烂。飞行特性很是怪异,新手开着这东西,很容易自己就失速了,加上奇葩的侧开门,跳伞都不方便。在太平洋,这货被日本零式战机打得像落水狗,所以美国人就把它丢给苏联了。但对苏联空军来说,这东西绝对是好东西:高空不好? IL-2都在低空,哪个汉斯会文明用语没事往高空乱窜?不怕遇到了神机米格3吗?不好控制?放心,俺们都让优秀飞行员飞。为什么这么喜欢这货?就为了那门37毫米的机炮,(让你的FW190皮厚,脸皮再厚,37mm也能一砖撂倒!)不管是打FW190还是转职强击机打打坦克都不错。

2、战术纪律方面的要求。

苏联空军很清楚的意识到,其存在的价值就是打击德军的地面目标,一切的一切都必须为此服务,为此目的,苏联空军规定,在地面部队需要的时候,攻击机部队即使没有掩护,也必须出击;护航战斗机部队必须不惜一切保护攻击机,不得擅自脱离战斗,不得在追赶敌机时过于远离攻击机群。

对空军自身而言,这真是坑爹的条例,对攻击机,这意味着,只要陆军需要,上刀山下火海你都得去;对战斗机而言,意味着被死死地捆在攻击机身边,必须经常性的在不利的条件下作战,败了不能逃,胜了还不能随便追!

我们再对照着看看德国的空军。他们的战场条例确是另一个样子。其原则基本上以空军自身的利益为主,而在空军中又以战斗机的需要为核心。所以德国人就有了这样的条款:战斗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投入战斗。战斗机有权在局面不利时避免战斗或撤出战斗。至于地面部队和己方轰炸机,恩,局面不利的时候自求多福吧。这种作法使得空战总在对己方有利的条件下进行,空战中的交换比当然也对德国战斗机有利(这个交换比其实并不表明德国飞行员素质就比苏军强太多,也不能证明和德空军交战交换比更好看的美英飞行员强于苏军),也有利于产生王牌。至于陆军,关空军的王牌们什么事。

苏联空军和德国空军有一点其实很像的。那就是他们都是所谓的战术空军,手上的飞机都是短腿货。卫国战争暴发前,苏联将飞机部署得相当靠前,结果在德国人得突袭中,大半被炸毁在地面上。这直接导致了制空权的丧失。不过有一点是需要说明的,那就是由于大部分飞机是在地面上损失的,所以苏联飞行员的损失在德国人的第一击中相当反而不算特别大。但此后由于机场和指挥的混乱,使得能同时起飞反击的飞机不但数量少,而且几乎毫无组织,面对数量,质量和指挥组织都有优势的德国空军,完全成了送菜添油。这一段时间的战斗,苏联空军才真正损失惨重,大批优秀飞行员就在这样的战斗中被浪费掉了。这才是真正的致命的打击。

由于德国地面部队的迅速推进,整个苏军,包括空军都陷入到巨大的混乱和危险中。而在此时,阻止,至少是迟滞德国地面部队的推进成了空军必须不惜一切来达成的目标。对地攻击必须加强,一切为了对地攻击!混乱中的苏联空军根本组织不起编成合理,配合严密的机群,只能有什么飞机就让什么飞机挂着炸弹出去。什么?只有攻击机没有护航战斗机?那就不要护航战斗机了,所有飞机挂弹起飞,执行任务!什么没有攻击机?你有什么?有战斗机?那就给战斗机挂炸弹!什么?只有双翼的木头教练机,带不了炸弹?那就带上一箱手榴弹出击!这样的攻击几乎就是自杀,一旦遭遇德国战斗机,他们,包括那些挂着炸弹,低空低速飞行的战斗机就都不过是靶子而已。他们中的很多在到达目标前就被击落,很多在突击过程中被地面高射火力击落,(尤其是那些防御脆弱的战斗机和教练机)还有很多在返航时被击落。很多德国飞行员迅速的刷出了惊人的数据,也在这一时期,德国人第一次见识到了苏联空军式的烈火撞击(苏联飞机在被击中起火后,飞行员并不跳伞,而是架驶着熊熊燃烧的战机撞向德军的地面目标)。这是一支真正的勇士的空军!

所有飞机都有对地攻击的责任,这个传统在苏联空军一直延续。歼击机乃至教练机对地攻击成了苏联空军的常事,即使是像波克雷什金这样的国宝级的王牌也必须经常性的执行对地任务。对地攻击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地面火力的威胁,更因为在对地攻击时飞机必然处于低空低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遇敌方战斗机,就会极为被动和危险。所以,德国的战斗机飞行员是不干这种活的。如果他们被派去对地攻击,那一定是因为他们此前犯下了什么错误,而受到了处罚。被派去攻击地面目标就是惩罚!

直到莫斯科战役,苏联空军才得以重新组织起来。他们开始了有组织的抵抗,而且一些条件也开始变得对苏联空军有利。1,莫斯科有条件很好的机场,而德国人只能依靠条件简陋的野战机场。2,苏联空军也能得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支持。

为了保证莫斯科上空的安全,苏联人大量的使用系留气球(防空气球)。这些气球带着绳索,悬浮在从地面到五六千米的高空,德国人如果要空袭莫斯科,从低空进入进入,他们就必须冒着撞上这些气球的危险。而且,他们也无法进行俯冲轰炸。这样,他们的攻击精度就无法保证。这个手段不是苏联人发明的,早在不列颠之战中,英国人就用过这样的手段,但就气球的数量和密度而言都不能和莫斯科相比。

​为此,如果德国空军要发动空袭,就要靠高空水平轰炸,而高空一向不是德国人的强项。更何况在高空,他们还将面对可怕的对手,苏联空军拥有当时高空第一神机米格3。在当时,德国人的战斗机要明显优于苏联飞机,除了在高空,因为在那里有米格3这种在高空是一条龙,到低空像条虫的神机。守卫者非常坚定,他们受命,无论如何不能让法西斯飞机闯入莫斯科,哪怕通过撞击的方式。

所谓撞击绝不是说说而已,事实上,苏联空军经常会使用这一非常手段。苏联空军中甚至出了好几位撞击王牌,有一位王牌,总击落数十几架,一开始的四架中居然有三架是撞下来的。

莫斯科一战中,德国空军表现不够理想,至少是和此前相比很不理想,但这非战之罪,主要还是因为基础设施和后勤补给方面的问题。野战机场的出动率和永备机场差别太大。以至于在飞机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升空的飞机数却天差地别。加上苏军又不要命,所以轰炸苏联重要目标(例如红场)当然就泡了汤,不过德国空军也没吃什么亏(地面部队表示:吃亏的一直是我们)。东线总体上说,制空权还是在德国人手里。

​​

在苏德战场上,德国空军的第二次严重挫败发生在斯大林格勒。不过这次战败的肇因主要是地面的失败。在战役的前期,德国空军的表现其实还是很不错的,牢牢的控制住了斯大林格勒上空的制空权。

但是,德空军此后的表现就不算太好了。事实上,德空军在取得制空权后,在利用制空权来牟取利益方面表现一直不算太好。拥有制空权的德国空军没能摧毁一些关键性的目标,比如伏尔加河上的渡口,河对岸的远程炮兵阵地。而这些目标正是苏军得以守住斯大林格勒的关键。说德国空军没有对这些目标进行打击是不公正的,但,德国空军对这样的目标的打击力度很不理想,不要说切断苏军的水上运输线,甚至连有效干扰都算不上。好几次当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的时候,苏联的内河船队都能冒着炮火将大批物资和士兵运往这座炼狱般的城市。

想想看,如果这时候把德国空军换成美国陆军航空队,哪条船有机会靠岸?换成苏联空军,苏联空军也许会损失惨重,但内河船队什么的要想把部队成建制的送上去,怕也不容易。总的来说,德国空军对地攻击部队虽然有超级王牌,但整体规模占空军的比例不够高,(苏联产量最高的是IL-2攻击机,总产量达36163,轰炸机+攻击机的数量与战斗机数量的比值大约在0.84左右,美国更变态,生产得最多的战机居然是四发重型轰炸机B-24。而且轰炸机+攻击机的数量与战斗机的数量比值0.83左右,考虑到美国四发轰炸机数量很多,这个比值极其可怕,英国人的比例更高,高达1.04,而德国,这个比值只有0.56左右。)

这一时期,苏联空军的反击大多是骚扰性质的,比如波2的夜袭之类。(波2是一种双翼木质教练机,速度可以低至数十公里,声音很小,雷达特征也很小(隐形灰机哟),苏联飞行员们在夜间驾驶这种飞机,飞到德军阵地上空,使用特制的小炸弹(或者干脆就是迫击炮弹)进行轰炸,主要作用是骚扰)。

波2教练机。

1942年,苏军组建第588夜间轰炸机团,所有人员均为女性装备波-2及其改进型夜间轰炸机,利用夜间出击,攻击敌军的宿营地、飞机场、供应仓库等目标,破坏效果谈不上巨大,但常常使敌人处于戒备状态,长期不能休息而对敌军产生了强大的心理战效果。

波-2飞得很慢很低,但是极不容易被击落。德军的战斗机Bf-109、Fw-190最低速度远大于该机,即使发现波-2,只要波-2向旁边来一个转弯机动,敌人的夜间战斗机必然冲到波-2前面,不得不再绕一个大圈再来寻找。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绝大部分以战斗机的失败而告终。况且,波-2飞得离地面很近,几乎是掠地飞行,敌军战斗机不可能飞得这样低。德军司令部曾经许愿,只要飞行员击落一架波-2即可获得铁十字勋章。

波-2还有一种奇袭敌人的战斗方式,在距离目标还很远的时候关闭发动机,靠波-2良好的滑翔性能飞临目标上空,当德军听到风吹波-2翼间张线的啸声时,飞机已经就在他的头顶上了。攻击完毕后,波-2再发动发动机飞离目标。

德军当时不成熟的地面雷达或机载雷达,对波-2也无可奈何。一是该机飞得太低,信号被地面杂波湮没;二是波-2绝大部分材料是木材,对雷达波反射很小。

第588夜间轰炸机团的作战行动十分成功,3年内一共飞行24000架次。有23人次获得“苏联英雄”,12人获得“红旗勋章”。德军将这些勇敢的女性称为'Nachthexen' (即北欧神话中的夜晚骑木头扫把杆飞行的巫婆)。

稍微偏题一下,在二战中,女军人各国都有,但真正像男人一样上战场,普遍战斗在第一线的,和男人一起战斗,一起呼喊着乌拉冲锋,一起牺牲的,除了毛子,真没有第二个。这算是男女平等么?

后来,德军陆地战线崩溃了,第六集团军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由于战略需要,他不能突围, (要不然高加索那边就崩了)而30万人的补给,就全指望空军了。空军元帅戈林向元首吹牛说空军完全有能力保证第六集团军的补给。

但事实上,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着苏军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机场落入苏军手中,这导致德国运输机到达斯大林格勒要飞行的路程原来越远,消耗的燃油越来越多,能运进去的物资越来越少,而且每次任务,在苏控区的飞行时间也来越长,途中受到苏联战斗机拦截的机会也越来越大。这一次,苏德战斗机的处境完全反过来了。加上苏联又得到了新玩具——拉5战斗机(苏联第一次获得和德国水平相当的战斗机),结果,德国空军的损失就开始直线上升了。再后来,随着苏军继续推进,德国战斗机的航程开始不足以为运输机护航了。这时候运输机的损失就更厉害了。好在这个时候,高加索那边已经撤出来了,第6集团军的剩余价值也消耗得差不多了。空运也就逐渐减少到意思意思的地步了。

至于陆军有几十万人挨饿的事情嘛:“你挨饿也不能叫我去送死呀!”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库班大空战。为了把登陆地苏军赶下海,德国空军豁出去了,狠狠地玩了一次命。

德军由于在库班的地面部队不多,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航空兵的身上。德军把第4航空队主力约1000架飞机(其中轰炸机510架,歼击机250架)都调到克里木和塔曼半岛来。希望能靠着航空兵的优势来压倒苏军。而这个战略意图也就意味着德国空军必须把重心放在对地攻击方面。相反,对于苏军而言,由于地面的优势,制止德国空军的空袭,攻击敌方轰炸机的任务倒是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了。从这个角度看,苏德空军之间好像换了个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1-1943,东线上空的较量
塞瓦斯托波尔上空的决斗
656. 库尔斯克上空的鹰:库尔斯克会战中的苏德空军
二战德军精锐:第52战斗机联队,200架战机击落敌方过万架战机
二战巴巴罗萨行动,面对苏军3比1空中优势,德军如何掌握制空权
德国空军史话(中篇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