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是大年初一的童乐,已成往事

天天都是正月初一

新年的鞭炮好多地方都禁了

记得小的时候,听到老人们过年闲聊时,说余生最大的愿望是: 天天都是正月初一。因为这一天,小辈们都来贺岁,村里有头有面的人回家过年,见面不是说好听的话,就是递上好烟,稍为亲近一点的还会塞上一个压岁红包。这一天,到处听到的是吉祥语,看到的是欢歌笑语,吃的是一年中最好的饭菜,穿的是一年难得的新衣,整天置身于一片幸福祥和的氛围之中。

对大人们来说,虽说是“过年如过关”,欠债的只要在外面躲过了,年三十下午回家,债主绝对不会再上门追债了。旧债也要过了正月后才会被提起。

大龄男女,更是难得的清净。“被逼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按照旧俗,如果要成婚,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嫁娶进门,否则,整个正月,是不允许议亲。

而最高兴的,当然是小孩子了。一年之中最幸福的时刻,集中体现在正月初一。小孩子的许多美好愿望,都在这一天实现了。

一穿新衣

那时候,做衣服还是要凑够布票买布自做的。一年难得有一套新衣服穿。家里小孩多的,都是老大穿小了,再退给老二,一次类推。家中的“老尾”,年年衣服都是最旧的。只有到了新年,每个人才有一套新衣服穿。而且平时是舍不得穿的,否则,在一些隆重的场合,穿不出新衣服,很是没面子。

二领压岁钱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大年三十晚上,大人们都会想方设法换点新钱,给自己的小孩压岁,在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放在身上,才能起到压岁的作用。到了春节期间,走亲串戚的,长辈们,比如七姑八姨,叔伯哥嫂,多多少少都会封给新年利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句贺岁语,还有哪个小孩不愿意说的?

有不少小孩,在过了春节之后,大部分压岁钱都会被家长“充公”了。为什么?礼尚往来吗?家长不给对方小孩利是,人家那会回一个利是的道理?家长手里的钱,在小孩子手里转了一圈,还是要回收的。

有些比较乖巧的小孩,在接了利是之后,一转身,就主动交给父母“保管”了。当然博得了个“懂事”、“规矩”的好名声。

比较开明的家长,就会交代自己的小孩保管好压岁钱,用于交学费、购买学习用具。

几年前,听说要小孩要起诉自己的父母讨回自己的压岁钱。这都是什么世道?

今天,网上有人热议全国各地的新年红包数额,得出的结论是广东人最实在,大多红包没有超过二十块。真是个好习俗!

三不挨骂

按照旧俗,大年初一不能骂人,不能“爆粗口”。哪怕是一个粗鲁的人,到了这一天,口里吐出来的都是吉词祥语的,与平时判若两人。小孩子最幸福的,就是哪怕做点出格的事,大人们都不会出口叱骂。这时候的自尊心,满满的,快要爆棚了。

四开心到晚

大年三十,小孩子可以陪着熬夜守岁,大人不会阻拦。大年初一,睡个懒觉,大人不骂。一天里吃的是一年中难得的好东西,还有一件事,就是可以到处点火放鞭炮,所谓的“小孩点炮,又惊又好”,旧时的日历中,大年初一那一页的插图,大都是几个顽童一手捂住耳朵,一手远远地拿着火引,抖抖索索地点燃了倒地的爆竹。这一天,就是谁家的草堆不小心起火了,大人也不骂。这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一年中所不能享有的。

小孩放炮,又惊又好

天天都是正月初一又如何?

现在的国人,家家都过上好日子了,真正实现了“天天都是正月初一”的愿望。但又如何呢?小区里的大年初一,少了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多了此起彼伏的小孩子哭闹声,还有时不时地传来“不准看电视的”的大人叱喝声。熬到了下午,更听到几声“还不回家做作业,晚饭别想吃了”!真是吓死宝宝了。

大年初一的童乐,已是梦想,随风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岁岁年年味不同 年味越来越淡?
过年发压岁钱,到底是在大年三十还是正月初一合适,原来都是学问
在徽州,二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
大年三十儿
路志艳原创丨年味(散文)
印象|故乡的年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