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计然七策:商圣范蠡的致富谋略|善德企业全球行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成功商人,但能称为“商圣”的不多,春秋时期的范蠡是最早被冠以这一称号的人。


谋臣生涯

范蠡最早出场,是作为越王勾践的谋臣。他本是楚国人,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交甚深。二人厌恶楚国的政治黑暗,欲施展平生抱负,便弃楚入越,辅佐越王勾践。

越国与吴国作战失败,勾践受困会稽山,准备自杀,范蠡、文种劝止了他,又说服勾践忍辱事吴,卧薪尝胆。勾践入吴国为奴仆,范蠡追随左右,殷勤打点,屡屡助其避开祸难。勾践回国以后,范蠡一方面协助文种寻访贤才、训练军队,一方面到处搜集美女、珠宝进献给吴国以迷惑吴王夫差。相传,美女西施就是范蠡在越国寻得,而送到吴国去的。

后来,夫差率军北上争霸,范蠡见机不可失,力劝勾践立刻伐吴。经过两次大战,越国兵入姑苏,吴王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存越灭吴,范蠡功莫大焉,然而他明白,越王为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故在灭吴之后,范蠡便带着家人离开越国,悄然隐退了。不久,同立大功的文种惨遭赐死,证明了范蠡的识人之明。


三致千金

范蠡离开越国,多次迁徙后定居宋国陶丘。他认为陶丘位于天下之中,乃四会五达之所,经商最佳之地,于是化名朱公,在此安家治业。

范蠡应用昔年所学的计然之学,根据时节、气候、风情、民俗等买卖贸易,没出几年,就积累大量产业,成为当地巨富,人称“陶朱公”。

成为富翁之后,范蠡曾三散家财,又三致千金。他善于聚财,却不吝财,家中财货积聚多了,便将其散尽,接济穷人。不久以后,又能凭借高超的手段,再次致富。这样几次以后,乡人们都对他感恩戴德,又钦佩他的经商天才,称其为“财神”“商圣”。


计然七策

范蠡的经商谋略,很多来自于计然之学。很多人将“计然”解释为人名,认为他是范蠡的老师。其实,并非如此,所谓“计然”,就是计算筹谋,明而后动,是一种调查统计、计算分析的学问。应用在经商之中,最重要的有“计然七策”。

策一:务完物。完者,完好,完美也。质量是经营的基础,不要贪图便宜而囤积劣质的货物;不要以次充好,坑蒙客户。

策二:无息币;财币欲其流行如水。资金不应闲置下来,流动畅通如水,使每一分钱都得到最好的利用。

策三: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物以稀为贵,根据物品供应、需求变化情况,来判断其价格走向。

策四: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物极必反,这是最早的价格波动论。

策五: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明察大势,详统细分,在准确预测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提前准备货物。

策六: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反向思维投资,在不利中求利,把握时机,囤积廉货,静待升值,而后可收大利。

策七: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交易果断,不可迟疑。货物高价时,及时出手;货物廉价时,大胆收入。

“计然七策”,成就了一代商圣,留下了陶朱公散财的佳话,即便在今日看来,它对经商、投资仍具有指导意义。(图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居功的智慧:灭吴七策,到底灭了谁?
范蠡
范蠡的师傅才是勾践灭吴的最大功臣(八卦史记189)
鸟尽弓藏的故事
范蠡为什么要离开勾践
范蠡文种殊途归,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